一种便携式吸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83145发布日期:2020-07-07 14:13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吸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吸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吸尘器被越来越多的家庭广泛使用,目前,大部分的吸尘器的尘杯几乎都是设计在机器内部或机器下方,使用者无法便捷、清晰观察尘杯内部状况,另外,吸尘器的各零部件较为分散,导致机器整体占用空间大。因此,吸尘器的各零部件的布局亟待优化,以符合人体工程力学且造型美观,同时又满足整机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吸尘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吸尘装置,包括呈枪状的手柄、吸尘组件和调控组件,所述手柄的上设有开关,手柄的前端设有连接端口,其内部设有吸尘通道,所述吸尘组件设置在手柄的上方,所述调控组件设置在吸尘组件的上方;

所述吸尘组件包括尘杯、控制室、集尘滤芯、电机和电池包,所述尘杯和控制室从左往右依次设置在手柄的上方,尘杯的开口与控制室抵靠,尘杯的底部与吸尘通道连通,所述集尘滤芯设置在尘杯内,所述电机和电池包从左往右依次设置在控制室内,电机与集尘滤芯传动连接,电机与电池包电性连接;

所述调控组件包括调速旋钮和显示屏,所述调速旋钮倾斜设置在控制室的顶部,调速旋钮的外周依次设有eco挡、auto挡和max挡,所述显示屏设置在调速旋钮上,显示屏与控制室的夹角为35°至50°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尘杯和控制室均呈桶状。为了使得气流在尘杯内形成旋流。

作为优选,所述尘杯的制作材料为透明塑料。为了便于使用者观察尘杯内的灰尘量,从而及时倾倒灰尘,保证吸尘器的吸尘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手柄上还设有卡接件,所述尘杯的底部与手柄之间通过卡接件进行卡接固定。为了便于拆装尘杯,进行灰尘倾倒。

作为优选,所述手柄与控制室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室的外周设有散热孔。为了对控制室内进行散热,保证其内部电机及其他电子元器件能够正常运行。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室的右端设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与电池包相连。为了通过充电接口对电池包进行充电。

作为优选,所述显示屏与控制室的夹角为40°。使用者通过这个角度,可以更加清晰、方便的观察到显示屏的数据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携式吸尘装置中,将各零部件紧密排布在手柄上,有效减少了吸尘器的空间占用,体积小,质量轻,造型美观,可单手操作,符合人体工程力学;尘杯可拆式的安装在手柄的上方,易于使用者实时观察集尘量,灰尘倾倒便捷,保证吸尘性能;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吸尘功率进行调节,数据观察方便。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吸尘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吸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和对应的名称为:1.手柄,2.尘杯,3.控制室,4.集尘滤芯,5.电机,6.电池包,7.调速旋钮,8.显示屏,9.卡接件,101.开关,102.连接端口,103.吸尘通道,301.散热孔,302.充电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便携式吸尘装置,包括呈枪状的手柄1、吸尘组件和调控组件,手柄1的上设有开关101,手柄1的前端设有连接端口102,其内部设有吸尘通道103,吸尘组件设置在手柄1的上方,调控组件设置在吸尘组件的上方;

吸尘组件包括尘杯2、控制室3、集尘滤芯4、电机5和电池包6,尘杯2和控制室3从左往右依次设置在手柄1的上方,尘杯2的开口与控制室3抵靠,尘杯2的底部与吸尘通道103连通,集尘滤芯4设置在尘杯2内,电机5和电池包6从左往右依次设置在控制室3内,电机5与集尘滤芯4传动连接,电机5与电池包6电性连接;

调控组件包括调速旋钮7和显示屏8,调速旋钮7倾斜设置在控制室3的顶部,调速旋钮7的外周依次设有eco挡、auto挡和max挡,显示屏8设置在调速旋钮7上,显示屏8与控制室3的夹角为35°至50°之间。

尘杯2和控制室3均呈桶状。为了使得气流在尘杯2内形成旋流。

尘杯2的制作材料为透明塑料。为了便于使用者观察尘杯2内的灰尘量,从而及时倾倒灰尘,保证吸尘器的吸尘性能。

手柄1上还设有卡接件9,尘杯2的底部与手柄1之间通过卡接件9进行卡接固定。为了便于拆装尘杯2,进行灰尘倾倒。

手柄1与控制室3固定连接。

控制室3的外周设有散热孔301。为了对控制室3内进行散热,保证其内部电机5及其他电子元器件能够正常运行。

控制室3的右端设有充电接口302,充电接口302与电池包6相连。为了通过充电接口302对电池包6进行充电。

显示屏8与控制室3的夹角为40°。使用者通过这个角度,可以更加清晰、方便的观察到显示屏8的数据信息。

工作原理:除尘前,手柄1连接端口102可根据实际需求,装配上不同的除尘吸嘴,除尘时,使用者握住手柄1,食指勾住开关101,启动该吸尘器,电池包6为电机5供电,电机5带动集尘滤芯4高速转动,外部的灰尘碎屑被除尘吸嘴吸附,通过吸尘通道103进入到尘杯2内部,气流在尘杯2回旋,经过集尘滤芯4的过滤后,干净的气流经控制室3向外排出,而灰尘等杂质会从集尘滤芯4掉落到尘杯2中被分离收集,安装在手柄1上方的透明塑料材质的尘杯2有利于使用者观察尘杯2内的灰尘量。并且使用者可选择不同的档位进行吸尘作业,通过拧动调速旋钮7进行档位切换,该吸尘器的初始档位是auto挡,需要采用节能模式时,将调速旋钮7逆时针拧至eco挡,需要最大功率模式时,将调速旋钮7顺时针拧至max挡,夹角为40°的显示屏8,是使用者的最近视觉角度,通过显示屏8可观察当前状态下的电池包6续航时间、工作状态等信息,便于操作者使用。除尘完后,松开开关101,扣动卡接件9,此时,卡接件9松开对尘杯2的固定,使用者可便捷的拆装尘杯2,进行灰尘倾倒,保证吸尘器的吸尘性能。

本实用新型将各零部件紧密排布在手柄1上,有效减少了吸尘器的空间占用,体积小,质量轻,造型美观,可单手操作,符合人体工程力学;尘杯2可拆式的安装在手柄1的上方,易于使用者实时观察集尘量,灰尘倾倒便捷,保证吸尘性能;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吸尘功率进行调节,数据观察方便。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