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暖茶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65604发布日期:2020-09-29 09:20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取暖茶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取暖茶几。



背景技术:

茶几是现代家庭中不可或缺的家具之一,一般都是放在客厅沙发的位置,用于放置茶杯、酒杯或烟灰缸等物品。坐在沙发上与家人闲聊或者招待客人时,方便人们从茶几上拿茶杯或者弹烟灰等。但是在天气较冷时,在沙发上坐久了容易使人手脚冰凉,若是使用空调制暖,容易导致屋内空气不新鲜,电费增加,还会造成环境污染;若是使用取暖炉,一般的取暖炉只能让两三个人同时取暖,而且使用时占用较大空间,也不方便人们在茶几上拿取茶杯或者弹烟灰等。



技术实现要素:

为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取暖茶几,其既可以充当茶几,又可以用来取暖,并且占用较小空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取暖茶几,包括桌板,所述桌板下方设置有燃烧仓,所述燃烧仓由上盖板、底板和第一导热板围合而成,所述燃烧仓内部由上至下设置有反射罩和炉煲,所述反射罩位于上盖板下方,所述燃烧仓外围设置有第一防烫隔离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反射罩为开口向上的v形反射罩,所述炉煲的发热面朝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桌板下部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位于燃烧仓上方,所述箱体的上部设置有烤箱,所述烤箱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盛物器皿和第二导热板,所述箱体的下部由上至下设置有远红外发热板和第二防烫隔离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烤箱由箱体、第二导热板和桌板围合而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盛物器皿为拉篮,所述烤箱内设置有水平导轨,所述水平导轨滑动连接盛物器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导热板与所述远红外发热板不接触,且所述第二导热板和所述远红外发热板之间的距离可调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箱体的侧壁竖直排列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水平设置,所述第二导热板可卡设在任一凹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箱体包括密封层和防烫层,所述防烫层位于密封层的外围,所述防烫层的外部具有多个散热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本取暖茶几具有茶几的功能,桌板上可以放置茶杯、酒杯或烟灰缸等物品。天气较冷时,燃烧仓内的炉煲燃气发热,反射罩可将热量向四周反射至第一导热板以供人取暖。燃烧仓外围设置的第一防烫隔离件可以避免人们被烫伤。本取暖茶几将燃烧仓设置在桌板下部,集茶几和取暖的功能于一体,占用空间小,同时还可以使坐在本茶几四周的人都可以取暖,满足多人取暖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燃烧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箱体的部分结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箱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1桌板、2燃烧仓、3反射罩、4炉煲、5第一防烫隔离件、6箱体、7烤箱、8盛物器皿、9第二导热板、10远红外发热板、11第二防烫隔离件、12支腿、21上盖板、22底板、23第一导热板、61凹槽、62密封层、63防烫层、64散热片、71水平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取暖茶几,包括桌板1和设置在桌板1下方的支腿12,桌板1上可以放置茶杯、酒杯、烟灰缸或水果盘等物品。桌板1的下方设置有燃烧仓2,燃烧仓2由上盖板21、底板22和第一导热板23围合而成,底板22安装在桌板1的下方,上盖板21可以防止热量流失,第一导热板23位于燃烧仓2的外围,可以向四周传递热量。参见图2,燃烧仓2内部由上至下设置有反射罩3和炉煲4,反射罩3位于上盖板21下方,为防止人们在取暖过程中被烫伤,燃烧仓2外围设置有第一防烫隔离件5。在本实施例中,反射罩3为开口向上的v形反射罩,炉煲4的发热面朝上。取暖时,打开燃气开关,炉煲4向上燃气发热,v形反射罩将大部分热量反射在燃烧仓2内,热量经过第一导热板23向四周传递,使坐在本取暖茶几四周的人都能取暖。

参见图3、图4和图5,桌板1下部设置有箱体6,箱体6位于燃烧仓2上方,箱体6的上部设置有烤箱7,烤箱7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盛物器皿8和第二导热板9,箱体6的下部由上至下设置有远红外发热板10和第二防烫隔离件11。在本实施例中,远红外发热板10可以是专利申请号201910139998.6所述的非金属远红外发热板。本实施例中的烤箱7由箱体6、第二导热板9和桌板1围合而成,盛物器皿8为拉篮,烤箱7内设置有水平导轨71,水平导轨71滑动连接盛物器皿8。坐在茶几边上闲聊时,还可以在盛物器皿8内放置食物,打开烤箱7的开关,由远红外发热板10进行发热,热量通过第二导热板9对拉篮内的食物进行加热烘烤,部分热量也可以散发供人取暖,增加制暖效果,使人在闲谈之时,既可以取暖,也可以体验烘烤食物的乐趣。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防烫隔离件11为防烫网,防烫网具有多个小于手指的网孔,可以避免手指误插入防烫网中被烫伤。防烫网大于箱体6的底部,其大于箱体6底部的部分可以用来放置调料品或纸巾等物品。

参见图4和图5,第二导热板9与远红外发热板10不接触,且第二导热板9和远红外发热板10之间的距离可调节。箱体6的侧壁竖直排列有多个凹槽61,凹槽61水平设置,第二导热板9可卡设在任一凹槽61内。通过调节第二导热板9和远红外发热板10之间的距离,可以控制烘烤的温度和速度,以满足烘烤不同食物的需求。参见图5,箱体6包括密封层62和防烫层63,防烫层63位于密封层62的外围,防烫层63的外部具有多个散热片62。

本实施例提供的取暖茶几具有多种功能,平时可以充当普通的茶几,用来放置茶杯、酒杯、烟灰缸或水果盘等物品;冬天时,可以用来取暖,坐在茶几边上取暖,也能方便人们从茶几上取放茶杯或弹烟灰等;还可以用来烘烤食物,让人们体验烘烤的乐趣,也能品尝到新鲜的美食;雨天时,衣服潮湿难干,也可以将衣服挂在防烫网下将衣服烘干。本取暖茶几集茶几、取暖和烤箱的功能于一体,制暖效果好,占地空间小,方便实用。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取暖茶几,其特征在于:包括桌板(1),所述桌板(1)下方设置有燃烧仓(2),所述燃烧仓(2)由上盖板(21)、底板(22)和第一导热板(23)围合而成,所述燃烧仓(2)内部由上至下设置有反射罩(3)和炉煲(4),所述反射罩(3)位于上盖板(21)下方,所述燃烧仓(2)外围设置有第一防烫隔离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暖茶几,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罩(3)为开口向上的v形反射罩,所述炉煲(4)的发热面朝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取暖茶几,其特征在于:所述桌板(1)下部设置有箱体(6),所述箱体(6)位于燃烧仓(2)上方,所述箱体(6)的上部设置有烤箱(7),所述烤箱(7)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盛物器皿(8)和第二导热板(9),所述箱体(6)的下部由上至下设置有远红外发热板(10)和第二防烫隔离件(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取暖茶几,其特征在于:所述烤箱(7)由箱体(6)、第二导热板(9)和桌板(1)围合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取暖茶几,其特征在于:所述盛物器皿(8)为拉篮,所述烤箱(7)内设置有水平导轨(71),所述水平导轨(71)滑动连接盛物器皿(8)。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取暖茶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热板(9)与所述远红外发热板(10)不接触,且所述第二导热板(9)和所述远红外发热板(10)之间的距离可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取暖茶几,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6)的侧壁竖直排列有多个凹槽(61),所述凹槽(61)水平设置,所述第二导热板(9)可卡设在任一凹槽(61)内。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取暖茶几,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6)包括密封层(62)和防烫层(63),所述防烫层(63)位于密封层(62)的外围,所述防烫层(63)的外部具有多个散热片(6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领域,公开了一种取暖茶几,包括桌板,所述桌板下方设置有燃烧仓,所述燃烧仓由上盖板、底板和第一导热板围合而成,所述燃烧仓内部由上至下设置有反射罩和炉煲,所述反射罩位于上盖板下方,所述燃烧仓外围设置有第一防烫隔离件。桌板上可以放置茶杯、酒杯或烟灰缸等物品。天气较冷时,燃烧仓内的炉煲燃气发热,反射罩可将热量向四周反射至第一导热板以供人取暖。燃烧仓外围设置的第一防烫隔离件可以避免人们被烫伤。本取暖茶几将燃烧仓设置在桌板下部,集茶几和取暖的功能于一体,占用空间小,同时还可以使坐在本茶几四周的人都可以取暖,满足多人取暖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吴章杰;吴昊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贵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9
技术公布日:2020.09.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