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房屋门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58059发布日期:2020-08-14 18:48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房屋门窗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集成门窗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集成房屋门窗。



背景技术:

门窗按其所处的位置不同分为围护构件或分隔构件,有不同的设计要求要分别具有保温、隔热、隔声、防水、防火等功能,寒冷地区由门窗缝隙而损失的热量,占全部采暖耗热量的25%左右,门窗的密闭性的要求,是节能设计中的重要内容,门和窗是建筑物围护结构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门和窗又是建筑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虚实对比、韵律艺术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它们的形状、尺寸、比例、排列、色彩、造型等对建筑的整体造型都要很大的影响。

现有的窗户多数功能单一,只起到一个隔绝外界的作用,若想要起到遮挡的作用的,现在多数都是在窗户上另加窗帘,从而起到遮挡作用,但是想要起到遮挡作用的同时并且透气,必须将窗帘固定住,现有的窗帘多数都是布料,一但起风就会被吹起,起不到一个遮挡作用,同时当外界没有风时,通气作用就较差,为此提出一种集成房屋门窗。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集成房屋门窗,以改善上述背景提出的问题。

第一方面,包括边框,所述边框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双层玻璃,且边框侧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边框位于限位块下方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固位柱,所述边框顶部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自动收回装置,所述自动收回装置内固定套接有遮光帘,所述遮光帘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下固定杆,所述下固定杆下表面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挂钩,所述边框顶部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固定安装有扇叶,所述边框上端的底部活动安装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中部固定套接有连接杆。

第二方面,所述自动收回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腔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中心固定柱,所述中心固定柱上固定套接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卡接在旋转杆的内侧,所述旋转杆上固定安装有遮光帘。

第三方面,所述双层玻璃的中间固定安装橡胶块,所述双层玻璃形状为矩形。

第四方面,所述固位柱固定安装在边框一侧的两排,且固位柱的直径值小于挂钩底部圆环的内径值。

第五方面,所述下固定杆的长度值大于遮光帘的宽度值,所述遮光帘的宽度值大于边框内侧的宽度值,所述下固定杆的长度值小于边框外侧的宽度值。

第六方面,所述扇叶的末端不与边框有接触,且扇叶的方向不过旋转轴的圆心。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集成房屋门窗,通过在外壳的内腔中部固定安装一个中心固定柱,并在中心固定柱上固定套接一个扭簧,当拉动遮光帘带动旋转杆旋转时扭簧会产生一个与拉力相反方向的力,使得当消失时,在扭簧的作用下旋转杆会在旋转将遮光帘收回到外壳内,从而提升使用舒适度,并且在边框的顶部内腔设置一个电机,再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接一个旋转轴,使得当旋转轴旋转带动扇叶旋转,即可产生风力,从而在想要进行透气换气外界没有风时,可以启动电机使得扇叶旋转产生风力,进行透气换气,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并且可以利用扇叶旋转产生的风力对室内进行降温,提高了装置灵活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整体结构室内观察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自动收回装置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电机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扇叶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一种集成房屋门窗,包括边框1,边框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双层玻璃2,且边框1侧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块3,边框1位于限位块3下方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固位柱4,边框1顶部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5,固定块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自动收回装置6,自动收回装置6内固定套接有遮光帘7,遮光帘7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下固定杆8,下固定杆8下表面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挂钩9,边框1顶部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电机10,电机10的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旋转轴11,旋转轴11上固定安装有扇叶12,边框1上端的底部活动安装有导流板13,导流板13的中部固定套接有连接杆14。

具体的,自动收回装置6包括外壳61,外壳61内腔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中心固定柱62,中心固定柱62上固定套接有扭簧63,扭簧63的两端卡接在旋转杆64的内侧,旋转杆64上固定安装有遮光帘7,设置一个外壳61将遮光帘7收到内腔,同时将遮光帘7的一端固定在旋转杆64上,使得当拉动遮光帘7时会带动旋转杆64旋转,同时利用扭簧63产生一个拉力相反方向的力,使得当拉力消失时,利用扭簧63的恢复力带动旋转杆64旋转,从而将遮光帘7收回到外壳61的内腔,实现自动收缩的功能,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具体的,双层玻璃2的中间固定安装橡胶块,双层玻璃2形状为矩形,将双层玻璃2设置为双层,使得将双层玻璃2关闭起来后能起到一个良好的隔音效果,同时在双层玻璃2中间安装橡胶块,使得当发生振动时,利用橡胶块将振动消除,避免振动将双层玻璃2损坏,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以及安全性。

具体的,固位柱4固定安装在边框1一侧的两排,且固位柱4的直径值小于挂钩9底部圆环的内径值,在边框1一侧设置两排固位柱4,且每个固位柱4中间的距离相等,使得当不需要完全遮光时,可以根据需要将挂钩9挂靠在不同位置的固位柱4上,从而是实现不同的遮光效果,提高装置的使用灵活性,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提高实用性。

具体的,下固定杆8的长度值大于遮光帘7的宽度值,遮光帘7的宽度值大于边框1内侧的宽度值,下固定杆8的长度值小于边框1外侧的宽度值,将下固定杆8的宽度值设置为大于遮光帘7的宽度值,使得下固定杆8可以完美的将遮光帘7固定在其上,同时将下固定杆8的长度值设置为大于边框1内侧宽度值并小于边框1的外侧宽度值,使得下固定杆8可以利用限位块3将其的最高位置卡住,避免下固定杆8直接碰撞到自动收回装置6造成结构损坏,提高使用时间。

具体的,扇叶12的末端不与边框1有接触,且扇叶12的方向不过旋转轴11的圆心,设置扇叶12安装在旋转轴11,并将旋转轴11的一端固定套接在电机10的输出轴上,使得当需要风时,只需将电机10接入电源,使得电机10的输出轴带动旋转轴11旋转,从而使得扇叶12开始旋转,从而产生风力辅助透气换气,同时也可以利用扇叶12旋转产生的风力给室内降温,提高装置的灵活性。

综上,首先需要将盖装置安装到墙面上,然后即可使用,当需要遮挡光线时,只需用力下拉遮光帘7,并通过挂钩9卡接在固位柱4上,从而将遮光帘7的位置固定住,并且可以通过挂钩9卡接的固位柱4的位置不同来调整遮挡的大小,当不需要遮挡时,只需将挂钩9从固位柱4上拿下来,自动收回装置6内部的扭簧63产生的恢复力将遮光帘7恢复到原位,最后当需要通气时,只需打开双层玻璃2让房间与外界连通,同时当外界没有风时,通气效果较差,只需打开电机10使得旋转轴11带动扇叶12开始旋转,产生风力,进行换气,并调节导流板13来调整风向,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