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行军床床架的锁定机构及其床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66788发布日期:2020-09-29 09:21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行军床床架的锁定机构及其床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军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行军床床架的锁定机构及其床架。



背景技术:

行军床一般通过设置便于弯折或伸缩的结构,来方便收纳和使用。

例如申请号为201720622169.x(公告号cn20778476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行军床架及行军床》,该行军床架包括支撑体和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调节部以及支撑杆;支撑杆用于固定床垫;调节部设置在所述支撑体上;支撑杆固定在调节部上;调节部用于调节支撑杆的位置,以将床垫撑开。该实用新型中,通过固定凸起和固定凹槽的配合来将调节件与支撑体固定(参见第0044段),容易在误触碰到把手时使固定凸起和固定凹槽相互分离,锁定结构不够稳定。

又如申请号为cn201310520255.6(公开号为cn103799754a)的中国发明申请《简易床》也公开了类似的行军床及结构,该简易床包括织物,其具有插入织物两端的水平柱;多个支承杆,其用于接触地面地支承载荷;以及多个连接杆,其连接至每个支承杆两端,且分别具有在所述多个连接杆的端部处的夹具,用以接收水平柱,其中夹具朝向外侧开口。该申请文件中夹具调整部件用于在转轴上以预定角度使夹具枢转,但没有具体公开夹具调整部件的具体结构。

综上,用于行军床床架的锁定机构及应用有该锁定机构的床架,还可以继续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锁定结构比较稳定,在误触碰到把手时不容易解锁的用于行军床床架的锁定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用于行军床床架的锁定机构的床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行军床床架的锁定机构,包括把手、顶杆和设置在顶杆顶端且用于夹持连接杆的夹持部,夹持部具有夹口,把手的中部与顶杆转动连接,把手的顶部与至少部分夹持部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为中空管并在管壁上开有连通其内部的顶杆通孔,顶杆内部设置有头部伸出顶杆通孔的弹性销,把手有容纳顶杆的开口腔体,开口腔体的侧壁开有供伸出对应的顶杆外的弹性销的头部卡入的把手通孔,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有按钮,该按钮可活动地设置在该把手通孔中并能向内推动弹性销的头部而解除锁定。

为了锁定牢固和便于操作,所述把手的把手通孔具有两个并前后相对排列,对应的顶杆的顶杆通孔具有两个并前后相对排列,对应的弹性销的头部具有两个并前后相对排列,对应的按钮具有两个并前后相对排列。这样,通过两个按钮和弹性销的作用,锁定更牢固;当需要解锁时,拇指和食指同时向内作用于按钮,操作方便。

所述按钮可以有多种结构,优选地,所述按钮包括帽盖和中间滑柱;帽盖固定在中间滑柱外端,中间滑柱的里端是穿过固定套,中间滑柱的里端有第一凸台,与固定套的限位台阶面配合,固定套嵌固在把手通孔内。这样,通过第一凸台与固定套的限位台阶面配合,来调节帽盖的移动距离,相比通过弹簧的伸缩来控制帽盖的移动距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不容易失效。

帽盖和中间滑柱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优选地,所述帽盖的中部具有供中间滑柱穿过的穿孔,中间滑柱还具有位于第一凸台外侧的第二凸台,该第二凸台与邻近穿孔处的内壁相连。

夹持部的结构可以有多种,优选地,所述夹持部包括固定夹持部和活动夹持部,固定夹持部与对应的顶杆顶端相连并开口朝向外侧和向上方向,活动夹持部与把手相连并且开口向外侧和向下方向。使用过程中,可以将固定夹持部先抵接在需要安装的连接杆上,再通过转动把手,将活动夹持部也抵接到需要安装的连接杆上,活动夹持部拨动对应的连接杆往外移动,使得连接在连接杆上的床面展开;另外,相比现有技术中一体式设计的夹持部,需要直接将整个夹口对准支撑杆后,将对应的连接杆卡入夹口中,对夹口的磨损比较大,所需要的力度也更大,本实用新型的夹持部设计,具有夹口磨损小,所需要的力度较小,夹持稳固的优点;拆卸时,也能通过解锁锁定机构而快速拆卸。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有上述的用于行军床床架的锁定机构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支撑架并前后间隔排列,连接在前后支撑架之间的位于左侧的连接杆和位于右侧的连接杆;每个支撑架呈u字型且具有位于左侧的顶杆和位于右侧的顶杆,至少一个顶杆对应于所述锁定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通过设置弹性销和按钮,按钮可活动地设置在该把手通孔中并能向内推动弹性销的头部而解除锁定,因弹性销与按钮相抵的方向与把手的转动方向不同,用户需要将按钮向内压,按钮克服弹性销的弹力后,锁定机构才解锁,相比现有技术中固定凸起在误触碰到把手时能比较容易与固定凹槽分离,本实用新型的锁定机构的结构比较稳定,在误触碰到把手时不容易解锁;另外夹持部采用固定夹持部和活动夹持部相结合结构,夹持更加稳固可靠,使连接杆不容易脱落。

另外,应用有上述的行军床床架的锁定机构的床架,也具有锁定机构的结构稳定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安装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用于行军床床架的锁定机构的支撑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分解图;

图4为图1的另一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性销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定机构的纵向剖面图(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定机构的纵向剖面图(锁定机构处于被解锁状态);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床架的示意图(固定夹持部和活动夹持部相对合);

图9为图8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固定夹持部和活动夹持部相对合);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床架另一状态的示意图(固定夹持部和活动夹持部相互远离);

图11为图10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12为连接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13为图12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床架中连接杆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7所示,为安装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行军床床架的锁定机构的支撑架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图8~图14锁定机构102对应的床架的示意图。该用于行军床床架的锁定机构102包括把手1、顶杆101、夹持部103、弹性销4、按钮2和固定套3等主要部件;

其中,把手1的中部与顶杆101转动连接,把手1的顶部与部分夹持部103相连,把手1有容纳顶杆101的开口腔体,开口腔体的侧壁开有供伸出顶杆101外的弹性销4的头部41卡入的把手通孔11;

顶杆101为中空管并在管壁上开有连通其内部的顶杆通孔1011,弹性销4设置在顶杆101内部且其头部41伸出顶杆通孔1011;

夹持部103设置在顶杆101顶端且用于夹持连接杆200,夹持部103具有夹口103a,夹持部103可以是一体成型(例如图1左侧的夹持部103),夹持部103也可以包括与顶杆101顶端固定的固定夹持部1031和与把手1顶端固定的活动夹持部1032(例如图1右侧的夹持部103),固定夹持部1032的开口朝向外侧和向上方向,活动夹持部1031的开口向外侧和向下方向;

按钮2可活动地设置在该把手通孔11中并能向内推动弹性销4的头部41而解除锁定;

优选地,为了锁定牢固和为了便于操作,把手1的把手通孔11具有两个并前后相对排列,对应的顶杆101的顶杆通孔1011具有两个并前后相对排列,对应的弹性销4的头部41具有两个并前后相对排列,对应的按钮2具有两个并前后相对排列;

按钮2包括帽盖21和中间滑柱22;

帽盖21固定在中间滑柱22外端,帽盖21具有敞口的容纳腔和贯穿容纳腔的穿孔211(参见图4),把手1的把手通孔11的外壁位于帽盖21的容纳腔内且与帽盖21滑动配合;

中间滑柱22的里端是穿过固定套3,中间滑柱22的里端有第一凸台221,中间滑柱22靠外侧的一端具有第二凸台222,该第二凸台222与帽盖21的邻近穿孔211(参见图6、图7)处的内壁固定;向内作用于帽盖21而使得中间滑柱22向内推动弹性销4的头部41;

固定套3嵌固在把手1的把手通孔11(参见图4)内;固定套3的限位台阶面32(参见图6、图7)与中间滑柱22的第一凸台221配合,中间滑柱22的头部和弹性销4的头部41均伸入固定套3的贯孔31(参见图4)。

该用于行军床床架的锁定机构,使用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下:

参见图7,帽盖21向内受力而靠近右侧的顶杆101,帽盖21作用于中间滑柱22的第二凸台222而使中间滑柱22向内移动,中间滑柱22推动右侧的顶杆101内的弹性销4的头部41脱离把手1的把手通孔11,这样锁定机构102处于解锁状态,此时把手1能相对右侧的顶杆101转动,位于把手1的上部的活动夹持部1031逐渐靠近固定夹持部1032;

参见图6,当帽盖21没有向内受力时,弹性销4的头部41能伸入固定套3内并推动中间滑柱22远离右侧的顶杆101,这样锁定机构102处于锁定状态,把手1不能相对右侧的顶杆101转动;

参见图10、图11,将左侧的夹持部103对准左侧的连接杆200,使左侧的连接杆200卡入左侧的夹持部103;再安装右侧的夹持部103,向内按压帽盖21,帽盖21推动中间滑柱22向内移动,中间滑柱22推动弹性销4的头部41向内移动,使得弹性销4的头部41远离固定套3的贯孔31,这样锁定机构102被解锁,转动把手1(此时弹性销4没有受到把手1的限制而回复到向外伸出右侧的顶杆101的状态),使得活动夹持部1031和固定夹持部1032相互远离;将活动半夹持部1031抵靠在右侧的连接杆200上(参见图10、图11);再转动把手1,在把手1的转动过程中,把手1内壁的引导部12(参见图11)能抵到弹性销4的头部41,把手1继续转动,使得弹性销4的头部41向内退到右侧的顶杆101内后,弹性销4的头部41又向外弹出而伸入固定套3的贯孔31中,锁定机构102被锁定,在这过程中,活动夹持部1031拨动对应的连接杆200往外移动,使得连接在连接杆200上的织物片展开,从而完成了将右侧的夹持部103安装到右侧的连接杆200上的步骤;此时左侧的夹持部103起支撑和夹持左侧连接杆200的作用,右侧的固定夹持部1031起支撑右侧连接杆200的作用,右侧的活动夹持部1032起夹持右侧连接杆200的作用。

参见图8~图14,为本实施例的应用有上述用于行军床床架的锁定机构的床架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床架包括支撑架100和连接杆200,支撑架100具有3个并前后间隔排列,连接杆200包括左侧的连接杆200和右侧的连接杆200,分别连接在前后支撑架300之间,每个支撑架100呈u字型,每个支撑架100包括位于左侧的顶杆101、位于右侧的顶杆101、横杆105、用于将左侧的顶杆101与横杆105相连的位于左侧的连接座104、用于将右侧的顶杆101与横杆105相连的位于右侧的连接座104、第一弹性绳300和第一堵头400;本实施例中,右侧的顶杆101对应于上述的锁定机构102;

连接座104具有供顶杆101插入的顶杆插孔104a、供横杆105插入的横杆插孔104b、供第一堵头400插入的堵头插孔104c,连接座104的底部较为平整,第一弹性绳300穿过横杆105和对应的连接座14的横杆插孔104c,第一弹性绳30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的第一堵头400上,各第一堵头400能封堵对应的连接座14的堵头插孔104c;

具体地,各连接杆200均包括4个中空的连接段201,所有连接段201通过穿设在其中的第二弹性绳203连接,第二弹性绳203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堵头202固定在对应的连接杆200的两端。

该床架,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如下:

先将各支撑架100组装,将两个连接座104通过横杆105相连,第一弹性绳300穿过横杆105和对应的连接座104的横杆插孔104b,第一弹性绳30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的第一堵头400上,各第一堵头400能封堵对应的连接座104的堵头插孔104c;将左侧的顶杆101安装到左侧的连接座104的顶杆插孔104a内,将右侧的顶杆101安装到左侧的连接座104的顶杆插孔104a内;

再进行连接杆200的安装;将各连接段201依次插配连接即可;

接着将各连接杆200设置在具有连接套(图中未示出)的织物片(图中未示出)上,各连接杆200穿设在对应的连接套内而将织物片展开,织物片形成支撑使用者的床面;

接着将各支撑架100安装到连接杆200上;将织物片倒置,将左侧的夹持部103对准左侧的连接杆200,使左侧的连接杆200卡入左侧的夹持部103;再安装右侧的夹持部103,具体步骤同上述锁定机构102的使用过程;

最后将支撑架100和织物片翻转到使用状态,即可;

行军床需要收纳时,向内作用于锁定机构102的按钮2而解除锁定机构102的锁定,使右侧的活动夹持部1032脱离右侧的连接杆200,再使左侧的夹持部103脱离左侧的连接杆200,将每个支撑架100的连接座104往外拉(参见图3)使得在第一弹性绳300的作用下,对应的连接座104和对应的顶杆101可以往横杆105的中间弯折;将相邻两个连接段201分离(参见图14),在第二弹性绳203的作用下,这样各连接杆200可以弯折;将织物片叠放整齐,即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