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控制室内日照范围的窗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16537发布日期:2020-07-29 02:02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控制室内日照范围的窗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控制室内日照范围的窗体。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的推进,为节省土地资源,越来越多的建筑物趋向高层化和密集化,建筑物仅仅依靠传统的采光方式已不能满足建筑物内部的采光要求,尤其是那些较低层建筑和单层面积很大的建筑体,即使是晴朗天气,室内也昏暗阴沉,这无形之中增加了人工照明的电能损耗,而且给长期在阴暗环境下生活和工作的人们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阳光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与其它能源相比具有清洁、安全的特点,充分利用阳光不但可节省大量照明用电,而且能够提供更健康、舒适的光环境,符合人的生物特性,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有利影响,因此阳光照明技术越来越被重视。

对此,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一种室内补光装置(2018219159333),其通过设置多块导光镜将室外阳光经多次折射至室内弱光区域,其解决了室内弱光区域可以享受阳光的问题,但在实际使用中,导光镜占用空间大,不利于大面积推广使用。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控制室内日照范围的窗体,以提高窗体对阳光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控制室内日照范围的窗体,包括外层玻璃、内层玻璃及框体,所述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分别密封设于框体内周面的两侧,且外层玻璃、内层玻璃及框体形成封闭腔,还包括,包括反光装置,所述反光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通过至少一根升降绳串接在封闭腔可视区域内的若干块反射板;升降装置,包括沿框体高度方向设于框体侧腔内的升降机构和设于升降机构与反光装置之间的至少一个角度调整器,所述升降机构通过穿设角度调整器的牵引绳与升降绳连接;手控升降器,所述手控升降器设于框体侧腔外且与升降机构滑动配合;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包括转轴、旋转件、旋转拉绳、第一锥形轮、第二锥形轮和电机,所述转轴可转动设于封闭腔的顶部,所述旋转件固套于转轴外壁,所述旋转拉绳一端依次穿过若干个反射板靠近内层玻璃的端部、若干个反射板靠近外层玻璃的端部后与固设于旋转件外壁的旋转拉绳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锥形轮固定套设于转轴上,所述电机固设于封闭腔的顶部,所述第二锥形轮固定套设于电机的输出轴上,且与第一锥形轮啮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控制室内日照范围的窗体,通过控制手控升降器上下滑动,可使升降装置上、下滑动并带动反光装置下、上移动,实现反光装置收缩和展开,当反光装置收缩时,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正常透光,当反光装置展开后,可通过控制旋转控制器使电机旋转,电机旋转时带动第二锥形轮转动,第二锥形轮转动带动第一锥形轮、转轴、旋转件同步转动,实现反光装置旋转一定的角度,进而使反射板全部反光、局部反光或遮挡阳光,这样的窗体既能改变室内的光照时间和光照范围,又能遮挡阳光,由此增加了窗体的使用价值。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控制室内日照范围的窗体,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磁铁和配重块,所述框体侧腔内高度方向上设有轨道,所述第一磁铁滑动设于轨道内,所述配重块与第一磁铁下部连接;

所述手控升降器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内且与第一磁铁磁吸配合的第二磁铁;

所述框体边缘高度方向上设置有滑槽,所述外壳具有与滑槽滑动配合的配合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两个滚动件,两个滚动件分别设于第二磁铁的上下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升降绳为沿框体竖向中心线对称设置的两根,每一根升降绳至少配备一角度调整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旋转件和旋转拉绳分别与升降绳一一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部分角度调整器与旋转件可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还包括光敏传感器,所述光敏传感器安装在反光装置的中心;所述旋转控制器为plc控制器,该旋转控制器分别与光敏传感器、电机及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光敏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光照强度变化传递给旋转控制器,旋转控制器经过分析、处理之后,控制电机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外层玻璃与内层玻璃之间的间隙不少于40mm。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控制室内日照范围的窗体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控制室内日照范围的窗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反射片、升降线、旋转拉绳、转轴、旋转件及角度调整器配合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外层玻璃、内层玻璃及框体配合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手控升降器的内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中:

11、外层玻璃;12、内层玻璃;13、框体;14、滑槽;

21、反射板;22、升降绳;

311、第一角度调整器;312、第一角度调整器;32、第一磁铁;33、配重块;34、牵引绳;

40、手控升降器;41、外壳;42、第二磁铁;43、滚动件;44、配合部;

51、转轴;52、旋转件;53、旋转拉绳;54、第一锥齿轮;55、第二锥齿轮;56、电机;

60、光敏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控制室内日照范围的窗体。

结合附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控制室内日照范围的窗体,包括外层玻璃11、内层玻璃12、框体13、反光装置、升降装置、手控升降器40、旋转装置以及旋转控制器;

外层玻璃11和内层玻璃12分别密封设于框体13内周面的两侧,且外层玻璃11、内层玻璃12及框体13形成封闭腔。

在本实施例中,外层玻璃11与内层玻璃12之间的间隙不少于40mm,以保证封闭腔内有足够的空间安装反光装置,框体13可通过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多个侧边框拼接而成,外层玻璃11与内层玻璃12通过卡槽配合玻璃胶层固定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2和图3所示,反光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通过至少一根升降绳22串接在封闭腔可视区域内的若干块反射板21,优选地,反射板21为反射玻璃板,若干块反射玻璃板可拼接成一整体平面。

如图2和图3所示,升降装置包括沿框体13高度方向设于框体13侧腔内的升降机构和设于升降机构与反光装置之间的至少一个角度调整器,升降机构通过穿设角度调整器的牵引绳34与升降绳22连接;

具体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磁铁32和配重块33,所述框体13侧腔内高度方向上设有轨道(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磁铁32滑动设于轨道内,配重块33与第一磁铁32下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铁32优选条形铁磁,其前后左右四个表面均与框体13的内表面接触,以此适当增加第一磁铁32与框体13之间的摩擦力。

如图1、图4及图5所示,手控升降器40设于框体13侧腔外且与升降机构滑动配合,手控升降器40包括外壳41和设于外壳41内且与第一磁铁32磁吸配合的第二磁铁42,框体13边缘高度方向上设置有滑槽14,所述外壳41具有与滑槽14滑动配合的配合部4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槽14与配合部44紧密滑动配合,这样一方面为手控升降器40提供预设的滑动轨迹,以避免手控升降器40脱离框体13,另一方面保证第二磁铁42与第一磁铁32之间稳定的吸引力,进而提高手控升降器40的灵敏性。

在本实施例中,为避免手控升降器40滑动过程中对框体13表面形成刮痕,可在外壳14内设置有两个滚动件43,两个滚动件43分别设于第二磁铁42的上下部,以使第二磁铁42和外壳41不与框体13直接接触,保证了框体13表面的洁净。

如图2所示,旋转装置包括转轴51、旋转件52、旋转拉绳53、第一锥形轮54、第二锥形轮55和电机56,所述转轴51可转动设于封闭腔的顶部,旋转件52固套于转轴51外壁,旋转拉绳53一端依次穿过若干个反射板21靠近内层玻璃12的端部、若干个反射板21靠近外层玻璃11的端部后与固设于旋转件52外壁的旋转拉绳53另一端连接;第一锥形轮54固定套设于转轴51上,电机56固设于封闭腔的顶部,第二锥形轮55固定套设于电机56的输出轴上,且与第一锥形轮54啮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56转动带动第二锥形轮55转动,第二锥形轮55转动带动与第二锥形轮55啮合的第一锥齿轮转动,同时带动转轴和旋转件52同步转动,因旋转拉绳53穿设反射板21的两端,当旋转件52旋转时,旋转件52通过旋转拉绳53带动反射板21旋转。

旋转控制器设于框体13外侧且与电机56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电机56为步进电机56,反光装置的中心设置有光敏传感器60,旋转控制器为plc控制器,该旋转控制器分别与光敏传感器60、电机56及电源电性连接,光敏传感器60将检测到的光照强度变化传递给旋转控制器,旋转控制器经过分析、处理之后,控制电机56旋转角度。

如图3所示,升降绳22为沿框体13竖向中心线对称设置的两根,每一根升降绳22至少配备一角度调整器。

具体地,升降绳22的正上方各设置一角度调整器,该角度调整器可为滚轮,定滑轮等等,角度调整器可将升降绳22的行走方向改变90°。

在本实施例中,角度调整器包括第一角度调整器311和第二角度调整器312,其中,第一角度调整器311位于升降绳22正上方并与旋转件52可转动连接,以此减少安装空间,第一角度调整器311可包括滚轮和套设于转轴51上且夹设旋转件52的轴承架,第二角度调整器312为定滑轮且设于第一磁铁32的正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配重块33的质量小于若干块反射板21质量之和,以此避免配重块33失去手控升降器40后自动收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控制室内日照范围的窗体,通过手动控制升降器40上下滑动,利用第二磁铁42与第一磁铁32磁吸配合使升降装置上、下滑动并带动反光装置下、上移动,以此实现反光装置收缩和展开,当反光装置收缩时,外层玻璃11和内层玻璃13正常透光,可通过控制旋转控制器使电机56旋转,电机56旋转时带动第二锥形轮55转动,第二锥形轮55转动带动第一锥形轮54、转轴、旋转件同步转动,实现反光装置旋转一定的角度,进而使反射板全部反光、局部反光或遮挡阳光,这样的窗体既能改变室内的光照时间和光照范围,又能遮挡阳光,由此增加了窗体的使用价值。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