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雾化清洗的智能冲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25552发布日期:2020-07-10 15:53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雾化清洗的智能冲奶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雾化清洗的智能冲奶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智能冲奶机,通过水箱出水,奶粉盒出粉,在混合装置中使得奶粉和水充分混合后达到冲奶效果,在冲奶完毕后,需要对混合装置的清洗,往往都是通过水箱中的水流入混合装置中,搅拌清洗的方式进行,有的冲奶机通过紫外光消毒,实现对混合装置的消毒杀菌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高温雾化清洗的智能冲奶机。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雾化清洗的智能冲奶机,包括水箱组件、奶粉盒组件、混合仓、高温水汽组件和控制单元;混合仓设置有进粉口、进水口、进汽口和出奶口,进粉口位于混合仓的顶部,出奶口位于混合仓的底部,进水口和进汽口位于混合仓的周壁上,奶粉盒位于混合仓的上方,奶粉盒连通进粉口;水箱组件包括水箱、水泵单元和三通电磁阀单元,水泵单元的进水口与水箱连接,三通电磁阀单元的进水口与水泵单元的出水口连接,三通电磁阀单元的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一管路与进汽口连通,三通电磁阀单元的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二管路与进水口连通;奶粉盒组件包括奶粉盒、阀门和阀门驱动装置,阀门设置在奶粉盒的出粉口处,阀门驱动装置驱动阀门移动;高温水汽组件,高温水汽组件包括雾化片和加热棒,雾化片和加热棒均设置在第一管路上;控制单元分别与阀门驱动装置、三通电磁阀单元、雾化片和加热棒连接。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雾化片规格为钢片直径6-16mm、孔数700-800目、孔径5-8um、振动频率100-120khz。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雾化片位于加热棒上方。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加热棒包括传热支架和加热管,加热管设置在传热支架中。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进水口位于进汽口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有高温水汽组件,包括雾化片和加热棒,雾化片位于加热棒上方,奶粉盒连通进粉口,阀门驱动装置驱动阀门移动,使得奶粉经过进粉口后进入混合仓,水通过三通电池阀单元的第二出水口经过第二管路进入混合仓的进水口,实现冲奶,冲奶结束后,通过控制单元工作,使得水泵单元的出水口与三通电磁阀单元的进水口连通,三通电磁阀单元的第一出水口出水,水通过第一管路经过加热棒,瞬间升温,控制单元驱动雾化片进行高频振动,使得第一管路中的水雾化为水汽,通过进汽口喷入混合仓,实现对混合仓的高温杀菌且实现对混合仓内残存的奶水混合液进行清洗,相比于现有的清洗混合仓的方式,本智能冲奶机结构简单且通过雾化水汽清洗的方式进一步的增强了杀菌消毒清洗的效果,进汽口设置在混合仓的周壁上且位于进水口的下方,进一步的使得喷入混合仓的水汽能更为充分的对混合仓的内部进行高温杀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冲奶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冲奶机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冲奶机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冲奶机实施例的部分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冲奶机实施例的另一局部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冲奶机实施例的加热棒的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冲奶机实施例的加热棒的爆炸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冲奶机实施例的水箱组件的结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冲奶机实施例的水箱组件的爆炸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冲奶机实施例的水箱组件的部分结构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冲奶机实施例的水箱组件的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智能冲奶机包括主机箱1、水箱组件2、奶粉盒组件3、控制单元4、混合仓5、夜光组件和高温水汽组件6。水箱组件2、奶粉盒组件3、控制单元4、混合仓5、夜光组件和高温水汽组件6均设置在主机箱1上。

在本实施例中,智能冲奶机呈类长方体设置,主机箱1包括箱体11和基座12,箱体11沿基座12设置,基座上12设置有第一放置腔121和第二放置腔122,第二放置腔122设置在第一放置腔121的上方,混合仓5设置在第一放置腔121内且靠近第二放置腔122设置,第一放置腔121的底部设置有呈放处,用于呈放奶瓶,混合仓5朝呈放处设置。第二放置腔122内设置有控制面板123和操作面板124,操作面板124盖合在控制面板123上,操作面板124和基座12均由透光材料制成。夜光组件包括光照感应单元126和发光单元125,光照感应单元126设置在控制面板123上,操作面板124设置有透光部1241,透光部1241与光照感应单元126相对。光照感应单元126沿水平方向朝向操作面板124设置,光照感应单元126设置为光敏电阻元件,光敏电阻对光线的敏感性强,有利于实现对外界光线的精确感知。发光单元125分别位于混合仓5的两侧,发光单元125设置在第一放置腔121的上方,发光单元125朝向第一放置腔121照射,发光单元125设置为led灯珠,led灯珠规格为80-120lm/w、封装1212、白光高亮led。操作面板124上设置有按键组件,如温度‘+’水温增加、温度‘-’水温降低、水量‘+’水量增加、水量‘-’水量减少、一键冲奶、沸腾消毒按键等。当外部环境亮度为暗时,即深夜灯灭情况下,光照感应单元126感应到外界变化,发光单元125发光,发光效果为暗渐变到亮、亮渐变到暗的循环变化,当人手触碰操作面板124上的任意按键,发光单元125保持为常亮。

奶粉盒组件3包括奶粉箱31,奶粉箱31上设置有开口,奶粉箱31内放置奶粉盒312,奶粉盖311盖合在开口上,奶粉盖311通过扣手313与奶粉箱31连接,奶粉盒312的底部设置有出粉口3121,靠近出粉口处设置有阀门32,阀门32在阀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移动,使得奶粉盒312中的奶粉穿过出粉口3121。

混合仓5设置有进粉口51、进水口52、进汽口53和出奶口54,混合仓5呈半球形布置,进粉口51位于混合仓5的顶部,奶粉盒312的底部的出粉口3121与混合仓5的进粉口51连通,出奶口54位于混合仓5的底部且朝第一放置腔121的呈放处设置,进水口52和进汽口53位于混合仓5的周壁上,进水口52位于进汽口53的上方。

参照图5至图7,控制单元4置在基座12上,位于水箱组件2和混合仓5之间。控制单元4分别与阀门驱动装置、三通电磁阀单元22、雾化片61和加热棒62连接。高温水汽组件6包括雾化片61和加热棒62,雾化片61和加热棒62设置在第一管路127上,雾化片61设置在加热棒62的上方,雾化片61规格为钢片直径6-16mm、孔数700-800目、孔径5-8um、振动频率100-120khz,加热棒62包括传热支架621和加热管622,通过传热支架621将第一管路127与加热管622贴合,加热管622内设置有加热丝。

参照图8至图11,水箱组件2设置在基座12上,水箱组件2包括水泵单元21、三通电磁阀单元22、水箱23和加热组件24。水泵单元21和三通电磁阀单元22均位于水箱23下方,加热组件24位于水箱23内且靠近水泵单元21和三通电磁阀单元22设置。水泵单元21上设置有水泵单元进水口211和水泵单元出水口212,水泵单元进水口211和水泵单元出水口212设置在水泵单元21的同一侧;三通电磁阀单元22设置有进水口221、第一出水口222和第二出水口223,第一出水口222与第二出水口223设置在三通电磁阀单元22的同一侧,进水口221设置在三通电磁阀单元22的另一侧,进水口221和第一出水口222相对设置;水泵单元进水口211与水箱23连接,三通电池阀单元的进水口221与水泵单元出水口212连接,三通电磁阀单元的第一出水口222通过第一管路127与进汽口53连通,三通电磁阀的第二出水口223通过第二管路128与进水口52连通。

加热组件24包括壳体241、传热板242、发热块243和恒温块244,壳体241内设置有放置腔2412和第一卡合部2411,传热板242呈类长方形设置,传热板242上设置有第二卡合部2421,传热板242盖合在放置腔2412上,第一卡合部2411和第二卡合部2421卡接,传热板242与水箱23围成储水腔,发热块243和恒温块244分别和传热板242邻接,发热块243和恒温块244位于储水腔外,发热块243呈u形设置,恒温块244呈长方形设置,恒温块244设置在发热块243之间,发热块243设置在恒温块244的外周,恒温块244设置为恒温ptc铝壳陶瓷发热片,发热块243和恒温块244用于向水箱23传热。在本实施例中恒温块244与发热块243卡合,壳体241的周壁上贯穿间隔设置有散热处,水箱侧部设置有传感单元,传感单元与控制单元4连接,传感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单元、水位监测单元,水位监测单元监测水箱内水位高度,温度传感单元监测水箱内水的温度,控制单元4控制加热块243快速加热,加热到预设值后,加热块不再加热,控制单元4驱动恒温块244工作,使发热板242传递的温度不会超过100摄氏度,使得水箱组件中的水不会反复烧开,避免水变质。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