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底锅内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20846发布日期:2020-07-29 02:26阅读:1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底锅内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炊具领域,涉及平底锅,尤其是一种平底锅内底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平底锅在市场上广泛应用,但因平底锅的压铸工艺和日常使用,经常导致锅热胀冷缩,以致锅底中间区域微凸0.1~0.5毫米,导致平底锅在使用时加入食用油后,食用油向边缘区域流向并堆积,中间区域无食用油覆盖以致烹饪时食物煎糊,影响食物口感且影响平底锅的使用寿命。

由鉴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有必要开发一种即使因长期使用导致平底锅中间区域微凸,但不影响食用油于平底锅锅内底均布的平底锅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平底锅内底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平底锅内底结构,它包括设在平底内底面上的凸筋,其特征在于,凸筋仅设在平底锅的平面上,所述的凸筋以锅底中心为基准,环绕中心由内向外盘旋呈螺旋状分布于内底面上,凸筋于内底面上的上凸部分为弧形,凸筋的高度为0.5~3mm。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为:所述的凸筋数量为一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为:螺旋间距为0.3~2cm。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为:所述的平底锅与内底面上的螺旋状凸筋为一体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螺旋状凸筋与锅身一体压铸成型,加工便利;螺旋状凸筋的弧形凸部与内底面配合增加了锅内底的接触面,增加食用油的附着形;即使平底锅因后期使用导致中间部位微凸,因螺旋状凸筋的存在,防止了食用油向边缘区域流向的可能且使得食用油于锅底分布更加均匀;凸筋的存在起到了加强筋的作用,增加锅的刚性,防止锅变形,增加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说明背景技术和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图1为平底锅的俯视结构图。

图2为平底锅的半剖视图。

图3为平底锅锅底的局部放大图。

以上视图包括,1锅身,2内底面,3凸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可能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2所示,一种平底锅内底结构,包括平底锅锅身1及设于平底锅内底面2上的凸筋3,内底面2为一平面,平底锅内底面2上设有凸筋3,凸筋3与锅身1一体成型,平底锅锅身1为市场上常见的锅身1结构,为平底煎盘或炒锅等。

设于平底锅内底面2上的凸筋3只有一条,且以内底面2中心为基准,环绕中心由内向外盘旋成螺旋状分布,螺旋的间距为0.3~2cm。

如图3所示,盘旋于内底面2上的凸筋3上凸部分为弧形,凸部的弧形增加了导滑性,使烹饪物在锅里翻炒移动顺畅。凸筋3于内底面2上的上凸高度为0.5~3mm。保证了储油性,又保证了烹饪物不会嵌入凸筋3之间。凸筋3成螺旋状分布,平底锅在使用时轻微晃动锅身1,食用油于内底面2的分布会沿着螺旋状凸筋3均匀分布,即使因长期使用导致锅身1底部微凸,因螺旋状凸筋3的存在,食用油也不会流向边沿区域。

同时,凸筋3又起到了加强筋的作用,增加了锅的刚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平底锅内底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平底锅内底结构,它包括设在平底锅内底面上的凸筋,其特征在于,凸筋仅设在平底锅的平面上,所述的凸筋以锅底中心为基准,环绕中心由内向外盘旋呈螺旋状分布于内底面上,凸筋于内底面上的上凸部分为弧形,凸筋的高度为0.5~3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底锅内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筋数量为一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底锅内底结构,其特征在于,螺旋间距为0.3~2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底锅内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底锅与内底面上的螺旋状凸筋为一体成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底锅内底结构,它包括设在平底锅内底面上的凸筋,凸筋仅设在平底锅的平面上,凸筋以锅底中心为基准,环绕中心由内向外盘旋呈螺旋状分布于内底面上,凸筋于内底面上的上凸部分为弧形,凸筋的高度为0.5~3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螺旋状凸筋与锅身一体压铸成型,加工便利;螺旋状凸筋的弧形凸部与内底面配合增加了锅内底的接触面,增加食用油的附着形;即使平底锅因后期使用导致中间部位微凸,因螺旋状凸筋的存在,防止了食用油向边缘区域流向的可能且使得食用油于锅底分布更加均匀;凸筋的存在起到了加强筋的作用,增加锅的刚性,防止锅变形,增加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宁;李旭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汉欣厨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7
技术公布日:2020.0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