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二销按压式梯具关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10942发布日期:2020-08-05 00:56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改良的二销按压式梯具关节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为有关一种二销按压式梯具关节,具体的说为有关改良的二销按压式梯具关节,令梯具关节可以简易且确实进行非扣定及扣定操作。



背景技术:

中国cn2438828号实用新型专利案揭露一种三销梯具用关节,主要利用具有三个锁销的固定板,关节外壳片的三个定位孔及关节内壳片的九个定位孔对应三个锁销,进行解锁及锁扣操作;不但制作成本高,使用上因关节内壳片设置九个定位孔,孔与孔的间距小,导致关节内壳片强度低,孔受力后容易变形而损坏;另外,前述三销梯具用关节的圆形按压钮把,不易握紧,容易打滑。再者,cn243882号专利案的三个锁销的前端为一字形长方凸端,韩国专利申请公开公报95-9197号公开一种二销式梯具关节,具有倾斜锥度的锁销的端部也往外延伸一字形凸端,可以移动至关节外壳片具一字形槽的锁扣孔,形成解锁状态,由于一字形凸端与一字形槽之间为面接触,产生的摩擦力自然比点接触大,影向移动的顺畅度;尚且,具倾斜锥度的锁销,强度较低,断裂机会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改良的二销按压式梯具关节的主要目的为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三定位销式及二定位销式梯具关节缺失,加以改善;将三定位销改为二定位销,减少关节内壳片的定位孔数量,制作成本低,降低损坏机率,并且改良定位销的构造,让定位销前端与一关节外壳形成点接触,降低摩擦力,增进滑动顺畅度,并加强其强度。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的二销按压式梯具关节,该改良的二销按压式梯具关节包含:一外关节部由第一关节外壳片及第二关节外壳片结合而成;一内关节部由二个关节内壳片结合而成;一铆轴,位于外关节部及内关节部的中央并使得该两个关节部彼此可相对枢转的固定一起的铆轴;一锥形压缩弹簧,位于铆轴旁及第二关节外壳片一侧;一按压钮把,位于锥形压缩弹簧旁;及定位销作动板装置位于第一关节外壳片一侧其一面设有一连动中心轴往两个关节部方向伸出通过铆轴及锥形压缩弹簧与按压钮把固定一起;其中定位销作动板装置中与连动中心轴同一面上另设有二个定位销平行于且对称于该连动中心轴,各定位销的远程部为圆弧端部,并且自圆弧端部往外延伸一圆头扺凸;定位销作动板装置的另一面,设有一长形握把背对连动中心轴及定位销处,纵贯定位销作动板装置。

作为优选,该该按压钮把具有多内凹边形状的周边,方便紧握,不致打滑。

作为优选,该第一关节外壳片及第二关节外壳片分别设有二个外壳定位孔,对应前述二个定位销,第一关节外壳片的二个外壳定位孔,沿着其弧向中心线延伸一长卡槽,分别对应定位销作动板装置的二个定位销,长卡槽的宽度与定位销的圆头扺凸直径相当,令圆头扺凸可以滑入其中。

作为优选,该该二个关节内壳片分别设有第一对内壳定位孔,第二对内壳定位孔及第三对内壳定位孔,分别对应第一关节外壳片及第二关节外壳片的二个外壳定位孔,其中第一对内壳定位孔与第二对内壳定位孔相距30度,第一对内壳定位孔与第三对内壳定位孔相距105度。

作为优选,该当定位销作动板装置的二个定位销伸通第一对内壳定位孔与第一关节外壳片及第二关节外壳片的二个外壳定位孔而形成扣定状态时,此时,外关节部相对于内关节部梯没有打开,梯具为不使用情况。

作为优选,该当定位销作动板装置的二个定位销伸通第二对内壳定位孔与第一关节外壳片及第二关节外壳片的二个外壳定位孔而形成的扣定状态时,此时外关节部相对于内关节部打开30度角,梯具可为a字梯使用。

作为优选,该当定位销作动板装置的二个定位销伸通第三对内壳定位孔与第一关节外壳片及第二关节外壳片的二个外壳定位孔而形成的扣定状态时,此时外关节部相对于内关节部打开105度角,可为平台梯使用。

作为优选,该当定位销作动板装置的二个定位销伸通第一对内壳定位孔与第一关节外壳片及第二关节外壳片的二个外壳定位孔,但第一对内壳定位孔的位置处于对调的情况而形成扣的定状态时,此时外关节部相对于内关节部打开180度角,梯具可为直梯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4a为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中的定位销作动板装置的立体放大示意图。

图4b为图4a所示的固定销作动板装置的背面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处于扣定状态的剖视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处于非扣定状态的剖视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处于扣定状态而未张开角度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处于扣定状态而张开30度角时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处于扣定状态而张开105度角时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处于扣定状态而张开180度角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定位销作动板装置

11,12定位销

13连动中心轴

14长形握把

111,121圆头扺凸

112,122环形小凹沟

21第一关节外壳片

22第二关节外壳片

211,212第一外壳定位孔

221,222第二外壳定位孔

2111,2121长卡槽

31,32关节内壳片

331,332,333,334,335,336内壳定位孔

4铆轴

5锥形压缩弹簧

6按压钮把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基本上包含由第一关节外壳片21及第二关节外壳片22所结合的外关节部,二个关节内壳片31,32所结合的内关节部,一位于外关节部及内关节部的中央并令该两个关节部彼此相对枢转地固定一起的铆轴4,一位于铆轴4旁及第二关节外壳片22外侧的锥形压缩弹簧5,一位于锥形压缩弹簧5旁的按压钮把6及位于第一关节外壳片21外侧的定位销作动板装置1;其中,定位销作动板装置1具有一连动中心轴13往两个关节部方向伸出,通过铆轴4及锥形压缩弹簧5,令其远程与按压钮把6固定一起;定位销作动板装置1另设有二个平行于连动中心轴13的定位销11,12,该两个定位销11,12对称的位于于连动中心轴13的两侧;第一关节外壳片21具有二个第一外壳定位孔211,212与第二关节外壳片22具有二个第二外壳定位孔221,222分别对应连动中心轴13的定位销11,12;关节内壳片31,32分别设有三对内壳定位孔(331,332),(333,334),(335、336),对应外壳定位孔211,212,221,222。

请参阅图4a及图4b并配合图1图2及图3的解说,本实用新型主要特点在于定位销作动板装置1及按压钮把6。图4a及图4b所示者分别为图1中定位销作动板装置1放大的示意图以及定位销作动板装置1背面的示意图;其中,定位销作动板装置1中的定位销11,12的远程部为圆弧端部,并且由圆弧端部往外延伸一圆头扺凸111,121;定位销作动板装置1背对连动中心轴13及定位销11,12处则具有一长形握把14,纵贯定位销作动板装置1背面。于图1中的第一关节外壳片21的第一外壳定位孔211,212,沿着其弧形中心线分别延伸一对应圆头扺凸111,121的长卡槽2111,2121,长卡槽2111,2121的宽度与圆头扺凸直径相当,用以令圆头扺凸111,121可以滑入其中,让定位销11,12的圆弧端部可以扺顶第一关节外壳片21;由于圆头扺凸111,121并非直长形,不具平面及直角,与长卡槽2111,2121为点接触,滑动顺畅,强度也优于现有技术一字形凸端。另外,定位销11,12的表面设有数个间隔的环形小凹沟112,122,在每两个环形小凹沟112,122之间的部分,具有较大的直径,有强化定位销11,12强度的作用。按压钮把6的周边,由多内凹边形成(图1及图2中所示的周边为八内凹边,纯系举例,并非限定),让使用者可以握紧,不致打滑。

请参阅图5及图6并配合图1的解说;图5所示者为本实用新型处于扣定状态,定位销作动板装置1中的定位销11,12依序伸通第一关节外壳片21的第一外壳定位孔211,212,关节内壳片31,32的三对内壳定位孔(331,332),(333,334),(335,336)之一及第二关节外壳片22的第二外壳定位孔221,222;此时,压缩弹簧5处于不被压缩的情况。图6所示者为本实用新型处于非扣定状态,定位销作动板装置1中的定位销11、12的圆弧端部伸出的圆头扺凸111,121分别滑入第一关节外壳片21的第一外壳定位孔211,212的长卡槽2111,2121,使得定位销11,12的圆弧端部扺顶第一关节外壳片21;此时,压缩弹簧5处于被压缩的情况。

请再参阅图5及图6并配合图2及图3的解说,当进行由图5所示的扣定状态转换成图6的非扣定状态的操作,可以手握按压钮把6并抗着压缩弹簧5弹力往外关节部及内关节部方向推,直到定位销11,12的圆头扺凸111,121达至第一关节外壳片21的第一外壳定位孔211,212,同时往如图2所示的面对按压钮把6外侧时的顺时针方向旋转按压钮把6,并借着压缩弹簧5的本身的扭力转动定位销11,12,令圆头扺凸111,121滑入第一外壳定位孔211,212的长卡槽2111,2121中而形成非扣定状态。当进行由图6所示的非扣定状态转换成图5的扣定状态的操作,可以手握定位销作动板装置1背面的长形握把14并抗着压缩弹簧5扭力往如图3所示的面对定位销作动板装置1的背面时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令定位销11,12的圆头扺凸111,121移离第一外壳定位孔211,212的长卡槽2111,2121,此时的压缩弹簧5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在第一外壳定位孔211,212,第二外壳定位孔221,222与三对内壳定位孔(331,332),(333,334)及(335,336)之一对齐的情况下,通过压缩弹簧5反弹力的作用,令定位销11,12伸通第一关节外壳定位孔211,212,三对内壳定位孔(331,332),(333,334)及(335,336)之一以及第二关节外壳定位孔221,222而形成扣定状态。

请参阅图7,图8,图9及图10,其中,各图中仅以第二关节外壳片22及关节内壳片32分别代表外关节部及内关节部,先予以陈明;图7所示者为第二关节外壳片22相对于关节内壳片32未张开角度时的扣定状态示意图,定位销11,12分别伸通外壳定位孔221,222及内壳定位孔331,332,此时梯具处于收合而不使用的情况;图8所示者为第二关节外壳片22相对于关节内壳片32张开30度角时的扣定状态示意图,定位销11,12分别伸通外壳定位孔221,222及内壳定位孔333,334,此时梯具可为a字梯使用;图9所示者为第二关节外壳片22相对于关节内壳片32张开105度角时的扣定状态示意图,定位销11,12分别伸通第一外壳定位孔221,222及内壳定位孔335,336,此时梯具可为平台梯使用;图10所示者为第二关节外壳片22相对于关节内壳片32张开180度角时的扣定状态示意图,定位销11,12分别伸通第二外壳定位孔222,221及内壳定位孔331,332,此时梯具可为直梯使用。

以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详细解说,用意在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明了本实用新型可达成前述目的,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大凡等效组件的置换,变更等,仍应属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