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手可调节的办公室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66913发布日期:2020-10-20 12:10阅读:87来源:国知局
扶手可调节的办公室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室座椅,尤其是一种扶手可调节的办公室座椅。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市场上的座椅扶手品种繁多,形状各异。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扶手一般都是机械固定式的,或者仅仅是升降式的,功能单一且座椅的舒适性较差,特别是在用户长时间的办公过程中,易产生疲劳感,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目前,市场上能升降、能旋转、能移动又能调宽的扶手结构复杂,安装较为繁琐,且前后移动通过竖向设置的凸块与卡槽实现,但是该种结构需要扶手本身不承载下压力,一旦受下压力影响便难以做前后位移,需要用户将手抬起后再做调整,过于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扶手可调节的办公室座椅,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的扶手,手臂架于扶手上也可以实现扶手的位置调节,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扶手可调节的办公室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座椅本体上安装有一对座椅扶手,座椅扶手包括与座椅本体连接的固定座、活动连接于固定座上的支撑套、活动连接于支撑套上的扶手托,支撑套与固定座之间呈上下升降连接,扶手托与支撑套之间设有实现扶手托前、后、左、右移动且左右转动的活动装置,活动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于支撑套上的底座,底座内开有转动槽,转动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块,转动块与支撑套连接,底座上端设有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内开有移动槽,移动槽内设有横向移动连接的移动块,移动块与转动块,第一壳体上设有纵向移动连接的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内固定有一对置于移动槽前后、端的固定块,第二壳体内安装有引导杆,引导杆内开有一对前后设置的引导槽,其中固定块置于引导槽内;扶手托盖于第二壳体上,扶手托的上端面上设有手腕支撑面、小臂支撑面,其中小臂支撑面为斜面。这样,扶手托通过活动装置实现前、后、左、右移动且左右转动,且活动装置结构简单、运行稳定,便于安装、操作,转动连接的底座实现扶手托左、右转动,第一壳体、移动槽、移动块实现扶手托左右移动,第二壳体、固定块、引导杆实现扶手托前、后移动,固定块与引导槽之间的限位设置是纵向设置的,手臂置于扶手托上所产生的下压力不会对前、后移动产生阻力,调节中无需将使用者的手臂抬起,更加人性化,座椅的舒适性更好,操作方便,同时扶手托上设置的手腕支撑面、小臂支撑面,一方面是为了使得手部放置舒服,另一方面是利用手腕支撑面与小臂支撑面之间形成的折弯部分用于扶手的辅助调节,且不会打滑,就不需要通过手掌抓住扶手托后再做调节,只需放于扶手托上手臂提供下压力即可实现调节,方便快捷

进一步完善,固定块的左、右外壁上固定有第一凸块,引导槽的左、右内壁上开有一排间隔分布的第一限位卡口,第一凸块卡于第一限位卡口内。这样,卡口与凸块的设置便于实现扶手托在前后移动方向上的定位,且卡口为多个设置,如此一来即可根据不同位置上的卡口确定扶手托不同的使用位置。

进一步完善,移动块的前后外壁上固定有第二凸块,移动槽的前后内壁上开有一排间隔分布的第二限位卡口,第二凸块卡于第二限位卡口内。这样,卡口与凸块的设置便于实现扶手托在左右移动方向上的定位,且卡口为多个设置,如此一来即可根据不同位置上的卡口确定扶手托不同的使用位置。

进一步完善,底座的前后内壁上固定有第三限位卡口,其中转动块的端头卡于第三限位卡口内。这样,卡口与凸块的设置便于实现扶手托在左右转动方向上的定位,且卡口为多个设置,如此一来即可根据不同位置上的卡口确定扶手托不同的使用位置。

进一步完善,引导杆为橡胶材质制成。这样,橡胶材质使得引导杆本身为软性材质,可被挤压,如此一来即可提供挤压力,提供良好的定位效果,且也便于连接壳体移动。

进一步完善,扶手托通过螺丝与固定块连接。这样,该方式便于扶手托与活动装置的连接,如此一来即可实现扶手托前、后、左、右移动、左右转动,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活动装置实现扶手托活动连接,而且手臂置于扶手托上所产生的下压力不会对前、后移动产生阻力,调节中无需将使用者的手臂抬起,更加人性化,座椅的舒适性更好,操作方便,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现扶手托左右转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现扶手托左右移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现扶手托前后移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扶手托上端面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座椅本体1,座椅扶手2,固定座3,支撑套4,扶手托5,活动装置6,底座7,第一壳体8,移动槽8-1,移动块9,第二壳体10,固定块11,第一凸块12,引导杆13,引导槽14,第一限位卡口15,手腕支撑面16,小臂支撑面17,转动块18,第二凸块19,第二限位卡口20,第三限位卡口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

实施例:这种扶手可调节的办公室座椅,包括座椅本体1,座椅本体1上安装有一对座椅扶手2,座椅扶手2包括与座椅本体1连接的固定座3、活动连接于固定座3上的支撑套4、活动连接于支撑套4上的扶手托5,支撑套4与固定座3之间呈上下升降连接,扶手托5与支撑套4之间设有实现扶手托5前、后、左、右移动且左右转动的活动装置6,活动装置6包括转动连接于支撑套4上的底座7,底座7内开有转动槽7-1,转动槽7-1内转动连接有转动块18,转动块18与支撑套4连接,底座7上端设有第一壳体8,第一壳体8内开有移动槽8-1,移动槽8-1内设有横向移动连接的移动块9,移动块9与转动块18,第一壳体8上设有纵向移动连接的第二壳体10,第一壳体8内固定有一对置于移动槽8-1前后、端的固定块11,第二壳体10内安装有引导杆13,引导杆13内开有一对前后设置的引导槽14,其中固定块11置于引导槽14内;扶手托5盖于第二壳体10上,扶手托5的上端面上设有手腕支撑面16、小臂支撑面17,其中小臂支撑面17为斜面;

固定块11的左、右外壁上固定有第一凸块12,引导槽14的左、右内壁上开有一排间隔分布的第一限位卡口15,第一凸块12卡于第一限位卡口15内。

在使用时,扶手托5本身的位置过前或者过后,当过后时,需要将扶手托5向前移动,通过调节第二壳体10即可,固定块11固定不动,第二壳体10通过引导槽14与固定块11之间的间距差实现移动,并且通过第一凸块12卡于不同位置的第一限位卡口15实现定位,从而在调节至使用者所认为最佳位置时实现固定不动,方便快捷;当较前时,需要将扶手托5向后移动,方式与向前调节同理。

实施例:

扶手可调节的办公室座椅,包括座椅本体1,座椅本体1上安装有一对座椅扶手2,其特征是:座椅扶手2包括与座椅本体1连接的固定座3、活动连接于固定座3上的支撑套4、活动连接于支撑套4上的扶手托5,支撑套4与固定座3之间呈上下升降连接,扶手托5与支撑套4之间设有实现扶手托5前、后、左、右移动且左右转动的活动装置6,活动装置6包括转动连接于支撑套4上的底座7,底座7内开有转动槽7-1,转动槽7-1内转动连接有转动块18,转动块18与支撑套4连接,底座7上端设有第一壳体8,第一壳体8内开有移动槽8-1,移动槽8-1内设有横向移动连接的移动块9,移动块9与转动块18,第一壳体8上设有纵向移动连接的第二壳体10,第一壳体8内固定有一对置于移动槽8-1前后、端的固定块11,第二壳体10内安装有引导杆13,引导杆13内开有一对前后设置的引导槽14,其中固定块11置于引导槽14内;扶手托5盖于第二壳体10上,扶手托5的上端面上设有手腕支撑面16、小臂支撑面17,其中小臂支撑面17为斜面;

移动块9的前后外壁上固定有第二凸块19,移动槽8-1的前后内壁上开有一排间隔分布的第二限位卡口20,第二凸块19卡于第二限位卡口20内。

在使用时,两扶手托5之间间距窄或者宽,当较窄时,需要将扶手托5向外横向移动,即置于左边的扶手托5向左移动,置于右边的扶手托5向右移动,增加两者之间的间距,通过调节第一壳体8即可,移动块9固定不动,第一壳体8通过移动槽8-1与移动块9之间的间距差实现移动,并且通过第二凸块19卡于不同位置的第二限位卡口20实现定位,从而在调节至使用者所认为最佳位置时实现固定不动,方便快捷;当较宽时,需要将扶手托5向内横向移动,即置于左边的扶手托5向右移动,置于右边的扶手托5向左移动,减少两者之间的间距,方式与变宽调节同理。

实施例:

扶手可调节的办公室座椅,包括座椅本体1,座椅本体1上安装有一对座椅扶手2,其特征是:座椅扶手2包括与座椅本体1连接的固定座3、活动连接于固定座3上的支撑套4、活动连接于支撑套4上的扶手托5,支撑套4与固定座3之间呈上下升降连接,扶手托5与支撑套4之间设有实现扶手托5前、后、左、右移动且左右转动的活动装置6,活动装置6包括转动连接于支撑套4上的底座7,底座7内开有转动槽7-1,转动槽7-1内转动连接有转动块18,转动块18与支撑套4连接,底座7上端设有第一壳体8,第一壳体8内开有移动槽8-1,移动槽8-1内设有横向移动连接的移动块9,移动块9与转动块18,第一壳体8上设有纵向移动连接的第二壳体10,第一壳体8内固定有一对置于移动槽8-1前后、端的固定块11,第二壳体10内安装有引导杆13,引导杆13内开有一对前后设置的引导槽14,其中固定块11置于引导槽14内;扶手托5盖于第二壳体10上,扶手托5的上端面上设有手腕支撑面16、小臂支撑面17,其中小臂支撑面17为斜面;

底座7的前后内壁上固定有第三限位卡口21,其中转动块9的端头卡于第三限位卡口21内。

在使用时,使用者两手臂内扣或者外翻时,常规下的扶手托5的位置设置提供给使用者的接触面积极小,故需要将扶手托5向外或者向内转动,内扣时向内转动,外翻时向外转动,向内转动时,通过调节底座7即可,转动块18固定不动,底座7通过转动槽7-1与转动块18之间的间距差实现移动,并且通过转动块18的端头卡于不同位置的第三限位卡口21实现定位,从而在调节至使用者所认为最佳位置时实现固定不动,方便快捷;向外转动时,方式与变宽调节同理。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