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柜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11086发布日期:2020-08-05 00:56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柜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柜体。



背景技术:

随着房价的日益增长,户型面积差异化的增加,并且随着衣物的增多而更显杂乱和拥挤,衣柜就成为了现代家庭不可或缺的家具之一。传统的衣柜通常都是固定的空间容积,其结构除了用于悬挂和储存衣物之外并无他用且别无新意,而且无法根据不同的空间大小进行拓展或收缩储存容积,在衣物较多时无法很好的收纳,笨重且影响美观,固定在衣柜本体内挂放衣服的横杆距离衣柜底部的距离固定,不可调节,如果衣服过长,在衣服挂放后,衣服下端就会打卷弯曲,长时间挂放就会出现褶皱,影响衣服的穿着效果;另外,设置在衣柜本体内的水平隔板固定,人们如果在衣柜的搁板上放置较厚的物品,如被子、毛毯等,就会因为隔板上的空间不够而放不进去,给人们生活带来许多不便。

那么如何改进功能单一性,提高衣柜的实用性和拓展性,并在提升使用效率和优化使用体验的同时具有美感就成为了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组合柜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柜体,包括挂衣柜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挂衣柜体一侧的收纳柜体,所述挂衣柜体内设置有挂衣腔,所述挂衣腔内横向设置有第一横隔板,所述第一横隔板将所述挂衣腔分为上挂衣室和下挂衣室,所述第一横隔板通过升降驱动机构在所述挂衣腔内进行纵向方向的升降运动,从而改变所述上挂衣室与所述下挂衣室之间的相对高度;

所述收纳柜体内设置有第二横隔板和竖隔板,所述第二横隔板将所述收纳柜体横向分隔成上收纳室和下收纳室,所述竖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横隔板的下方,所述竖隔板将所述下收纳室竖向分隔成左下收纳室和右下收纳室;

所述第二横隔板的左端与所述收纳柜体的左侧板铰接,使所述第二横隔板可以转动扣合到所述收纳柜体的左侧板上,所述第二横隔板的右端通过锁紧块固定在所述收纳柜体的右侧板上;所述竖隔板的后端与所述收纳柜体的背板铰接,使所述竖隔板可以转动扣合在所述收纳柜体的背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左升降组件和右升降组件,所述挂衣腔内分别设置有两个沿竖向对称布置的左导轨腔和右导轨腔,所述左升降组件与所述右升降组件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左导轨腔和右导轨腔中;

所述左导轨腔与所述右导轨腔分别设置在所述挂衣柜体两侧板与所述挂衣柜体背板的夹角处,所述左导轨腔与所述右导轨腔的横截面均呈“c”形,所述左导轨腔的“c”形开口与所述右导轨腔的“c”形开口相对;所述第一横隔板分别与所述左升降组件和所述右升降组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左升降组件包括竖向转动设置在所述左导轨腔中的左丝杠和左滑块,所述左滑块与所述左丝杠螺纹配合,所述第一横隔板的左延伸部穿过所述左导轨腔的“c”形开口后与所述左滑块连接;

所述右升降组件包括竖向转动设置在所述右导轨腔中的右丝杠和右滑块,所述右滑块与所述右丝杠螺纹配合,所述第一横隔板的右延伸部穿过所述右导轨腔的“c”形开口后与所述右滑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挂衣柜体的底部还开设有齿轮腔,所述左丝杠的底端延伸出所述左导轨腔后穿设有左从动齿轮,所述右丝杠的底端延伸出所述右导轨腔后穿设有右从动齿轮,所述左从动齿轮与所述右从动齿轮均位于所述齿轮腔中;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轴、左致动齿轮和右致动齿轮,所述左致动齿轮与所述右致动齿轮均同轴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左致动齿轮与所述左从动齿轮啮合,所述右致动齿轮与所述右从动齿轮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腔内还设有用于支撑所述转轴转动的支撑板,所述转轴的一端延伸出所述挂衣柜体外后连接有操作部,所述操作部包括转盘和手柄,所述转盘的周向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挂衣柜体对应所述通孔开设有限位孔,所述转盘通过销轴依次穿过所述通孔和所述限位孔后限制在所述挂衣柜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收纳柜体的左侧板上开设有容纳所述第二横隔板的第一容纳槽,可将所述第二横隔板转动扣合在所述第一容纳槽中;

所述收纳柜体的背板上开设有容纳所述竖隔板的第二容纳槽,可将所述竖隔板转动扣合在所述第二容纳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收纳柜体的右侧板上开设有燕尾槽,所述锁紧块上设置有燕尾榫,所述燕尾榫与所述燕尾槽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右下收纳室设置有多块可拆卸隔板,所述竖隔板的右侧面与所述收纳柜体的右侧板对应开设有多个导轨槽,所述可拆卸隔板与所述导轨槽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收纳柜体的底部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可拆卸隔板的置物室。

进一步地,所述挂衣柜体顶板的底部和所述第一横隔板的顶部均设置有晾衣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柜体,其通过将具有两种功能的柜体组合在一起,可以根据房间大小拆分使用,节省了占地面积和空间。进一步的,通过将挂衣柜体中的横隔板设计成可升降活动板,能够根据衣服的长度尺寸进行适应性的升降来调节上挂衣室和下挂衣室的相对高度,在满足悬挂需求的同时,还能够节约挂衣腔内的储存空间。更进一步的,将收纳柜体中的第二横隔板和竖隔板设计成灵活转动方式,能够将收纳柜体内分隔成多个空间进行分类收纳,同时又能够将第二横隔板和竖隔板进行收折,从而可放置大尺寸的物件,该柜体结构便于收纳与使用,在提高柜体实用性的同时,也优化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进而满足家庭的日常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柜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挂衣柜体的横向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a剖面示意图;

图4为收纳柜体的正面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b-b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挂衣柜体,101-上挂衣室,102-下挂衣室,103-左导轨腔,104-右导轨腔,105-齿轮腔,110-第一横隔板,120-左升降组件,121-左丝杠,122-左滑块,123-左从动齿轮,130-右升降组件,131-右丝杠,132-右滑块,133-右从动齿轮,140-驱动组件,141-转轴,142-左致动齿轮,143-右致动齿轮,144-支撑板,145-转盘,146-手柄,200-收纳柜体,201-上收纳室,202-左下收纳室,203-右下收纳室,204-收纳柜体的左侧板,205-收纳柜体的右侧板,206-收纳柜体的背板,207-第一容纳槽,208-第二容纳槽,210-第二横隔板,220-竖隔板,230-锁紧块,240-可拆卸隔板,250-置物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合柜体,该组合柜体包括挂衣柜体100以及设置在挂衣柜体100一侧的收纳柜体200,挂衣柜体100内设置有挂衣腔,挂衣腔内横向设置有第一横隔板110,第一横隔板110将挂衣腔分为上挂衣室101和下挂衣室102,第一横隔板110通过升降驱动机构在挂衣腔内进行纵向方向的升降运动,从而改变上挂衣室101与下挂衣室102之间的相对高度;收纳柜体200内设置有第二横隔板210和竖隔板220,第二横隔板210将收纳柜体200横向分隔成上收纳室201和下收纳室,竖隔板220设置在第二横隔板210的下方,竖隔板220将下收纳室竖向分隔成左下收纳室202和右下收纳室203;第二横隔板210的左端与收纳柜体200的左侧板204铰接,使第二横隔板210可以转动扣合到收纳柜体200的左侧板204上,第二横隔板210的右端通过锁紧块230固定在收纳柜体200的右侧板205上;竖隔板220的后端与收纳柜体200的背板206铰接,使竖隔板220可以转动扣合在收纳柜体200的背板206上。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柜体包括左右设置的挂衣柜体100和收纳柜体200,本实施例中的挂衣柜体100与收纳柜体200外形尺寸相同(即高度和厚度相同)。挂衣柜体100的挂衣腔用来悬挂衣服,通过设置第一横隔板110,将挂衣腔分隔成上挂衣室101和下挂衣室102,这样能够充分利用挂衣腔的空间。由于男性和女性的衣服尺寸不相同,通过将第一横隔板110设计成可上下调节的形式,可将尺寸相近的衣服分区域悬挂,这样提高了挂衣柜体100的实用性和拓展性,满足家庭使用的需要。

如图1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收纳柜体200内的第二横隔板210与竖隔板220呈“t”形结构布置,第二横隔板210将收纳柜体200内的空间分隔成上收纳室201和下收纳室,而竖隔板220在对第二横隔板210起到支撑的同时,也将下收纳室的空间分隔成两部分。为了将收纳柜体200分隔成多个空间进行分类收纳,又能够将隔板收折,从而可放置大尺寸的物件,便于收纳与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横隔板210的左端与收纳柜体200的左侧板204铰接,竖隔板220的后端与收纳柜体200的背板206铰接。当第二横隔板210扣合在收纳柜体200的左侧板204上,竖隔板220扣合在背板上时,收纳柜体200内就没有隔板,便可以放置大尺寸的被子或箱子等物件。

参阅图2和图3,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左升降组件120和右升降组件130,挂衣腔内分别设置有两个沿竖向对称布置的左导轨腔103和右导轨腔104,左升降组件120与右升降组件130分别对应设置在左导轨腔103和右导轨腔104中;左导轨腔103与右导轨腔104分别设置在挂衣柜体100两侧板与挂衣柜体100背板的夹角处,左导轨腔103与右导轨腔104的横截面均呈“c”形,左导轨腔103的“c”形开口与右导轨腔104的“c”形开口相对;第一横隔板110分别与左升降组件120和右升降组件130连接。通过设置左升降组件120和右升降组件130来带动第一横隔板110进行升降,这样的结构更加稳固,稳定性好。

进一步地,左升降组件120包括竖向转动设置在左导轨腔103中的左丝杠121和左滑块122,左滑块122与左丝杠121螺纹配合,第一横隔板110的左延伸部穿过左导轨腔103的“c”形开口后与左滑块122连接;右升降组件130包括竖向转动设置在右导轨腔104中的右丝杠131和右滑块132,右滑块132与右丝杠131螺纹配合,第一横隔板110的右延伸部穿过右导轨腔104的“c”形开口后与右滑块132连接。

左丝杠121的竖向固定在左导轨腔103中,左丝杠121可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左导轨腔103进行转动,左丝杠121上设置有与其螺纹配合的左滑块122,当左丝杠121转动时,左滑块122能够相对于左丝杠121进行上、下位移运动,右升降组件130与左升降组件120的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更进一步地,挂衣柜体100的底部还开设有齿轮腔105,左丝杠121的底端延伸出左导轨腔103后穿设有左从动齿轮123,右丝杠131的底端延伸出右导轨腔104后穿设有右从动齿轮133,左从动齿轮123与右从动齿轮133均位于齿轮腔105中;升降驱动机构还包括驱动组件140,驱动组件140包括转轴141、左致动齿轮142和右致动齿轮143,左致动齿轮142与右致动齿轮143均同轴设置在转轴141上,左致动齿轮142与左从动齿轮123啮合,右致动齿轮143与右从动齿轮133啮合。驱动组件140用于带动左升降组件120和右升降组件130进行升降运动,从而带动第一横隔板110升降。

更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操作,并根据需要将第一横隔板110升降到预定位置,齿轮腔105内还设有用于支撑转轴141转动的支撑板144,转轴141的一端延伸出挂衣柜体100外后连接有操作部,操作部包括转盘145和手柄146,转盘145的周向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挂衣柜体100的侧板对应通孔开设有限位孔,转盘145通过销轴依次穿过通孔和限位孔后限制固定在挂衣柜体100的侧板上。

参阅图4和图5,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收纳柜体200的左侧板204上开设有容纳第二横隔板210的第一容纳槽207,可将第二横隔板210转动扣合在第一容纳槽207中;收纳柜体200的背板206上开设有容纳竖隔板220的第二容纳槽208,可将竖隔板220转动扣合在第二容纳槽208中。当第二横隔板210位于第一容纳槽207中时,收纳柜体200内的左侧板204与第二横隔板210的外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当竖隔板220转动扣合在第二容纳槽208中时,收纳柜体200的背板206与竖隔板220的外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这样更加美观。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收纳柜体200的右侧板205上开设有燕尾槽,锁紧块230上设置有燕尾榫,燕尾榫与燕尾槽配合。为了对第二横隔板210进行固定,通过设置锁紧块230来进行锁紧固定,同时燕尾槽与燕尾榫配合结构稳固。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为了将右下收纳室203分隔成多个收纳空间,右下收纳室203设置有多块可拆卸隔板240,竖隔板220的右侧面与收纳柜体200的右侧板205对应开设有多个导轨槽,可拆卸隔板240与导轨槽滑动配合。收纳柜体200的底部开设有用于放置可拆卸隔板240的置物室250。当不需要可拆卸隔板240时,可将可拆卸隔板240放置到置物室250中,便于收纳。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挂衣柜体100顶板的底部和第一横隔板110的顶部均设置有晾衣杆150。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