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柜脚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96176发布日期:2020-09-04 12:26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柜脚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柜体家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柜脚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室内所使用的柜体均为封闭式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其门开在正面或侧面,放置物品后的柜体较重,若柜体不平致四脚中的一脚悬空,则取放物品时柜体容易晃动,且较重的柜体对受力的三脚压力较大,容易对柜体造成损害。对这种情况,通常将悬空的一柜脚找薄片状垫品垫起,但需要用力抬动柜体,一方面耗力且容易使柜体的物品倾倒,另一方面,薄片状垫品的调节精度不高,需要多次调节才能达到四脚平衡,调节极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柜脚平衡装置,操作时,借助与内角调节孔对应的内角扳手,该内角扳手经由让位孔卡入内角调节孔后,转动内角扳手使调节部转动并与螺母相对运动,增大/减小螺母与调节部的接触面积,当转动内角扳手使螺母与调节部的接触面积增大时,即降低了升降调节机构的高度,当转动内角扳手使螺母与调节部的接触面积减小时,即升高了升降调节机构的高度,从而达到调节柜脚平衡的效果;避免了用力抬动柜体而消耗大量体力,调节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柜脚平衡装置,包括柜体支撑框架、设置于柜体支撑框架的底部的升降调节机构以及连接于升降调节机构的底部的支撑脚,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柜体支撑框架的底部的螺母以及与螺母螺纹连接的调节部,所述调节部的底部与支撑脚转动连接,所述调节部的顶部设置有内角调节孔,所述柜体支撑框架的底部开设有让位孔,所述让位孔与内角调节孔连通。

优选的,所述调节部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螺杆、连接杆和连接头,所述螺杆与螺母螺纹连接,所述内角调节孔设置于所述螺杆的顶部,所述螺杆的底部活动抵靠于所述支撑脚的顶部,所述连接头与支撑脚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脚的中部开设有容置腔以及与容置腔连通的通孔,所述连接头容设于容置腔内,所述连接杆容设于所述通孔。

优选的,所述支撑脚的底部设置有防滑脚垫。

优选的,所述柜体支撑框架由柜体连接板、第一侧板、底板和第二侧板首尾依次连接而成,所述让位孔开设于所述底板,所述螺母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底部,所述柜体连接板开设有连接孔。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开设有容置凹槽,所述螺母容设于所述容置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柜脚平衡装置,操作时,借助与内角调节孔对应的内角扳手,该内角扳手经由让位孔卡入内角调节孔后,转动内角扳手使调节部转动并与螺母相对运动,增大/减小螺母与调节部的接触面积,当转动内角扳手使螺母与调节部的接触面积增大时,即降低了升降调节机构的高度,当转动内角扳手使螺母与调节部的接触面积减小时,即升高了升降调节机构的高度,从而达到调节柜脚平衡的效果;避免了用力抬动柜体而消耗大量体力,调节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升降调节机构与支撑脚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调节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支撑脚;2、柜体支撑框架;21、柜体连接板;22、第一侧板;23、第二侧板;24、底板;3、升降调节机构;31、螺母;32、调节部;321、螺杆;322、连接杆;323、连接头;4、内角调节孔;5、让位孔;6、容置腔;7、通孔;8、防滑脚垫;9、连接孔;10、容置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5所示,一种柜脚平衡装置,包括柜体支撑框架2、设置于柜体支撑框架2的底部的升降调节机构3以及连接于升降调节机构3的底部的支撑脚1,所述升降调节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柜体支撑框架2的底部的螺母31以及与螺母31螺纹连接的调节部32,所述调节部32的底部与支撑脚1转动连接,所述调节部32的顶部设置有内角调节孔4,所述柜体支撑框架2的底部开设有让位孔5,所述让位孔5与内角调节孔4连通。

该柜脚平衡装置调节时,需要借助与内角调节孔4对应的内角扳手,使用该内角扳手经由让位孔5卡入内角调节孔4后,转动内角扳手使调节部32转动并与螺母31相对运动,增大/减小螺母31与调节部32的接触面积,当转动内角扳手使螺母31与调节部32的接触面积增大时,即降低了升降调节机构3的高度,当转动内角扳手使螺母31与调节部32的接触面积减小时,即升高了升降调节机构3的高度,从而达到调节柜脚平衡的效果;避免了用力抬动柜体而消耗大量体力,调节方便。进一步的,所述柜脚平衡装置应用于柜体中,其安装于柜体的底部,所述升降调节机构3设置于柜体支撑框架2的底部的一端,采用两个所述柜脚平衡装置分别设置于柜体的两端,即可达到支撑作用和柜体底部调节平衡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调节机构3的数量为2个,所述让位孔5的数量和支撑脚1的数量均与所述升降调节机构3的数量相同,2个所述升降调节机构3分别设置于柜体支撑框架2的底部的两端,该结构设计应用于柜体,更有利于调节柜体平衡,避免柜体晃动。优选的,所述内角调节孔4为内三角调节孔、内五角调节孔或内六角调节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角调节孔4为内六角调节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部32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螺杆321、连接杆322和连接头323,所述螺杆321与螺母31螺纹连接,所述内角调节孔4设置于所述螺杆321的顶部,所述螺杆321的底部活动抵靠于所述支撑脚1的顶部,所述连接头323与支撑脚1转动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调节部32被施力转动时,螺杆321与螺母31相对运动,增大/减小螺母31与螺杆321的接触面积,而且所述螺杆321的底部活动抵靠于所述支撑脚1的顶部,螺杆321转动过程中在支撑脚1的顶部滑动接触,并不影响调节部32的整体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脚1的中部开设有容置腔6以及与容置腔6连通的通孔7,所述连接头323容设于容置腔6内,所述连接杆322容设于所述通孔7。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脚1的纵截面大致呈凸字型,所述连接杆322开设于支撑脚1的中部的顶端。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头323和螺杆321的外径均大于通孔7的内径。连接头323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正六边形或者其他形状,连接头323不易通过通孔7脱离支撑脚1。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了在使用/搬运过程中所述调节部32脱离所述支撑脚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脚1的底部设置有防滑脚垫8。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脚1的底部增设防滑脚垫8,提高所述柜脚平衡装置与地面的摩擦,防止所述柜脚平衡装置移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柜体支撑框架2由柜体连接板21、第一侧板22、底板24和第二侧板23首尾依次连接而成,所述让位孔5开设于所述底板24,所述螺母31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24的底部,所述柜体连接板21开设有连接孔9。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柜体支撑框架2用于支撑柜体,柜体连接板21开设的连接孔9与柜体固定连接,便于组装,例如采用螺栓或螺钉连接;由柜体连接板21、第一侧板22、底板24和第二侧板23首尾依次连接而成的柜体支撑框架2更稳固,且便于内角扳手伸入所述让位孔5并与内角调节孔4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24的底部开设有容置凹槽10,所述螺母31容设于所述容置凹槽10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节省使用空间。进一步的,所述螺母31焊接于所述容置凹槽10。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