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骨架双人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85972发布日期:2020-09-11 21:53阅读:704来源:国知局
排骨架双人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用品领域,具体涉及排骨架双人床。



背景技术:

床是生活的必需品,平板床由于价格便宜,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平板床的缺点是透气性不强,在南方梅雨季节或空气湿度比较大的时候,床垫容易发霉产生细菌,从而对身体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排骨架床应运而生,排骨架采用镂空设计,床垫放在排骨架时空气流通性较好,即使空气湿度大,也不会产生床垫发霉的情况,排骨架的床具有一定的整体弹性,相比平板床会更加舒适,但目前排骨架为整体结构,体积较大,重量也较大,拆装费时费力,不易搬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排骨架双人床,用以解决现有排骨架为整体结构,体积较大,难以搬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排骨架双人床,包括:床头板、床尾板、两个床帮、若干横梁及若干排骨架,所述床帮两端均设置燕尾榫,所述床头板及所述床尾板的侧壁均水平设置有供所述燕尾榫滑移嵌入的燕尾槽,两个所述床帮的两端通过榫接方式分别与所述床头板、所述床尾板连接,若干所述横梁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床帮内侧通过榫接固定连接,若干所述排骨架架设在所述横梁上。

优选的,所述床头板及所述床尾板两侧均镂空设置把手。

优选的,所述把手上设置金属保护套。

优选的,所述床头板及所述床尾板均为长方形结构且上端两个角设置为圆角。

优选的,所述床头板高度高于所述床尾板高度,所述床头板上端外壁设置靠垫。

优选的,所述横梁表面均匀设置若干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所述排骨架下端面接触。

优选的,所述排骨架包括排骨架框与支撑条,所述排骨架框为长方形结构,所述支撑条纵向布置在所述排骨架框内,所述支撑条与所述床帮平行,所述支撑条与所述排骨架框通过榫接方式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排骨架框两端内侧设置凹槽。

优选的,所述床帮底端设置有床腿。

优选的,所述横梁下方设置两个储物柜,所述储物柜靠近所述床帮一侧设置拉手,所述储物柜底面设置与所述床帮平行的毛刷,所述毛刷位于远离所述床帮一侧,所述毛刷延伸至地面,所述储物柜上表面设置翻盖,所述储物柜底面四个角分别设置有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排骨架双人床,包括:床头板、床尾板、两个床帮、若干横梁及若干排骨架,所述床帮两端均设置燕尾榫,所述床头板及所述床尾板的侧壁均水平设置有供所述燕尾榫滑移嵌入的燕尾槽,两个所述床帮的两端通过榫接方式分别与所述床头板、所述床尾板连接,若干所述横梁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床帮内侧通过榫接固定连接,若干所述排骨架架设在所述横梁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排骨架双人床,床体由若干独立的排骨架拼接而成,与现有大体积的排骨架相比,便于拆装搬运,可由单人独立完成,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装置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排骨架双人床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排骨架双人床燕尾榫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排骨架双人床弹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排骨架双人床排骨架示意图。

如下:1-床头板、2-床尾板、3-床帮、4-横梁、5-排骨架、6-燕尾榫、7-燕尾槽、8-把手、9-金属保护套、10-靠垫、11-弹簧、12-排骨架框、13-支撑条、14-凹槽、15-床腿、16-储物柜、17-拉手、18-毛刷、19-翻盖、20-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排骨架双人床,如图1、图2所示,包括:床头板1、床尾板2、两个床帮3、若干横梁4及若干排骨架5,所述床帮3两端均设置燕尾榫6,所述床头板1及所述床尾板2的侧壁均水平设置有供所述燕尾榫6滑移嵌入的燕尾槽7,两个所述床帮3的两端通过榫接方式分别与所述床头板1、所述床尾板2连接,若干所述横梁4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床帮3内侧通过榫接固定连接,若干所述排骨架5架设在所述横梁4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排骨架5双人床由床头板1、床尾板2、两侧的床帮3、连接床帮3的横梁4以及横梁4上铺设的若干排骨架5构成,安装时,先通过榫接方式将横梁4固定安装在两个床帮3之间,然后将两个床帮3两端的燕尾榫6先后安装在床头板1、床尾板2的燕尾槽7内,最后将排骨架5依次铺设在横梁4上,横梁4可起到对排骨架5的支撑作用,采用榫接方式代替用胶粘接,不仅连接稳固,容易拆装,也可减少甲醛等有害气体;采用多个排骨架拼接代替单个整体排骨架,使得排骨架体积减小、重量减小,便于搬运。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床头板1及所述床尾板2两侧均镂空设置把手8。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在床头板1与床尾板2两侧设置把手8,便于搬运。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把手8上设置金属保护套9。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金属保护套9可对把手8起保护作用,增加把手8强度,同时金属保护套9还可以起到装饰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床头板1及所述床尾板2均为长方形结构且上端两个角设置为圆角。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将床头板1与床尾板2上端两个角设置为圆角,可防止人员被边缘锋利的角磕伤。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床头板1高度高于所述床尾板2高度,所述床头板1上端外壁设置靠垫10。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床头板1高度设置较高,便于使用人员倚靠,床尾板2高度设置较低,减少对人员视野的遮挡,通过在床头板1设置靠垫10,可降低人员倚靠床头板1时的背部的硌痛感,舒缓了背部的劳累和疲倦,进一步达到高舒适度的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横梁4表面均匀设置若干弹簧11,所述弹簧11一端与所述横梁4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1另一端与所述排骨架5下端面接触。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在横梁4表面增设弹簧11,弹簧11支撑排骨架5,增大了整个床板部分的弹性,解决了常见床板相对较硬的问题,提高了舒适度,使得使用者使用时更加舒适,达到了高舒适度的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排骨架5包括排骨架框12与支撑条13,所述排骨架框12为长方形结构,所述支撑条13纵向布置在所述排骨架框12内,所述支撑条13与所述床帮3平行,所述支撑条13与所述排骨架框12通过榫接方式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传统排骨架5支撑条13与床帮3垂直,因此,支撑条13长度较长,受力时容易折断,而本方案采用支撑条13与床帮3平行布置,支撑条设置在排骨架框12内,且设置多个排骨架5,可减少支撑条13的长度,从而提高支撑条13的承受力强度,大大提高了排骨架5的耐久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排骨架框12两端内侧设置凹槽14。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在排骨架5两端内侧设置凹槽14,凹槽14为手掌大小,需要搬运排骨架5时,人员可将手放入排骨架框12设置的凹槽14内,借助凹槽14搬起排骨架5,方便搬运。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床帮3底端设置有床腿15。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床帮3两端设置床腿15,可起到支撑作用,减小了床帮3燕尾榫6受到的压力,提高了床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所述横梁4下方设置两个储物柜16,所述储物柜16靠近所述床帮3一侧设置拉手17,所述储物柜16底面设置与所述床帮3平行的毛刷18,所述毛刷18位于远离所述床帮3一侧,所述毛刷18延伸至地面,所述储物柜16上表面设置翻盖19,所述储物柜16底面四个角分别设置有滚轮20。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设置储物柜16,将生活用品放入储物柜16内,可以合理利用排骨架双人床床底空间,使用者可通过拉手17将储物柜16从床底拉出,设置在储物柜16底部的毛刷18可以将床底面的灰尘等一并带出,在放置物品的的同时对床底进行清扫,不需要使用者刻意趴下身去清扫床底,省时省力,在储物柜16上表面设置翻盖19,可防止灰尘掉入储物柜16内,翻盖19可以由排骨架双人床掉落的灰尘,拉出储物柜16后,可对翻盖19进行擦拭去除灰尘,在储物柜16底面设置滚轮20,方便使用者将储物柜16拉出,更加节省力气。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