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晾衣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14722发布日期:2020-07-17 15:44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晾衣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技术领域,更准确的说涉及一种便携式晾衣架。



背景技术:

在外出旅行或进行户外活动时,换洗后衣物的晾晒比较困难。传统的衣架主要针对居家时衣物的晾晒,通常体积和重量均较大,不易收纳携带,难以满足外出晾衣的需求。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以传统的衣撑子为原型,设计了一些可折叠的悬挂式衣架,可以在使用时扩展来晾晒衣物,携带时收纳,以实现便携功能。可折叠的悬挂式衣架虽然能够实现便携功能,但是其在晾衣时需要配合挂钩或绳索等来实现悬挂,在野外环境下无法使用。本领域还出现了一些带有支脚的衣架,这些衣架大多采用活动支脚结构实现对衣架的支撑,通过改变活动支脚的状态来改变衣架的支撑和携带状态。但是采用支脚结构的衣架出于对支撑稳定性的考虑,体积和重量均较大,在收纳后依然不便于携带,为使用者带来额外的负担。此外,现有的可收纳的衣架一段时间内通常只能满足较少件衣物的晾晒,在衣物较多时无法满足需求。此外,现有技术的便携式衣架为了提高便携性能,活动连接的部分较多,难以保证晾衣时的稳定性,可能会造成衣物掉落等情况。

综上,现有技术的便携式衣架无法在保证收纳至较小体积的情况下,同时达到理想的适应性和便携性要求,且普遍存在晾晒衣物较少和稳定性较差的问题,需要一种新型改良结构的便携式衣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晾衣架,包括分段的伸缩组件、安装在伸缩组件上的晾衣组件和支撑组件,便携式晾衣架张开时,晾衣组件包括多个独立的衣撑组件;便携式晾衣架收起时,晾衣组件贴附在伸缩组件外表面,支撑组件位于伸缩组件内部,且收起后的伸缩组件收纳至一主套筒中。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晾衣架,包括伸缩组件、晾衣组件以及支撑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第一伸缩筒、第二伸缩筒以及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筒与所述第一伸缩筒可滑动的同轴连接,且所述第二伸缩筒可滑动至所述第一伸缩筒内部,所述伸缩杆与所述第二伸缩筒可滑动的同轴连接,且所述伸缩杆可滑动至所述第二伸缩筒内部,所述晾衣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伸缩筒外部,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伸缩杆结合安装。

优选地,所述晾衣组件包括下轴套和上轴套,所述下轴套环绕连接所述第一伸缩筒朝向所述第二伸缩筒的端部,所述上轴套环绕连接所述第一伸缩筒远离所述第二伸缩筒的端部;所述下轴套上可转动的连接若干横杆,所述上轴套上可转动的连接若干连接杆组,所述连接杆组与所述横杆数量相同,且分别对齐,所述连接杆组分别与所述横杆的中部可转动的连接;所述横杆一端与所述下轴套可转动的连接,另一端连接一衣撑组件。

优选地,所述衣撑组件包括连接器、衣撑连接球、第一衣撑杆以及第二衣撑杆,所述连接器一端与所述衣撑连接球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衣撑杆及所述第二衣撑杆可转动的连接;所述第一衣撑杆及所述第二衣撑杆均通过转动轴与所述连接器可转动的连接,所述第一衣撑杆的转动轴上环绕设置一阶梯轴,所述第二衣撑杆的转动轴上环绕设置一衣撑弹簧,当所述第二衣撑杆与所述第一衣撑杆共面时,所述衣撑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所述第一衣撑杆及所述第二衣撑杆与所述连接器连接的端部均具有倒角切口。

优选地,所述横杆远离所述下轴套的一端具有一通槽,所述衣撑组件收起时嵌入所述通槽中,所述通槽远离所述下轴套的端部具有两个同轴的筒部,两个所述筒部朝向对方的端部分别具有球形槽;所述衣撑连接球嵌入两个所述筒部之间的球形槽中。

优选地,两个所述筒部远离所述下轴套的一端分别具有连接部,其中一个所述连接部可转动的连接一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通过一螺栓连接件与另一个所述连接部可拆卸的连接。

优选地,包括一销钉,所述销钉具有依次排列的操作端、轴颈以及钉体,所述轴颈的轴径小于所述钉体及所述操作端的轴径;所述下轴套侧部具有一键槽,所述键槽中平行开设一销钉滑移槽和一方形孔,所述第一伸缩筒侧部与所述销钉滑移槽对齐开设一第一销钉孔,所述第二伸缩筒侧部对应开设一第二销钉孔;所述方形孔的尺寸大于所述轴颈的轴径,小于所述钉体的轴径。

优选地,所述第二伸缩筒内壁具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均与所述第二伸缩筒轴线平行,且两个所述滑槽互相对齐;两个所述滑槽远离所述第一伸缩筒的端部分别具有定位孔,且两个所述定位孔共轴;所述伸缩杆与所述第二伸缩筒连接的端部安装一限位组件,所述伸缩杆通过所述限位组件与所述第二伸缩筒可滑动的连接,且所述伸缩杆通过所述限位组件与所述第二伸缩筒的所述定位孔连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个滑动块和一限位弹簧,两个所述滑动块同轴且方向不同的设置在所述伸缩杆侧部,且两个所述滑动块在所述伸缩杆内部通过所述限位弹簧连接。

优选地,所述伸缩杆上具有三个收纳槽,所述收纳槽与所述伸缩杆轴线平行,且所述收纳槽与所述伸缩杆远离所述第二伸缩筒的端部导通,所述收纳槽远离所述伸缩杆的端部具有球形槽,所述收纳槽之间临近所述球形槽分别具有三个挡块滑动槽。

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三个支撑脚和三个挡块,所述支撑脚为柱体,且所述支撑脚端部具有一支撑脚连接球,三个所述支撑脚连接球分别安装在三个所述球形槽中,三个所述挡块分别可滑动的安装在三个所述挡块滑动槽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便携式晾衣架的优点在于:所述便携式晾衣架收起时体积较小,方便携带;所述便携式晾衣架张开后可以同时晾晒多件衣物,且结构稳定;所述便携式晾衣架收起和张开的操作方便快捷,使用体验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晾衣架在完全张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晾衣架的晾衣组件及支撑组件均收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晾衣架在完全收起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晾衣架的晾衣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晾衣架的横杆和衣撑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晾衣架的衣撑组件在张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晾衣架的衣撑组件在收起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晾衣架的第一伸缩筒和第二伸缩筒锁定连接时的连接处截面示意图。

如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晾衣架的第一伸缩筒和第二伸缩筒解除锁定时的连接处截面示意图。

如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晾衣架的销钉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晾衣架的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晾衣架的伸缩杆与第二伸缩筒连接处的截面示意图。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晾衣架的伸缩杆的截面示意图。

如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晾衣架的支撑组件在张开状态时与伸缩杆连接的局部示意图。

如图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晾衣架的支撑组件在解除锁定时与伸缩杆连接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晾衣架包括一伸缩组件10、一晾衣组件20以及一支撑组件30,所述晾衣组件20及所述支撑组件30均与所述伸缩组件10结合安装。所述伸缩组件10包括一第一伸缩筒11、一第二伸缩筒12以及一伸缩杆13,所述第二伸缩筒12与所述第一伸缩筒11可滑动的同轴连接,且所述第二伸缩筒12可滑动至所述第一伸缩筒11内部,所述伸缩杆13与所述第二伸缩筒12可滑动的同轴连接,且所述伸缩杆13可滑动至所述第二伸缩筒12内部。所述晾衣组件20安装在所述第一伸缩筒11外部,所述支撑组件30与所述伸缩杆13结合安装。在图1所示的状态下,所述伸缩组件10、所述晾衣组件20及所述支撑组件30均处于张开状态,所述伸缩组件10拉伸固定,其中所述晾衣组件20在重力作用下张开,所述支撑组件30张开固定。

如图2所示,所述晾衣组件20及所述支撑组件30均处于收起状态,所述晾衣组件20贴附在所述第一伸缩筒11外部,所述支撑组件30嵌入所述伸缩杆13中。此时通过解除所述伸缩组件10之间的锁定,可以将所述伸缩杆13连同所述支撑组件30滑动至所述第二伸缩筒12内部收起,所述第二伸缩筒12可滑动至所述第一伸缩筒11内部收起。之后将完全收起的所述伸缩组件10插入一主套筒50中,所述便携式晾衣架完全收起,如图3所示。在所述主套筒50限定下所述晾衣组件20无法张开,同时限定所述伸缩组件10无法伸展,进而通过所述伸缩组件10限定所述支撑组件30无法张开。

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晾衣组件20包括一下轴套21和一上轴套22,所述下轴套21环绕连接所述第一伸缩筒11朝向所述第二伸缩筒12的端部,所述上轴套22环绕连接所述第一伸缩筒11远离所述第二伸缩筒12的端部。所述下轴套21上可转动的连接若干横杆23,所述上轴套22上可转动的连接若干连接杆组24,所述连接杆组24与所述横杆23数量相同,且分别对齐,所述连接杆组24分别与所述横杆23的中部可转动的连接。所述连接杆组24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杆241和第二连接杆242,所述第一连接杆241与所述上轴套2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242与所述横杆23连接。所述横杆23一端与所述下轴套21可转动的连接,另一端分别连接一衣撑组件25。所述衣撑组件25与所述横杆23可转动的连接,且所述衣撑组件25可嵌入所述横杆23。

将所述衣撑组件25嵌入所述横杆23,之后通过颠倒所述第一伸缩筒11,使得所述下轴套21位于所述上轴套22顶部,所述横杆23会在重力作用下向接近所述第一伸缩筒11方向转动,同时带动所述第一连接杆24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242运动,所述第一连接杆241与所述第一伸缩筒11贴附,所述第二连接杆242与所述第一连接杆241重叠,即可完成所述晾衣组件20的收起。将所述第一伸缩筒11正放,使得所述上轴套22位于所述下轴套21顶部,所述横杆23会在重力作用下向远离所述第一伸缩筒11方向转动,同时拉动所述第一连接杆24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242,直至所述横杆23与所述第一伸缩筒11的轴线垂直,所述连接杆组24拉住所述横杆,限制所述横杆23继续转动,之后将所述衣撑组件25从所述横杆23中取出并张开,即可完成所述晾衣组件20的张开。

具体的,参见图5,所述横杆23远离所述下轴套21的一端具有一通槽231,所述通槽231的长度与所述衣撑组件25收起状态时的长度相同,所述衣撑组件25收起时嵌入所述通槽231中。所述通槽231远离所述下轴套21的端部具有两个同轴的筒部232,两个所述筒部232朝向对方的端部分别具有球形槽。两个所述筒部232远离所述下轴套21的一端分别具有连接部233,一个所述连接部233可转动的连接一固定杆234,所述固定杆234通过一螺栓连接件235与另一个所述连接部233可拆卸的连接。

所述衣撑组件25包括一连接器251、一衣撑连接球252、一第一衣撑杆253以及一第二衣撑杆254,所述连接器251一端与所述衣撑连接球25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衣撑杆253及所述第二衣撑杆254可转动的连接。所述衣撑连接球252嵌入两个所述筒部232之间的球形槽中,实现所述衣撑组件25与所述横杆23可转动的连接。所述横杆23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制成,通过将两个所述筒部232拉开一定距离,可将所述衣撑连接球252装入两个所述筒部232之间的球形槽中,再通过所述螺栓连接件235将所述固定杆234与所述连接部233固定连接,即可将所述衣撑连接球252限定在两个所述筒部232之间,防止所述衣撑组件25与所述横杆23脱离。

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衣撑杆253及所述第二衣撑杆254均通过转动轴与所述连接器251可转动的连接。所述第一衣撑杆253的转动轴上环绕设置一阶梯轴2531,所述阶梯轴2531沿转动轴轴向方向限定所述第一衣撑杆253,防止所述第一衣撑杆253沿转动轴轴向方向移动。所述第二衣撑杆254的转动轴上环绕设置一衣撑弹簧2541,当所述第二衣撑杆254与所述第一衣撑杆253共面时,所述衣撑弹簧2541处于自由状态,沿转动轴轴向方向限定所述第二衣撑杆254。所述第一衣撑杆253及所述第二衣撑杆254与所述连接器251连接的端部均具有倒角切口。当所述第一衣撑杆253和所述第二衣撑杆254错位时,可转动所述第一衣撑杆253和所述第二衣撑杆254至适合晾衣的角度,此时所述第一衣撑杆253和所述第二衣撑杆254的倒角切口对齐;所述第二衣撑杆254在所述衣撑弹簧2541的推动下移动至与所述第一衣撑杆253共面,此时所述第一衣撑杆253和所述第二衣撑杆254通过倒角切口连接,互相形成支撑,构成如图6所示的稳定的衣撑结构,悬挂衣物后不会变形。

如图7所示,通过沿转动轴轴向方向推动所述第二衣撑杆254,压缩所述衣撑弹簧2541,可推动所述第二衣撑杆254与所述第一衣撑杆253错位,从而可以转动所述第一衣撑杆253和所述第二衣撑杆254至两者平行排列。从而将所述衣撑组件25收起,此时可将所述衣撑组件25嵌入所述通槽231中。

参见图4、图8和图9,所述便携式晾衣架还包括一销钉40,所述销钉40与所述下轴套21结合实现所述第一伸缩筒11和所述第二伸缩筒12的锁定及解除锁定,从而实现所述第一伸缩筒11和所述第二伸缩筒12的滑动锁定连接。具体的,所述下轴套21侧部具有一键槽211,所述键槽211中平行开设一销钉滑移槽212和一方形孔2111。所述第一伸缩筒11侧部与所述销钉滑移槽212对齐开设一第一销钉孔111,所述第二伸缩筒12侧部对应开设一第二销钉孔121。所述销钉40插入所述第一销钉孔111及所述第二销钉孔121即可将所述下轴套21、所述第一伸缩筒11、所述第二伸缩筒12同时固定连接,限定所述第二伸缩筒12相对所述第一伸缩筒11滑动。

如图10所示,所述销钉40具有依次排列的操作端41、轴颈42以及钉体43,所述轴颈42的轴径小于所述钉体43及所述操作端41的轴径。所述操作端41可设置连接挂绳等方便操作所述销钉40的部件。所述方形孔2111的尺寸大于所述轴颈42的轴径,小于所述钉体43和所述操作端41的轴径。通过沿所述销钉滑移槽212将所述销钉40抽出所述第一销钉孔111及所述第二销钉孔121,将所述销钉40移进所述方形孔2111中,所述轴颈42与所述方形孔2111卡接,所述销钉40无法再向外拉出,所述销钉40不再限定所述第一伸缩筒11和所述第二伸缩筒12,如图9所示,但是所述销钉40依然位于所述下轴套21中,不会滑出,防止所述销钉40遗失。

如图12所示,所述第二伸缩筒12内壁具有两个滑槽122,两个所述滑槽122均与所述第二伸缩筒12轴线平行,且两个所述滑槽122互相对齐。两个所述滑槽122远离所述第一伸缩筒11的端部分别具有定位孔123,且两个所述定位孔123共轴。

结合图11、图12和图13可见,所述伸缩杆13与所述第二伸缩筒12连接的端部安装一限位组件131,所述伸缩杆13通过所述限位组件131与所述第二伸缩筒12可滑动的连接,且所述伸缩杆13通过所述限位组件131与所述第二伸缩筒12的所述定位孔123配合实现所述伸缩杆13与所述第二伸缩筒12的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组件131包括两个滑动块1311和一限位弹簧1312,两个所述滑动块1311同轴且方向不同的设置在所述伸缩杆13侧部,且两个所述滑动块1311在所述伸缩杆13内部通过所述限位弹簧1312连接。通过向所述伸缩杆13径向方向挤压所述滑动块1311会压缩所述限位弹簧1312。两个所述滑动块1311会在所述限位弹簧1312的推动下向远离所述限位弹簧1312的方向运动。按压两个所述滑动块1311分别嵌入两个所述滑槽122中,并可沿所述滑槽122滑动,实现所述伸缩杆13与所述第二伸缩筒12可滑动的连接。当所述滑动块1311沿所述滑槽122滑动至所述定位孔123时,两个所述滑动块1311会在所述限位弹簧1312的作用下分别插入两个所述定位孔123中,实现所述伸缩杆13与所述第二伸缩筒12的固定连接。当需要收起所述伸缩杆13时,需要在按压两个滑动块1311的同时沿轴向推动所述伸缩杆13,所述滑动块1311再次进入所述滑槽122中,解除锁定。

所述伸缩杆13上具有三个收纳槽132,所述收纳槽132与所述伸缩杆13轴线平行,且所述收纳槽132与所述伸缩杆13远离所述限位组件131的端部导通。所述收纳槽132远离所述限位组件131的端部具有球形槽133。所述收纳槽132之间临近所述球形槽133分别具有三个挡块滑动槽1331。

如图14和图15所示,所述支撑组件30包括三个支撑脚31和三个挡块32。所述支撑脚31为柱体,且所述支撑脚31端部具有一支撑脚连接球311,三个所述支撑脚连接球311分别安装在三个所述球形槽133中,实现所述支撑脚31与所述伸缩杆13可转动的连接,且可将所述支撑脚31转动至嵌入所述收纳槽132中。三个所述挡块32分别可滑动的安装在三个所述挡块滑动槽1331中,通过滑动所述挡块32可以对所述支撑脚31进行限位。当所述支撑脚31转出所述收纳槽132后,通过将所述挡块32滑动至所述收纳槽132中,所述挡块32可限制所述支撑脚31的转动,实现所述支撑组件30的张开。当所述支撑脚31嵌入所述收纳槽132后,通过将所述挡块32滑动至所述收纳槽132中,可以防止所述支撑脚31从所述收纳槽132中转出,实现所述支撑组件30的收起。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