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筝展示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86728发布日期:2020-09-11 21:55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古筝展示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乐器展示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古筝展示架。



背景技术:

古筝是中国汉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它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现在也出现了小古筝、便携式古筝、迷你古筝、半筝、新筝、十二平均律转调筝。

古筝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全国各地每年都会举办许多古筝展览活动,古筝展览时常见的摆放方式使将古筝悬挂在墙壁上,或者将古筝平整的摆放在支架上,这种传统的古筝展览方式只能让人们看到古筝的正面的样子,而无法让人们看到古筝的背部,而且悬挂在墙壁的展览方式也不安全,很可能发生古筝脱落的情况,导致古筝损坏,且每次展览会展示的古筝都比较多,平放在支架上展览的方式比较占用空,人们在欣赏古筝时需要在古筝之间走动,多有不便,因此,现提出一种方便展览的古筝展示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古筝展示架,解决了古筝展览时传统展示方式存在的弊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古筝展示架,包括底板和安装在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个支撑板,以及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撑板顶部的承重板,所述承重板的顶部开设有多个通孔,且每个所述通孔内都设置有轴承,且每个所述轴承内都穿设有转轴,且每个所述轴承的顶端都固定连接有齿轮,且多个所述齿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且每个所述转轴的底端都固定连接有转板,且每个所述转板的底部都通过两个伸缩组件固定连接有上固定架,且所述承重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且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在位于最左侧的所述齿轮的顶部,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多个升降板,且每个所述升降板的底部都固定连接有四个升降组件,且多个所述升降组件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的顶部,且每个所述升降板的底部都固定连接有螺纹筒,且每个所述螺纹筒内都螺纹连接有螺纹柱,且每个所述螺纹柱的底端都和一个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多个所述第二电机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的顶部,每个所述升降板的顶部都开设有第二滑槽,且每个所述第二滑槽内都设置有相匹配的第二滑块,且每个所述第二滑块的顶部都固定连接有下固定架,且所述底板的正面设置有多个序号牌。

优选的,所述承重板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一滑槽,且每个所述第一滑槽都以一个所述通孔为中心,且每个所述第一滑槽内都设置有与之相配的第一滑块,且每个所述第一滑块的底部都与下方相对应的所述转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承重板的正反两面都固定安装有防尘卷帘,且两个所述防尘卷帘的相近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魔术母贴和一个挂环,所述承重板的顶部设置有两个挂柱,所述挂环和所述挂柱相适配,且两个所述支撑板的正面两面均固定连接有魔术子贴,且所述魔术子贴和所述魔术母贴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转板的底部,所述伸缩柱的另一端开设有伸缩孔,所述伸缩孔内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穿设有伸缩套,所述伸缩套固定连接在所述伸缩孔内靠近出口处,所述伸缩杆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固定架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的顶部,所述固定柱的另一端开设有升降孔,所述升降孔内固定安装有升降套,所述升降套内穿设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位于所述升降孔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升降块,所述升降杆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板的底部。

优选的,每个所述上固定架都和一个所述下固定架相互对应,且每个所述序号牌对应一个所述下固定架,且每个所述上固定架和所述下固定架内都设置有硅胶垫。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四个滚轮,且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底座的内腔设置有蓄电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相互对应且能够转动的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在对古筝架进行固定的同时能够全方位的展示古筝的所有特征,且不存在传统展览摆放方式中占用空间大和容易坠落的弊端,且本装置移动方便,防尘防灰,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c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伸缩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升降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电机;2、承重板;3、伸缩组件;301、伸缩杆;302、伸缩套;303、伸缩孔;304、弹簧;305、伸缩柱;4、上固定架;5、魔术子贴;6、支撑板;7、升降组件;701、升降杆;702、升降套;703、固定柱;704、升降块;705、升降孔;8、底板;9、底座;10、滚轮;11、蓄电池;12、序号牌;13、第二电机;14、螺纹柱;15、螺纹筒;16、控制开关;17、魔术母贴;18、转板;19、齿轮;20、链条;21、防尘卷帘;22、下固定架;23、升降板;24、挂环;25、挂柱;26、硅胶垫;27、第二滑块;28、第二滑槽;29、第一滑块;30、第一滑槽;31、通孔;32、轴承;33、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9,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古筝展示架,包括底板8和安装在所述底板8顶部的两个支撑板6,以及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撑板6顶部的承重板2,所述承重板2的顶部开设有多个通孔31,且每个所述通孔31内都设置有轴承32,且每个所述轴承32内都穿设有转轴33,且每个所述轴承32的顶端都固定连接有齿轮19,且多个所述齿轮19通过链条20传动连接,且每个所述转轴33的底端都固定连接有转板18,且每个所述转板18的底部都通过两个伸缩组件3固定连接有上固定架4,且所述承重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且所述第一电机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在位于最左侧的所述齿轮19的顶部,第一电机1工作时通过输出轴带动位于与之相连的齿轮19转动,多个齿轮19通过链条20连接同步转动,每个齿轮19转动时都带动与之相连的转轴33转动,转轴33转动时,带动与之相连的转板18转动,转板18通过与之相连的伸缩组件3带动相对应的上固定架4转动,所述底板8的上方设置有多个升降板23,且每个所述升降板23的底部都固定连接有四个升降组件7,且多个所述升降组件7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8的顶部,且每个所述升降板23的底部都固定连接有螺纹筒15,且每个所述螺纹筒15内都螺纹连接有螺纹柱14,且每个所述螺纹柱14的底端都和一个第二电机1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多个所述第二电机13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8的顶部,每个所述升降板23的顶部都开设有第二滑槽28,且每个所述第二滑槽28内都设置有相匹配的第二滑块27,且每个所述第二滑块27的顶部都固定连接有下固定架22,第二电机13工作时,带动与之相连的螺纹柱14转动,在螺纹作用下,螺纹连接在螺纹柱14外的螺纹筒15会带动与之相连的升降板23升降,升降板23升降时带动顶部的下固定架22同步升降,下固定架22在升降板23上转动时打动与之相连接的第二滑块27在第二滑槽28内转动,使下固定架22更加稳定,且所述底板8的正面设置有多个序号牌12,通过设置序号牌12,方便对各个古筝编排序号。

具体的,所述承重板2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一滑槽30,且每个所述第一滑槽30都以一个所述通孔31为中心,且每个所述第一滑槽30内都设置有与之相配的第一滑块29,且每个所述第一滑块29的底部都与下方相对应的所述转板18固定连接1转板18转动时,带动与之相连接的第一滑块29在第一滑槽30内滑动,这会使转板18更加稳定,防止转板18掉落,且第一滑块29和第一滑槽30均为横截面为“t”字形的圆环形。

具体的,所述承重板2的正反两面都固定安装有防尘卷帘21,且两个所述防尘卷帘21的相近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魔术母贴17和一个挂环24,所述承重板2的顶部设置有两个挂柱25,所述挂环24和所述挂柱25相适配,且两个所述支撑板6的正面两面均固定连接有魔术子贴5,且所述魔术子贴5和所述魔术母贴17相适配,防尘卷帘21放下时,背面的魔术母贴17和支撑板6正面的魔术子贴5站粘接在一起,可以防止灰尘进入,防尘卷帘21卷起时,可将挂环24挂在挂柱25上,方便对防尘卷帘21进行固定,不会影响古筝展览。

具体的,所述伸缩组件3包括伸缩柱305,所述伸缩柱30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转板18的底部,所述伸缩柱305的另一端开设有伸缩孔303,所述伸缩孔303内通过弹簧304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01,所述伸缩杆301上穿设有伸缩套302,所述伸缩套302固定连接在所述伸缩孔303内靠近出口处,所述伸缩杆301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固定架4的顶部,当古筝的筝首向上顶住上固定架4时,通过升降板23带动下固定架22对古筝的筝尾进行固定,上固定架4能够带动伸缩杆301向上缩回一段距离,可以防止将古筝夹坏。

具体的,所述升降组件7包括固定柱703,所述固定柱70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8的顶部,所述固定柱703的另一端开设有升降孔705,所述升降孔705内固定安装有升降套702,所述升降套702内穿设有升降杆701,所述升降杆701位于所述升降孔705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升降块704,所述升降杆701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板23的底部,将古筝固定在相对的上固定架4和下固定架22之间时,可通过第二电机13控制升降板23升降,从而使升降板23带动下固定板升降,可以调整上固定架4和下固定架22之间的距离,升降板23升降时带动升降杆701在升降孔705内上下升降,从而使与之相连的升降板23保持稳定。

具体的,每个所述上固定架4都和一个所述下固定架22相互对应,且每个所述序号牌12对应一个所述下固定架22,通过设置序号排,方便对古筝进行序号的编排,且每个所述上固定架4和所述下固定架22内都设置有硅胶垫26,通过设置硅胶垫26,可以防止上固定架4和下固定架22在夹持古筝时划伤古筝,从而使古筝得到更好的保护。

具体的,所述底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9,所述底座9的底部设置有四个滚轮10,通过设置滚轮10,方便转移本装置,且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6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16,所述底座9的内腔设置有蓄电池1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首先将防尘卷帘21卷起,然后将古筝的筝尾抵住下固定架22,然后通过控制开关16控制第二电机13启动,第二电机13工作时,带动与之相连的螺纹柱14转动,在螺纹作用下,螺纹连接在螺纹柱14外的螺纹筒15会带动与之相连的升降板23升降,升降板23升降时带动顶部的下固定架22同步升降,固定架上升至一定高度时,古筝的筝首顶住上固定架4,上固定架4和下固定架22将古筝夹持固定柱703,将古筝按照上述方式固定好后,通过控制开关16控制第一电机1开启,第一电机1工作时,通过输出轴带动位于与之相连的齿轮19转动,多个齿轮19通过链条20连接同步转动,每个齿轮19转动时都带动与之相连的转轴33转动,转轴33转动时,带动与之相连的转板18转动,转板18通过与之相连的伸缩组件3带动相对应的上固定架4转动,上固定架4转动带动古筝转动,从而带动下固定架22转动,方便对古筝进行全方位展示,在序号牌12上可以标注各个古筝的序号;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相互对应且能够转动的上固定架4和下固定架22,在对古筝架进行固定的同时能够全方位的展示古筝的所有特征,且不存在传统展览摆放方式中占用空间大和容易坠落的弊端,且本装置移动方便,防尘防灰,方便实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