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靠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24533发布日期:2020-07-10 15:51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靠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靠枕。



背景技术:

靠枕是卧室内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它使用舒适并具有其它物品不可替代的装饰作用。用靠枕来调节人体与座位、床位的接触点以获得更舒适的角度来减轻疲劳。因靠枕使用方便、灵活,便于人们用于各种场合环境。尤为卧室的床上、沙发上被广泛采用。

现有的靠枕,如公开号为cn202589076u公开的一种靠枕,包括靠枕本体,所述的靠枕本体的上端部正面设有软质靠垫,靠枕本体的上端部背面设有垂直于所述靠枕本体的挂板。通过在靠枕本体上设有软质靠垫和挂板,使用非常方便,直接将靠枕通过挂板挂在椅子靠背上,而使用者的颈部通过软质靠垫得到了很好的支撑。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靠枕多为一体化设置,但是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使用情况下,对靠枕的薄厚程度的需求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现有的靠枕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可根据舒适需求进行调节的靠枕。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靠枕,包括枕套和枕芯,所述枕套套设于枕芯,所述枕芯包括母单元和若干子单元,所述母单元沿竖直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用于嵌设子单元的嵌槽,所述嵌槽截面呈圆形,所述子单元呈圆柱状,所述子单元能嵌设于嵌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靠枕的薄厚程度和支撑力大小进行调节时,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将枕芯母单元中的子单元抽出或嵌入,以达到局部增厚以及支撑力增强的效果,根据不同使用需求选择不同位置的子单元的取放,从而达到根据自身需求对靠枕的薄厚程度以及支撑力大小的调节,提高了靠枕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子单元朝向嵌槽的一端和嵌槽槽底均设有粘贴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子单元嵌入嵌槽中后,子单元通过其底端以及嵌槽底端的粘贴件进行粘贴连接,能够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子单元被挤出嵌槽,方便对子单元的固定和拆除。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子单元远离嵌槽的一端设有方便将子单元从嵌槽中取出的拉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拉带的设置,方便子单元在嵌设于嵌槽中时,对子单元施力,方便将子单元从嵌槽中拉出。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嵌槽内设有方便将子单元嵌入嵌槽的牵引带,所述牵引带朝向嵌槽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子单元,所述牵引带远离子单元的一端穿设且滑动连接于嵌槽槽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子单元嵌入嵌槽时,首先将嵌槽内的牵引带朝向子单元的一端与子单元底部连接,然后将子单元对准嵌槽槽口,通过拉扯牵引带的另一端将子单元牵引使其方便嵌入嵌槽中。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牵引带远离子单元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止牵引带穿出槽底的一端滑入嵌槽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为柔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子单元从嵌槽内取出时,向外拉子单元,使与子单元底部连接的牵引带也一同被拉出,通过牵引带另一端设置的限位件,能够防止在拉动子单元时,牵引带另一端被拉扯进嵌槽中,影响下一次使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枕套位于每一个嵌槽的位置均开设有更换口,所述更换口上设有用于将更换口封闭的封闭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取放子单元时,只需将嵌槽对应的更换口打开,即可对对应的子单元进行操作,提高了调节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枕芯两侧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形变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形变槽的设置,使人靠在靠枕上时,枕芯中部对人体脊柱位置的支撑力更加明显,且枕芯两侧的可形变性更大,使用时更加柔软,符合人体工程学,提高了靠枕的舒适感。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枕芯前端呈凹陷设置,并形成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人体靠于靠枕上时,弧面更加贴合于人体背部的弧度,提高了使用的舒适程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将枕芯设置为母单元和若干可取放的子单元,使使用者可根据不同使用需求选择不同位置的子单元的取放,从而达到根据自身需求对靠枕的薄厚程度以及支撑力大小的调节,提高了靠枕的适用性;

2.提高了对子单元的取放和固定的便捷性;

3.提高了靠枕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枕套与枕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子单元与母单元内部连接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2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枕套;11、取放口;12、更换口;2、枕芯;21、母单元;211、嵌槽;212、通孔;22、子单元;221、连接环;222、拉带;23、粘贴件;24、牵引带;241、限位件;3、形变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靠枕,包括枕套1和枕芯2,枕芯2包括母单元21和子单元22。子单元22设有若干个,子单元22均匀嵌设于母单元21中,且可从母单元21中拆卸出来。枕套1套设于枕芯2外。

在使用时,使用者可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对枕芯2进行调节,通过对枕芯2中子单元22的取放,即可实现局部的薄厚和支撑力大小的调节。

参照图2和图3,母单元21沿其表面且沿竖直方向均匀开设有嵌槽211。嵌槽211截面呈圆形,嵌槽211槽底和子单元22朝向嵌槽211的一端均固定设有粘贴件23。嵌槽211槽底开设有通孔212,通孔212连通嵌槽211和母单元21的另一端端壁。通孔212中穿设且滑动连接有牵引带24,牵引带24用于与子单元22连接的一端位于嵌槽211中,另一端位于枕芯2与枕套1之间。牵引带24位于枕芯2与枕套1之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件241,限位件241为圆形柔性片,限位件241的直径大于通孔212的直径。

在将子单元22嵌设于枕芯2中时,首先将子单元22对准嵌槽211槽口,将牵引带24位于嵌槽211内的一端系在子单元22朝向嵌槽211的一端,然后通过拉扯牵引带24的另一端,将子单元22往嵌槽211中牵引。当子单元22滑动至嵌槽211槽底时,通过嵌槽211槽底和子单元22上设置的粘贴件23粘贴连接,即完成了子单元22的嵌设。在对子单元22拆卸时,将子单元22向外拉出,牵引带24也同时被拉出,牵引带24通过另一端的限位件241进行限位,当限位件241抵住通孔212处时,限位件241无法从通孔212中通过,子单元22不能再被拉动。

参照图3和图4,子单元22呈圆柱形,子单元22朝向嵌槽211的一端固定设有连接环221,连接环221用于与牵引带24连接。子单元22远离嵌槽211的一端设有方便施力的拉带222,拉带222呈带状且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子单元22远离嵌槽211的一端。

在安装子单元22时,牵引带24穿设于连接环221中,并打一个结,实现了牵引带24与子单元22的连接,在拆卸时方便解除连接。在将子单元22从母单元21中取出时,通过握持拉带222,将子单元22向外拉出,方便通过拉带222对子单元22进行施力。子单元22带着牵引带24一起被拉出,将牵引带24从连接环221上解开,即可将子单元22取出。

参照图2,枕芯2两侧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形变槽3,使枕芯2沿竖直方向的横截面呈工字型。枕芯2前端呈凹陷设置,并形成贴合于人体背部的弧面。

人体在靠着靠枕时,枕芯2中间能够对人体背部脊柱提供支撑。枕芯2前端可通过形变槽3的位置更容易发生形变,使背部在靠着枕芯2时,感觉更加柔软,且能贴合于背部。其次,通过将枕芯2前端凹陷,且设置为贴合人体背部的弧面,提高了使用靠枕时的舒适感。

参照图5和图6,枕套1开设有用于取放枕芯2的取放口11,取放口11设有拉链,取放口11通过拉链封闭。枕套1位于每一个嵌槽211的位置的两端均开设有更换口12,更换口12上设有用于将更换口12封闭的封闭件,封闭件为设于更换口12的拉链。

枕套1可通过拉开取放口11处的拉链,使枕芯2露出于枕套1,将整个枕套1一起套设在枕芯2外即可。在对枕芯2中的子单元22进行取放时,将嵌槽211位置的更换口12处的拉链都拉开,使嵌槽211开口和嵌槽211背面的牵引带24均露出于枕套1,即可对子单元22进行取放操作。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1.在将枕套1整个套设于枕芯2外时,将枕套1取放口11处的拉链拉开,然后将枕芯2整个放置于枕套1中。

2.在将子单元22从母单元21中取出时,将枕套1上对应嵌槽211开口处的更换口12的拉链拉开,使嵌槽211槽口露出,握持拉带222,将子单元22和底部连接的牵引带24一起拉出,然后将牵引带24和子单元22解开连接,将子单元22从更换口12中取出。

3.在将子单元22嵌设至母单元21的嵌槽211中时,将枕套1对应嵌槽211两端的更换口12拉链均拉开,使嵌槽211开口和嵌槽211背面的牵引带24均露出于枕套1,将子单元22对准嵌槽211槽口,将牵引带24位于嵌槽211内的一端系在连接环221上,然后通过拉扯牵引带24的另一端,将子单元22往嵌槽211中牵引。当子单元22滑动至嵌槽211槽底时,通过嵌槽211槽底和子单元22上设置的粘贴件23粘贴连接,即完成了子单元22的嵌设。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