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52209发布日期:2020-10-28 11:54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体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小家电设备,尤指一种液体加热器。



背景技术:

市面上现有的电水壶、养生壶等采用耦合器连接的产品,其功能比较多,例如电水壶包括烧水、保温功能;养生壶包括烧水、保温、花果茶、滋补汤等功能。现有的产品进行功能选择时,都是在电源底座上设置功能选择按键,通过操作按键来选择功能。

如果需要调节功能参数,例如保温温度、花果茶熬煮时间时,现有的产品也是用户通过操作按键或旋钮来进行调节。

上述用户操作时,用户需要移动手臂进行多次移动操作,动作复杂。同时,功能选择和功能参数设置,都需要在ui操作界面上设置按键来实现,成本高,结构空间要求大。

针对上述问题,专利cn201720870095.1中,提出一种解决方案,当壶体在某一位置时,时感应器输出信号,控制系统工作状态;进一步,设置不同位置,通过位置不同,来选择不同功能。此解决方案要求壶体和底座必须精确对位,其实现方案是在壶体和底座之间通过凹凸形状来实现,由于存在凹凸形状结构,壶体旋转时,若设计不好尺寸,则阻力较大,不利于使用;同时由于限位,用户放置壶体时,需要进行对位操作,更不利于用户使用。

另外,专利cn201420366774.1中,提出一种解决方案,通过壶体和底座实现,采用齿轮结构进行传动,电源底座上的齿轮通过开槽,然后与壶体底部的齿轮进行耦合传动,通过旋转壶体来实现温度调节。该解决方案,由于底座进行开槽,因此需要进行防水处理,长时间使用时,由于凹槽中会堆积油污、灰尘,转动时效性较大,可靠性低;由于采用塑料尺寸,长时间使用后,齿轮可能会磨损,导致无法可靠传动。

总体来说,上述技术方案对使用要求或者生产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器,能够在方便用户操作使用的情况下,提高产品可靠性。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器,包括壶体和与所述壶体分体设置的电源底座,所述壶体上设有把手,所述把手带动所述壶体相对于电源底座旋转,所述壶体和电源底座中一个设置有感应器,另一个设置有与所述感应器配合的接收器,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感应器和所述接收器配合状态的变化来获取壶体的转动信号,以产生所述液体加热器的程序控制指令,并控制所述液体加热器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接收器设置有多个,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接收器被触发的个数不同来获取壶体的转动信号。

进一步的,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接收器被触发的个数不同,产生的程序控制指令不同,控制所述液体加热器的工作状态不同。

进一步的,所述接收器设置有多个,控制单元根据被触发的接收器对象不同,产生的程序控制指令不同,控制所述液体加热器的工作状态不同。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信号包括:第一转动信号,所述感应器与接收器从脱离至配合的转动信号;第二转动信号,所述感应器与接收器从配合至脱离的转动信号;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第一转动信号和/或者第二转动信号的次数,控制切换显示单元上的显示界面的次数。

进一步的,所述接收器设置有多个,每个接收器对应于一个编号,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比较相邻接收器来获取壶体的转动方向。

进一步的,还包括预设功能状态,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感应器和所述接收器配合状态,控制单元控制液体加热器从待机状态进入预设功能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接收器设置有多个,每个接收器对应于一个编号,每个编号对应一个功能状态,所述控制单元根据被触发的第一个接收器的编号,获取起始功能状态,并控制液体加热器从待机状态进入起始功能状态。

进一步的,还包括显示单元、确认键,所述显示单元至少包括两个功能界面,所述控制单元检测确认键的触发状态,所述控制单元在确认键被触发时,控制所述显示单元切换功能界面。

进一步的,加热装置设于所述壶体内,接收器、控制单元设于所述电源底座内,所述壶体通过上、下连接器与所述电源底座连接;或者,接收器、加热装置、控制单元设于所述壶体内,所述壶体通过上、下连接器与所述电源底座连接;或者,所述接收器环绕所述壶体的中心间隔设置且均匀分布,所述接收器设有4-8个;或者;所述壶体上设有把手,所述把手带动所述壶体相对于电源底座旋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包括:所述液体加热器可以包括:壶体、电源底座和控制单元;所述壶体的底部设置有触发器,所述电源底座上设置有接收器和所述控制单元;所述壶体转动过程中,所述触发器和所述接收器相互配合产生转动信号;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接收器相连,用于获取转动信号,并根据所述转动信号控制液体加热器的机器状态;所述机器状态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机器启停、屏幕唤醒、加热与否、加热功率、加热方式、温度显示、时间显示、功能选择以及功能启停。通过该实施例方案,通过检测壶体转动状态,来控制机器工作状态,无需进行对位操作,放壶操作更顺畅,操作更方便;机器装置选择通过壶体旋转来实现,可以减少显示界面中的按键设置数量,降低了产品成本和结构空间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实施例的液体加热器组成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接收器在电源底座上的分布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8的液体加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实施例8的电源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8的弹性开关与壶体配合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8的弹性开关与凸起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8的弹性开关与凹槽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的接收器和触发器相对位置的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实施例1:

一种家用电器的操作方法,所述家用电器包括机体本体和与所述机体本体配合的机体底座,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检测单元获取所述机体本体相对于机体底座是否转动;根据所述机体本体相对于机体底座是否转动,控制单元产生程序控制指令,并控制执行单元工作;根据控制单元的程序控制指令,显示单元显示当前家用电器的工作状态。采用上述操作方式,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机体本体相对于机体底座转动时,控制单元可以控制显示单元和执行单元做出相应的反应,此时无需像现有技术中一样,需要对齐才能触发指令,只需使得所述机体本体相对于机体底座转动一定的角度即可,对于用户的使用要求没有那么高,使用体验可以更高。

进一步地,控制单元产生程序控制指令之前,还包括:当家用电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所述控制单元产生第一程序控制指令,所述第一程序指令包括调节家用电器的功能状态,或者调节家用电器的功能参数状态。

具体地,还包括预设起始功能状态和预设功能列表,所述控制单元根据预设功能列表,从预设起始功能状态依次产生所述第一程序指令。

另一种实施例方式,还包括预设起始功能状态和预设功能列表;获取机体本体相对于机体底座的转动方向,所述控制单元根据预设功能列表和转动方向,从预设起始功能状态依次产生所述第一程序指令。

另一种实施例方式,还包括预设功能列表;通过检测单元获取起始功能状态,所述控制单元根据预设功能列表,从起始功能状态依次产生所述第一程序指令。

另一种实施例方式,还包括预设功能列表;获取机体本体相对于机体底座的转动方向,通过检测单元获取起始功能状态,所述控制单元根据预设功能列表和转动方向,从起始功能状态依次产生所述第一程序指令。

机体本体相对于机体底座可以朝着同一方向连续转动,也可以往复转动,此时可以按照预设功能列表,从设起始功能状态和起始功能状态开始,根据主动信号的个数切换不同的第一程序指令,此时显示单元可以随着切换过程实时显示,也可以只显示最终状态。例如,所述触发器111设有1个,所述接收器121设有1个,在旋转的过程中,触发器111和接收器121配合产生转动信号,控制单元产生第一程序指令,直至下一次再产生新的转动信号,才产生新的第一程序指令。

具体地,当家用电器处于工作状态时,为了防止误操作或者出现安全隐患,所述控制单元产生第二程序控制指令,所述第二程序指令包括停止当前工作状态、保持当前工作状态、根据当前工作状态确定下一工作状态中至少之一。

所述机体本体相对于机体底座是否转动包括: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的信号段中存在上升沿或者下降沿时,则判断存在转动信号。除了上升沿和下降沿的判断,还可通过突变信号的判断来实现,既可以利用在一信号段中是否存在变化信号来实现转动信号的判定。

具体地,控制单元中预设上升沿和下降沿中之一为固定转动信号,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固定转动信号,产生程序控制指令。

另一种实施例方式,提取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第一次信号变化沿设为固定转动信号,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固定转动信号,产生程序控制指令。

当然,上述固定转动信号也可以是多个信号变化沿为一个轮回,增加检测精确性。

在控制执行单元工作之前,还包括程序控制指令的确认,在预设之间内,检测单元未检测到新的转动信号,则程序控制指令的确认。或者,通过另设的按键实现程序控制指令的确认。

所述检测单元包括:触发器111和接收器121;通过触发器111和接收器121配合状态的变化来获取转动信号。

所述检测单元包括:通过摄像头进行拍摄,根据拍摄数据确定所述机体本体相对于机体底座的位置。

实施例2: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目的,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器,包括壶体11和底座12,所述壶体11相对于底座12可旋转,所述壶体11和底座12中一个设置有触发器111,另一个设置有与所述触发器111配合的接收器121,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触发器111和所述接收器121配合状态的变化来获取壶体11的转动信号,以产生所述液体加热器的程序控制指令,并控制所述液体加热器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12为电源底座12,包括壶体11和与所述壶体11分体设置的电源底座12。所述壶体11与底座12也可以不分体设置,可以通过转轴件连接壶体11和底座12。

所述壶体11转动过程中,所述触发器111和所述接收器121相互配合产生转动信号;

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接收器121相连,用于获取转动信号,并根据所述转动信号控制液体加热器的机器状态;

所述机器状态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机器启停、屏幕唤醒、加热与否、加热功率、加热方式、温度显示、时间显示、功能选择以及功能启停。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识别壶体11转动状态来设置机器状态和相关参数。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液体加热器可以由壶体11和电源底座12两部分组成,在壶体11的底部设置触发器111,电源底座12设置接收器121,当壶体11转动时,电源底座12中的接收器121可以感应到壶体11转动,然后把转动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需求控制机器状态,如加热(可以包括加热与否、加热功率、加热方式)、显示(可以包括温度显示、时间显示)、功能确认(可以包括功能选择以及功能启停)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在壶体11底部和电源底座12中设置触发器111或接收器121,可以有效的解决防水问题,同时保证的产品外观完整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检测壶体11的转动状态,来控制机器的工作状态,无需进行对位操作,放壶操作更顺畅。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壶体11放置过程中,顺势旋转壶体11,就可以选择功能,例如调节温度,操作更自然、更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功能选择通过壶体11旋转来实现,可以减少ui界面中的按键设置数量,降低了产品成本和结构空间要求。

进一步地,加热装置设于所述壶体11内,接收器121、控制单元设于所述电源底座12内,所述壶体11通过上、下连接器与所述电源底座12连接;

进一步地,接收器121、加热装置、控制单元设于所述壶体11内,所述壶体11通过上、下连接器与所述电源底座12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壶体11上设有把手,所述把手带动所述壶体11相对于电源底座12旋转。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2,所述接收器121设置有多个,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接收器121被触发的个数不同来获取壶体11的转动信号。

例如,所述触发器111仅设有1个,所述接收器121至少设有2个,相邻接收器121之间的距离为l1,所述触发器111的宽度为l2,所述l1大于等于l2。此时,接收器121只能被触发一个或者0个,此时,控制器能够接收到的信号会产生变化,本实施例利用了信号的变化,判断壶体11相对于底座12进行了转动,只要检测到转动信号,控制单元就切换功能,同时只有检测到新的转动信号才能切换功能,旋转过程中,即触发器111停止于两接收器121之间,用户无需区对准触发器111和接收器121,此时也能使得控制单元控制显示或者执行功能。

或者,进一步的,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接收器121被触发的个数不同,产生的程序控制指令不同,控制所述液体加热器的工作状态不同。例如,所述触发器111仅设有1个,所述接收器121至少设有2个,所述触发器111的宽度为l2,第一个接收器121和最后一个接收器121的之间的距离为l4,l2大于等于l4,此时触发器111可以从0个触发到全部触发,此时,可以根据触发的个数进行功能调节。当接收器121环绕壶体11中心设置时,优选的,接收器121均匀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为了更加稳定的检测到信号,或者防止其中个别的接收器121失效,触发器111包括第一触发器111和第二触发器111,第一触发器111和第二触发器111分别位于不同同心圆的圆周上,接收器121包括第一接收器121和第二接收器121。第一接收器121和第二接收器121与第一触发器111和第二触发器111分别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接收器121设置有多个,控制单元根据被触发的接收器121对象不同,产生的程序控制指令不同,控制所述液体加热器的工作状态不同。具体地,每个接收器121对应于一个编号,每个编号对应一个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信号包括:第一转动信号,所述触发器111与接收器121从脱离至配合的转动信号;第二转动信号,所述触发器111与接收器121从配合至脱离的转动信号;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第一转动信号和/或者第二转动信号的次数,控制切换显示单元上的显示界面的次数。

当液体加热器工作完成或者用户提壶放置之后,液体加热器进入关机或者待机状态,还包括预设起始功能状态,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触发器111和所述接收器121配合状态,控制单元控制液体加热器从关机或者待机状态进入预设起始功能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接收器121设置有多个,每个接收器121对应于一个编号,每个编号对应一个功能状态,所述控制单元根据被触发的第一个接收器121的编号,获取起始功能状态,并控制液体加热器从待机状态进入起始功能状态。优选的,在切换功能时,不根据对应的功能进行切换,可以根据预设功能列表及规则切换,防止其中的接收器121失效的情况出现。

进一步的,所述接收器121设置有多个,每个接收器121对应于一个编号,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比较相邻检测到的接收器121来获取壶体11的转动方向。例如,如图9所示,编号8,1,2,3,4,5…7,8,1-5为顺时针,当从2旋转到4-5之间时,比较2和3触发器111,哪个检测到在先哪个在后,若3失效,则检测2和4。当从4和3之间旋转到1和2之间时,比较3和2触发器111,哪个检测到在先哪个在后。为了防止混乱,放需要判断方向时,知道需要检测到两个不同接收器121的信号,两相比较,进行判断,否则不进行程序控制。

进一步的,还包括显示单元、确认键,所述显示单元至少包括两个功能界面,例如第一功能界面为不同的功能,包括加热、保温、煮茶、温奶等,第二功能界面包括时间、温度、定时等参数,所述控制单元检测确认键的触发状态,所述控制单元在确认键被触发时,控制所述显示单元切换功能界面,即从第一界面切换至第二界面。

进一步的,所述接收器至少设有2个,以壶体相对于底座旋转的转动轴为中心,所述中心与所述接收器的连线之间形成触发区,所述触发区的角度范围为30度至270度。优选的,设于所述液体加热器的左方或右方。

进一步的,所述壶体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之间形成转动区,所述转动区的角度范围为30度至270度,所述接收器位于所述转动区内。优选的,触发区或者转动区设于所述液体加热器的左方或右方。

实施例4:

该实施例在实施例1-3的基础上,对触发器111和接收器121的设置数量和设置位置做了进一步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壶体11的底部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触发器111,所述电源底座12上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接收器121;

所述触发器111为多个时,多个触发器111围绕所述壶体11的底部的第一耦合器均匀分布;和/或,

所述接收器121为多个时,多个接收器121围绕所述电源底座12的第二耦合器均匀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触发器111和所述接收器121的数量可以分别包括:1-16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壶体11底部触发器111的数量设置范围为1~16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增加壶体11的底部触发器111的数量,可以提高转动灵敏度,即:触发器111数量越多,转动很小的角度时,电源底座12中的接收器121就可以检测到。此时,用户只需稍微转动就可以进行操作。反之,触发器111数量越少,转动角度就需要增大。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电源底座12中接收器121的数量设置范围为1~16。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电源底座12中接收器121的数量越多,转动灵敏度越高,使用越方便。但是优选的,所述接收器121设有4至10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多个触发器111以所述第一耦合器为中心,按照圆周方向进行均匀分布;所述触发器111到所述第一耦合器形成的中心半径满足:小于或等于7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壶体11底部触发器111以产品第一耦合器为中心,按照圆周方向进行均匀分布;触发器111距离第一耦合器的中心半径限定在70mm以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限定距离越近,触发器111的尺寸可以越小,成本越低;距离越近,转动灵敏度越高;均匀分布,转动效果一致性好。

所述触发器111的形状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圆形、方形、扇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壶体11底部的触发器111安可以安装在壶体11底盖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触发器111安装在壶体11底盖中,壶体11底盖和电源底座12距离最近,可以有效的降低触发器111或接收器121的技术要求。例如,触发器111采用磁铁时,距离越近,磁场就可以越小。同时,可以降低传感器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触发器111的形状可以选择圆形、方形、扇形,可以优选扇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壶体11底部的触发器111是按照圆周进行均匀分布,按照扇形设计,可以很好的控制触发器111或接收器121之间的间距,电源底座12中的触发器111或接收器121检测更加准确。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电源底座12中接收器121可以以电源底座12中的第二耦合器中心点为中心均匀分布,位于壶体11底部触发器111的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均匀分布可以提高转动灵敏度的一致性;位于壶体11底部的触发器111的正下方,检测灵敏度高,可靠性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器121为霍尔传感器时,所述接收器121可以安装在印刷电路板pcb上,所述pcb可以设置为圆环形状;所述pcb可以安装在所述电源底座12的面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接收器121采用霍尔传感器时,接收器121可以先安装在pcb板上,pcb采用圆环方式进行设计;然后把pcb安装在电源底座12的面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该实施例方案可以减小壶体11底部触发器111和电源底座12的接收器121之间的距离,提高灵敏度和靠性。

实施例5

该实施例在实施例1-4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触发器111和接收器121的具体设置方案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触发器111可以包括永磁体,所述接收器121可以包括霍尔传感器和/或干簧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壶体11底部可以设置1个触发器111,例如,可以在壶体11底部设置一个永磁体,来实现位置信号的检测。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在壶体11底部设置触发器111,当壶体11转动时,触发器111会使电源底座12中的接收器121接收信号,产生状态变化;通过接收器121(例如,霍尔传感器),无需中产品上进行开孔处理,无需进行特殊防水处理,降低产品设计要求和成本,提升产品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电源底座12中可以设置8个接收器121,以产品中间耦合器(第二耦合器)为中心均匀分布。如图2所示,当壶体11底部触发器111经过电源底座12的接收器121上方时,此接收器121会产生转动信号给控制单元;此时控制单元可以根据该转动信号来控制机器工作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当用户把壶体11放置在电源底座12上,转动壶体11后,电源底座12上的接收器121检测到壶体11转动后,选择烧水功能并启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该接收器121可以是霍尔传感器、干簧管等器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在电源底座12上安装多个接收器121后,可以实现360°循环检测。用户可以通过旋转壶体11来选择功能,方便用户操作;无需增加多余按键,降低结构要求和成本。

实施例6

该实施例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给出了控制单元根据壶体11旋转进行控制机器状态控制的具体方案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可以根据不同的转动方向控制液体加热器的不同的机器状态;和/或,

所述控制单元可以根据同一转动方向上产生转动信号的接收器121的不同分别控制不同的机器状态;和/或,

所述控制单元可以根据不同的转动圈数和/或不同的转动角度控制不同的机器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控制单元可以根据壶体11左旋或右旋进行产品工作状态控制。用户把壶体11放置在电源底座12上后,产品自动进入待机状态;此时用户进行右旋(顺时针旋转)时,可以依次循环选择保温->烧水->滋补品->花果茶->保温…;左旋(逆时针旋转)时,可以依次循环选择保温->花果茶->滋补品->烧水->保温…。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旋转操作,来选则不同的功能,可以降低ui界面空间需求,实现功能选择。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接收器121可以分别设置有唯一身份标识id;所述控制单元还可以用于根据依次产生转动信号的接收器121的顺序不同确定所述壶体11的转动方向;或者,所述多个触发器111可以分别设置有唯一身份标识id;所述控制单元还可以用于根据依次产生转动信号的触发器111的顺序不同确定所述壶体11的转动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方向可以包括: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壶体11底部可以设置8个磁铁;电源底座12可以设置2个霍尔传感器。转动壶体11过程中,两个霍尔传感器会输出不同的信号,根据这两个不同的信号来识别壶体11的左旋或右旋。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针对不同的机器状态,可以进行不同的旋转方向操作,以通过不同的旋转方向选择不同的机器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关机状态下,显示界面都熄灭,此时如果实施旋转操作,如左旋时,显示界面被点亮。例如,如果ui界面上设置温度显示屏幕,此时就可以唤醒屏幕,显示产品状态信息,如当前水温、当前功能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旋转操作,就可以唤醒屏幕,操作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不同的旋转方向(即转动方向)还可以与不同的转动圈数和/或不同的转动角度相结合,以选择并确定不同的机器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壶体11的转动角度可以最大限定在0°。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减小壶体11转动角度,可以提高灵敏度,方便用户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进行转动方向识别,左旋或右旋都是进行功能选择。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旋转操作都可以使功能按照控制单元设置好的一个方向进行循环选择,用户只需左右来回旋转壶体11,就可以实现功能快速选择,方便快捷。同时,由于不需要进行方向识别,可以减少电源底座12中触发器111或接收器121数量,成本更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液体加热器还可以包括:显示界面;

所述控制单元控制不同的机器状态时,所述显示界面可以显示相应机器状态的信息。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显示界面的显示可以使得用户明确地看到当前壶体11所述的机械状态,以便于用户做出正确选择,避免误操作。

实施例7

该实施例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给出了壶体11的手柄上设置确认装置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壶体11的手柄上可以设置有确认装置;

所述确认装置可以用于对通过壶体11转动获得的机器状态进行确认,以在确认的机器状态下进行相应的参数设置,实现层级菜单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壶体11的手柄上可以设置1个按键,通过在手柄上设置1个按键,实现层级菜单操作。例如,壶体11放置好后转动,选则功能;此时按下此按键,可以进入功能参数的选择;功能参数选择好后,可以再次按此按键,以根据选择的功能参数立即启动所选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方案至少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1、减少按键数量;

2、减小线路板安装空间;

3、减小ui操作界面;

4、降低产品成本;

5、提高用户操作便利;

6、提高产品可靠性。

实施例8

如图3至8所示,一种液体加热器,包括壶体11和与所述壶体11分体设置的电源底座12,所述壶体11相对于电源底座12旋转,所述壶体11和电源底座12中一个设置有弹性开关,另一个设置有凸起或者凹槽,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液体加热器工作的控制单元,所述弹性开关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当壶体11转动时,弹性开关与凸起或者凹槽配合连接或者断开,从而调节控制单元达到调节工作状态的功能。通过弹性开关与凸起或者凹槽配合,使得凸起或者凹槽抵压或者脱离弹性开关,产生不同的信号,从而使得控制单元进行控制,可以在对准时触发也可以通过变化信号(可参考上述实施例1-7的内容)来触发控制单元。旋转过程中,顶杆23被凸起和弹性开关不断的顶起、恢复、顶起、恢复,有类似咔哒咔哒的反馈手感,用户有良好的操作手感反馈。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开关包括电子开关21、与所述电子开关21、弹性件22和顶杆23,所述弹性件分别连接电子开关21和顶杆23,所述顶杆23的另一端与所述凸起配合连接或者断开。

另一实施方式,所述弹性开关包括电子开关21、与所述电子开关21、弹性件22和顶杆23,所述弹性件22分别连接电子开关21和顶杆23,所述顶杆23的另一端与所述凹槽配合连接或者断开。

本实施例以电子开关21设于壶体11上,凸起或者凹槽设于电源底座12上为例:因为顶杆23开孔在壶体11底盖内,底座12上只是有一些凸筋,保证了底座12良好的防水性。

进一步的,防止顶杆23脱出壶体11的底盖,所述顶杆23的侧壁上设有限位部,所述壶体11的壳体上设有通孔,所述顶杆23伸出于所述通孔且所述限位部的尺寸大于所述通孔的尺寸。

进一步的,所述壶体11或者电源底座12的壳体上设有通孔,所述弹性开关的弹性行程为t1,自然状态下,所述顶杆23伸出于所述通孔,所述顶杆23可伸缩的距离为t2,t1小于t2。当顶杆23被往里按到极限位置时,电子开关21顶死(动作行程t1),顶杆23被限位,不会被按到壶体11底盖内。

进一步的,所述顶杆23的顶端形成圆角。顶杆23被凸起顶起的过程更加顺滑,不会卡滞

进一步的,限位部为套设在所述顶杆23外侧的硅胶件或者金属件,所述硅胶件或者所述金属件与所述顶杆23紧配。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转动更加顺畅,述凸起或者凹槽的一侧具有倾斜面;或者,所述凸起或者凹槽的两侧具有倾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的顶端或者所述凹槽侧壁的顶端形成圆角。

进一步的,所述壶体11和电源底座12通过上连接器和下连接器连接,所述弹性开关与所述上连接器电连接,所述凸起或者凹槽设于所述电源底座12上;或者,所述壶体11和电源底座12通过上、下连接器连接,所述弹性开关与所述下连接器电连接,所述凸起或者凹槽设于所述壶体11上。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壶体11与底座12放置时,弹性开关与凸起或者凹槽的安装不影响壶体11的稳定性,所述壶体11底部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支撑在所述电源底座12的上表面,以使所述壶体11底部与所述电源底座12的上表面之间形成容纳弹性开关与凸起或者凹槽的安装间隙。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组件或所有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