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资料归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98734发布日期:2020-06-16 20:35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情报资料归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资料归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情报资料归集装置。



背景技术:

情报资料是情报与资料的统称,广义的资料包括情报在内,情报是竞争的直接产物,最初起源于军事战争,是战时“关于敌情的报告”,情报是知识,是信息,情报与资料都是信息,所不同的是:情报一般都是动态性的资料,而资料则有动态和静态两种。情报是首次传递的知识信息,资料则是情报信息的储存与再次利用。

在世界各国中,情报资料依据重要程度大致分为三种:“秘密”是一般资料,泄露会使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机密”是重要资料,泄露会使安全和利益遭受到严重损害;“绝密”是最重要的,泄露会使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

资料根据重要程度的不同也应该特殊对待保护,重要的文件需要秘密保存,做好防盗等工作,而目前存在的情报资料归集装置大多使用密码箱等,其机密性不足,可能出现密码泄露或者钥匙丢失的情况,致使重要的情报资料泄露,造成重大的损失,也有一些采用多重防护的装置,但是装置整体使用频率不高,不能对不同重要性的情报资料采取不同级别的防盗保护,造成资源浪费,占用空间的现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种情报资料归集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情报资料归集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情报资料归集装置机密性不足,可能出现密码泄露或者钥匙丢失的情况,致使重要的情报资料泄露,造成损失,也有一些采用多重防护的装置,但是装置使用频率不高,不能对不同重要性的情报资料采取不同级别的防盗保护,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本发明包括前端开口设置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部开设有左右两组第一资料格,左侧一组所述第一资料格后端开设有置于箱体内部的第二资料格,左侧一组所述第一资料格和第二资料格之间经由阻挡板隔开,所述阻挡板沿箱体左右方向滑动配合设置;

所述箱体前端转动配合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同轴固定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箱体左侧一体连接有中空的第一操作仓,所述第一皮带轮经由皮带传动连接有置于第一操作仓内部的第二皮带轮,所述阻挡板上端穿透箱体且上端与箱体经由第一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箱体上端左侧转动配合设置有线轮,所述箱体上端右侧固定有导向轮,所述线轮上缠绕的钢丝绳经由线轮导向后与阻挡板右侧固定连接;

所述线轮下端同轴固定有置于第一操作仓内部的第一摩擦盘,所述第二皮带轮上端同轴固定有置于第一摩擦盘正下端的第二摩擦盘,所述第一操作仓左侧沿左右方向螺纹配合设置有操作杆,所述操作杆右侧同轴固定有第三摩擦盘,所述操作杆沿左右方向移动时,第三摩擦盘能够与第一摩擦盘和第二摩擦盘均啮合;所述操作杆外侧固定有操作柄,所述第一操作仓左侧一体连接有中空的第二操作仓,所述操作柄置于第二操作仓内部,所述第二操作仓外侧设置有第二仓门,所述箱门与第二仓门均设置有密码锁。

优选的,所述线轮同轴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摩擦盘上端同轴固定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直径大于第一齿轮,使得第二齿轮转动半圈时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三圈。

优选的,所述阻挡板上端固定有延长至箱体外侧的副板,所述副板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操作仓沿竖直方向滑动配合设置有第一卡棍,所述第一卡棍上端初始状态置于所述第一卡槽内部,使得当打开第二操作仓时,能够移动第一卡棍使其上端脱离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棍外侧和箱体上端装置的外侧均设置有固定在箱体外侧的壳体。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棍的下端置于所述第二操作仓内部,所述第一卡棍置于外壳内部的部分外侧固定有第一弹簧板,所述第一弹簧板下端与第二操作仓上端经由第二弹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操作杆外侧固定有置于第二操作仓内部的圆盘,所述圆盘左侧固定有截面为梯形的副盘,所述第一卡棍下端设置为倾斜状,使得初始状态时,所述圆盘顶起第一卡棍,当操作杆朝向右侧移动时,第一卡棍落下,当操作杆朝向左侧移动恢复初始状态时,副盘将第一卡棍顶起至第一卡槽内。

优选的,所述箱体及其内部的装置设置为左右对称的两组,两组所述箱体下端设置有基体,两组所述箱体中间位置的后端设置有置于基体上端的秘密箱体,所述基体上端沿前后方向设置有两根朝向外侧倾斜的导向杆,所述箱体下端固定有与导向杆滑动配合设置的第一滑块,使得两组箱体能够朝向前端外侧滑动,所述秘密箱体下端固定有第二滑块;所述基体沿前后方向转动配合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第二滑块螺纹配合设置。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均沿左右方向贯穿开设有通孔,三个所述通孔经活动放置的连杆连接,使得两组所述箱体和所述秘密箱体同步沿前后方向移动;

所述螺纹杆后端贯穿至箱体外侧且固定有手柄,所述箱体后端外侧固定有中空的第三操作仓,所述手柄置于第三操作仓内部,所述第三操作仓外侧设置有第三仓门,所述第三仓门设置有密码锁。

优选的,两组所述箱体的下端基体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两个第二卡槽,所述第二操作仓沿竖直方向滑动配合设置有第二卡棍,所述第二卡棍下端初始状态置于所述第二卡槽内部,使得当打开第二操作仓时,能够移动第二卡槽使其下端脱离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棍外侧同样设置有固定在箱体外侧的壳体;

所述第二卡棍置于外壳内部的部分外侧固定有第二弹簧板,所述第二弹簧板与第二操作仓下端经由第三弹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卡棍上端设置为倾斜状,使得初始状态时,所述圆盘压下第二卡棍,当操作杆朝向右侧移动时,第二卡棍弹起脱离第二卡槽,当操作杆朝向左侧移动恢复初始状态时,副盘将第二卡棍压下至第二卡槽内。

优选的,所述基体设置为“匚”形,所述基体的上端与两组箱体和秘密箱体的上端均滑动配合设置。

本发明结构巧妙,实用性强,具有以下优点:

(1)本装置的机密性强,能够对不同重要性的情报资料进行不同程度的安防保障,大大的保障了机密资料的安全性。

(2)本装置对于“机密”和“绝密”的文件进行了很好的保护,使其开启的方式掌握在不同负责人的手中,仅仅一个负责人不能打开取出内部的情报资料,大大的保护了资料不被窃取,即使出现一个负责人泄露密码的情况,也不会造成资料的遗失。

(3)本装置采用多重防护,同时也避免了装置使用频率不高的问题,装置不影响对“秘密”资料的提取查看,使得装置在平时仅仅是常用的“秘密”资料柜,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4)本装置操作较为简单,仅仅通过操作杆14的简单转动,即实现了第三摩擦盘15的啮合、第一卡棍23和第二卡棍40的解锁等一系列操作,使得装置的使用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箱体使用状态立体图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装置初始状态立体图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整体装置使用状态立体图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箱体使用状态去除壳体后立体图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4中a处放大图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4中b处放大图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箱体内部阻挡板处剖视图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操作杆处剖视图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箱体内部初始状态剖视图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箱体内部使用状态剖视图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图9中c处放大图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图10中d处放大图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图9中e处放大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图10中f处放大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基体处内部结构剖视图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整体装置使用状态立体图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基体处与秘密箱体配合关系立体图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基体立体图示意图。

附图标记:1、箱体;2、第一资料格;3、第二资料格;4、阻挡板;4-1、第一弹簧;5、箱门;6、第一皮带轮;6-1、第二皮带轮;7、第一操作仓;8、皮带;9、线轮;10、导向轮;11、钢丝绳;12、第一摩擦盘;13、第二摩擦盘;14、操作杆;15、第三摩擦盘;16、操作柄;17、第二操作仓;18、第二仓门;19、第一齿轮;20、第二齿轮;21、副板;22、第一卡槽;23、第一卡棍;24、壳体;25、第一弹簧板;26、第二弹簧;27、圆盘;28、副盘;29、基体;30、秘密箱体;31、导向杆;31-1、第一滑块;32、第二滑块;33、螺纹杆;34、通孔;35、连杆;36、手柄;37、第三操作仓;38、第三仓门;39、第二卡槽;40、第二卡棍;41、第二弹簧板;42、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图18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本发明为一种情报资料归集装置,包括前端开口设置的箱体1,请参阅图1,箱体1外壳采用材料为坚固的材料,避免窃取情报资料人员暴力拆除,所述箱体1内部开设有左右两组第一资料格2,请参阅图1,第一资料格2为最外层的资料格,其用于存储“秘密资料”(即一般重要的资料),左侧一组所述第一资料格2后端开设有置于箱体1内部的第二资料格3,第二资料格3为具有隐蔽性的资料格,其用于存储“机密资料”(即较为重要的资料),左侧一组所述第一资料格2和第二资料格3之间经由阻挡板4隔开,所述阻挡板4沿箱体1左右方向滑动配合设置;

初始状态,阻挡板4将第一资料格2和第二资料格3隔开,此时打开箱体1,仅能发现第二资料格2,将取出第二资料格2内部的情报资料,而不能取出第三资料格3内部的资料;

请参阅图1,所述箱体1前端转动配合设置有箱门5,所述箱门5同轴固定有第一皮带轮6,所述箱体1左侧一体连接有中空的第一操作仓7,所述第一皮带轮6经由皮带8传动连接有置于第一操作仓7内部的第二皮带轮6-1,所述阻挡板4上端穿透箱体1且上端与箱体1经由第一弹簧4-1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上端左侧转动配合设置有线轮9,所述箱体1上端右侧固定有导向轮10,所述线轮9上缠绕的钢丝绳11经由线轮9导向后与阻挡板4右侧固定连接;

所述线轮9下端同轴固定有置于第一操作仓7内部的第一摩擦盘12,所述第二皮带轮6-1上端同轴固定有置于第一摩擦盘12正下端的第二摩擦盘13,所述第一操作仓7左侧沿左右方向螺纹配合设置有操作杆14,所述操作杆14右侧同轴固定有第三摩擦盘15,摩擦盘的摩擦力应该足够大,避免不能通过摩擦力带动,所述操作杆14沿左右方向移动时,第三摩擦盘15能够与第一摩擦盘12和第二摩擦盘13均啮合(此处请参阅图11和图12);所述操作杆14外侧固定有操作柄16,所述第一操作仓7左侧一体连接有中空的第二操作仓17,所述操作柄16置于第二操作仓17内部,所述第二操作仓17外侧设置有第二仓门18,所述箱门5与第二仓门18均设置有密码锁。

本实施例在具体使用时,将箱门5与第二仓门18的密码分别交给不同人员进行保管,此处将负责箱门5密码的负责人为负责人a,将将负责第二仓门18密码的负责人为负责人b;

本装置在使用时,分为两种使用方式:

1、当需要取第一资料格2内部的情报资料时,仅需通知负责人a,此时负责人a将箱门5打开,即可取出第一资料格2内部的情报资料;

2、当需要取第二资料格3内部的情报资料时,需通知负责人a和负责人b,此时负责人b将第二仓门18打开,初始状态如图11所示,此时第三摩擦盘15与第一摩擦盘12和第二摩擦盘13均不啮合,当使用时,转动操作杆14,即可使得操作杆14朝向右侧移动与第一摩擦盘12和第二摩擦盘13啮合;

此时负责人a将箱门5打开,当箱门5打开时带动第一皮带轮6转动,当第一皮带轮6转动时,通过皮带8带动第一操作仓7内部的第二皮带轮6-1转动,当第二皮带轮6-1转动时带动上端同轴固定的第二摩擦盘13转动,当第二摩擦盘13转动时,带动啮合的第三摩擦盘15转动,第三摩擦盘15带动啮合的第一摩擦盘12转动,最终实现带动第一摩擦盘12上端同轴固定的线轮9转动;

当线轮9转动时,缠绕钢丝绳11,继而使得钢丝绳11拉动阻挡板4朝向右侧移动(此处请参阅图5),当阻挡板4朝向右侧移动后,第一资料格2和第二资料格3之间无阻挡,此时请参阅图3,即可取出第二资料格3内部的情报资料;

第一弹簧4-1在阻挡板4打开时处于拉伸状态,当关闭箱门5时,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阻挡板4恢复初始状态。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于箱门5转动时,带动第一皮带轮6转动的角度较为小,为避免出现阻挡板4不易打开的情况,请参阅图5和图13,所述线轮9同轴固定有第一齿轮19,所述第一摩擦盘12上端同轴固定有与第一齿轮19啮合的第二齿轮20,所述第二齿轮20直径大于第一齿轮19,使得第二齿轮20转动半圈时带动第一齿轮19转动三圈;

本实施例在具体使用时,当箱门5转动时带动第二齿轮20转动同样的角度,此时第二齿轮20带动啮合的第一齿轮19转动三倍的角度,继而第一齿轮19带动上端同轴固定的线轮9转动同样的角度,此处线轮9的直径应足够大,使得箱门5打开时,带动其转动的圈数能够带动使得钢丝绳11将阻挡板4完全打开,使得第一资料格2后方的第二资料格3完全展现。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为了确保必须由负责人a和负责人b同时在的情况下才能将第二资料格3打开,避免负责人a仅仅将箱门5打开后,推动阻挡板4的情况出现,请参阅图13和图14,所述阻挡板4上端固定有延长至箱体1外侧的副板21,所述副板21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一卡槽22,所述第二操作仓17沿竖直方向滑动配合设置有第一卡棍23,所述第一卡棍23上端初始状态置于所述第一卡槽22内部,使得当打开第二操作仓17时,能够移动第一卡棍22使其上端脱离第一卡槽22,所述第一卡棍22外侧和箱体1上端装置的外侧均设置有固定在箱体1外侧的壳体24(壳体24如图1所示,保护箱体1外部的装置);

本实施例在具体使用时,初始状态如图13所示,此时负责人a将箱门5打开时,由于第一卡棍23上端置于第一卡槽22内部,不能推动阻挡板4,继而使得即使负责人a将密码泄露的情况出现,也不能打开阻挡板4,将第二资料格3内部的情报资料取出;

当需要取出第二资料格3内部的资料时,首先需要负责人b将第一仓门18开,继而移动第一卡棍22使其上端脱离第一卡槽22(如图14所示),此时可以将阻挡板4打开,当使用完毕后,装置归位(如图13所示)。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卡棍23的下端置于所述第二操作仓17内部,所述第一卡棍23置于外壳24内部的部分外侧固定有第一弹簧板25,所述第一弹簧板25下端与第二操作仓17上端经由第二弹簧26固定连接,此处应当注意的是,初始状态如图11所示,此时的第二弹簧26处于拉伸状态,其具有弹性势能。

实施例五,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所述操作杆14外侧固定有置于第二操作仓17内部的圆盘27,所述圆盘27左侧固定有截面为梯形的副盘28,所述第一卡棍23下端设置为倾斜状,使得初始状态时,所述圆盘27顶起第一卡棍23,当操作杆14朝向右侧移动时,第一卡棍23落下,当操作杆14朝向左侧移动恢复初始状态时,副盘28将第一卡棍23顶起至第一卡槽22内;

本实施例在具体使用时,装置处于初始状态,需通知负责人a和负责人b,此时负责人b将第二仓门18打开,初始状态如图11和图13所示,此时第三摩擦盘15与第一摩擦盘12和第二摩擦盘13均不啮合,第一卡棍23上端置于第一卡槽22内部,不能推动阻挡板4;

使用时,转动操作杆14,即可使得操作杆14朝向右侧移动与第一摩擦盘12和第二摩擦盘13啮合,与之同步进行的是,圆盘27朝向右侧移动,继而不能顶起第一卡棍23,第一卡棍23在第二弹簧26弹性势能恢复力的作用下朝向下端移动,继而使得第一卡棍22使其上端脱离第一卡槽22(如图14所示),此时可以将阻挡板4打开;

当使用完毕后,转动操作杆14,当操作杆14转动朝向左侧移动恢复初始状态时,副盘28将第一卡棍23顶起至第一卡槽22内;装置归位(如图12所示)。

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的保护“绝密资料”(即最为重要的资料);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图16;

所述箱体1及其内部的装置设置为左右对称的两组,两组所述箱体1下端设置有基体29,两组所述箱体1中间位置的后端设置有置于基体29上端的秘密箱体30,秘密箱体30用于存储“绝密资料”(即最为重要的资料),所述基体29上端沿前后方向设置有两根朝向外侧倾斜的导向杆31,所述箱体1下端固定有与导向杆31滑动配合设置的第一滑块31-1,使得两组箱体1能够朝向前端外侧滑动,所述秘密箱体30下端固定有第二滑块32;所述基体1沿前后方向转动配合设置有螺纹杆33,所述螺纹杆33与第二滑块32螺纹配合设置;

本实施例在具体使用时,需要取出秘密箱体30内部的“绝密资料”时,首先转动螺纹杆33,当螺纹杆33转动时,带动螺纹配合设置的第二滑块32朝向前端移动,当第二滑块32朝向前端移动时,带动秘密箱体30朝向前端移动,在秘密箱体30朝向前端移动的过程中,推动前端的两个箱体1朝向前端移动,由于两个箱体1下端存在与导向杆31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31-1,继而使得如图16所示,两个箱体1朝向前端的两侧移动,最终产生如图16的效果,秘密箱体30展露,即可取出秘密箱体30内部的情报文件。

实施例七,在实施例六的基础上,为保护秘密箱体30内部的情报资料,两个所述第一滑块31-1和所述第二滑块32均沿左右方向贯穿开设有通孔34,三个所述通孔34经活动放置的连杆35连接,使得两组所述箱体1和所述秘密箱体30同步沿前后方向移动;

所述螺纹杆33后端贯穿至箱体1外侧且固定有手柄36,所述箱体1后端外侧固定有中空的第三操作仓37,所述手柄36置于第三操作仓37内部,所述第三操作仓37外侧设置有第三仓门38,所述第三仓门38设置有密码锁,此处将负责第三仓门38密码的负责人为负责人c。

实施例八,在实施例七的基础上,为使得负责人c不能直接打开秘密箱体30,也防止负责人c将密码泄露造成损失,请参阅图4和图6,两组所述箱体1的下端基体29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两个第二卡槽39(如图17和图18所示),所述第二操作仓17沿竖直方向滑动配合设置有第二卡棍40,所述第二卡棍40下端初始状态置于所述第二卡槽39内部,使得当打开第二操作仓17时,能够移动第二卡槽39使其下端脱离第二卡槽39,所述第二卡棍40外侧同样设置有固定在箱体1外侧的壳体24;

所述第二卡棍40置于外壳24内部的部分外侧固定有第二弹簧板41,所述第二弹簧板41与第二操作仓17下端经由第三弹簧42固定连接,此处应当注意的是,初始状态的第三弹簧42处于拉伸状态,其具有弹性势能。;

本实施例在具体使用时,初始状态如图9所示,此时负责人c将第三仓门38打开时,由于第二卡棍40下端置于第二卡槽39内部,不能推动箱体1,继而使得即使负责人c将密码泄露的情况出现,也不能打开秘密箱体30,将内部的情报资料取出;

当需要取出秘密箱体30内部的资料时,首先需要负责人b将第一仓门18开,继而移动第二卡棍40使其下端脱离第二卡槽39(如图10所示)。

实施例九,在实施例八的基础上,所述第二卡棍40上端设置为倾斜状,使得初始状态时,所述圆盘27压下第二卡棍40,当操作杆14朝向右侧移动时,第二卡棍40弹起脱离第二卡槽39,当操作杆14朝向左侧移动恢复初始状态时,副盘28将第二卡棍40压下至第二卡槽39内。

本实施例在具体使用时,分为三种使用方式:

1、当需要取第一资料格2内部的情报资料时,仅需通知负责人a,此时负责人a将箱门5打开,即可取出第一资料格2内部的情报资料;

2、当需要取第二资料格3内部的情报资料时,需通知负责人a和负责人b,此时负责人b将第二仓门18打开,初始状态如图11所示,此时第三摩擦盘15与第一摩擦盘12和第二摩擦盘13均不啮合,当使用时,转动操作杆14,即可使得操作杆14朝向右侧移动与第一摩擦盘12和第二摩擦盘13啮合;

与之同步进行的是,圆盘27朝向右侧移动,继而不能顶起第一卡棍23,第一卡棍23在第二弹簧26弹性势能恢复力的作用下朝向下端移动,继而使得第一卡棍22使其上端脱离第一卡槽22(如图14所示),此时可以将阻挡板4打开;

此时负责人a将箱门5打开,当箱门5打开时带动第一皮带轮6转动,当第一皮带轮6转动时,通过皮带8带动第一操作仓7内部的第二皮带轮6-1转动,当第二皮带轮6-1转动时带动上端同轴固定的第二摩擦盘13转动,当第二摩擦盘13转动时,带动啮合的第三摩擦盘15转动,第三摩擦盘15带动啮合的第一摩擦盘12转动,最终实现带动第一摩擦盘12上端同轴固定的线轮9转动;

当线轮9转动时,缠绕钢丝绳11,继而使得钢丝绳11拉动阻挡板4朝向右侧移动(此处请参阅图5),当阻挡板4朝向右侧移动后,第一资料格2和第二资料格3之间无阻挡,此时请参阅图3,即可取出第二资料格3内部的情报资料;

第一弹簧4-1在阻挡板4打开时处于拉伸状态,当关闭箱门5时,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阻挡板4恢复初始状态;

当使用完毕后,转动操作杆14,当操作杆14转动朝向左侧移动恢复初始状态时,副盘28将第一卡棍23顶起至第一卡槽22内;装置归位(如图12所示)。

3、当需要取秘密箱体30内部的情报资料时,需通知负责人b和负责人c,此时负责人b将第二仓门18打开,当使用时,转动操作杆14,即可使得操作杆14朝向右侧移动,圆盘27朝向右侧移动,不能压下第二卡棍40,第二卡棍40弹起脱离第二卡槽39,此时的箱体1能被推动;

此时需要取出秘密箱体30内部的“绝密资料”时,负责人c将第三仓门38打开,首先转动螺纹杆33,当螺纹杆33转动时,带动螺纹配合设置的第二滑块32朝向前端移动,当第二滑块32朝向前端移动时,带动秘密箱体30朝向前端移动,在秘密箱体30朝向前端移动的过程中,在连杆35的作用下推动前端的两个箱体1同步朝向前端移动,由于两个箱体1下端存在与导向杆31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31-1,继而使得如图16所示,两个箱体1朝向前端的两侧移动,最终产生如图16的效果,秘密箱体30展露,即可取出秘密箱体30内部的情报文件;

当使用完毕后,移动操作杆14朝向左侧移动恢复初始状态时,副盘28将第二卡棍40压下至第二卡槽39内。

实施例十,在实施例六的基础上,为保障装置的稳定性,请参阅图2和图16,所述基体29设置为“匚”形,所述基体1的上端与两组箱体1和秘密箱体30的上端均滑动配合设置。

本发明在具体使用时,分为三种使用方式:

1、当需要取第一资料格2内部的情报资料时,仅需通知负责人a,此时负责人a将箱门5打开,即可取出第一资料格2内部的情报资料;

2、当需要取第二资料格3内部的情报资料时,需通知负责人a和负责人b,此时负责人b将第二仓门18打开,初始状态如图11所示,此时第三摩擦盘15与第一摩擦盘12和第二摩擦盘13均不啮合,当使用时,转动操作杆14,即可使得操作杆14朝向右侧移动与第一摩擦盘12和第二摩擦盘13啮合;

与之同步进行的是,圆盘27朝向右侧移动,继而不能顶起第一卡棍23,第一卡棍23在第二弹簧26弹性势能恢复力的作用下朝向下端移动,继而使得第一卡棍22使其上端脱离第一卡槽22(如图14所示),此时可以将阻挡板4打开;

此时负责人a将箱门5打开,当箱门5打开时带动第一皮带轮6转动,当第一皮带轮6转动时,通过皮带8带动第一操作仓7内部的第二皮带轮6-1转动,当第二皮带轮6-1转动时带动上端同轴固定的第二摩擦盘13转动,当第二摩擦盘13转动时,带动啮合的第三摩擦盘15转动,第三摩擦盘15带动啮合的第一摩擦盘12转动,最终实现带动第一摩擦盘12上端同轴固定的线轮9转动;

当线轮9转动时,缠绕钢丝绳11,继而使得钢丝绳11拉动阻挡板4朝向右侧移动(此处请参阅图5),当阻挡板4朝向右侧移动后,第一资料格2和第二资料格3之间无阻挡,此时请参阅图3,即可取出第二资料格3内部的情报资料;

第一弹簧4-1在阻挡板4打开时处于拉伸状态,当关闭箱门5时,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阻挡板4恢复初始状态;

当使用完毕后,转动操作杆14,当操作杆14转动朝向左侧移动恢复初始状态时,副盘28将第一卡棍23顶起至第一卡槽22内;装置归位(如图12所示)。

3、当需要取秘密箱体30内部的情报资料时,需通知负责人b和负责人c,此时负责人b将第二仓门18打开,当使用时,转动操作杆14,即可使得操作杆14朝向右侧移动,圆盘27朝向右侧移动,不能压下第二卡棍40,第二卡棍40弹起脱离第二卡槽39,此时的箱体1能被推动;

此时需要取出秘密箱体30内部的“绝密资料”时,负责人c将第三仓门38打开,首先转动螺纹杆33,当螺纹杆33转动时,带动螺纹配合设置的第二滑块32朝向前端移动,当第二滑块32朝向前端移动时,带动秘密箱体30朝向前端移动,在秘密箱体30朝向前端移动的过程中,在连杆35的作用下推动前端的两个箱体1同步朝向前端移动,由于两个箱体1下端存在与导向杆31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31-1,继而使得如图16所示,两个箱体1朝向前端的两侧移动,最终产生如图16的效果,秘密箱体30展露,即可取出秘密箱体30内部的情报文件;

当使用完毕后,移动操作杆14朝向左侧移动恢复初始状态时,副盘28将第二卡棍40压下至第二卡槽39内。

本发明结构巧妙,实用性强,具有以下优点:

(1)本装置的机密性强,能够对不同重要性的情报资料进行不同程度的安防保障,大大的保障了机密资料的安全性。

(2)本装置对于“机密”和“绝密”的文件进行了很好的保护,使其开启的方式掌握在不同负责人的手中,仅仅一个负责人不能打开取出内部的情报资料,大大的保护了资料不被窃取,即使出现一个负责人泄露密码的情况,也不会造成资料的遗失。

(3)本装置采用多重防护,同时也避免了装置使用频率不高的问题,装置不影响对“秘密”资料的提取查看,使得装置在平时仅仅是常用的“秘密”资料柜,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4)本装置操作较为简单,仅仅通过操作杆14的简单转动,即实现了第三摩擦盘15的啮合、第一卡棍23和第二卡棍40的解锁等一系列操作,使得装置的使用更为方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