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浴巾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94930发布日期:2020-06-23 18:38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浴巾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卫浴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折叠浴巾架。



背景技术:

浴巾架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卫浴设备,几乎每个浴室里都安装有浴巾架,供人们放置衣物、浴巾、毛巾、洗浴用品等物件或用于置挂浴巾、毛巾等物件。现有市场上流通的浴巾架分为固定式和活动式两类。

对于固定式的浴巾架而言,在较小的浴室空间,在其占用较大空间的情形下,使用者头部容易与浴巾架撞到或磕到,使得使用体验较差,因此为改善这一问题,活动式的浴巾架,即可折叠式浴巾架逐渐开始普及。

如中国专利cn201520323106.5公开了一种可折叠浴巾架,包括底板、置物隔板围条和活动钩板,所述底板前端上方与置物隔板围条之间安装有可使置物隔板围条折叠的旋转座,在置物隔板围条内设有多根横杆,所述置物隔板围条底端固定有下吊杆,所述底板后端下方安装有活动钩板,所述活动钩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活动挂钩。此类可折叠浴巾架的置物隔板围条铰接在旋转座上,以实现置物隔板围条的折叠,由于置物隔板围条是向上翻转的,因此在重力作用下,其具有向下重新翻转的趋势,因此旋转座和置物隔板围条连接的部位设置有橡胶垫圈,通过摩擦力使得置物隔板围条克服重力的能够平稳的保持折叠状态。但是由于在置物隔板围条长期转动的过程中,由于紧固件的连接发生松动,亦或是橡胶的老化等因素影响,容易导致置物隔板围条与旋转座之间的摩擦力变小,从而使得置物隔板围条易发生翻落的情形,存在安全上的隐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国专利cn201610101025.x公开了一种可折叠浴巾架,在该折叠浴巾架中,通过一个控制机构使得第一活动架能够切换至展开位和折叠位,并且能实现第一活动架向上折叠或向下折叠的目的,控制机构由限位结构和活动组件构成,活动组件又包括了转动件、活动销和弹性件,虽然该折叠浴巾架能够较好解决传统折叠浴巾架由于长期使用因摩擦力减小导致的翻落问题,但是其控制机构的零部件过多,使得该折叠浴巾架的生产成本较高,同时产品的装配也过于繁琐,另外由于控制机构零部件过多的因素,该控制机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也存在相应问题,一旦其中某个零件失效则易导致整个控制机构的失效,从而使得该浴巾架无法实现其相应的折叠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易,制造成本低,装配简便,且能有效避免活动架翻落情形的折叠浴巾架。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折叠浴巾架,包括壁挂件和活动架,所述壁挂件形成有铰接座,所述活动架包括横杆和支杆,支杆转动连接于所述铰接座,所述铰接座形成有凹槽,所述支杆的一端伸入至所述凹槽内,并通过转动件与所述铰接座形成连接,所述凹槽内设有弹性支撑件,弹性支撑件包括主体,主体上形成有抵压板,抵压板的下端设有弹性体,所述支杆与铰接座连接的一端形成有与所述弹性支撑件相互抵压的作用面,作用面包括第一作用面、弧面和第二作用面,并且第一作用面形成有与所述抵压板表面轮廓形状相一致的定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抵压板和弹性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支撑件的材质为塑料。

进一步的,所述抵压板呈拱桥状。

进一步的,所述抵压板包括自由端和连接端,其中连接端与所述主体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体包括第一支撑段、形变段和第二支撑段,其中第一支撑段和第二支撑段相互错开,且第一支撑段连接所述抵压板,第二支撑段连接所述主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段连接于所述自由端与连接端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形变段与所述第二支撑段过渡的部分呈弧状。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前端形成有支撑台阶。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两侧向上延伸形成摩擦垫片,摩擦垫片位于支杆与铰接座之间,并且与所述转动件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件为螺杆。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该折叠浴巾架通过弹性支撑件与支杆的作用面相互之间的配合,实现了活动架折叠定位的功能,且弹性支撑件的结构简易,为一体成型结构,在不通过摩擦力作用的前提下,采用弹性支撑件上抵压板与支杆第一作用面的定位槽的相互配合,使得抵压板给与定位槽以作用力,当活动架处于折叠状态时,活动架需要向下转动时,施加在支杆上的外力需要克服抵压板给予支杆定位槽的作用力才能进行翻转,另外弹性支撑件的结构能提供较好的阻尼手感,使得使用人员在折叠活动架时具备更好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浴巾架的活动架展开时的状态图。

图2为浴巾架的活动架折叠时的状态图。

图3为浴巾架的部件分解图。

图4为浴巾架的剖面示意图一。

图5为a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浴巾架的剖面示意图二。

图7为b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弹性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弹性支撑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支杆部分的剖面图。

图11为浴巾架的剖面示意图二。

图12为c处局部放大图。

1-壁挂件,11-铰接座,111-凹槽,2-活动架,21-横杆,22-支杆,23-作用面,231-第一作用面,232-定位槽,233-弧面,234-第二作用面,3-转动件,4-弹性支撑件,41-主体,42-抵压板,421-连接端,422-自由端,43-弹性体,431-第一支撑段,432-形变段,433-第二支撑段,44-支撑台阶,45-摩擦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该折叠浴巾架由两部分组成,壁挂件1,以及转动连接在壁挂件1上的活动架2,活动架2由横杆21和支杆22构成,除上述两部分以外,还包括连杆,此处连杆代指连接在支杆中间部分的杆件,在其他结构的浴巾架中,最外侧的横杆即连杆,连杆连接于活动架2之间,以及连接于壁挂件1之间的背杆,背杆上设有挂钩。其中图2所示为活动架折叠的状态。

如图3所示,实现本申请浴巾架折叠功能的部件包括壁挂件1、活动架2和弹性支撑件4,以及用于连接壁挂件1、弹性支撑件4和活动架2的转动件3,其中弹性支撑件4为一体成型结构,活动架2、壁挂件1和转动件3为现有折叠浴巾架都具备的零部件,本申请的折叠浴巾架仅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了弹性支撑件4一个零部件,且该零部件为一体成型结构,具备制造成本低,装配简便的特点。另外通过弹性支撑件4给予活动架2的支杆22向上的作用力,对支杆22进行定位以实现活动架折叠的方式也避免了采用摩擦力的方式去实现折叠的功能,能够大幅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如图4-7所示,壁挂件1上形成有铰接座11,铰接座11内形成有凹槽111,活动架2的支杆22伸入至该凹槽111内并与铰接座11形成连接以实现活动架2相对壁挂件1的转动,其中两者通过一转动件3进行连接,转动件3可为销轴或螺杆等,优选螺杆。

在铰接座11的凹槽111内设有一弹性支撑件4,弹性支撑件4由主体41、抵压板42和弹性体43构成,其中主体41嵌设在凹槽111内与凹槽111底部相接,抵压板42则是由主体41延伸形成的部分,弹性体43位于抵压板42和主体41之间,起到使得抵压板42具有向上弹起的趋势。

相对的,支杆22的尾端,即与铰接座11铰接的一端形成有作用面23,作用面23起到与弹性支撑件4上抵压板42相互配合的作用,以实现活动架2通过支杆22能够实现稳定转动以及折叠的目的。作用面23包括了第一作用面231、弧面233和第二作用面234,当活动架2处于折叠状态时,如图7所示状态,第一作用面231与抵压板42相互抵触,抵压板42给予第一作用面231以作用力,活动架2向下翻折需要克服该作用力才能实现,另外为确保活动架2折叠时的稳定性,在第一作用面231上形成有定位槽232,定位槽232的形状与抵压板42的表面轮廓形状相一致,即当抵压板42落入第一作用面231的定位槽232内时,实现活动架2的稳定折叠,活动架2向下翻折时,必然会进一步挤压抵压板42,使得抵压板42给予第一作用面231的力更大,进而确保在无外力施加情况下,活动架2自身无法克服该作用力,能够实现稳定的折叠,避免跌落。当活动架2在外力作用下向外侧翻折时,即抵压板42脱离定位槽232的限制与弧面233相互抵压时,弧面233与抵压板42接触的过程相对比较平缓,使得活动架2的转动过程更加顺畅,不会出现阻滞感。当活动架2完成翻折时,如图5所示状态,即抵压板42与所述第二作用面234相互抵压时,此时弹性体43呈被大幅压缩状态,且给予第二作用面234向上的作用力,此时活动架2如果需要重新折叠,又需克服该作用力,才能重新使得抵压板42进入与弧面233接触的状态。

由于浴巾架的使用环境为潮湿的环境,因此金属材质的零部件容易生锈,为避免该问题,弹性支撑件4为塑料材质。

如图6-10所示,抵压板42的形状大致呈拱桥状,该形状使得抵压板42具有良好的形变韧性,不易在长时间挤压过程中损坏,且能提供良好的抵压效果。

进一步,该抵压板42分为自由端422和连接端421两个部分,连接端421与主体41相连,使得抵压板42的一端呈自由状态,使得抵压板42在弹性体43的作用下具备更大的弹性空间。

其中弹性体43包括第一支撑段431、第二支撑段433和形变段432,由于弹性支撑件4为一体成型零件,因此弹性体43需要兼备弹性和较好支撑力两个条件,通过相互错开的第一支撑段431和第二支撑段433,即实现了第一支撑段431和第二支撑段433存在相互上下运动的可能性,此处通过形变段432连接第一支撑段431和第二支撑段433,当抵压板42受到来自支杆22作用面抵压时,第一支撑段431带动形变段432发生改变,从而使得抵压板42具备回弹的趋势,同时第一支撑段431和第二支撑段433呈基本竖直的方向设置,且形变段432的长度相对较短,形变空间有限,因此可以该抵压板42又能提供较好的支撑力。

进一步的,为了确保抵压板42作用于第一支撑段431的力相对合适,且使得抵压板42本身具备较好的形变适应性,第一支撑段431连接至抵压板42的自由端422和连接端421之间。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弹性体43的形变段432与第二支撑段433之间存在弯曲的可能性,第二支撑段433和形变段432过渡的部分呈弧状。

如图7所示,为了当活动架2处于向下翻落状态时,活动架2的力不全集中在弹性支撑件4的抵压板42上,在弹性支撑件4主体41的前端形成有支撑台阶44,用以分担抵压板42的受力。

如图11和12所示,主体41的两侧向上延伸形成摩擦垫片45,摩擦垫片45位于支杆22与铰接座11之间,并且与所述转动件3相连,该摩擦垫片45的效果类似于现有折叠浴巾架中支杆22两侧橡胶圈的作用,用以提供摩擦力,使得在弹性支撑件4抵压板42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提供摩擦力用以克服活动架2本身的重力带来的翻落趋势。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