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桶助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44999发布日期:2020-07-10 17:35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马桶助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马桶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马桶助力装置。



背景技术:

老人或术后虚弱、行动不便的人员,由于身体原因,如厕时使用普通马桶下蹲十分困难,同时也不容易站起来,因此需要有他人的辅助才能完成,这样就给如厕带来了极大不便,也增加了家人或护理人员的劳动负担。

为了满足老人或行动不便人员如厕的需求,市场上出现了不少具有助力功能的马桶椅,但是具有此类功能的产品价格高昂,给急于使用此类产品而经济又不富裕的群体增加了经济与思想负担;而且现有的助力马桶椅占用空间大,对使用者和护理人员的站立、行走造成障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桶助力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此类产品价格高昂、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马桶助力装置,其中包括:

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马桶两侧的两个支撑件;

坐便升降板,所述坐便升降板对应设置于所述马桶上方,且位于两个所述支撑件之间;

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用于连接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坐便升降板;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动力源和传动轴,所述动力源设置于所述马桶的一侧,所述传动轴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件之间,且与两个所述支撑件转动连接,所述动力源与所述连接机构连接,所述连接机构与所述传动轴连接,以驱动所述坐便升降板两侧同步升降。

可选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坐便升降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连杆机构连接,且所述连杆机构与所述传动轴连接,以使位于所述马桶一侧的所述动力源能够同时驱动所述坐便升降板两侧同步升降。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竖板、第一侧板和第一铰接部,所述第一竖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垂直设置,且所述第一竖板与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一横板、第二侧板和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一横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垂直设置,且与所述坐便升降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通过所述连杆机构铰接,所述第一铰接部和所述第二铰接部相对设置,且分别与所述动力源的固定端和驱动端铰接。

可选地,所述连杆机构与所述第一侧板铰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延伸板,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第二延伸板,所述第二延伸板与所述第一延伸板相对设置,且通过联动杆连接。

可选地,所述支撑件包括立柱和立柱脚,所述连接机构与所述立柱连接,所述立柱脚垂直于所述立柱设置,且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立柱脚由“m”型钢板制成。

可选地,所述立柱脚的高度不大于7mm。

可选地,所述立柱包括支撑柱、连接柱和用于连接所述支撑柱和所述连接柱的第一套管;所述支撑柱与所述立柱脚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套管的上部与所述传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套管的下部与所述连接机构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套管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支撑柱的调节锁紧部,所述调节锁紧部通过调节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支撑柱套接的长度实现所述立柱长度的调节,且可将调节好套接长度后的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支撑柱锁紧。

可选地,所述连接柱包括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和所述第二连接柱的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柱和所述第二连接柱垂直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柱套设于所述第一套管中,所述第二连接柱上设置有扶手,所述扶手与所述第二连接柱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靠背,所述靠背设置于所述传动轴上。

可选地,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套设于所述传动轴上,且与所述第一套管固定连接,所述靠背设置于所述第二套管上,且与所述第二套管可拆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马桶助力装置,在马桶的一侧设置动力源,通过传动轴与两个支撑件转动连接,以将动力源提供的驱动力通过传动轴传递到马桶的另一侧,以实现一个动力源驱动坐便升降板两侧同步升降。该马桶助力装置通过一个动力源即实现了所需要的功能,节省空间、成本低,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本发明提供的马桶助力装置,立柱脚采用“m”型钢板冲压成型,总高度不大于7mm,该立柱脚不占用高度空间,护理人员在协助身体不便的人如厕时,可以直接踏在立柱脚上面,为护理人员承受重力的双脚提供了站立空间;采用“m”型钢板制成的立柱脚,整体强度高且安装便利,无需使用地脚螺栓固定,避免了钻孔时损坏地板砖。

本发明提供的马桶助力装置,通过第一套管的调节锁紧部调节第一套管与支撑柱套接的长度以实现立柱长度的调节,以满足不同身高的人使用需求,结构简单且方便调节。

本发明提供的马桶助力装置,通过将扶手与连接柱转动连接,使得扶手可实现90度翻转,使用者借助扶手站立起来后,可将扶手翻转90度,便于身体不便人群的移动。

本发明提供的马桶助力装置,通过在第二套管上设置靠背,在使用者如厕时为其提供背部支撑,节省身体不便人群的体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马桶助力装置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马桶助力装置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马桶助力装置的第三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位于有动力源一侧的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位于无动力源一侧的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支撑件;2、坐便升降板;3、连接机构;4、电动推杆;5、传动轴;6、连杆机构;7、联动杆;8、靠背;9、第二套管;10、防护罩;

11、立柱;12、立柱脚;13、加强筋;14、扶手;31、第一连接件;32、第二连接件;51、第二延伸板;61、第一连杆;62、第二连杆;611、第一延伸板;

111、支撑柱;112、连接柱;113、第一套管;141、压盖;311、第一竖板;312、第一侧板;313、第一铰接部;314、支撑板;315、第三延伸板;321、第一横板;322、第二侧板;323、第二铰接部;324、第四延伸板;

1121、第一连接柱;1122、第二连接柱;1123、连接板;1131、调节锁紧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马桶助力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坐便升降板2、连接机构3和驱动机构。支撑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马桶两侧的两个支撑件1;坐便升降板2对应设置于马桶上方,且位于两个支撑件1之间;连接机构3用于连接支撑件1和坐便升降板2;驱动机构包括动力源和传动轴5,动力源设置于马桶的一侧,传动轴5设置于两个支撑件1之间,且与两个支撑件1转动连接,动力源与连接机构3连接,连接机构3与传动轴5连接,以驱动坐便升降板2两侧同步升降。

本实施例提供的马桶助力装置,在马桶的一侧设置动力源,通过传动轴5与两个支撑件1转动连接,以将动力源提供的驱动力通过传动轴5传递到马桶的另一侧,以实现一个动力源驱动坐便升降板2两侧同步升降。该马桶助力装置通过一个动力源即实现了所需要的功能,节省空间、成本低,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在本实施例中,动力源为电动推杆4,电动推杆4提供动力以驱动坐便升降板2的升降。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动力源也可以为液压缸或气缸,通过液压缸或气缸的驱动杆驱动坐便升降板2升降。

可选地,连接机构3包括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2,第一连接件31与支撑件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32与坐便升降板2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2通过连杆机构6连接,且连杆机构6与传动轴5连接,以使位于马桶一侧的动力源能够同时驱动坐便升降板2两侧同步升降。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2的连杆机构6包括第一连杆61和第二连杆62,第一连杆61的长度大于第二连杆62的长度,相对应地,第一连接件31上的连接孔具有前后之分,且与第一连杆61连接的连接孔更靠近马桶的后侧,以使坐便升降板2可实现倾斜升降。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为第一连杆61和第二连杆62的长度相等,以使坐便升降板2可实现垂直升降;或者在第一连接件31上设置相连通的两个容置孔,第一连杆61的一端连接销轴,通过将第一连杆61的销轴在两个容置孔中切换,以实现垂直升降和倾斜升降的切换。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连杆机构6与第一侧板312铰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延伸板611,传动轴5上设置有第二延伸板51,第二延伸板51与第一延伸板611相对设置,且通过联动杆7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延伸板611位于第一连杆61的一端,且与第一连杆61为一体结构,第二延伸板51固定于传动轴5的圆周,第一延伸板611和第二延伸板51平行相对设置,且通过联动杆7铰接,位于电动推杆4一侧的第一连杆61在电动推杆4的驱动下通过同侧的联动杆7带动传动轴5转动,传动轴5通过另一侧的联动杆7带动另一侧的第一连杆61以及第二连杆62运动,以使坐便升降板2实现升降。

可选地,支撑件1包括立柱11和立柱脚12,连接机构3与立柱11连接,立柱脚12垂直于立柱11设置,且与立柱11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31与立柱11固定连接,传动轴5设置于两个立柱11之间,且与两个立柱11转动连接,两个立柱11通过第一连接件31、第二连接件32、第一连杆61和第二连杆62与坐便升降板2连接。立柱脚12用于支撑立柱11。

可选地,立柱脚12由“m”型钢板制成。具体地,立柱脚12的高度不大于7mm。该立柱脚12不占用高度空间,护理人员在协助身体不便的人如厕时,可以直接踏在立柱脚上面,为护理人员承受重力的双脚提供了站立空间;采用“m”型钢板制成的立柱脚12,整体强度高且安装便利,无需使用地脚螺栓固定,避免了钻孔时损坏地板砖。

可选地,如图1所示,立柱11和立柱脚12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13。在本实施例中,立柱11下端的圆周与立柱脚12通过焊接连接,加强筋13平行于立柱脚12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立柱11的前后两侧各设置有两道加强筋13,两道加强筋13分别设置于“m”型钢板的顶端平面上,以增加立柱11和立柱脚12的连接强度和支撑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立柱脚12的长度为350mm,经测试,本实施例提供的马桶助力装置可承受的最大重量为120kg。

可选的,如图2所示,立柱11包括支撑柱111、连接柱112和用于连接支撑柱111和连接柱112的第一套管113;支撑柱111与立柱脚12固定连接,第一套管113的上部与传动轴5转动连接,第一套管113的下部与连接机构3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套管113的设置使得坐便升降板2的高度可调,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人群。传动轴5与第一套管113转动连接,使得传动轴5的高度能够随坐便升降板2高度而调节;第一连接件31与第一套管113通过焊接连接,使得电动推杆4的高度也能实现可调节。

可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套管113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支撑柱111的调节锁紧部1131,调节锁紧部1131通过调节第一套管113与支撑柱111套接的长度实现立柱11长度的调节,且可将调节好套接长度后的第一套管113与支撑柱111锁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套管113与连接柱112套接后通过螺钉固定,第一套管113和连接柱112上设置有对应的螺纹孔,螺钉穿过螺纹孔将第一套管113和连接柱112固定连接。

可选地,如图3所示,调节锁紧部1131包括调节部和锁紧部,调节部为由第一套管113的端面沿其轴线方向延伸设置的开口,锁紧部为在开口的两侧分别设置的支耳,通过锁紧螺栓连接两侧支耳以锁紧第一套管113和支撑柱111。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套管113的一端开设开口,使其与支撑柱111的配合为松配合,通过调节第一套管113和支撑柱111的套接长度调整立柱11的长度。开口两侧的支耳上对应设置有螺纹孔,锁紧螺栓穿过两个支耳的螺纹孔锁紧,以固定调节好长度的立柱11。

本实施例提供的马桶助力装置,通过第一套管113的调节锁紧部1131调节第一套管113与支撑柱111套接的长度实现立柱11长度的调节,以满足不同身高的人使用需求,结构简单且方便调节。

可选地,如图2和图4所示,连接柱112包括第一连接柱1121、第二连接柱1122以及连接第一连接柱1121和第二连接柱1122的连接板1123,第一连接柱1121和第二连接柱1122垂直设置,第一连接柱1121套设于第一套管113中,第二连接柱1122上设置有扶手14,扶手14与第二连接柱1122转动连接。具体地,连接板1123包括第二横板和与第二横板垂直的第二竖板,第一连接柱1121固定连接于第二横板的下方,第二连接柱1122设置于第二横板和第二竖板所围成的空间内,且与第二竖板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柱1121套设于第一套管113内,且与第一套管11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扶手14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二连接柱1122转动连接的通孔,使得扶手14套设于第二连接柱1122上能够在垂直于第二连接柱1122轴线的方向翻转90度。第二连接柱1122与第二竖板的非连接端通过压盖141使其与扶手14固定,使得扶手14在沿第二连接柱1122轴线的方向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扶手14包括支撑板和包裹层,与第二连接柱1122转动连接的通孔设置在支撑板的一端;包裹层由抗菌软体材质制成,包裹在支撑板的外表面。在通孔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垂直于扶手14长度方向的水平限位板和平行于扶手14长度方向的垂直限位板,水平限位板用于限制扶手14呈水平状态时的位置,使其处于水平的状态,不会再向下运动;垂直限位板用于限制扶手14呈垂直状态时的位置,使其处于竖直的状态,不会再向后运动。

在本发明另一个可选地实施例中,在第二横板上还设置有缓降阻尼器,缓降阻尼器用于使扶手14缓缓下降,降低噪音。

本实施例提供的马桶助力装置,通过将扶手14与连接柱112转动连接,使得扶手14可实现90度翻转,使用者借助扶手14站立起来后,可将扶手14翻转90度,便于身体不便的人的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一侧的扶手14上还设置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包括红外线感应器和控制按钮,用户可以通过红外感应器和控制按钮两种方式控制坐便升降板2升降。控制按钮包括上升按钮和下降按钮,上升按钮和下降按钮设置于扶手14沿长度方向的一侧。红外线感应器包括上升感应窗和下降感应窗,上升感应窗设置于扶手14的外端面上,当用户从扶手14前走过时,进入上升感应窗的感应区域,坐便升降板2会自动升起;下降感应窗设置于扶手14内侧的中间部位,当用户坐上坐便升降板2上时,进入下降感应窗的感应区域,坐便升降板2会自动下降。红外线感应器的设置为用户的使用带来更大的便利。

可选地,如图2所示,支撑机构还包括靠背8,靠背8设置于传动轴5上。靠背8由抗菌软体材质制成,使用户更加舒适。

具体地,支撑机构还包括第二套管9,第二套管9套设于传动轴5上,且与第一套管113固定连接,靠背8设置于第二套管9上,且与第二套管9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套管9对应传动轴5上第二延伸板51的位置设置有避让孔,第二套管9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套管113的圆周相配合的连接部,连接部为与第一套管113的圆周面相配合的弧形板,弧形板与第二套管9设置为一体结构,且弧形板上设置有两个螺纹孔,通过螺钉将第二套管9与第一套管113固定连接。其中一个螺纹孔与第一连接柱1121上设置的螺纹孔相对应,可通过一个螺钉将弧形板与第一套管113和第一连接柱1121固定,节省空间和物料。靠背8的后侧相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l型板,通过两个l型板将第二套管9和靠背8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以支撑如厕人员的背部。

本实施例提供的马桶助力装置,通过在第二套管9上设置靠背8,在使用者如厕时为其提供背部支撑,节省身体不便人群的体力。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马桶助力装置还包括两个防护罩10,其中一个用于包裹位于马桶其中一侧的电动推杆4,第一连接件31、第二连接件32、第一连杆61和第二连杆62;另一个用于包裹位于马桶另一侧的第一连接件31、第二连接件32、第一连杆61和第二连杆62。这样的设置使得马桶助力装置外观美观,且起到防护作用。

在本发明另一个可选地实施例中,在马桶两侧其中一侧的防护罩10上设置有防误触式下沉sos按钮,当用户需要帮助或者发生危险时,可通过sos按钮向外面的人求助。

可选地,如图6-图8所示,第一连接件31包括第一竖板311、第一侧板312和第一铰接部313,第一竖板311与第一侧板312垂直设置,且第一竖板311与支撑件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32包括第一横板321、第二侧板322和第二铰接部323,第一横板321与第二侧板322垂直设置,且与坐便升降板2固定连接,第一侧板312和第二侧板322通过连杆机构6铰接,第一铰接部313和第二铰接部323相对设置,且分别与动力源的固定端和驱动端铰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板312和第二侧板322相对设置,且第一侧板312和第二侧板322上对应设置有连接第一连杆61和第二连杆62的铰接孔,第一侧板312和第二侧板322通过第一连杆61和第二连杆62铰接。第一铰接部313位于第一连接件31的下部,第一铰接部313为第一侧板312和自第一竖板311与第一侧板312的非连接端向马桶前侧延伸的第三延伸板315围成的铰接座,在第一侧板312下端和第三延伸板315的下端均设置有铰接孔,电动推杆4的固定端设置于第一侧板312和第三延伸板315之间,通过连接轴与第一铰接部313铰接;第二铰接部323位于第二连接件32的上部,第二铰接部323为第二侧板322和自第一横板321与第二侧板322的非连接端向坐便升降板2的下侧延伸的第四延伸板324围成的铰接座,在第二侧板322的上端和第四延伸板324的上端均设置有铰接孔,电动推杆4的驱动端设置于第二侧板322和第四延伸板324之间,通过连接轴与第二铰接部323铰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位于马桶两侧的第一连接件31的结构略有差异,因为连接电动推杆4的一侧占用空间大,位于连接有电动推杆4一侧的第一连接件31的第一竖板311的宽度大于另一侧的第一竖板311的宽度,且没有电动推杆4的一侧的第一侧板312上间隔设置有支撑板314,以平衡坐便升降板2两侧的承重力,避免支撑机构因受力不均而产生倾斜。

本实施例提供的马桶助力装置的工作过程为:电动推杆4的推杆伸长,推动第二连接件32运动,第二连接件32通过连杆机构6运动,连杆机构6通过位于电动推杆4一侧的联动杆7带动传动轴5转动,传动轴5转动通过另一侧的联动杆7、连杆机构6和第二连接件32带动坐便升降板2实现两侧同步升降。

本实施例提供的马桶助力装置,还包括拐杖魔术贴,拐杖魔术贴用于粘贴拐杖,以防使用拐杖的用户如厕时,拐杖无处放置。拐杖魔术贴可以设置于第一套管113上,也可以设置于扶手14的外侧。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