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烹饪装置及其烹饪方法和具有该装置的集成灶与流程

文档序号:22325941发布日期:2020-09-25 17:54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烹饪装置及其烹饪方法和具有该装置的集成灶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烹饪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装置及其烹饪方法和具有该装置的集成灶。



背景技术:

现有的蒸箱、蒸烤一体机或集成灶(带蒸功能)等一般仅设计一条排气通道,烹饪过程中内胆中形成的废蒸汽、热气等通过该排气通道外排。烹饪装置在蒸制过程中,希望内胆中的蒸汽量充足而外排蒸汽量较少,这样不仅能对食物进行充分、高效的蒸制,而且能避免外排蒸汽量较多而造成外部环境潮湿,影响用户的体验。同时,开门瞬间内胆中的蒸汽朝外扩散而直喷用户,给用户造成不好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烹饪装置在烤制过程中,针对不同含水量的食物烤制要求不同,对于大多数食物在烤制过程中希望外排的热气较少,这样热量能集中在内胆中对食物进行烤制,而对于少数水分足、烘烤后蒸汽量大的食物(例如:蒸盘蛋糕、戚风蛋糕等),则希望排气舒畅,烘烤后的水蒸汽能尽快排出,蒸汽不留在内胆中,烘烤成熟速度快,蛋糕内部松软无坍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能避免开门时蒸汽直喷的烹饪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能根据烤制需要对内胆中的湿度进行调整的烹饪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烹饪装置的集成灶,该集成灶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上述烹饪装置的烹饪方法。

本发明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烹饪装置,包括前侧开口的内胆和能盖合在该内胆的开口上的门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门水箱,该顶门水箱中设置有具顶杆的顶门组件,该顶杆能在顶门水箱内部水压驱动下顶持门体而使门体与内胆的开口之间形成排气缝隙。

进一步,所述顶门组件还包括能正反转的顶门水泵,上述顶门水箱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通过循环水管连通,该循环水管上设置有上述顶门水泵,并且,当顶门水泵正转时,顶门水箱中形成的水压驱动顶杆朝门体方向移动而顶开门体,当顶门水泵反转时,顶门水箱中形成的水压驱动顶杆脱离门体并复位。这样通过顶门水泵的正转能实现顶杆对门体的顶持,进而形成上述排气缝隙,当顶门水泵反转时,顶杆又能在水压作用下复位,即本发明中通过顶门水泵的正反转能实现顶杆的自动顶出和自动回缩复位。

为使顶门水泵能更好地驱动顶杆顶持门体,所述顶杆沿前后方向设置在上述顶门水箱中,其前端能穿过顶门水箱上的通孔而与上述门体的内表面相抵。

进一步,所述顶杆的后端固定有定位件,而上述顶门水箱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初始定位点和顶门定位点,上述顶杆沿前后方向移动时,上述定位件能在初始定位点与顶门定位点之间来回移动,并且,当定位件位于初始定位点时,顶杆的前端与门体相脱离,随着定位件从初始定位点向顶门定位点移动,顶杆的前端朝门体方向移动,且当定位件位于顶门定位点时,顶杆与门体相抵并将门体顶出。从而能使顶杆平稳地顶出和复位,并且能形成一定开口大小的排气缝隙,避免因排气缝隙过小而影响排气效果,同时也能避免因排气缝隙开口过大,使得内胆中的热量过低而影响烹饪效果。

再进一步,所述定位件为固定在顶杆后端的竖向板,而上述顶门水箱的内壁上分别固定有第一定位块和位于该第一定位块之后的第二定位块,且该第一、第二定位块前后间隔设置,其中,第一定位块的后表面构成上述顶门定位点,而第二定位块的前表面构成上次初始定位点。这样通过竖向板与各定位块的相互作用能更好地实现定位件在各定位点出的定位,进而能使顶杆准确顶出和复位。

为避免顶门水箱中的水从通孔处漏出,所述顶杆的外表面与上述通孔的孔缘之间夹设有密封圈。

本发明中虽然设置了密封圈但是当顶门水箱中的水压超过限定值时,通孔处还是存在着漏水的风险,因此所述顶门水箱的一侧设置有用来承接上述通孔处的漏水的接水盒。

进一步,所述顶门水箱的外形呈方形并沿前后方向设置在内胆的一侧,其上部的内侧端朝外延伸而形成贴附在该内胆上表面上的集热水箱。通过集热水箱中的水来吸收内胆中的高温传递至内胆上表面的余热,避免内胆上表面的温升。

进一步,所述集热水箱的内腔与上述顶门水箱的内腔通过导水口相通。集热水箱中的水吸收传递至内胆上表面的余热而使其水温升高,通过导水口使集热水箱与顶门水箱中的水相互循环流动,进而使得顶门水箱中的水温升高,继而在顶门水泵相同做功条件下,提高顶门水泵内部的水压,增强对顶杆的驱动力,提高顶杆顶门以及回缩复位的效率,同时通过顶门水箱中的水和集热水箱中的水的循环流动,也能降低集热水箱中的水的水温,从而使得集热水箱中的水能持续保持较好的吸热效果。

为使集热水箱能更好地吸收传递至内胆上表面的热量,所述集热水箱沿内胆的上表面延伸。

进一步,由于在强水压作用下,顶门水箱在其通孔处存在漏水的风险,若不及时补水则会影响顶杆的正常顶出,因此本发明的烹饪装置还包括补水回路和烹饪水箱,上述补水回路包括补水进水管、补水出水管、补水回水管以及补水减压管,上述烹饪水箱的出水口上连接有出水管,该出水管上安装有出水泵并与上述补水进水管的一端连通,而补水进水管的另一端分别与补水出水管的一端及补水回水管的一端连通,而补水出水管的另一端和补水回水管的另一端分别与上述顶门水箱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上述补水减压管连通上述补水出水管和烹饪水箱的回水口,且补水出水管和补水出水管上分别安装有单向阀,而上述补水进水管安装有用于控制该补水进水管通断的补水电磁阀,上述补水减压管上安装有用于控制该补水减压管启闭的减压电磁阀。当需向顶门水箱内补水时,出水泵和补水电磁阀同时打开,烹饪水箱中的水依次通过出水管、补水进水管以及补水出水管向顶门水箱补水,当顶门水箱中的水充盈后,出水泵继续工作,当补水减压管中的水压达到设置值时,上述减压电磁阀开启,补水出水管中的水通过补水减压管回流至烹饪水箱中,烹饪水箱关闭,补水完成。

进一步,还包括烹饪进水管,该烹饪进水管的一端与上述烹饪水箱的出水管连通并安装有用于控制该烹饪进水管通断的烹饪电磁阀,而另一端与上述内胆的进水口连通,且该内胆中设置有能加热进入内胆中的水而产生蒸汽的蒸汽发生器。从而能使烹饪水箱中的水顺利进入内胆中,通过被加热产生蒸汽而用于对食物的蒸制。

进一步,还包括废水箱和废水管,上述内胆的底壁上开设有废水收集口,上述废水箱的进水口与上述废水收集口通过上述废水管连通,且该废水管上安装有用于控制该废水管通断的废水电磁阀。从而能对烹饪结束后内胆中残留的冷凝水进行收集,方便用户对烹饪结束后的内胆进行清洁。

为进一步解决第三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如上所述的烹饪装置的集成灶,还包括设置在该烹饪装置之上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具的灶壳的底面与上述集热水箱的顶面接触。

为进一步解决第四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如上所述的烹饪装置的烹饪方法,还包括用于连通外界与内胆上的排气口的排气通道,其特征在于,

蒸模式下,出水泵从烹饪水箱中抽水,打开烹饪电磁阀而向内胆进水,内胆中的蒸汽发生器加热进入内胆的水而产生用于烹饪食物的蒸汽;

烹饪结束前2min,打开顶门水泵,顶门水泵正转,顶杆顶持门体而形成上述排气缝隙,内胆中的蒸汽同时通过上述排气通道和排气缝隙外排,顶门水泵停止转动;

待内胆中的蒸汽大部分外排后,顶门水泵反转,顶杆复位而回缩,门体重新盖合在内胆的开口上,顶门水泵停止转动,上述补水回路进行补水检测,若顶门水箱中的水压低于设定值,则补水电磁阀开启而向顶门水箱内补水,待顶门水箱中水压达到设定值时,上述减压电磁阀开启,补水出水管的水回流至烹饪水箱中;

烹饪结束后5min,内胆中的残留蒸汽冷却而形成冷凝水并通过自身重力沉积在内胆的底部,打开补水出水管,内胆中的冷凝水被收集在废水箱中。

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第四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如上所述的烹饪装置的烹饪方法,还包括用于连通外界与内胆上的排气口的排气通道和安装在内胆中的加热管,其特征在于,烤模式下,当烘烤含水量不高的食物时,通过上述排气通道外排气体;

当烘烤含水量较高的食物时,根据烹饪曲线,烹饪前几分钟,开启加热管烘烤食物,内胆中的气体通过上述排气通道外排;

当内胆中的湿度超过设定值时,打开顶门水泵,顶门水泵正转,顶杆顶持门体而形成上述排气缝隙,内胆中的蒸汽同时通过上述排气通道和排气缝隙外排,顶门水泵停止转动;

待内胆中的湿度低于设定值时,顶门水泵反转,顶杆复位而回缩,门体重新盖合在内胆的开口上,顶门水泵停止转动,上述补水回路进行补水检测,若顶门水箱中的水压低于设定值,则补水电磁阀开启而向顶门水箱补水,待顶门水箱中水压达到设定值时,上述减压电磁阀开启,补水出水管的水回流至烹饪水箱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中顶杆能在顶门水箱内部水压驱动下顶持门体而使门体与内胆的开口之间形成排气缝隙,这样通过该排气缝隙能在烹饪装置烹饪结束前提前排放内胆中的过多蒸汽,从而能避免烹饪结束打开门体时,内胆中的蒸汽直喷用户,尤其是在蒸制结束后。此外,在烹饪过程中,当内胆中的湿度较高时,可通过形成上述排气缝隙,通过排气缝隙将内胆中的蒸汽外排,从而降低内胆中的湿度,保证烹饪效果,尤其是在烘烤含水量较高的食物时。此外,本发明的集成灶中,灶具的灶壳的底面与上述集热水箱的顶面接触,这样通过集热水箱中的水来吸收内胆内的高温传递至内胆上表面的余温,避免内胆向上传递的热量对灶具中的部件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集成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集成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集成灶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集成灶的再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顶门水箱和集热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顶门水箱和集热水箱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顶门水箱和集热水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集成灶的再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集成灶的水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10所示,一种集成灶,包括烹饪装置2、设置在该烹饪装置2之上的灶具1以及排气通道92,本实施例中,该烹饪装置2为蒸烤一体机,且该烹饪装置2包括前侧开口的内胆20和能盖合在该内胆20的开口上的门体21,门体21的下端的两侧通过铰链93铰接在烹饪装置2的箱体200上。上述灶具1包括灶壳10,该灶壳10包括上部开口的底盘101和能盖合在该底盘101开口上的面板102。上述内胆20的背板上开设有排气口203,上述排气通道92包括排气管921、排气盒922以及排气窗口1021,其中,排气窗口1021开设在面板102的后侧方,上述排气盒922设置在灶壳10中并罩设在上述排气窗口1021对应的面板102的下表面上,上述排气管921的一端连通上述排气口203,另一端穿过底盘101的侧壁而与上述排气盒922底部的进气口连通。

进一步,上述烹饪装置2还包括顶门水箱4,该顶门水箱4中设置有具顶杆41的顶门组件,该顶杆41能在顶门水箱4内部水压驱动下顶持门体21而使门体21的上端与内胆20的开口之间形成排气缝隙。通过该排气缝隙能在烹饪装置2烹饪结束前提前排放内胆20中的过多蒸汽,从而能避免烹饪结束打开门体21时,内胆20中的蒸汽直喷用户,尤其是在蒸制结束后。此外,在烹饪过程中,当内胆20中的湿度较高时,可通过形成上述排气缝隙,通过排气缝隙将内胆20中的蒸汽外排,从而降低内胆20中的湿度,保证烹饪效果,尤其是在烘烤含水量较高的食物时。

为实现顶杆41的自动顶出和自动回缩复位,上述顶门组件还包括能正反转的顶门水泵42,上述顶门水箱4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通过循环水管45连通,该循环水管45上设置有上述顶门水泵42,并且,当顶门水泵42正转时,顶门水箱4中形成的水压驱动顶杆41朝门体21方向移动而顶开门体21,当顶门水泵42反转时,顶门水箱4中形成的水压驱动顶杆41脱离门体21并复位。这样通过顶门水泵42的正转能实现顶杆41对门体21的顶持,进而形成上述排气缝隙,当顶门水泵42反转时,顶杆41又能在水压作用下复位,同时门体21在铰链93的作用下重新盖合在内胆20的开口上。

为使顶门水泵42能更好地驱动顶杆41顶持门体21,上述顶杆41沿前后方向设置在上述顶门水箱4中,其前端能穿过顶门水箱4上的通孔400而能与上述门体21的内表面相抵。为避免顶门水箱4中的水从通孔400处漏出,上述顶杆41的外表面与上述通孔400的孔缘之间夹设有密封圈94。优选地,虽然设置了密封圈94但是当顶门水箱4中的水压超过限定值时,通孔400处还是存在着漏水的风险,因此上述顶门水箱4的一侧设置有用来承接上述通孔400处的漏水的接水盒6。

为使顶杆41能平稳地顶出和复位,顶杆41的后端固定有定位件411,而上述顶门水箱4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初始定位点441和顶门定位点431,上述顶杆41沿前后方向移动时,上述定位件411能在初始定位点441与顶门定位点431之间来回移动,并且,当定位件411位于初始定位点441时,顶杆41的前端与上述门体21相脱离,随着定位件411从初始定位点441向顶门定位点431移动,顶杆41的前端朝门体21方向移动,且当定位件411位于顶门定位点431时,顶杆41与门体21相抵并将门体21顶出。从而能使顶杆41平稳地顶出和复位,并且能形成一定开口大小的排气缝隙,避免因排气缝隙过小而影响排气效果,同时也能避免因排气缝隙开口过大,使得内胆20中的热量过低而影响烹饪效果。本实施例中,优选地,上述排气缝隙的开口大小为6mm。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上述定位件411为固定在顶杆41后端的竖向板,而上述顶门水箱4的内壁上分别固定有第一定位块43和位于该第一定位块43之后的第二定位块44,且该第一、第二定位块43,44前后间隔设置,其中,第一定位块43的后表面构成上述顶门定位点431,而第二定位块44的前表面构成上次初始定位点441。这样通过竖向板与各定位块的相互作用能更好地实现定位件411再各定位点出的定位,进而能使顶杆41准确顶出和复位。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定位块43和第二定位块44的外形均呈板状,从而能使第一定位块43上的顶门定位点431和第二定位块44上的初始定位点441能更好地与上述竖向板相抵。

烹饪过程中内胆20中的高温会传递至内胆20的上表面,从而造成内胆20上方温升,为解决该问题,本实施例中,顶门水箱4的外形呈方形并沿前后方向设置在内胆20的一侧,其上部的内侧端朝外延伸而形成贴附在该内胆20上表面上的集热水箱40,通过集热水箱40中的水来吸收内胆20中的高温传递至内胆20上表面的余热,避免内胆20上表面的温升。进一步,集热水箱40的内腔与上述顶门水箱4的内腔通过导水口4000相通。集热水箱40中的水吸收传递至内胆20上表面的余热而使其水温升高,通过导水口4000使集热水箱40与顶门水箱4中的水相互循环流动,进而使得顶门水箱4中的水温升高,继而在顶门水泵42相同做功条件下,提高顶门水泵42内部的水压,增强对顶杆41的驱动力,提高顶杆41顶门以及回缩复位的效率,同时通过顶门水箱4中的水和集热水箱40中的水的循环流动,也能降低集热水箱40中的水的水温,从而使得集热水箱40中的水能持续保持较好的吸热效果。本实施例中,优选地,为使集热水箱40能更好地吸收传递至内胆20上表面的热量,上述集热水箱40沿内胆20的上表面延伸。此外,本实施例中,灶具1的灶壳10的底面与上述集热水箱40的顶面接触,这样通过集热水箱40中的水来吸收内胆20内的高温传递至内胆20上表面的余温,避免内胆20向上传递的热量对灶具1中的部件造成影响。

由于在强水压作用下,顶门水箱4在其通孔400处存在漏水的风险,若不及时补水则会影响顶杆41的正常顶出,因此本发明的烹饪装置2还包括补水回路7和烹饪水箱3,上述补水回路7包括补水进水管71、补水出水管72、补水回水管73以及补水减压管74,上述烹饪水箱3的出水口上连接有出水管31,该出水管31上安装有出水泵32并与上述补水进水管71的一端连通,而补水进水管71的另一端分别与补水出水管72的一端及补水回水管73的一端连通,而补水出水管72的另一端和补水回水管73的另一端分别与上述顶门水箱4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上述补水减压管74连通上述补水出水管72和烹饪水箱3的回水口,且补水出水管72和补水出水管72上分别安装有单向阀75,而上述补水进水管71安装有用于控制该补水进水管71通断的补水电磁阀76,上述补水减压管74上安装有用于控制该补水减压管74启闭的减压电磁阀77。当需向顶门水箱4内补水时,出水泵32和补水电磁阀76均打开,烹饪水箱3中的水依次通过出水管31、补水进水管71以及补水出水管72向顶门水箱4补水,当顶门水箱4中的水充盈后,出水泵32继续工作,当补水减压管74中的水压达到设置值时,上述减压电磁阀77开启,补水出水管72中的水通过补水减压管74回流至烹饪水箱3中,烹饪水箱3关闭,补水完成。

本实施例中为顺利地加热烹饪水箱3中的水而产生蒸制所需的蒸汽,上述烹饪装置2还包括烹饪进水管81,该烹饪进水管81的一端与上述烹饪水箱3的出水管31连通并安装有用于控制该烹饪进水管81通断的烹饪电磁阀33,而另一端与上述内胆20的进水口202连通,且该内胆20中设置有能加热进入内胆20中的水而产生蒸汽的蒸汽发生器8。这样能使烹饪水箱3中的水顺利进入内胆20中,通过被加热产生蒸汽而用于对食物的蒸制。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上述蒸汽发生器8为安装在内胆20的底壁上的加热盘。

此外,为方便用户对烹饪结束后的内胆20进行清洁,本实施例中的烹饪装置2还包括废水箱5和废水管51,上述内胆20的底壁上开设有废水收集口201,上述废水箱5的进水口与上述废水收集口201通过上述废水管51连通,且该废水管51上安装有用于控制该废水管51通断的废水电磁阀52。从而能对烹饪结束后内胆20中残留的冷凝水进行收集,方便用户对烹饪结束后的内胆20进行清洁。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上述接水盒6的出水口与上述烹饪水箱3的回水口连通,从而能对顶门水箱4被收集至接水盒6的漏水进行回收利用。

本发明中的烹饪装置2的烹饪方法如下:

(1)蒸模式下,出水泵32从烹饪水箱3中抽水,打开烹饪电磁阀33而向内胆20进水,内胆20中的蒸汽发生器8加热进入内胆20的水而产生用于烹饪食物的蒸汽。

烹饪结束前2min,打开顶门水泵42,顶门水泵42正转5s,顶杆41顶持门体21而形成宽度为6mm的上述排气缝隙,内胆20中的蒸汽同时通过上述排气通道92和排气缝隙2外排,顶门水泵42停止转动。

1.5min后,内胆20中的蒸汽大部分外排,顶门水泵42反转5s,顶杆41复位而回缩,门体21重新盖合在内胆20的开口上,顶门水泵42停止转动,上述补水回路7进行补水检测,若顶门水箱4中的水压低于设定值,则补水电磁阀76开启而向顶门水箱4内补水,待顶门水箱4中水压达到设定值时,上述减压电磁阀77开启,补水出水管72的水回流至烹饪水箱3中。

烹饪结束后5min,内胆20中的残留蒸汽冷却而形成冷凝水并通过自身重力沉积在内胆20的底部,打开补水出水管72,内胆20中的冷凝水被收集在废水箱5中。

(2)烤模式下,当烘烤含水量不高的食物时,通过上述排气通道92外排气体。

(3)烤模式下,当烘烤含水量较高的食物时,根据烹饪曲线(通过程序设计),烹饪前几分钟(一般为前5min),开启加热管91烘烤食物,内胆20中的气体通过上述排气通道92外排。

当内胆20中的湿度超过设定值时,打开顶门水泵42,顶门水泵42正转5s,顶杆41顶持门体21而形成宽度为6mm上述排气缝隙,内胆20中的蒸汽同时通过上述排气通道92和排气缝隙200外排,顶门水泵42停止转动。

待内胆20中的湿度低于设定值时,顶门水泵42反转5s,顶杆41复位而回缩,门体21重新盖合在内胆20的开口上,顶门水泵42停止转动,上述补水回路7进行补水检测,若顶门水箱4中的水压低于设定值,则补水电磁阀76开启而向顶门水箱4补水,待顶门水箱4中水压达到设定值时,上述减压电磁阀77开启,补水出水管72的水回流至烹饪水箱3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