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厨房集成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26476发布日期:2020-07-29 02:33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化厨房集成用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块化厨房集成用具,属厨房用具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的增多、物价房价上涨,房地产业顺势推出小户型结构的房子,加上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养生,厨房的使用率也越来越高,而厨房用具包括洗菜池、烹饪台、消毒柜、餐桌、餐椅、储物柜等等众多工具,这对原本小空间的厨房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能够用科学结构提高空间的利用率,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厨房用具都是单独设置、分开摆放,没有集成结构,这样结构的厨房用具存在以下缺陷:其一,各种用具分开独立摆放,占用空间大,造成厨房拥挤,降低使用舒适性,且用具的空间利用率低,实用性差,同时,本体不便移动,造成底面的灰尘不便于清洁,为此,提供一种模块化厨房集成用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模块化厨房集成用具,改变现有用具独立分开的结构,体积小巧,占用空间少,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模块化厨房集成用具,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工作台与承载体,所述工作台位于承载体上端,所述工作台顶面中部设置有烹饪机构,所述承载体内腔从右到左依次挖设有第一放置槽、功能机构与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内腔通过三节轨滑动连接有清洗组件,所述第二放置槽内腔通过三节辊滑动连接有功能组件,所述工作台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组件。

进一步而言,所述清洗组件包括清洗台、第一置物槽、清洗槽、第二置物槽、折叠水龙头、沥干槽与放置组件,所述清洗台顶面从左到右依次挖设有、第一置物槽、清洗槽、第二置物槽与沥干槽,所述第二置物槽内腔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折叠水龙头,所述放置组件设置于清洗台前侧下端。

进一步而言,所述放置组件包括第一储物抽屉与第二储物抽屉,所述第一储物抽屉与第二储物抽屉分别通过三节辊滑动连接于清洗台前端,并呈对称分布。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储物抽屉与第二储物抽屉内腔下端均设置有沥干层。

进一步而言,所述功能组件包括放置板、第三置物槽、连接板、第一电液推杆与第一支撑脚,所述放置板两端对称挖设有第三置物槽,所述第三置物槽内腔通过三节辊滑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放置板底面通过第一电液推杆连接有第一支撑脚,且所述第一电液推杆对称设置于放置板底面。

进一步而言,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放置体、第二电液推杆与第二支撑脚,所述放置体内腔通过第二电液推杆连接有第二支撑脚,且所述第二电液推杆呈对称设置于放置体内腔顶面。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电液推杆与第二电液推杆分别通过导线并联外部电源。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放置槽、功能机构与第二放置槽的尺寸之和,与承载体内腔相同。

本发明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的主体,很好的承载了清洗组件、功能组件、支撑组件与放置组件,集成洗菜、烹饪、用餐与储物等功能,改变现有用独立分开的结构,占用空间少,并空间利用率高。

2、通过设置的清洗组件与其内部包括的部件,便于使用者清洗蔬菜、放置蔬菜与沥干蔬菜上的清水,集成一体,再次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3、通过设置的功能组件与其内部包括的部件,通过第一电液推杆带动第一支撑脚垂直移动,便于让使用者进行用餐。

4、通过设置的支撑组件与其内部包括的部件,通过第二电液推杆带动第二支脚垂直移动,便于让使用者清洁底部积攒的粉尘。

5、通过设置的放置组件与其内部包括的部件,便于分类放置各个器皿与餐具,并便于沥干。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是本发明一种模块化厨房集成用具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模块化厨房集成用具工作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模块化厨房集成用具内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模块化厨房集成用具清洗组件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模块化厨房集成用具放置组件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模块化厨房集成用具功能组件工作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模块化厨房集成用具功能组件展开图;

图中标号:1、主体;2、工作台;3、承载体;4、烹饪机构;5、第一放置槽;6、功能机构;7、第二放置槽;8、清洗组件;9、功能组件;10、支撑组件;11、清洗台;12、第一置物槽;13、清洗槽;14、第二置物槽;15、折叠水龙头;16、沥干槽;17、放置组件;18、第一储物抽屉;19、第二储物抽屉;20、放置板;21、第三置物槽;22、连接板;23、第一电液推杆;24、第一支撑脚;25、放置体;26、第二电液推杆;27、第二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图7所示,一种模块化厨房集成用具,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包括工作台2与承载体3,所述工作台2位于承载体3上端,所述工作台2顶面中部设置有烹饪机构4,所述承载体3内腔从右到左依次挖设有第一放置槽5、功能机构6与第二放置槽7,所述第一放置槽5内腔通过三节轨滑动连接有清洗组件8,所述第二放置槽7内腔通过三节辊滑动连接有功能组件9,所述工作台2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组件10。

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清洗组件8包括清洗台11、第一置物槽12、清洗槽13、第二置物槽14、折叠水龙头15、沥干槽16与放置组件17,所述清洗台11顶面从左到右依次挖设有、第一置物槽12、清洗槽13、第二置物槽14与沥干槽16,所述第二置物槽14内腔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折叠水龙头15,所述放置组件17设置于清洗台11前侧下端,所述放置组件17包括第一储物抽屉18与第二储物抽屉19,所述第一储物抽屉18与第二储物抽屉19分别通过三节辊滑动连接于清洗台11前端,并呈对称分布,所述第一储物抽屉18与第二储物抽屉19内腔下端均设置有沥干层。

具体的,如图6所示,所述功能组件9包括放置板20、第三置物槽21、连接板22、第一电液推杆23与第一支撑脚24,所述放置板20两端对称挖设有第三置物槽21,所述第三置物槽21内腔通过三节辊滑动连接有连接板22,所述放置板20底面通过第一电液推杆23连接有第一支撑脚24,且所述第一电液推杆23对称设置于放置板20底面,通过第一电液推杆23带动第一支撑脚24垂直移动,便于让使用者进行用餐。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组件10包括放置体25、第二电液推杆26与第二支撑脚27,所述放置体25内腔通过第二电液推杆26连接有第二支撑脚27,且所述第二电液推杆26呈对称设置于放置体25内腔顶面,所述第一电液推杆23与第二电液推杆26分别通过导线并联外部电源,通过第二电液推杆26带动第二支脚27垂直移动,便于让使用者清洁底部积攒的粉尘。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放置槽5、功能机构6与第二放置槽7的尺寸之和,与承载体3内腔相同,改变现有用独立分开的结构,占用空间少,并空间利用率高。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在使用前,此装置上的各个电器均通过导线连接于外部电源,并控制,在使用时,通过三节辊将清洗组件8横向移动,并从第一放置槽5内腔,第一置物槽12放置需要清洗的蔬菜,通过转轴将折叠水龙头15调整到适配的位置,通过清洗槽13清洗蔬菜,清洗后的蔬菜放置槽沥干槽16,对蔬菜上的清水进行沥干,通过烹饪机构4对蔬菜进行烹饪,分别从第一置物槽12与第二置物槽14取出相对应的器皿与用具,通过三节辊将,功能组件9横向移动,并从第二放置槽7内腔,通过三节辊将连接板22抽拉出,并从第三置物槽21内腔,与放置板20进行拼接,用于放置,第一电液推杆23带着第一支撑脚24垂直向下移动,用于支撑放置板20,长时间使用后,通过第二电液推杆26带着第二支撑脚27垂直向下移动,撑起主体1,对主体1底面的粉尘进行清理。

以上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