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设备用的单风机循环风干燥消毒装置及洗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67210发布日期:2020-10-09 21:50阅读:77来源:国知局
烘干设备用的单风机循环风干燥消毒装置及洗碗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烘干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烘干设备用的单风机循环风干燥消毒装置及洗碗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洗碗机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厨房电器。现有的洗碗机常采用传统的负离子发生器或臭氧发生器或紫外线灯实现餐具的杀菌和除异味,以上传统的杀菌方式分别存在以下问题:负离子发生器和臭氧发生器易导致洗碗机腔体内臭氧浓度超标;紫外线灯易导致洗碗机腔体内紫外线超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洗碗机存在的臭氧浓度超标或紫外线超标的问题做出改进,提供烘干设备用的单风机循环风干燥消毒装置,包括用于抽取烘干设备内腔湿热空气的抽风组件,所述抽风组件上连通有用于冷凝湿热空气形成干燥空气和冷凝水的冷凝组件,所述冷凝组件远离所述抽风组件的一端连通有用于向烘干设备内腔排入干燥空气的新风组件,所述新风组件上连通有用于收集流进所述新风组件内的冷凝水并将冷凝水转化为纳米带电水离子后排入所述新风组件内的水离子发生装置。

作为上述烘干设备用的单风机循环风干燥消毒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冷凝组件包括冷凝管和设于所述冷凝管内的冷凝腔,所述新风组件包括与所述冷凝管一端连通的新风外壳和设于所述新风外壳内与所述冷凝腔连通的新风腔,所述新风外壳内设有多个将所述新风腔隔断形成相互连通的新风送风腔、冷凝水导流腔和水离子混合腔的隔板,所述新风外壳上形成有与所述新风送风腔连通的新风出风孔,所述冷凝水导流腔与所述冷凝腔连通用于将冷凝水导流至所述水离子发生装置,所述新风送风腔用于将干燥空气或混合有纳米带电水离子的干燥空气通过所述新风出风孔排入烘干设备内腔。

作为上述烘干设备用的单风机循环风干燥消毒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水离子发生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新风外壳上的发生器外壳和设于所述发生器外壳内的用于形成纳米带电水离子的水离子发生器,所述发生器外壳内设有将所述发生器外壳隔断形成冷凝水储藏腔和水离子发生腔的第三隔板,所述冷凝水储藏腔与所述冷凝水导流腔连通用于收集流进所述冷凝水导流腔内的冷凝水,所述水离子发生器包括设置在所述水离子发生腔内且一端可延伸入所述水离子混合腔内用于激发冷凝水形成纳米带电水离子的水离子发生器探针,所述水离子发生器探针上连接有一端插伸入所述冷凝水储藏腔内用于吸取冷凝水的毛细吸管。

作为上述烘干设备用的单风机循环风干燥消毒装置的一种改进,多个所述隔板包括第一隔板a和第一隔板b,所述第一隔板a设于所述新风送风腔与所述冷凝水导流腔之间,所述第一隔板b设于所述冷凝水导流腔与所述水离子混合腔之间,所述第一隔板a与所述第一隔板b形成连通所述水离子混合腔与所述冷凝水导流腔的冷凝水导流孔;所述新风外壳与所述发生器外壳相互紧邻的一侧设有紧邻所述第三隔板设置用于连通所述冷凝水储藏腔与所述水离子混合腔的溢液孔,所述第一隔板a的自由端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溢液孔。

作为上述烘干设备用的单风机循环风干燥消毒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抽风组件包括与所述冷凝管远离所述新风外壳一端连通的抽风外壳,所述抽风外壳内设有与所述冷凝腔连通的抽风腔,所述抽风外壳内设有将所述抽风腔间隔形成相邻且连通的抽风进气腔和抽风出气腔的第四隔板,所述抽风出气腔内设有抽风机,所述抽风外壳上形成有与所述抽风进气腔连通的抽风孔,烘干设备内腔内的湿热空气通过所述抽风孔依次流经所述抽风进气腔、所述抽风出气腔后流入所述冷凝腔。

作为上述烘干设备用的单风机循环风干燥消毒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新风出风孔和所述抽风孔在竖直方向上自下而上设置形成高度差。

作为上述烘干设备用的单风机循环风干燥消毒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冷凝腔内设有多个挡板,多个所述挡板在所述冷凝管的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

作为上述烘干设备用的单风机循环风干燥消毒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冷凝管包括多个依次首尾相连用于延长气体流动行程的弯折部。

作为上述烘干设备用的单风机循环风干燥消毒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冷凝管横跨烘干设备内胆外壁设置,所述抽风组件和所述新风组件设于烘干设备内胆相对两侧,所述抽风孔和所述新风出风孔上设有用于使所述抽风组件和所述新风组件固定在烘干设备内胆上的风机紧固件。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洗碗机存在的臭氧浓度超标和紫外线超标的问题做出改进,提供洗碗机,包括内胆和设置在所述内胆上的上述烘干设备用的单风机循环风干燥消毒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烘干设备用的双风机循环风干燥消毒装置应用在具有烘干功能的电器设备上,特别是具有烘干功能的洗碗机。本发明利用抽风组件、冷凝组件和新风组件形成循环风道,将洗碗机内由于高温烘干形成的湿热空气转换形成干燥空气和冷凝水。其中干燥空气经新风组件重新排入洗碗机内腔,实现洗碗机内腔空气的干燥;冷凝水被导流至水离子发生装置,通过水离子发生装置将冷凝水激发形成具有消毒杀菌功能的纳米带电水离子后排入新风组件,随干燥空气一起排入洗碗机内腔,实现消毒功能。本发明结构巧妙,通过冷凝湿热空气实现湿热空气转换成干燥空气的同时形成了冷凝水,并将冷凝水作为消毒原料通过水离子发生装置生成具有消毒杀菌功能的纳米带电水离子实现消毒功能,且纳米带电水离子具有无毒环保节能的特点,克服了现有的洗碗机存在的臭氧浓度超标或紫外线超标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申请烘干设备用的单风机循环风干燥消毒装置实施例1的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烘干设备用的单风机循环风干燥消毒装置实施例1应用在烘干设备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烘干设备用的单风机循环风干燥消毒装置实施例1应用在烘干设备上工作状态下气流流动方向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烘干设备用的单风机循环风干燥消毒装置实施例1中新风组件和水离子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烘干设备用的单风机循环风干燥消毒装置实施例1中新风组件和水离子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烘干设备用的单风机循环风干燥消毒装置实施例1中新风组件和水离子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申请烘干设备用的单风机循环风干燥消毒装置实施例1中抽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烘干设备用的单风机循环风干燥消毒装置实施例1中抽风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本申请烘干设备用的单风机循环风干燥消毒装置实施例2应用在烘干设备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烘干设备用的单风机循环风干燥消毒装置实施例2应用在烘干设备上工作状态下气流流动方向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烘干设备用的单风机循环风干燥消毒装置实施例2中冷凝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图1-10为设有烘干设备用的单风机循环风干燥消毒装置的洗碗机的实施例1,包括内胆300,所述内胆300上设有与所述内胆300内腔连通的抽风组件1和新风组件3,所述抽风组件1和所述新风组件3之间连通有冷凝组件2,所述新风组件3上连通有水离子发生装置5。洗碗机高温烘干碗筷时在所述内胆300内形成大量的湿热空气,湿热空气经所述抽风组件1进入所述冷凝组件2,所述冷凝组件2冷凝湿热空气后形成干燥空气和冷凝水,干燥空气经所述新风组件3重新进入所述内胆300内腔中,冷凝水经所述新风组件3流入所述水离子发生装置5,所述水离子发生装置5激发冷凝水形成纳米带电水离子后将纳米带电水离子排入新风组件3内,纳米带电水离子随干燥空气进入内胆300内腔中进行消毒杀菌。所述抽风组件1和所述水离子发生装置5的运行情况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当所述抽风组件1开启时,所述抽风组件1抽取所述内胆300中由于高温烘干形成的湿热空气,所述冷凝组件2将湿热空气冷凝形成干燥空气和冷凝水,干燥空气由所述新风组件3排入所述内胆300内,实现干燥所述内胆300内空气的效果;当所述抽风组件1和所述水离子发生装置5开启时,流入所述水离子发生装置5的冷凝水被所述水离子发生装置5激发形成纳米带电水离子并随干燥空气一起排入所述内胆300,在实现干燥所述内胆300中空气的同时,实现了消毒杀菌的效果。综上可知,本发明结构巧妙,利用所述抽风组件1、所述冷凝组件2和所述新风组件3形成循环风道,可避免烘干设备烘干过程中形成的大量湿热空气直接排放至烘干设备外,使烘干设备外部形成冷凝水影响使用感受,同时此循环风道实现了将湿热空气冷凝形成干燥空气,并将形成的干燥空气重新排入所述内胆300中,实现干燥所述内胆300中空气的效果,同时冷凝湿热空气形成的冷凝水被导流至离子发生装置5内,所述离子发生装置5以冷凝水作为原料生成具有消毒杀菌功能的纳米带电水离子实现消毒杀菌的效果,且纳米带电水离子具有无毒环保节能的特点,克服了现有的洗碗机存在的臭氧浓度超标和紫外线超标的问题。

具体地,所述冷凝组件2包括冷凝管21和设于所述冷凝管21内的冷凝腔。所述新风组件3包括连通在所述冷凝管21一端的新风外壳31和设于所述新风外壳31内与所述冷凝腔连通的新风腔,具体地,所述新风外壳31插接在所述冷凝管21上,此连接方式方便安装与维护。

进一步地,所述新风外壳31内设有多个将所述新风腔隔断形成相互连通的新风送风腔32、冷凝水导流腔33和水离子混合腔34的隔板6,所述新风外壳31上形成有与所述新风送风腔32连通的新风出风孔7。其中,所述水离子混合腔34、所述冷凝水导流腔33和所述新风送风腔32沿空气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其中,多个所述隔板6包括第一隔板a61和第一隔板b62,所述第一隔板a61设于所述新风送风腔32与所述冷凝水导流腔33之间,所述第一隔板b62设于所述冷凝水导流腔33与所述水离子混合腔34之间,所述第一隔板a61与所述第一隔板b62形成连通所述水离子混合腔34与所述冷凝水导流腔33的冷凝水导流孔10。具体地,流入所述新风腔内的干燥空气或混合有纳米带电水离子的干燥空气将流入所述新风送风腔32并由所述新风出风孔7排入所述内胆300中,实现了干燥空气的排放;流入所述新风腔内的冷凝水经所述冷凝水导流孔10流入所述冷凝水导流腔33后流至所述水离子发生装置5,实现了冷凝水的导流。由图可知,所述第一隔板a61和所述第一隔板b62围成了所述冷凝水导流腔33,当收集在所述水离子发生装置5内的冷凝水过多而溢流进所述冷凝水导流腔33内时,所述第一隔板b62可避免排入所述水离子混合腔34的干燥空气接触到冷凝水,避免干燥空气的湿度重新提升;同时,此结构也可避免冷凝水蒸发形成的高湿度空气随干燥空气重新排入所述内胆300内腔中,影响干燥效果。

具体地,所述水离子发生装置5包括设置在所述新风外壳31上的发生器外壳51,所述发生器外壳51内设有将所述发生器外壳51隔断形成冷凝水储藏腔54和水离子发生腔55的第三隔板8,所述冷凝水储藏腔54与所述冷凝水导流腔33连通用于收集流进所述冷凝水导流腔33内的冷凝水并储存冷凝水,所述新风外壳31与所述发生器外壳51相互紧邻的一侧设有紧邻所述第三隔板8设置用于连通所述冷凝水储藏腔54与所述水离子混合腔34的溢液孔100,所述第一隔板a61的自由端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溢液孔100,所述溢液孔100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冷凝水导流孔10。此结构,可实现所述冷凝水储藏腔54收集冷凝水的水量可达到最大化,避免所述冷凝水储藏腔54未装满前,冷凝水漫过所述第一隔板a61排入所述内胆300中;同时,当所述冷凝水储藏腔54水量达到最大化时,可通过所述溢液孔100使多余的水漫过所述第一隔板a61排入所述内胆300中,避免发生渗漏。

进一步地,所述发生器外壳51内设有用于形成纳米带电水离子的水离子发生器52和用于监测所述发生器外壳51水位的液位感应开关53。其中,所述水离子发生器52包括设置在所述水离子发生腔55内且一端可延伸入所述水离子混合腔34内用于激发冷凝水形成纳米带电水离子的水离子发生器探针521,所述水离子发生器探针521上连接有一端插伸入所述冷凝水储藏腔54内用于吸取冷凝水的毛细吸管522,所述冷凝水储藏腔54内设有所述液位感应开关53,当所述冷凝水储藏腔54中水量过低无法激发所述水离子发生器52时,所述液位感应开关53将发出提示警报,关闭所述水离子发生器52避免所述水离子发生器52的损坏。

具体地,所述发生器外壳51包括发生器后壳511和设置在所述发生器后壳511上的发生器前壳512,所述新风外壳31包括与所述发生器后壳511一体设置的新风后壳311和与所述发生器前壳512一体设置的新风前壳312,所述发生器后壳511与所述发生器前壳512热熔焊接,所述新风后壳311与所述新风前壳312热熔焊接。此结构稳定、密封性好。

具体地,所述抽风组件1包括与所述冷凝管21远离所述新风外壳31一端连通的抽风外壳11,所述抽风外壳11内设有与所述冷凝腔连通的抽风腔,所述抽风外壳11上形成有与所述抽风腔连通的抽风孔15,所述抽风腔内设有抽风机14。其中,所述抽风外壳11插装在所述冷凝管21上。此结构简单,实施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抽风外壳11内设有将所述抽风腔间隔形成相邻且连通的抽风进气腔12和抽风出气腔13的第四隔板30,所述抽风出气腔13内设有所述抽风机14,所述抽风外壳11上设有与所述抽风进气腔12连通的所述抽风孔15,所述内胆300中的湿热空气通过所述抽风孔15依次流经所述抽风进气腔12、所述抽风出气腔13后流入所述冷凝腔。此结构紧凑合理。

具体地,所述抽风外壳11包括抽风后壳111和设置在所述抽风后壳111上与所述抽风后壳111形成所述抽风腔的抽风前壳112,所述抽风前壳112包括与所述抽风后壳111形成所述抽风进气腔12的抽风前壳a113和与所述抽风后壳111形成所述抽风出气腔13的抽风前壳b114,所述抽风前壳a113与所述抽风后壳111热熔焊接,此连接结构简单且稳定;所述抽风前壳b114与所述抽风后壳111之间卡扣连接,具体地,所述抽风后壳111上设有多个凸起于所述抽风后壳111外壁的凸起部600,所述抽风前壳b114上设有与所述凸起部600卡扣配合的卡扣部700,此拆装结构有利于所述抽风机14的更换与维修。

进一步地,所述抽风出气腔13内设有多个设置在所述抽风后壳111上朝靠近所述抽风前壳b114的方向延伸的抽风定位柱400,所述抽风机14上设有供所述抽风定位柱400插入的抽风定位孔500。多个所述抽风定位柱400沿所述抽风出气腔13的周侧方向间隔分布。此结构有利于对所述抽风机14的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抽风孔15上螺纹连接有用于使所述抽风组件1固定在所述内胆300上的风机紧固件200,所述风机紧固件200上设有通风孔,所述风机紧固件200与所述抽风后壳111之间设有密封圈60。此结构提高了气密性,防止抽取所述内胆300中的湿热空气时湿热空气的外泄。具体地,所述风机紧固件200为风机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新风出风孔7上螺纹连接有使所述新风组件3固定在所述内胆300上的所述风机紧固件200。所述风机紧固件200与所述新风后壳311之间设有所述密封圈60。此结构提高了气密性,防止经冷凝后形成的干燥空气外泄露,影响干燥和/或消毒杀菌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新风出风孔7和所述抽风孔15在竖直方向上自下而上设置形成高度差,此结构,有利于所述冷凝腔内形成的冷凝水导入到所述冷凝水储藏腔54内。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管21横跨所述内胆300外壁设置,所述抽风组件1和所述新风组件3设于所述内胆300相对两侧,所述冷凝管21包括多个依次首尾相连用于延长气体流动行程的弯折部211。由图可知,多个所述弯折部211连接形成了一条呈波浪形的曲折气路。此结构增加空气流动过程中的碰撞,同时延长空气在所述冷凝管21内的流动行程,使空气的冷凝更充分。

图11-13为设有烘干设备用的单风机循环风干燥消毒装置的洗碗机的实施例2,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抽风组件1、所述冷凝组件2、新风组件3和所述水离子发生装置5同侧设置,所述新风出风孔7和所述抽风孔15在竖直方向上自下而上设置形成高度差。所述冷凝腔内设有多个挡板33,多个所述挡板33在所述冷凝管21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如图,所述挡板33包括靠近所述抽风组件1一侧设置的下挡板和远离所述抽风组件1一侧设置的上挡板,所述下挡板和所述上挡板分别与所述冷凝管21的内壁形成夹角,此结构使所述冷凝腔内形成曲折气路,增加空气流动过程中的碰撞,同时延长空气在所述冷凝管21内的流动行程,使空气冷凝更彻底。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此外,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如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并不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与本申请的方法、结构等近似、雷同,或是对于本申请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