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户的固定框在框架建筑开口部的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29818发布日期:2020-09-25 18:01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窗户的固定框在框架建筑开口部的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窗户的固定框在框架建筑开口部的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框架建筑是,如图1所示,先建造框架墙(1)后,在框架墙(1)的外面覆盖隔热材料(2)和外装材料(3),框架墙(1)上开口形成的开口部(4)上安装窗户的固定框(5),窗户的固定框(5)和开口部内墙之间夹进填补材料(6)后,在框架墙(1)的内墙上夹进填补材料(6),以覆盖如石膏板等内装材料(7)的方式进行施工。

但隔热材料和外装材料的交货期延长或者外装施工被拖延,施工时间也会随之增加,因此为了节省施工成本,在框架建筑上施工隔热材料和外装材料之前先安装窗户的固定框。

在框架建筑上,施工隔热材料和外装材料之前先安装窗户的固定框时,框架墙(1)的外面作为内部垂直饰面线,被当成垂直线(l),开口部(4)的水平内墙作为内部水平饰面线,被当成水平线,与窗户的固定框(5)对准垂直和水平的状态下安装在所述开口部(4),但框架墙(1)是经过浇注和养护建造,因此不是实际垂直线和水平线的状况频繁发生。

内部垂直饰面线和内部水平饰面线如果不是实际垂直线和水平线,设置在开口部(2)的窗户的固定框(5)的横边以及竖边和外装材料之间的距离不恒定,现场需一一剪裁,将窗户的固定框(5)的横边和竖边以及外装材料之间的缝隙用所述剪裁的饰面材料做表面处理,但这些饰面施工饰面所需时间较长,要细心施工,因此用硅胶将所述缝填补收尾。

但用硅胶做饰面处理,容易发生漏水,窗户的固定框的外面导出量不恒定,窗户的固定框被外装材料遮住,发生水孔被堵等现象,造成施工不良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人申请专利并注册成专利的专利注册第10-1987190号中公开了可以解决所述问题的窗户的结构。

所述公开的窗户的装配结构如图2所示,作为在框架建筑的框架墙(1)开口形成的四边形开口部(4)上装配的窗户,包括:在装配于所述开口部(4)的窗户的固定框(5)上,从室内外侧方向可双向滑动地夹进装配,与四边形窗户的固定框(5)的四个边框内面面接触的外部装修框(100),所述外部装修框(100)是横向大小和竖向大小小于所述开口部(4)的横向大小和竖向大小,呈四边形,从室内外侧方向上的所述外部装修框(100)的大小是,所述外部装修框(100)与所述窗户的固定框(5)外接的状态下,比覆盖到所述框架墙(1)外面的外装材料(3)更向室外侧方向突出,所述外部装修框(100)是,所述窗户的固定框被固定在框架建筑的框架墙(1)上开口形成的四边形开口部(4)以后,所述外部装修框(100)与将装配于所述框架墙(1)的外装材料(3)的位置相当地被定位以后,为了固定住该定位位置,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窗户的框(5)外面的第一水平条(111);固定于所述外部装修框(100)外面的第二水平条(112);由将使所述第一水平条(111)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水平条(112)的端部相连接并使所述第一水平条(111)的端部和第二水平条(112)的端部相互具有段差的垂直部(113)成为一体的多个固定条(110)。所述第一水平条(111)上,将所述第一水平条(111)固定在所述窗户的固定框(5)的固定钉贯通的多个贯通孔(111a)向所述第一水平条(111)的长度方向被相离一定间隔设置,而且所述第二水平条(112)上,将所述第二水平条(112)固定在所述外部装修框(100)固定钉贯通的多个贯通孔(112a)向所述第二水平条(112)的长度方向被相离间隔设置,所述多个固定条(110)是沿着所述窗户的固定框(5)的周围方向被相离间隔设置。

具有所述结构的所述的窗户的装配结构是,隔热材料和外装材料的交货期延长或者外装施工被拖延时,首先在没有外装施工的条件下,将窗户的固定框对准实际垂直线和水平线并安装在框架墙上形成的开口部上,然后由外装施工人员在窗户固定框上装配的外部装修框的垂直线和水平线上对准外装材料的垂直线和水平线,将所述外部装修框移至室内外侧方向,使外装材料的垂直线和水平线与窗户固定框的垂直线和水平线之间距离恒定的同时,使外装材料得以施工而大幅减少施工拖延发生的建筑成本。尤其外装材料的垂直线和水平线与窗户固定框的垂直线和水平线之间的距离不恒定时,只能在现场对饰面材料一一进行裁剪,使作业变得繁琐的现象以及硅胶修整作业均被排除而大幅节省外装施工人工成本的同时,防止漏水的现象,而且所述装修框的外面导出量恒定,使外观变得显著均匀,防止窗户的固定框被外装材料遮住,防止水孔被堵住的不良施工。

而且所述公开的窗户的装配结构是通过多个固定条实现窗户固定框和外部装修框之间的结合,具体说明如下。

首先,在固定框上通过固定钉固定住后,利用所述固定条的第二水平条和所述固定框之间的空间,将外部装修框在固定框外部夹进,利用水平仪确定位置,使固定框与水平线和垂直线一致,然后通过定位使所述固定条的第二水平部和所述外部装修框从所述开口部向室外侧突出,利用托架或固定钉将所述固定框在所述开口部的内墙上固定住后,将所述外部装修框在所述固定框上推向室外侧,使所述外部装修框的外面水平线和垂直线与将安装的外装材料外面的虚拟垂直线和虚拟水平线交叉成直角,使所述外部装修框的外面虚拟垂直线比外装材料外面的虚拟垂直线更向室外侧突出,然后利用固定钉将所述外部装修框固定在第二水平部。

但所述公开的窗户的装配结构中,所述外部装修框最后通过固定于所述固定框上的所述固定条固定住,因此使外部装修框的外面水平线和垂直线与将安装的外装材料的外面虚拟垂直线和虚拟水平线交叉成直角时,如果施工人员不注意,则所述外部装修框从所述固定框中脱落出来,降落到框架建筑的外部地面,造成外部装修框遭到破损或者使施工人员受伤的问题。

而且所述公开的窗户的装配结构中,所述固定框和所述开口部之间夹进填补材料,使所述固定框离开所述开口部的内墙的状态下,利用托架或固定钉将所述固定框固定在所述开口部的内墙上,因此重量较大的所述固定框被固定到所述开口部的内墙之前,需由施工人员在所述开口部内利用水平仪对准水平线和垂直线,以施工人员的力量支承所述固定框的姿势,但施工人员移动或者晃动时,所述固定框的姿势与水平线和垂直线错开,需再次利用水平仪使所述固定框的姿势对准水平线和垂直线而导致施工变得繁琐,尤其为了所述固定框保持姿势,以施工人员的力量很难使所述固定框在所述开口部内对准水平线和垂直线,甚至会遭到施工人员的厌烦。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固定框的四个边框边的室外侧外面设有向外侧突出的坎部,外部装修框的四个边框边的室内侧内面设有向内侧突出的坎部,所述固定框的四个边框边的室内侧外面装配凹形导轨部,将沿着所述凹形导轨部的轨道可向室内外侧移动地与所述凹形导轨部凹凸结合的凸形托架装配在框架建筑的框架墙,通过固定钉将所述固定框固定在所述凸形托架上,将定位的外部装修框通过固定钉固定在所述固定框上的装配结构,从而解决所述问题。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将固定框在不触及所述开口部被分区形成的墙部位并与水平线和垂直线平行地,在所述凸形托架和所述凹形导轨部的帮助下,由作业人员轻松配置到开口部内,然后利用固定钉将所述固定框固定在框架建筑的框架墙上固定的所述凸形托架,然后如现有的所述,将与所述固定框外接的外部装修框在所述固定框上前后退,使所述外部装修框的外面水平线和垂直线与将安装的外装材料外面的虚拟垂直线和虚拟水平线交叉成直角的同时,使所述外部装修框的外面虚拟垂直线比外装材料外面的虚拟垂直线更向室外侧突出,然后利用固定钉将所述外部装修框固定在所述固定框上,与现有的相比,不仅提升施工性,而且在安装窗户时,所述外部装修框不会从所述固定框上向室外侧脱离并掉到框架建筑的室外侧地面,从而预防所述外部装修框受到损坏或者位于框架建筑室外侧的施工人员受伤。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现有的框架建筑的窗框和内外装材料之间配置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图示具备外部装修框的现有的窗框和内外装材料之间配置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备外部装修框的窗框和内外装材料之间配置状态和装配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图示图3的凸形托架和凹形导轨部的透视图。

符号说明

1:框架墙;2:隔热材料;3:外装材料;4:开口部;6:填补材料;7:内装材料;100:外部装修框;110:坎部;200:固定框;210:坎部;220:凹形导轨部;230:凸形托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3和图4详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窗户的固定框在框架建筑开口部的装配结构”。

图3中本实施例的外部装修框是符号100,窗户的固定框显示为200。

所述固定框(200)是如图3和图4所示,包括:在具有长方形形状的所述固定框(200)的四个边框边的室外侧外面向外侧突出形成的坎部(210);在所述固定框(200)的四个边框边的室内侧外面向室内外侧方向延伸装配的多个凹形导轨部(220);以及具备沿着所述多个凹形导轨部(220)的一对凹形导轨(221)向室内外侧移动并与所述凹形轨道(221)凹凸结合的凸形部(231)和,在所述凸形部(231)的端部折曲起立通过固定钉固定于框架建筑的框架墙(1)内墙的起立部(231)的多个凸形托架(230)。

所述凸形托架(230)的凸形部(231)和所述起立部(232)之间的折曲部位设有一对切缺部(233,233),使得所述凸形托架不受所述凹形轨道(221)的阻碍,可以沿着凹形轨道(221)移动。

所述起立部(232)上设有向所述起立部(232)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被相离间隔配置并具有使固定钉贯通的大小和形状的多个贯通孔(234),所述凸形部(231)上设有向所述凸形部(231)的宽度方向被相离间隔配置并具有固定钉可贯通的大小和形状的多个贯通孔(234)。

所述固定框(200)是,不接触在框架建筑的框架墙(1)上开口形成的长方形开口部(4)被分区形成的墙部,并与水平线和垂直线平行地配置于所述开口部(4)内的状态下,利用固定钉被固定在所述框架建筑框架墙(1)上固定的所述凸形托架(230)的凸形部(231)上。

所述外部装修框(100)包括坎部(110),其在具有长方形形状的所述外部装修框(100)的四个边框边的室内侧内面向内侧突出,与所述固定框(200)的四个边框边的外面面接触,进而从室内外侧方向可双向滑动地夹进装配于所述固定框(200)。

所述坎部(110)形成的大小可防止在所述固定框(200)上越过所述固定框(200)的坎部(210)向室外侧方向脱离。

所述外部装修框(100)呈长方形,横向大小和坚向大小小于所述开口部(4)的横向大小和竖向大小。

在室内外侧方向上所述外部装修框(100)形成的大小可以使所述外部装修框(100)从外接到所述窗户固定框(200)的状态下比覆盖于所述框架墙(1)外面的外装材料更向室外侧方向突出。

如上所述构成的“固定框在框架建筑开口部的装配结构”是,在框架建筑上先将固定框施工而非隔热材料和外装材料时,可以通过以下施工方法进行。

首先,在工厂制造的固定框(200)上将所述多个凹形导轨部(220)通过固定钉装配以后出厂至工地。

然后将所述外部装修框(100)外接到所述固定框(200)上。

然后将所述外部装修框(100)在所述固定框(200)上推到室外侧以后,将所述多个凸形托架(230)在所述多个凹形导轨部(220)的凹形轨道(221)上凹凸结合临时装配以后,将所述固定框(200)在所述开口部(4)与水平线和垂直线平行地配置同时,在所述固定框(200)和所述开口部(4)之间夹进填补材料(6)的状态下,在所述多个凸形托架(230)的起立部(232)上形成的多个贯通孔(234)上使固定钉贯通,进而固定到所述开口部(4)周边的框架墙(1)的内墙。

然后将所述固定框(200)和所述外部装修框(100)移动至室内外侧,使所述外部装修框(100)的外面水平线和垂直线与将安装的外装材料(2)外面的虚拟垂直线和虚拟水平线交叉成直角,使所述外部装修框(100)的外面虚拟垂直线比外装材料(3)外面的虚拟垂直线更突出地定位以后,利用固定钉通过所述多个贯通孔(235),将所述固定框(200)固定在所述凸形托架(230)上,然后利用固定钉将所述外部装修框(100)固定在所述固定框(200)上。

然后,在固定框(200)和所述外部装修框(100)之间加注硅胶加强并做防水处理。

然后,在框架墙(1)的外面覆盖隔热材料(2),在所述隔热材料(2)的外面将外装材料(3)利用无图示的托架对准所述外部装修框(100)的水平线和垂直线盖住。

内装材料是在窗户施工后如以往安装在框架墙(1)内侧。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将固定框在框架建筑的开口部上装配的结构”,将所述固定框(200)在不触及所述开口部(4)被分区形成的墙上,与水平线和垂直线平等地,并在所述凸形托架(230)和所述凹形导轨部(220)的帮助下,由作业人员轻松配置到所述开口部(4)内,然后利用固定钉将所述固定框(200)固定在框架建筑的框架墙(1)上固定的所述凸形托架(230)上,然后如现有的所述,将与所述固定框(200)外接的所述外部装修框(100)在所述固定框(200)上前后退,使所述外部装修框(100)的外面水平线和垂直线与将安装的外装材料(3)外面的虚拟垂直线和虚拟水平线交叉成直角的同时,使所述外部装修框(100)的外面虚拟垂直线比所述外装材料(3)外面的虚拟垂直线更向室外侧突出,然后利用固定钉将所述外部装修框(100)固定在所述固定框(200)上,与现有的相比,不仅提升施工效率,而且在安装窗户时,所述外部装修框(100)因所述外部装修框(100)的坎部(110)和所述固定框(200)的坎部(210)而不会从所述固定框(200)上向室外侧脱离并掉到框架建筑的室外侧地面,进而预防所述外部装修框受到损坏或者位于框架建筑室外侧的施工人员受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