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品摆放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21682发布日期:2020-10-23 19:27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品摆放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摆放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物品摆放柜。



背景技术:

档案管理、物流管理、仓库管理都离不开摆放柜,现在多为人工将物品从摆放柜上取放,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为了方便物品取放,摆放柜一般设置的不高,降低了空间利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物品摆放柜,本发明可实现物品的自动存入摆放以及取出。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物品摆放柜,包括柜体,所述的柜体内部设有物品放置装置、水平位移装置、物品夹取装置、旋转驱动装置。

若干排物品放置装置设置于柜体内部前端,物品放置装置由若干个放置槽连接组成,柜体内部后端上方水平排列有第一螺杆以及第一导杆,第一导杆两端与柜体内壁固定连接,第一螺杆一端与固定在柜体上的第一电机输出轴连接。

水平位移装置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的螺母套、第二电机、旋转装置,螺母套套设于第一螺杆、第一导杆上,螺母套与第一螺杆螺纹连接,旋转装置中心设有贯穿孔,第二螺杆穿过贯穿孔与第二电机连接,旋转装置下端固定有两根位于第二螺杆两侧的第二导杆。

物品夹取装置包括位移块、位移块端面上下两侧固定连接的第三电机以及第三导杆、位移板、压板、第一托板,位移块同时套设在第二螺杆以及第二导杆上,且与第二螺杆螺纹连接,第三电机输出端设有第三螺杆,位移板同时套设在第三螺杆以及第三导杆上,且与第三螺杆螺纹连接,位移板端面下方设有第四电机,第四电机输出端设有第四螺杆、第四导杆,第一托板同时套设在第四螺杆、第四导杆上,且与第四螺杆螺纹连接,压板位于第一托板上方,压板水平面与第一电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

旋转驱动装置固定于柜体内部后端下方,旋转驱动装置转盘顶面设有两个挡板,水平位移装置移动到边缘时,两个第二导杆分别与两个挡板接触。

柜体位于旋转驱动装置一侧的侧壁上下依次开设有进入口以及移出口,物品夹取装置旋转后位移板可分别通过移出口以及进入口漏出至柜体外部。

所述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一电缸、第四电机、旋转驱动装置分别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控制装置与内网电脑无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柜体前端面板上设有若干个观察窗,观察窗位于物品放置装置正前方,观察窗上覆盖有透明板,透明板通过螺栓与面板固定连接。

所述的放置槽包括底板以及两个侧板,两个侧板分别固定于底板上方两侧。

底板顶面后端内凹有凹槽,凹槽宽度、深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托板宽度、深度,凹槽后端内凹有锁块槽,锁块槽内部设有直角三角形的锁块,锁块斜面朝上、垂直面位于前端、水平面位于下方,锁块后端插设有转轴,转轴两端与锁块槽固定连接,锁块水平面与锁块槽底面之间设有第一弹簧,锁块斜面一部分露至凹槽上方。

优选的,所述的旋转装置包括外壳、以及其内部的转柱,外壳以及转柱中心均设有供第二螺杆通过的贯穿孔。

外壳上端固定有若干个上端连接杆,上端连接杆顶部与第二电机固定连接,外壳圆周面上设有外孔,外孔轴线与第一螺杆轴线平行,外壳开口朝向柜体设有进入口的一面,外壳底面设有两条弧形滑道,弧形滑道的弧度为90°。

转柱圆周面上下两侧套设有防脱环,两根第二导杆与转柱底面固定连接,两根第二导杆分别穿过两个弧形滑道,转柱圆周面上内凹有内孔,内孔内部设有第二弹簧以及活塞杆。

当物品夹取装置朝向物品放置装置时,内孔与外孔相对,在第二弹簧的推动下,活塞杆末端插设至外孔内部,转柱相对于外壳固定不动。

柜体侧壁上设有顶杆,顶杆与外孔相对布置,顶杆直径小于等于外孔直径。

优选的,所述的位移板上端设有滑槽,压板上下滑动设置于滑槽内部。

位移板中间位置固定有水平布置的支撑板,第一电缸底面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支撑板前端通过直杆固定连接有电磁铁,电磁铁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旋转驱动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驱动器、转盘、挡板,驱动器设置于转盘下方。

驱动器采用旋转气缸或电机,驱动器输出轴旋转角度为90°。

挡板为弧形挡板或直板,挡板位于第二导杆与柜体带进入口侧面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1)与传送带配合使用,可实现物品的自动存取,降低了人员的劳动强度。

(2)适用于档案管理、物流管理、库房管理等多领域。

(3)控制装置可与电脑进行网络连接,实现物品的在线管理。

(4)摆放柜高度不受限制,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柜体外形图,

图2为柜体去除观察窗后外形图,

图3为柜体局部剖视图,

图4为柜体内部结构图,

图5为柜体螺杆轴线处剖视图,

图6为a处局部放大图,

图7为物品夹取装置外形图,

图8为旋转驱动装置外形图,

图9为旋转装置外形图,

图10为旋转装置底视图,

图11为旋转装置分解图,

图12为旋转装置垂直方向中心剖视图,

图13为旋转装置水平方向中心剖视图,

图14为放置槽外形图,

图15为放置槽剖视图。

图中:1-柜体、101-面板、102-观察窗、103-移出口、104-进入口、105-顶杆;

2-物品放置装置、201-放置槽、2011-侧板、2012-底板、2013-凹槽、2014-锁块槽、202-锁块、203-转轴、204-第一弹簧;

3-第一电机、301-第一螺杆、302-第一导杆;

4-水平位移装置、401-螺母套、402-第二电机、4021-第二螺杆、403-旋转装置、4031-第二导杆、4032-外壳、40321-外孔、40322-弧形滑道、4033-上端连接杆、4034-转柱、40341-防脱环、40342-内孔、4035-第二弹簧、4036-活塞杆;

5-物品夹取装置、501-位移块、502-第三电机、5021-第三螺杆、503-第三导杆、504-位移板、5041-滑槽、5042-支撑板、505-压板、506-第一电缸、507-电磁铁、508-第一托板、509-第四电机、5091-第四螺杆、5092-第四导杆;

6-旋转驱动装置、601-驱动器、602-转盘、603-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该一种物品摆放柜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由附图所示,一种物品摆放柜,包括柜体1,所述的柜体1内部设有物品放置装置2、水平位移装置4、物品夹取装置5、旋转驱动装置6。所述的柜体1前端面板101上设有若干个观察窗102,观察窗102位于物品放置装置2正前方,观察窗102上覆盖有透明板,透明板通过螺栓与面板101固定连接。

若干排物品放置装置2设置于柜体1内部前端,物品放置装置2由若干个放置槽201连接组成。

所述的放置槽201包括底板2012以及两个侧板2011,两个侧板2011分别固定于底板2012上方两侧。

底板2012顶面后端内凹有凹槽2013,凹槽2013宽度、深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托板508宽度、深度,凹槽2031后端内凹有锁块槽2014,锁块槽2014内部设有直角三角形的锁块202,锁块202斜面朝上、垂直面位于前端、水平面位于下方。锁块202后端插设有转轴203,转轴203两端与锁块槽2014固定连接或转动连接,锁块202可围绕转轴203轴线转动。锁块202水平面与锁块槽2014底面之间设有第一弹簧204,锁块202斜面一部分露至凹槽2013上方。

柜体1内部后端上方水平排列有第一螺杆301以及第一导杆302,第一导杆302两端与柜体1内壁固定连接,第一螺杆301一端与固定在柜体1上的第一电机3输出轴连接。

水平位移装置4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的螺母套401、第二电机402、旋转装置403。螺母套401套设于第一螺杆301、第一导杆302上,螺母套401与第一螺杆301螺纹连接,第一导杆302限制螺母套401无法转动。旋转装置403中心设有贯穿孔,第二螺杆4021穿过贯穿孔与第二电机402连接,旋转装置403下端固定有两根位于第二螺杆4021两侧的第二导杆4031。

所述的旋转装置403包括外壳4032、以及其内部的转柱4034,外壳4032以及转柱4034中心均设有供第二螺杆4021通过的贯穿孔。

外壳4032上端固定有若干个上端连接杆4033,上端连接杆4033顶部与第二电机402固定连接。外壳4032圆周面上设有外孔40321,外孔40321轴线与第一螺杆301轴线平行,外孔40321开口朝向柜体1设有进入口104的一面,外壳4032底面设有两条弧形滑道40322,弧形滑道40322的弧度为90°,两条弧形滑道40322之间间隔90°。

转柱4034圆周面上下两侧套设有防脱环40341,防脱环40341凸出转柱4034圆周面,防脱环40341避免转柱4034脱离从外壳4032。两根第二导杆4031与转柱4034底面固定连接,两根第二导杆4031分别穿过两个弧形滑道40322。转柱4034圆周面上内凹有内孔40342,内孔40342内部设有第二弹簧4035以及活塞杆4036,

当物品夹取装置5朝向物品放置装置2时,内孔40342与外孔40321相对,在第二弹簧4035的推动下,活塞杆4036末端插设至外孔40321内部,转柱4034相对于外壳4032固定不动。

柜体1侧壁上设有顶杆105,顶杆105与外孔40321相对布置,顶杆105直径小于等于外孔40321直径。旋转装置403移动到此处时,顶杆105插入到外孔40321内部,将活塞杆4036顶出外孔40321,此时,转柱4034可以转动。

由附图7所示,物品夹取装置5包括位移块501、位移块501端面上下两侧固定连接的第三电机502以及第三导杆503、位移板504、压板505、第一托板508。位移块501同时套设在第二螺杆4021以及第二导杆4031上,且与第二螺杆4021螺纹连接。第二导杆4031起限位作用,确保位移块501无法转动。所述的位移板504上端设有滑槽5041,压板505上下滑动设置于滑槽5041内部。

第三电机502输出端设有第三螺杆5021,位移板504同时套设在第三螺杆5021以及起限位作用的第三导杆503上,且与第三螺杆5021螺纹连接。位移板504端面下方设有第四电机509,第四电机509输出端设有第四螺杆5091、第四导杆5092,第一托板508同时套设在第四螺杆5091、起限位作用的第四导杆5092上,且与第四螺杆5091螺纹连接。压板505位于第一托板508上方,压板505水平面与第一电缸506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位移板504中间位置固定有水平布置的支撑板5042,第一电缸506底面与支撑板5042固定连接。第一托板508将物品拖住,压板505下移将物品压住,通过第一托板508与压板505将物品夹持。

为了保证第一托板508插入到物品底面中心,不发生偏移,同时夹持的更加牢固,支撑板5042前端通过直杆固定连接有电磁铁507,电磁铁507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旋转驱动装置6固定于柜体1内部后端下方,所述的旋转驱动装置6包括相互连接的驱动器601、转盘602、挡板603,驱动器601设置于转盘602下方。驱动器601采用旋转气缸或电机,驱动器601输出轴旋转角度为90°。旋转驱动装置6的转盘602顶面设有两个挡板603,挡板603为弧形挡板或直板,挡板603位于第二导杆4031与柜体1带进入口104侧面之间。水平位移装置4移动到边缘时,两个第二导杆4031分别与两个挡板603接触。

柜体1位于旋转驱动装置6一侧的侧壁上下依次开设有进入口104以及移出口103,物品夹取装置5旋转后位移板504可分别通过移出口103以及进入口104漏出至柜体1外部。

放置槽201内部可以摆放档案盒,此时,两个侧板2011中间间隔尺寸与档案盒厚度相同,锁块202垂直面与观察窗102上透明板之间的距离与档案盒长度相同。在第一弹簧204的推力作用下,锁块202垂直面保持垂直的状态,锁块202的垂直面与观察窗102上的透明板共同将档案盒卡住。所述的档案盒前后两个端面均内凹有凹槽,凹槽与电磁铁507形状相同,凹槽内部设有铁片。电磁铁507插入到档案盒凹槽内部,即加强了物品夹取装置5对物品的夹持效果,同时也起到定位作用。

物品取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需要将柜体1内部物品取出时,工作人员在自己的办公电脑内部输入取出物品信息,并将该信息传递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通过与其存储器内部的信息相匹配,定位相应的放置槽201,然后控制装置控制相应柜体1的第一电机3、第二电机402旋转,驱动物品夹取装置5到达该放置槽201的位置,并夹取该放置槽201内部的物品;

b、物品夹取装置5夹取到物品后,第一电机3旋转,水平位移装置4移动到柜体1移出口103的一端,第二导杆4031与旋转驱动装置6接触,旋转驱动装置6通过推动第二导杆4031,带动旋转装置403旋转90°,物品夹取装置5通过移出口103旋转到柜体1外部,第三电机502旋转,驱动位移板504滑动,将物品推动与移出口103相配合的传送带上,然后物品夹取装置5解除对物品的夹紧,物品掉落到传送带上;

c、需要向柜体1内部摆放物品时,将物品放置在于进入口104对应的传送带上,传送带带动物品向柜体1方向移动,该柜体1内部的物品夹取装置5通过进入口104旋转至柜体1外部,物品夹取装置5的位移板504前移,物品夹取装置5将其夹紧。

然后旋转驱动装置6带动物品夹取装置5旋转至柜体1内部,第二电机402、第一电机3带动物品夹取装置5移动到指定的放置槽201后方,物品夹取装置5控制位移板504前移,将物品放置到指定的放置槽201内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