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体睡姿头颈部状态参数的人体工学健康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82572发布日期:2021-02-20 10:51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人体睡姿头颈部状态参数的人体工学健康枕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枕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体睡姿头颈部状态参数的人体工学健康枕。


背景技术:

[0002]
现代文明带给人们先进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新的健康问题。比如全部办公时间一直使用计算机的上班族、学习到深夜的学生、处理家务的家庭主妇等等,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是使其头部长时间的前倾。由于这些原因,当颈部和肩部的肌肉绷紧时,颈椎同时也处于变直甚至反曲的状态,由于颈椎的变形和颈后肌群和韧带的紧张及僵硬对颈动脉和椎动脉持续施加压力,那么就阻碍通向脑部的血液循环。
[0003]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枕头,可以使得使用者枕上去的时候可以感到舒适,缓解肌肉的紧张,缓解对动脉的压力。
[0004]
此外,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睡姿习惯,有些人喜欢仰睡,有些人喜欢侧睡,或者有人两种都喜欢,而仰睡和侧睡时的头颈部与枕头接触的压力或者高度均是不同的。在中国专利局公开的申请号为cn02236219.3的专利申请文件中,记载了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枕头,可以通过填充气体来增加枕头的高度,虽然可以根据睡姿喜好来调整枕头高度,但是由于气体是流动的,所以当睡眠者颈椎接触到带有气囊的部分时,颈椎周围的气体压迫颈椎神经,对于睡眠者来说会引起不舒适的感觉,而且由于人体头部的形状、长度以及肩宽等各不相同,但是这种枕头不能做适应性的调整,且其功效也存在需要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体睡姿头颈部状态参数的人体工学健康枕,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0006]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人体睡姿头颈部状态参数的人体工学健康枕,包括枕头本体,所述枕头本体采用人体工学设计,设置为云朵状,所述枕头本体的宽度设置为人体肩宽的1.5倍,所述枕头本体上设置有6个人体工学分区,包括颈椎支撑区、头部释压区、对称设置于头部释压区两侧的翻身缓冲区以及对称设置于两侧的侧卧支撑区,每个区域均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一亲肤吸汗层、抗菌纤维层、3d吸音缓冲层、rollpipe微分子柔氏粒子层、全面面料层、第二亲肤吸汗层,所述rollpipe微分子柔氏粒子层分为润滑微分子柔氏粒子、备长炭微分子柔氏粒子、水流动微分子柔氏粒子、竹炭微分子柔氏粒子,所述润滑微分子柔氏粒子设置于头部释压区,所述备长炭微分子柔氏粒子设置于颈椎支撑区,所述水流动微分子柔氏粒子设置于翻身缓冲区,所述竹炭微分子柔氏粒子设置于侧卧支撑区。
[0007]
进一步的,所述颈椎支撑区、头部释压区、翻身缓冲区、侧卧支撑区的高度以及支撑系数不同。
[0008]
进一步的,所述颈椎支撑区的高度高于头部释压区3-5cm,所述侧卧支撑区的高度
高于颈椎支撑区的高度,所述翻身缓冲区的高度低于颈椎支撑区的高度,高于头部释压区的高度。
[0009]
进一步的,所述润滑微分子柔氏粒子、水流动微分子柔氏粒子、备长炭微分子柔氏粒子、竹炭微分子柔氏粒子的支撑系数呈上升趋势。
[0010]
进一步的,所述头部释压区、翻身缓冲区、颈椎支撑区、侧卧支撑区的支撑系数呈上升趋势。
[0011]
进一步的,所述枕头本体与肩的贴合角度α设置为20℃。
[0012]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1、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亲肤吸汗层以及第二亲肤吸汗层采用高支高密长绒棉贡缎材质,亲肤柔软可以快速吸收皮肤表面汗液和油脂;抑菌纤维层可以抗菌防螨导汗,采用多孔导湿纤维,快速导出湿气,同时可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尘螨等常见细菌和螨虫;3d吸音缓冲层设置为x型三维织造形成360
°
透气结构,让湿气更快排出保持枕头持久干爽;rollpipe微分子柔氏粒子层采用中空管状结构,可以流动性支撑人体头部,rollpipe微分子柔氏粒子具有360度中空立体虹吸效应,提升微气体流动和热交换,保持枕头内微环境净爽,蜂巢型粒子仓设计,根据人体压力波计算,提供稳定的柔性支撑;全棉面料层可以亲肤吸收人体多余汗液和水汽,给使用者带来丝滑,吸音,释压,透气和导湿的睡眠体验,无甲醛,无荧光剂,抑制细菌,为使用者提供一个健康的睡眠环境;2、本发明整个枕头的造型都是基于人体工学的设计,适合人体的头部,颈部和肩部,宽度采用人体肩宽的1.5倍左右,是枕头的最佳枕宽,合适的枕宽可以保证使用者在夜里翻身时不会脱枕;3、本发明设置颈椎支撑区的高度高于头部释压区3-5cm,使得人体仰卧时支撑支撑高度为6-9cm,头和颈部的高低落差为3-5cm,成人睡眠时枕高6-9 cm,脑电图呈现平稳的休息波形,支撑后脑勺的部分比枕高低3-5厘米,使之既能支撑头部,又与颈部的高度相适应,易获得较高质量的睡眠;4、本发明枕头本体与肩的贴合角度α设置为20℃,给使用者提供更加舒适的贴合感;5、本发明匹配人体工学进行分区,一个颈椎支撑区、一个头部释压区、两个翻身缓冲区、两个侧卧支撑区,分区更加细化,采用多种类的柔氏粒子材料填充为不同分区提供特定的支撑与回弹,功能性更强,且各区高度可调节,保证枕头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本发明的分区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15]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基于人体睡姿头颈部状态参数的人体工学健康枕,包括枕头本体,
所述枕头本体采用人体工学设计,适合人体的头部,颈部和肩部,设置为云朵状,所述枕头本体的宽度设置为人体肩宽的1.5倍,是枕头的最佳枕宽,合适的枕宽可以保证使用者在夜里翻身时不会脱枕;所述枕头本体上设置有6个人体工学分区,包括颈椎支撑区1、头部释压区2、对称设置于头部释压区两侧的翻身缓冲区3以及对称设置于两侧的侧卧支撑区4,每个区域均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一亲肤吸汗层11、抗菌纤维层12、3d吸音缓冲层13、rollpipe微分子柔氏粒子层14、全面面料层15、第二亲肤吸汗层16,第一亲肤吸汗层以及第二亲肤吸汗层采用高支高密长绒棉贡缎材质,亲肤柔软可以快速吸收皮肤表面汗液和油脂;抑菌纤维层可以抗菌防螨导汗,采用多孔导湿纤维,快速导出湿气,同时可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尘螨等常见细菌和螨虫;3d吸音缓冲层设置为x型三维织造形成360
°
透气结构,让湿气更快排出保持枕头持久干爽;rollpipe微分子柔氏粒子层采用中空管状结构,可以流动性支撑人体头部,rollpipe微分子柔氏粒子具有360度中空立体虹吸效应,提升微气体流动和热交换,保持枕头内微环境净爽,蜂巢型粒子仓设计,根据人体压力波计算,提供稳定的柔性支撑;全棉面料层可以亲肤吸收人体多余汗液和水汽,给使用者带来丝滑,吸音,释压,透气和导湿的睡眠体验,无甲醛,无荧光剂,抑制细菌,为使用者提供一个健康的睡眠环境。
[0016]
进一步的,所述rollpipe微分子柔氏粒子层分为润滑微分子柔氏粒子、备长炭微分子柔氏粒子、水流动微分子柔氏粒子、竹炭微分子柔氏粒子,所述润滑微分子柔氏粒子设置于头部释压区,所述备长炭微分子柔氏粒子设置于颈椎支撑区,所述水流动微分子柔氏粒子设置于翻身缓冲区,所述竹炭微分子柔氏粒子设置于侧卧支撑区。采用多种类的柔氏粒子材料填充为不同分区提供特定的支撑与回弹,功能性更强,且各区高度可调节,保证枕头的舒适度。
[0017]
进一步的,所述颈椎支撑区、头部释压区、翻身缓冲区、侧卧支撑区的高度以及支撑系数不同。
[0018]
进一步的,所述颈椎支撑区的高度高于头部释压区3-5cm,使得人体仰卧时支撑支撑高度为6-9cm,相应的设置颈椎支撑区的高度为9cm,头部释压区的高度为6cm。使头和颈部的高低落差为3cm,成人睡眠时枕高6-9 cm,脑电图呈现平稳的休息波形,支撑后脑勺的部分比枕高低3厘米,使之既能支撑头部,又与颈部的高度相适应,易获得较高质量的睡眠;所述侧卧支撑区的高度高于颈椎支撑区的高度,所述翻身缓冲区的高度低于颈椎支撑区的高度,高于头部释压区的高度。
[0019]
进一步的,所述润滑微分子柔氏粒子、水流动微分子柔氏粒子、备长炭微分子柔氏粒子、竹炭微分子柔氏粒子的支撑系数呈上升趋势。
[0020]
进一步的,所述头部释压区、翻身缓冲区、颈椎支撑区、侧卧支撑区的支撑系数呈上升趋势。
[0021]
进一步的,所述枕头本体与肩的贴合角度α设置为20℃,给使用者提供更加舒适的贴合感。
[0022]
进一步的,所述颈椎支撑区与头部释压区上设置有颈椎牵引角度,所述颈椎牵引角度设置为15℃,对维持颈椎的弧度及调节颈椎内外平衡最为合适。
[0023]
进一步的,各个分区之间使用电子变频绗缝技术缝合相间隔,所述电子变频绗缝技术缝合的缝合线走向根据人体头颈部或人体模型的头颈血管走向而定,可以对枕芯结构
的进行微调,以减小对头颈部的血管的压力。各个分区的侧边上设置有调节拉链用于塞入rollpipe微分子柔氏粒子调节各个分区的高度。
[0024]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亲肤吸汗层11、抗菌纤维层12、3d吸音缓冲层13设置为表层。所述全面面料层15、第二亲肤吸汗层16设置为里层。所述拉链用于连接表层和里层。使枕头中间形成储物空间,用于放置rollpipe微分子柔氏粒子。
[0025]
实施例2:一种基于人体睡姿头颈部状态参数的人体工学健康枕,其根据人体工学进行设计,睡枕过高,则使用者的颈椎会长期处于过度拉伸的状态,长时间处于过屈的位置;而枕头过低,则又会使颈椎长时间处于过伸的状态,而这两种情况都会使睡眠时颈椎和周围软组织长期处于一个不良的姿势,从而导致颈椎及肌肉劳损,诱发或加重颈椎病。根据研究侧卧枕高高于仰卧枕高,不同高度的枕头可以影响颈胸段脊柱矢状位曲度参数,高度为10cm左右的枕头最为合适。本发明中设置颈椎支撑区、头部释压区、翻身缓冲区、侧卧支撑区,仰卧时头部安置与头部释压区上,侧卧时头部设置于侧卧支撑区,设置颈椎支撑区的高度为9cm,头部释压区的高度为6cm,成人睡眠时枕高6-9 cm,脑电图呈现平稳的休息波形,支撑后脑勺的部分比枕高低3厘米,使之既能支撑头部,又与颈部的高度相适应,易获得较高质量的睡眠。从仰卧到侧卧之间设置翻身缓冲区,翻身缓冲区的高度设置于头部释压区与侧卧支撑区之间,便于使用者翻身切换姿势可以较好地防止长期固定姿势带来的对骨骼等生理的伤害。
[0026]
一种基于人体睡姿头颈部状态参数的人体工学健康枕其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或者获取使用者的人体模型;步骤2:利用使用者的人体模型,根据理想枕头的原则确定枕芯在人体头颈的重力下压缩后的稳定形态,从而确定颈椎支撑区、头部释压区、翻身缓冲区、侧卧支撑区的分布,仰卧时、翻身时、侧卧时在稳定形态下的尺寸,侧睡于侧卧支撑区时,模型的头部和颈部的支撑应使得颈椎处于水平状态;仰睡于颈椎支撑区和头部释压区时,模型的颈椎保持正常的生理性前凸;翻身时,处于颈椎支撑区和翻身缓冲区时,有助于使用者平稳过度睡眠姿势;根据这些关系得到颈椎支撑区、头部释压区、翻身缓冲区、侧卧支撑区的高度参数;步骤3:确定模型的受压分布区,根据受压分布区确定颈椎支撑区、头部释压区、翻身缓冲区、侧卧支撑区的宽度参数;步骤4:选定颈椎支撑区、头部释压区、翻身缓冲区、侧卧支撑区的不同的rollpipe微分子柔氏粒子层的材料成分,将润滑微分子柔氏粒子设置于头部释压区,将备长炭微分子柔氏粒子设置于颈椎支撑区,将水流动微分子柔氏粒子设置于翻身缓冲区,将竹炭微分子柔氏粒子设置于侧卧支撑区,润滑微分子柔氏粒子、水流动微分子柔氏粒子、备长炭微分子柔氏粒子、竹炭微分子柔氏粒子的支撑系数呈上升趋势,保证枕头的舒适度;步骤5:确定第一亲肤吸汗层、抗菌纤维层、3d吸音缓冲层、全面面料层、第二亲肤吸汗层的使用材料以及厚度,将第一亲肤吸汗层、抗菌纤维层、3d吸音缓冲层设置为表层,全面面料层、第二亲肤吸汗层设置为里层,在表层和里层使用拉链进行连接,使枕头中间形成储物空间,用于放置rollpipe微分子柔氏粒子,使用者也可以根据自身要求进行增减颈椎支撑区、头部释压区、翻身缓冲区、侧卧支撑区区域中rollpipe微分子柔氏粒子的安置。
[0027]
根据本申请中的人体工学健康枕进行检测,使用者使用本发明的人体工学健康枕
进入睡眠状态率达到97.5%,头部舒适度达到100%,颈部舒适度达到100%,整体舒适度达到100%,晚间睡眠改善率达98%。
[0028]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9]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0]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