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玩具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59621发布日期:2021-01-29 18:28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玩具桌的制作方法

[0001]
本申请涉及家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儿童玩具桌。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现有的儿童玩具桌的桌体通过螺栓螺母进行固定,因此拆装起来非常麻烦,而且还会存在卫生死角清洗不到,导致容易滋生细菌。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儿童玩具桌,拆卸安装方便,容易清洗。
[0004]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儿童玩具桌,包括桌体、桌板和桌腿,所述桌体包括第一桌体和第二桌体,所述第一桌体设置于所述第二桌体顶部,所述第二桌体外侧设有第一支撑墙,所述第二桌体内侧设有第二支撑墙,所述第一桌体抵靠并紧密配合在所述第一支撑墙和所述第二支撑墙上;
[0005]
所述桌腿顶部嵌入所述桌体底部,所述桌腿和所述桌体通过连接机构连接固定。
[0006]
优选地,所述第一桌体的外侧设有第三支撑墙,所述第一桌体的内侧设有第四支撑墙,所述第三支撑墙包覆在所述第一支撑墙的外侧并紧密配合,所述第二支撑墙的外侧抵靠在所述第四支撑墙的内侧。
[0007]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墙和所述第三支撑墙通过卡扣机构连接,所述卡扣机构包括卡扣部和卡口部;
[0008]
所述卡扣部连接在所述第三支撑墙外侧,所述卡口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墙内侧;
[0009]
或所述卡扣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墙外侧,所述卡口部连接在所述第三支撑墙内侧;
[0010]
所述卡扣部与所述卡口部卡合。
[0011]
优选地,所述第四支撑墙内侧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第二支撑墙的顶部抵接。
[0012]
优选地,所述第二桌体还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墙和所述第四支撑墙之间,所述支撑块与所述第一桌体底部抵接。
[0013]
优选地,所述第一桌体顶部设有凹口,所述桌板嵌合在所述凹口内。
[0014]
优选地,所述桌板的表面与所述第一桌体的上端面平齐。
[0015]
优选地,所述第一桌体的底部抵靠在所述连接机构上。
[0016]
优选地,还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连接在所述第二桌体中部,所述支撑柱上端与所述桌板底面抵接。
[0017]
优选地,所述桌腿包括内骨架和外包层,所述外包层包覆在所述内骨架的外表面,所述内骨架至少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
[0018]
优选地,所述第一骨架和所述第二骨架通过拼接机构连接,所述拼接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螺纹紧固件,所述第一支柱内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支撑柱内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支撑柱插入至所述第二连接孔内,所述螺纹紧固件插入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并将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连接在一起;
[0019]
所述第一支撑柱设置于所述第一骨架和所述第二骨架中其中之一,所述第二支撑柱设置于所述第一骨架和所述第二骨架中的另一个。优选地,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柱外表面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内骨架的内表面连接,当所述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拼合时,所述第一支撑柱的至少部分插入至所述第二连接孔内且所述加强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柱端面抵接。
[0020]
优选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骨架内侧的第一筋板和设置在所述第二骨架内侧的第二筋板,当所述第一骨架和所述第二骨架拼合时,所述第一筋板和所述第二筋板拼合在一起。
[0021]
优选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螺母,所述外包层上端包括与所述螺母配合的连接端头,所述连接端头插入到所述桌体中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并将所述桌体与所述桌腿连接。
[0022]
优选地,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套设在所述连接端头外周上且位于所述螺母与所述连接端头之间,所述垫片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卡块,所述桌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块匹配的至少一个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卡块能够卡入至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0023]
优选地,所述连接端头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二限位槽和第三限位槽,所述桌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槽匹配的第二卡块以及与所述第三限位槽匹配的第三卡块,所述第二卡块卡入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所述第三卡块卡入至所述第三限位槽内,所述第二限位槽和所述第三限位槽的大小不同。
[0024]
优选地,所述垫片的端面设置有辐射状均布的一周的突起,所述螺母上设有与所述突起相配合的弹片,当所述螺母与所述连接端头旋紧固定后,所述弹片置于两个相邻所述突起之间。
[0025]
优选地,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与所述螺母连接,所述盖体的边沿延伸出所述螺母的外表面形成延伸部分,所述弹片设置在所述盖体的所述延伸部分的内侧。
[0026]
优选地,所述盖体上设有若干凹口,所述凹口上设有防滑纹。
[0027]
优选地,还包括防滑垫,所述防滑垫套设在所述桌腿底端。
[0028]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中第一桌体和第二桌体之间通过第一支撑墙和第二支撑墙抵靠并紧密配合,无需采用螺栓固定在一起,拆卸安装方便,容易清洗。
附图说明
[0029]
参见附图,本申请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0030]
图1是本发明在一个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1]
图2是本发明在一个实施例中桌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3是本发明在一个实施例中桌体的爆炸图;
[0033]
图4是本发明在一个实施例中桌体内部结构剖视图;
[0034]
图5是图4中d处局部放大图;
[0035]
图6是本发明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桌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7是本发明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桌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8是本发明在一个实施例中桌腿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9是本发明在一个实施例中桌腿的爆炸图;
[0039]
图10是本发明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端头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图11是本发明在一个实施例中桌腿内部结构剖视图;
[0041]
图12是图11中a处局部放大图;
[0042]
图13是本发明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0043]
图14是图13中b处局部放大图;
[0044]
图15是本发明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0045]
图16是图15中c处局部放大图;
[0046]
图17是本发明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7]
图18是本发明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8]
图19是本发明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0049]
图20是本发明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桌腿和桌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50]
图21是本发明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桌腿和桌体连接的剖视图。
[0051]
附图标记对照表:
[0052]
桌体1:
[0053]
第一桌体11:第三支撑墙111、第四支撑墙112、卡扣部113、凹口114、限位块115;
[0054]
第二桌体12:第一支撑墙121、第二支撑墙122、支撑块123、卡口部124、连接机构125;
[0055]
第一限位槽14;
[0056]
桌板2;
[0057]
桌腿3:
[0058]
外包层10:连接端头100、外螺纹101、第二限位槽102、第三限位槽103、第二卡块104、第三卡块105;
[0059]
第一骨架201:第一筋板2011;
[0060]
第二骨架202:第二筋板2021;
[0061]
螺母30:盖体300、凹口301、防滑纹302、弹片303;
[0062]
垫片40:通孔400、突起401、第一卡块402、防滑垫50;
[0063]
第一支撑柱60:第一连接孔600、加强板601;
[0064]
第二支撑柱70:第二连接孔700。
具体实施方式
[0065]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0066]
容易理解,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申请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申请的全部或视为对申请技术方案的
限定或限制。
[0067]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68]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属于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69]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儿童玩具桌,包括桌体1、桌板2和桌腿3,如图2、3所示,桌体1包括第一桌体11和第二桌体12,第一桌体11设置于第二桌体12顶部,如图7所示,第二桌体12外侧设有第一支撑墙121,第二桌体12内侧设有第二支撑墙122,第一桌体11抵靠并紧密配合在第一支撑墙121和第二支撑墙122上;
[0070]
桌腿3顶部嵌入桌体1底部,桌腿3和桌体1通过连接机构125连接固定。
[0071]
在本装置中,第一支撑墙121和第二支撑墙122为第一桌体11提供支撑作用,其中,第一支撑墙121对第一桌体11的外侧提供支撑,第二支撑墙122对第一桌体11的内侧提供支撑,使得第一桌体11的承载能力更强。在安装时,直接将第一桌体11抵靠在第一支撑墙121和第二支撑墙122上并使得第一桌体11紧密配合在第一支撑墙121和第二支撑墙122上即可,无需使用螺栓固定,因此在桌体1上不会存留螺孔导致使用的时候容易积累食物残渣或者积水,导致难以进行清洗,滋生细菌。在拆卸的时候本装置只需要将第一桌体11向上提起拆离第二桌体12即可,拆卸方便简单,且也方便对第一桌体11和第二桌体12进行清洗。另外,桌腿3与桌体1也可以拆卸分离,可以方便对桌腿3进行清洗。
[0072]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6所示,第一桌体11的外侧设有第三支撑墙111,第一桌体11的内侧设有第四支撑墙112,第一支撑墙121包覆在第三支撑墙111的外侧,第二支撑墙122的内侧抵靠在第四支撑墙112的外侧。第一支撑墙121包覆在第三支撑墙111的外侧,使得桌体1侧面外观更加平整美观,且水流不会从侧面流入至第二桌体12内,导致第二桌体12内积水。第三支撑墙111和第四支撑墙112能够对第一桌体11在水平方向上起到限位作用,使得第一桌体11不会从水平方向上脱出。通过该种结构既无需采用螺栓进行将第一桌体11和第二桌体12连接,且第一桌体11和第二桌体12在使用过程中也不会分离,拆卸时只需要从垂直方向向上提起第一桌体11即可将第一桌体11和第二桌体12分离,从而方便将对桌体1进行拆卸,方便清洗。
[0073]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支撑墙111和第一支撑墙121通过卡扣机构连接,如图4、5所示,卡扣机构包括卡扣部113和卡口部124;
[0074]
卡扣部113连接在第三支撑墙111外侧,卡口部124连接在第一支撑墙121内侧;
[0075]
或卡扣部113连接在第一支撑墙121外侧,卡口部124连接在第三支撑墙111内侧;
[0076]
卡扣部113和卡口部124卡合。
[0077]
通过卡扣部113和卡口部124能够对第一桌体11和第二桌体12进一步地固定,在竖
直方向上对第一桌体11和第二桌体12固定,使得两者不会脱出。在需要拆卸分离的时候,先将卡口部124和卡扣部113分离即可,使用方便简单。
[0078]
在本发明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墙121和第三支撑墙111之间过盈配合,第二支撑墙122和第四支撑墙112之间过盈配合,从而使得第一桌体11和第二桌体12之间能够紧密配合在一起。
[0079]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四支撑墙122内侧设有限位块115,限位块115与第二支撑墙122的顶部抵接。通过限位块115可以遮挡第四支撑墙112和第二支撑墙122之间的拼合缝隙,可以避免水从第一桌体11的表面通过第四支撑墙112和第二支撑墙122之间的缝隙流入至第二桌体12和第一桌体11之间,避免积水,更加卫生,不易滋生细菌。
[008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桌体12还包括支撑块123,支撑块123设置在第一支撑墙121和第二支撑墙122之间,支撑块123与第二桌体12底部抵接。支撑块123为第一桌体11的中部提供支撑作用,进一步提高第一桌体11的承载能力。
[0081]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桌体11顶部设有凹口114,桌板2嵌合在凹口114内。桌板2可从凹口114内拆卸出来,方便清洗。
[0082]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桌板2的表面与第一桌体11的上端面平齐。使得整体更加平整美观,方便清理,食物也不易落入到桌板2和第一桌体11之间的缝隙内。
[0083]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桌体11的底部抵靠在连接机构125上。在使用过程中,第二桌体12能够将载荷直接通过桌腿3传导至地面,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同时能够提高整体的使用寿命,提高第二桌体12的承载能力,使得第二桌体12不易变形损坏。
[0084]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柱,支撑柱连接在第二桌体12中部,支撑柱上端与桌板2抵接。支撑柱对桌板2的中部提供支撑作用,提高桌板2的承载能力。
[0085]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9所示,桌腿3包括内骨架和外包层10,外包层10包覆在内骨架的外表面,内骨架至少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骨架201和第二骨架202,第一骨架201和第二骨架202内侧设置支撑机构。
[0086]
其中,内骨架起到整体支撑作用,本实施例中内骨架选用abs+pc材料制成,其价格便宜且具有较高的强度,且内骨架内侧的支撑机构用于提高内骨架的结构强度。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包覆在内骨架外表面的外包层10,可以进一步地加强第一骨架201和第二骨架202的连接强度,提升桌腿3的整体结构强度,同时还能够遮盖第一骨架201和第二骨架202的连接痕迹,使得桌腿3的外观整体性更强,提升了桌腿3的质感和美观度。本实施例中,在完成内骨架的组装后,通过二次注塑成型工艺在内骨架的外侧加工一层pp材料外壳作为外包层10。
[0087]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14所示,第一骨架201和第二骨架202通过拼接机构连接,拼接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柱60、第二支撑柱70和螺纹紧固件,第一支柱内设有第一连接孔600,第二支撑柱70内设有第二连接孔700,第一支撑柱60插入至第二连接孔700内,螺纹紧固件插入第一连接孔600和第二连接孔700并将第一支撑柱60和第二支撑柱70连接在一起;
[0088]
第一支撑柱60设置于第一骨架201和第二骨架202中其中之一,第二支撑柱70设置于第一骨架201和第二骨架202中的另一个。在拼接是将第一骨架201和第二骨架202相对拼接在一起,使得第一支撑柱60插入至第二连接孔700内,使得第一骨架201和第二骨架202连
接在一起,不能够相对移动,另外,再通过螺纹紧固件将第一支撑柱60和第二支撑柱70锁紧固定在一起,即可以进一步地加固第一骨架201和第二骨架202之间的连接。第一支撑柱60和第二支撑柱70除了起到连接作用以外,其还能够用于增强内骨架的结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强第一骨架201和第二骨架202的连接强度,第一支撑柱60和第二连接孔700之间为过盈配合,因而第一支撑柱60插入第二连接孔700后不易脱出。第二连接孔700连通外部,所采用的螺纹紧固件为螺钉,在完成第一骨架201和第二骨架202的拼接后,将螺钉从外部插入至第二连接孔700内,并使得螺钉的至少部分与第一连接孔600固定连接,螺钉头部卡在第一骨架201或者第二骨架202的外表面,从而使得螺钉能够将第一骨架201和第二骨架202连接在一起,提高第一骨架201和第二骨架202的连接强度。具体地,在第一连接孔600可为螺纹孔,使得螺钉与第一连接孔600螺纹连接固定。第一连接孔600也可以为光孔,螺钉螺旋插入第一连接孔600内的时候对第一连接孔600内壁进行攻丝,使得螺钉与第一连接柱能够连接固定在一起,同时螺钉撑大第一支撑柱60的壁面,使得第一支撑柱60置于第二连接孔700的部分能够紧压在第二连接孔700的内表面,使得第一支撑柱60与第二支撑柱70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从而提升了第一骨架201和第二骨架202的连接强度。
[0089]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还包括连接在第一支撑柱60外表面的加强板601,加强板601与内骨架的内表面连接,当第一骨架201和第二骨架202拼合时,第一支撑柱60的至少部分插入至第二连接孔700内且加强板601与第二支撑柱70端面抵接。加强板601用于增强第一支撑柱60的强度,避免第一支撑柱60折断。
[009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骨架201内侧的第一筋板2011和设置在第二骨架202内侧的第二筋板2021,当第一骨架201和第二骨架202拼合时,第一筋板2011和第二筋板2021拼合在一起。其中,第一筋板2011与第一支撑柱60连接在一起,第二筋板2021与第二支撑柱70连接在一起,或第一筋板2011与第二支撑柱70连接在一起,第二筋板2021与第一支撑柱60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得第一筋板2011和第二筋板2021能够为第一支撑柱60和第二支撑柱70提供支撑,增强第一支撑柱60和第二支撑柱70的强度。
[0091]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7、18,连接机构125包括螺母30,外包层10上端包括与螺母30配合的连接端头100,连接端头100插入到桌体1中与螺母30螺纹连接并将桌体1与桌腿3连接。
[0092]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9、20,还包括垫片40,垫片40套设在连接端头100外周上且位于螺母30与连接端头100之间,如图12、13所示,垫片40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卡块402,桌体1上设有与第一卡块402匹配的至少一个第一限位槽14,第一卡块402能够卡入至第一限位槽14内第一限位槽14。
[0093]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21所示,连接端头100设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包括第二限位槽102和第三限位槽103,桌体1上设有与第二限位槽102匹配的第二卡块104以及与第三限位槽103匹配的第三卡块105,第二卡块104卡入第二限位槽102内,第三卡块105卡入至第三限位槽103内,第二限位槽102和第三限位槽103的大小不同。
[0094]
在将桌腿3与桌体1安装的时候,首先先将垫片40中的第一卡块402对准桌体1上的第一限位槽14卡入,从而使得垫片40与桌体1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然后将桌腿3插入到桌体1中,使桌体1上的第二卡块104卡入至连接端头100上的第二限位槽102,使得桌体1与桌
腿3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然后再将螺母30旋紧在连接端头100上,使得螺母30压紧垫片40和桌体1,从而使得桌体1和桌腿3连接在一起。
[0095]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垫片40的端面设置有辐射状均布的一周的突起401,螺母30上设有与突起401相配合的弹片303,当螺母30与连接端头100旋紧固定后,弹片303置于两个相邻突起401之间。通过弹片303可以防止螺母30松动实现自锁。
[0096]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盖体300,盖体300与螺母30连接,盖体300的边沿延伸出螺母30的外表面形成延伸部分,弹片303设置在盖体300的延伸部分的内侧。
[0097]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盖体300的外沿设有若干凹口301,凹口301上设有防滑纹302。盖体300上所设置的凹口301可便于使用者进行握持,方便使用者旋转螺母30,且防滑纹302可以增强人手与盖体300之间的摩擦,使用者可以更加便捷地对螺母30进行旋松或旋紧。
[0098]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防滑垫50,防滑垫50套设在桌腿3底端。防滑垫50为tpe软胶,可以避免桌腿3底端直接与地面进行接触,减少桌腿3底端的磨损,同时可以增大桌腿3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桌腿3在使用时候更加稳定。
[0099]
实施例1:
[0100]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儿童玩具桌,如图1所示,其包括桌体1、桌板2和桌腿3,其中,如图2、3所示,桌体1包括第一桌体11和第二桌体12,第一桌体11和第二桌体12的轮廓形状相同,在第二桌体12的外侧环绕边沿设置有环状的第一支撑墙121,在第二桌体12的内侧设置有环状的第三支撑墙122。特别地,在第一桌体11的底面外侧环绕边沿设置有环状的第三支撑墙111,第一桌体11的底面内侧设置有环状的第四支撑墙112,第一桌体11设置在第二桌体12的顶部,具体地,第一支撑墙121包覆在第三支撑墙111的外侧,第二支撑墙的内侧抵靠在第四支撑墙112的外侧,且第二桌体12的底部抵靠在第三支撑墙111和第四支撑墙112上,通过第三支撑墙111和第四支撑墙112对第二桌体12起到承托作用。
[0101]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5所示,第一支撑墙121包覆在第三支撑墙111的外侧,使得桌体侧面外观更加平整美观,且水流不会从侧面流入至第二桌体12内,导致第二桌体12内积水。第三支撑墙111和第四支撑墙112能够对第一桌体11在水平方向上起到限位作用,使得第一桌体11不会从水平方向上脱出。通过该种结构既无需采用螺栓进行将第一桌体11和第二桌体12连接,且第一桌体11和第二桌体12在使用过程中也不会分离,拆卸时只需要从垂直方向向上提起第一桌体11即可将第一桌体11和第二桌体12分离,从而方便将对桌体进行拆卸,方便清洗。
[0102]
具体地,为了使得桌体的更加美观,第一支撑墙121的高度略大于第三支撑墙111的高度,从而使得第一支撑墙121能够完全包覆第三支撑墙111,在外部看只能看到第一支撑墙121,将第三支撑墙111完全遮盖,使得外观更加平整美观。
[0103]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卡扣机构,通过卡扣机构可以将第一桌体11和第二桌体12连接在一起,具体地,卡扣机构包括卡扣部113和卡口部124,卡扣部113连接在第三支撑墙111外侧,卡口部124连接在第一支撑墙121内侧;或卡扣部113连接在第一支撑墙121外侧,卡口部124连接在第三支撑墙111内侧。本实施例中,如图6、7所示,以卡口部124设置在第一支撑墙121,卡扣部113设置在第三支撑墙111举例说明,卡扣部113至少设置两个,两个卡扣部113分别对称设置在第三支撑墙111的两端,且对应地,两个卡口部124对称设置在第
一支撑墙121的两端,卡扣部113和卡口部124扣合,从而能够在竖直方向上对第一桌体11和第二桌体12固定,使得两者不会脱出。另外,为了更好地对第一桌体11和第二桌体12进行固定,本实施例中,在第三支撑墙111的前后两端、左右两端以及四个端角位置各设置有一个卡扣部113,且对应地,在第一支撑墙121的前后两端、左右两端以及四个端角位置各设置有一个与卡扣部113对应的卡口部124,从而使得第一桌体11能够多方位地扣合固定在第二桌体12上,固定更加牢固。在需要拆卸清洗的时候,将卡扣部113和卡口部124分离,再将第一桌体11在竖直方向上提起即可将第一桌体11和第二桌体12拆卸分离,拆卸简单方便。
[0104]
其中,第一桌体11和第二桌体12之间具有中空腔体,两者之间通过第三支撑墙111和第四支撑墙112进行支撑,因此桌体的整体质量较轻。
[0105]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四支撑墙112的内侧设置有限位块115,其中限位块115抵接在第二支撑墙121的顶部,具体地,限位块115的宽度略大于第二支撑墙121的厚度,使得限位块115能够完全遮盖第四支撑墙112和第二支撑墙122之间的拼合间隙,可以避免水从第一桌体11的表面通过第四支撑墙112和第二支撑墙122之间的缝隙流入至第二桌体12和第一桌体11之间,避免积水,更加卫生,不易滋生细菌。
[0106]
另外,第二桌体12还包括支撑块123,支撑块123设置在第一支撑墙121和第二支撑墙122之间,支撑块123与第二桌体12底部抵接。支撑块123为第一桌体11的中部提供支撑作用,进一步提高第一桌体11的承载能力。
[0107]
本实施例中,第一桌体11顶部设置凹口114,桌板2嵌合在凹口114内,且桌板2的表面与第一桌体11的上端面平齐,使得整体更加平整美观,方便清理,食物也不易落入到桌板2和第一桌体11之间的缝隙内。桌体与第一桌体11为可拆卸连接,可方便拆卸,方便清洗。
[0108]
特别地,第二桌体12还包括用于连接桌腿3的连接机构125,第一桌体11的底部抵靠在连接机构125上。在使用过程中,第二桌体12能够将载荷直接通过桌腿3传导至地面,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同时能够提高整体的使用寿命,提高第二桌体12的承载能力,使得第二桌体12不易变形损坏。在第二桌体12的中部还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上端与桌板2抵接。支撑柱对桌板2的中部提供支撑作用,提高桌板2的承载能力。
[0109]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桌体11的边沿设置有圆弧倒角,这样可以让整体更加圆滑,且边沿不易刮伤手。同时,第一桌体11的四个端角设置为圆角,以提高使用安全性。
[0110]
在本装置中,第一支撑墙121对第一桌体11的外侧提供支撑,第二支撑墙122对第一桌体11的内侧提供支撑,支撑块123为第一桌体11的中部提供支撑作用,使得第一桌体11的承载能力更强,同时,通过支撑柱对桌板2进一步支撑,提高桌板2承载能力。本装置无需使用螺栓固定,因此在桌体1上不会存留螺孔导致使用的时候容易积累食物残渣或者积水,导致难以进行清洗,滋生细菌。在拆卸的时候本装置只需要拆开卡口部124和卡扣部113,将第一桌体11向上提起拆离第二桌体12即可,拆卸方便简单,且也方便对第一桌体11和第二桌体12进行清洗。
[0111]
本实施例中,如图8、9所示,桌腿3包括内骨架和外包层10,外包层10包覆在内骨架的外表面上。在本实施例中,内骨架由第一骨架201和第二骨架202拼接而成,具体地,第一骨架201和第二骨架202为半圆柱形结构,第一骨架201和第二骨架202拼合后可形成圆柱形结构。另外,第一骨架201和第二骨架202也可以为方形结构,第一骨架201和第二骨架202拼合后可形成方柱状。
[011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骨架201和第二骨架202通过拼接机构连接在一起,具体地,所采用的拼接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柱60、第二支撑柱70和螺纹紧固件,本实施例中,如图13、14,第一支撑柱60沿径向设置在第一骨架201的内部,第一支撑柱60的一端与第一骨架20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出第一骨架201的拼合表面,如图15、16,第二支撑柱70沿径向设置在第二骨架202的内部,第二支撑柱70的一端与第二骨架20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骨架202的拼合表面平齐,第一支撑柱60与第一骨架201一体成型,第二支撑柱70与第二骨架202一体成型,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柱60和第二支撑柱70可以减小其在受力时的径向分力的力偶大小从而增加了桌腿3能承受的最大载荷。其中,第一支撑柱60和第二支撑柱70可设置若干个,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加强连接,在第一骨架201的上、中、下部各设置有第一支撑柱60,对应地在第二骨架202的上、中、下部设置第二支撑柱70,第一支撑柱60和第二支撑柱70的位置相对应。其中,在第一支撑柱60内设置有第一连接孔600,在第二支撑柱70内设置有第二连接孔700,第二连接孔700连通第二骨架202外部,第一连接孔600的直径小于第二连接孔700的直径,在第一骨架201和第二骨架202拼合时,第一支撑柱60延伸出拼合平面的部分插入至第二连接孔700内,特别地,为了使得第一骨架201和第二骨架202能够牢固地固定在一起,第一支撑柱60和第二连接孔700之间过盈配合,使得第一支撑柱60插入第二连接孔700后不易脱出。另外,为了更好更牢固地将第一骨架201和第二骨架202连接固定在一起,本实施例通过采用螺纹紧固件对第一骨架201和第二骨架202进行紧固。具体地,螺纹紧固件为螺钉,在完成第一骨架201和第二骨架202的拼接后,将螺钉从外部插入至第二连接孔700内,并使得螺钉的至少部分与第一连接孔600固定连接,螺钉头部卡在第一骨架201或者第二骨架202的外表面,从而使得螺钉能够将第一骨架201和第二骨架202连接在一起,提高第一骨架201和第二骨架202的连接强度。具体地,在第一连接孔600可为螺纹孔,使得螺钉与第一连接孔600螺纹连接固定。第一连接孔600也可以为光孔,螺钉螺旋插入第一连接孔600内的时候对第一连接孔600内壁进行攻丝,使得螺钉与第一连接柱能够连接固定在一起,同时螺钉撑大第一支撑柱60的壁面,使得第一支撑柱60置于第二连接孔700的部分能够紧压在第二连接孔700的内表面,使得第一支撑柱60与第二支撑柱70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从而提升了第一骨架201和第二骨架202的连接强度。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柱60和第二支撑柱70能够起到将第一骨架201和第二骨架202固定的作用,同时还能够起到加强内骨架结构强度的作用,减小其在受力时的径向分力的力偶大小从而增加了桌腿3能承受的最大载荷。
[0113]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支撑柱60长度较长,因此在第一支撑柱60的外表面还设置了加强板601,加强板601同时与第一骨架201的内表面连接在一起,从而加强第一支撑柱60的强度,加强板601的端部与拼合平面平齐,在第一骨架201和第二骨架202完全拼合后,第一支撑柱60的部分插入至第二连接孔700内,加强板601的端部与第二支撑柱70的端面抵接。
[0114]
另外,为了增强内骨架的结构强度,在内骨架内还设置了支撑机构,具体地,如图16所示,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骨架201内侧的第一筋板2011以及设置在第二骨架202内侧的第二筋板2021,其中,第一筋板2011和第二筋板2021均为半圆板,当第一骨架201和第二骨架202拼合后,第一筋板2011和第二筋板2021拼合在一起组成圆形板。本实施例中,第一筋板2011与第一支撑柱60的外表面以及第一骨架201的内表面连接在一起,第二筋板
2021与第二支撑柱70的外表面以及第二骨架202的内表面连接在一起,既能够起到增强内骨架的结构强度,同时也能够增强第一支撑柱60和第二支撑柱70的强度,使其不易折断。
[0115]
本实施例中,第一筋板2011和第二筋板2021沿水平方向布置;可选地,第一筋板2011和第二筋板2021也还可以沿纵向方向布置,即沿桌腿3的长度方向或轴向布置。第一筋板2011和第二筋板2021可以拼合成矩形。
[0116]
本实施例中,内骨架采用abs+pc材料制成,其价格便宜且具有较高的强度,具体地,第一骨架201、第一支撑柱60、第一筋板2011和加强板601一体成型,第二骨架202、第二支撑柱70和第二筋板2021一体成型,在将第一骨架201和第二骨架202完成拼合组装后,通过二次注塑成型工艺在内骨架的外侧加工一层pp材料外壳作为外包层10,外包层10可以进一步地加强第一骨架201和第二骨架202的连接强度,提升桌腿3的整体结构强度,同时还能够遮盖第一骨架201和第二骨架202的连接痕迹,使得桌腿3的外观整体性更强,提升了桌腿3的质感和美观度。
[0117]
在本实施例中,桌腿3的上端通过连接机构125与桌体1连接在一起,具体的,如图17、18所示,连接机构125为螺母30,在外包层10的上端具有与螺母30相配合的连接端头100,连接端头100上具有外螺纹101,在需要将桌腿3和桌体1固定在一起的时候,将连接端头100穿入桌体1,然后将螺母30旋紧在连接端头100上压紧桌体1即可完成桌腿3和桌体1的安装。
[0118]
特别地,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垫片40,该垫片40中具有通孔400,垫片40可套设在连接端头100的外表面,如图19、20所示,在垫片40的外壁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卡块402,其中在桌体1上设置有与第一卡块402所匹配的两个第一限位槽14第二卡块104。在将桌腿3与桌体1安装的时候,首先先将垫片40中的第一卡块402对准桌体1上的第一限位槽14卡入,从而使得垫片40与桌体1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然后将桌腿3插入发到桌体1中,使桌体1上的第二卡块104卡入至连接端头100上的第二限位槽102,使得桌体1与桌腿3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然后再将螺母30旋紧在连接端头100上,使得螺母30压紧垫片40和桌体1,从而使得桌体1和桌腿3连接在一起。
[0119]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21所示,连接端头100设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包括第二限位槽102和第三限位槽103,桌体1上设有与第二限位槽102匹配的第二卡块104以及与第三限位槽103匹配的第三卡块105,第二卡块104卡入第二限位槽102内,第三卡块105卡入至第三限位槽103内。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槽102和第三限位槽103分别设置在连接端头100相对的两个侧壁上,且第二限位槽102和第三限位槽103的大小不同,所对应的第二卡块104和第三卡块105的大小也不同,通过设置两个大小不同的限位槽,使得桌脚只能以唯一一种角度安装到桌体1上并且在拧紧螺母时能够保证桌脚不会产生移动,保证桌体1组装的准确性和便捷性。
[0120]
如图18、19,螺母30上设置有盖体300,盖体300与螺母30上端连接,且盖体300的边沿延伸出螺母30的外表面,在盖体300下表面连接有弹片303。垫片40的上端面呈辐射状分布设置一圈的突起401,当螺母30与连接端头100旋紧固定后,弹片303置于两个相邻突起401之间。通过弹片303可以防止螺母30松动实现自锁。
[0121]
在本实施例中,盖体300上设有若干凹口301,凹口301上设有防滑纹302。盖体300上所设置的凹口301可便于使用者进行握持,方便使用者旋转螺母30,且防滑纹302可以增
强人手与盖体300之间的摩擦,使用者可以更加便捷地对螺母30进行旋松或旋紧。
[0122]
另外,还包括有防滑垫50,防滑垫50套设在桌腿3底端。防滑垫50为tpe软胶,可以避免桌腿3底端直接与地面进行接触,减少桌腿3底端的磨损,同时可以增大桌腿3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桌腿3在使用时候更加稳定。
[0123]
在本装置中,第一骨架201和第二骨架202拼合在一起,在拼合时,第一支撑柱60对准第二连接孔700插入,起到固定和导向作用,完成拼合后,再采用螺钉将第一骨架201和第二骨架202连接固定在一起,使得两者不会分离,拼合后的内骨架内部具有第一筋板2011和第二筋板2021加强内骨架的结构强度。然后通过二次注塑成型工艺在内骨架的外侧加工一层外包层10,进一步加强内骨架的结构强度同时遮盖第一骨架201和第二骨架202的拼合痕迹,提高桌腿3的美观度。在进行与桌体1安装的时候,首先将垫片40安装至桌体1上,然后将连接端头100插入桌体1,使得第二卡块104卡入至第二限位槽102内,再将螺母30旋紧至连接端头100,压紧垫片40和桌体1,从而实现桌体1和桌腿3的连接。
[0124]
实施例2:
[012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无需设置卡扣机构,第一支撑墙121和第三支撑墙111之间过盈配合,第二支撑墙122和第四支撑墙112之间过盈配合,从而使得第一桌体11和第二桌体12之间能够紧密配合在一起。
[0126]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申请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申请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