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泡组件收放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03813发布日期:2021-02-03 07:13阅读:64来源:国知局
冲泡组件收放机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冲泡组件收放机构,特别是指一种通过收折或释放绳体来带动冲泡物升降的收放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案号cn2014204685183揭露了一种冲泡组件收放结构,在此收放结构中,通过活动机构拉动连接冲泡组件的绳体,藉此达到收放绳体,进而使冲泡组件升起或降下的功效。
[0003]
然而,由于一般冲泡组件在浸泡到水中时,通常会因为茶叶吸水的关系而使得其重量增加,因此,收放结构需要具备一定程度的结构强度,才能顺利将浸泡于水中的冲泡组件拉起,此外,由于前述发明案所揭示的仅有将绳体往一个方向拉升,如若冲泡组件的绳体长度较长时,则势必需要更长的拉升行程,方能将冲泡组件完全拉出水面。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可增加收绳量且省力的冲泡组件收放机构。
[0005]
于是,本实用新型冲泡组件收放机构,该冲泡组件包括一冲泡物以及一连接该冲泡物的绳体,该冲泡组件收放机构包含一底座、一固定件、一操作件以及一对臂部。该底座包括一基部。该操作件设置于该底座并且能被操作于该冲泡组件一收绳位置与一放绳位置之间位移。该对臂部设置于该底座并且连接于该操作件而能随该操作件连动,该冲泡组件的绳体通过该底座以及所述臂部并且自由端定位于该固定件。其中,当该操作件处于该收绳位置时,所述臂部相对于在该放绳位置时往不同方向相对远离,使该绳体不同局部段被所述臂部带动往不同方向拉伸。通过多臂部往不同方向拉伸的设置,增加收绳量。
[000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该操作件包括一操作部以及连接该操作部的两个弧形段,所述臂部分别枢设于所述弧形段。通过操作部与所述弧形段的连接,达成同时致动所述臂部的效果。
[000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每一臂部设有一滑槽,该底座还包括两个设置于该基部的凸轴,所述凸轴分别穿伸于所述臂部的滑槽,当所述臂部随该操作件连动而相对于该底座位移时,所述凸轴于所述滑槽内滑移。通过所述凸轴的设置,提供所述臂部位移的支点,达成省力操作。
[0008]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段末端均形成有一第一卡合部,该底座的基部于所述弧形段位移的路径上形成有两个第二卡合部,当操作件位移至收绳位置与放绳位置其中一位置时,其中一第一卡合部卡合于其中一第二卡合部。
[000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每一臂部具有一枢设于该弧形段的第一端部以及一远离该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每一臂部的滑槽介于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二端部之间,每一臂部的第二端部设有一孔洞供该绳体穿伸通过。
[001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该底座的基部设有一供该绳体穿伸通过的孔洞,其中一臂部还包括一由该第二端部延伸的延伸臂以及一设置于该延伸臂的止水阀,当该操作件位于该收绳位置时,该止水阀遮蔽该基部的孔洞。
[001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臂部分别枢设于该底座的相对侧,且当该操作件处于该放绳位置时,所述臂部的第二端部相向重迭,使所述第二端部的孔洞与该底座基部的孔洞相对齐连通,且所述臂部对向配置可以避免位移时互相干涉,且有较长的位移距离。
[001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该底座还包括一围绕该基部的围绕壁,且该围绕壁设有一槽孔,该操作件的操作部介于所述弧形段之间并且经由该槽孔穿伸出该底座。
[001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该固定件为一结合于该底座的盖体,该操作件包括两个弧形段以及一由所述弧形段之间突出的连接段,该连接段连接于该固定件,且该固定件可转动的设置于该底座,通过转动该固定件,可连动该操作件于该收绳位置与该放绳位置之间位移。
[001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该操作件还包括一围绕壁,该操作件通过该围绕壁可转动的设置于该底座,所述弧形段连接于该围绕壁内壁面,该操作部突出该围绕壁外壁面,通过转动该操作部,可连动该操作件于该收绳位置与该放绳位置之间位移。
[0015]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功效:通过多臂部的设置,可增加收绳量和冲泡组件被往上拉升的高度,多臂部的设置以及支点的辅助,也可让使用者在操作上更省力。此外,通过该操作件的结构设置与所述臂部相向配置的方式,亦可在不增加底座体积与内部空间的情况,达到提高冲泡组件拉升高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6]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0017]
图1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冲泡组件收放机构的第一实施例;
[0018]
图2是一部分立体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的一操作件与臂部的组装状态;
[0019]
图3是一分解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的构件;
[0020]
图4a是一俯视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的操作件在放绳位置时的位置状态;
[0021]
图4b是一俯视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的操作件在收绳位置时的位置状态;
[0022]
图5a是一局部剖视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的操作件在放绳位置时,该冲泡组件的位置状态;
[0023]
图5b是一局部剖视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的操作件在收绳位置时,该冲泡组件的位置状态;
[0024]
图6是一部分元件分解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的操作件的一变化方式;
[0025]
图7是一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冲泡组件收放机构的第二实施例;
[0026]
图8是一俯视图,说明该第二实施例的操作件在放绳位置时的位置状态;
[0027]
图9是一俯视图,说明该第二实施例的操作件在收绳位置时的位置状态;
[0028]
图10是一部分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冲泡组件收放机构的第三实施例;以及
[0029]
图11是一部分分解图,说明该第三实施例的底座与操作件的另一角度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参阅图1至图3、图5,本实用新型冲泡组件收放机构100的一个实施例为杯盖形式,并且可结合于一杯具101。冲泡组件5包括一容装冲泡材料的冲泡物51以及一连接冲泡物 51的绳体52。冲泡物51所装填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茶叶、咖啡、可冲泡饮用的草本植物等等。且本实施例中,冲泡物51包括一顶壁511、一底壁512以及连接于顶壁511与底壁512之间并且具有如灯笼结构的多个环状皱褶结构而可被拉伸或压缩的周壁 513,绳体52的底端是穿过顶壁511伸入周壁513内并且连接于底壁512。
[0031]
冲泡组件收放机构100包括一底座1、一固定件2、一操作件3以及一对臂部4。本实施例中,底座1包括一平板状的基部11以及一围绕基部11并且往上延伸呈环状的围绕壁12,基部11中央设有一孔洞111,围绕壁12设有一长条状横向延伸的槽孔121,其作用稍后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2为一结合于底座1的盖体,且盖体包括一间隔于基部11的固定部21,本实施例中,固定件2呈平板状而用于结合于底座1的围绕壁12 顶缘,且固定件2中央设置有一孔洞22,所指的固定部21可为固定件2中央设有孔洞22的周围区域,当固定件2结合于底座1 时,固定部21间隔于底座1的基部11上方。
[0032]
操作件3设置在底座1并且能被操作于一收绳位置与一放绳位置之间位移。本实施例中,操作件3包括一操作部31以及连接操作部31的两个弧形段32。两个弧形段32相连接大致呈c形,操作部31连接于两个弧形段32之间并且往背向c 形开口的方向向外突伸,因此,两个弧形段32是位在操作部31 两侧。且本实施例中,底座1的基部11顶面沿着围绕壁12的内侧凹陷形成有一大致呈c形的弧形凹槽13,当操作件3设置于底座1时,两个相连接的弧形段32位于弧形凹槽13内,操作部31 则由围绕壁12的槽孔121穿出底座1,通过操作操作部31沿槽孔 121横向位移,能带动相连接的弧形段32于弧形凹槽13内滑动。
[0033]
该对臂部4设置于底座1并且连接操作件3而能随操作件3连动。本实施例中,两个臂部4分别枢设于两个弧形段 32而相向设置,并且两个臂部4分别位在底座1的相对侧,且两个臂部4上下位置相错开,每一臂部4具有一枢设于该弧形段32 的第一端部41以及一远离该第一端部41的第二端部42,且每一臂部4介于该第一端部41与该第二端部42之间设有一滑槽43,而每一臂部4的第二端部42设有一孔洞421,其作用稍后说明。且本实施例中,其中一臂部4呈直杆状,另一臂部4整体略呈l 形而还包括一由其第二端部42延伸的延伸臂44以及一设置于延伸臂44末端的止水阀45。除此之外,由于臂部4会随着操作件3连动,为了导引臂部4的位移,本实施例的底座1还包括两个设置于基部11的凸轴14,当两个臂部4设置在底座1时,两个凸轴14分别穿伸于两个臂部4的滑槽43,当臂部4随操作件3连动而相对于底座1位移时,凸轴14于滑槽43内滑移。
[0034]
参阅图3、图4a、图5a,当冲泡组件5被置入杯具 101中进行冲泡时,绳体52是往上穿伸通过底座1基部11的孔洞 111、两个臂部4的第二端部42的孔洞421以及固定件2的固定部 21的孔洞22而定位,在本实施例中,冲泡组件5还具有一连接在绳体52末端的杆件53,通过杆件53被挡止在固定件2上,使冲泡组件5处于悬吊的状态,使绳体52的自由端定位于固定件2。固定件2配合整个冲泡组件收放机构100使用环境的不同,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结构型态,用于提供绳体52的自由端定位。
[0035]
当操作件3处于放绳位置时,两个臂部4的第二端部42相向重迭,此时,两个臂部4位在第二端部42的孔洞421与底座1基部11的孔洞111,以及固定件2的固定部21的孔洞22相
对齐,冲泡组件5的绳体52呈直线垂放的状态,因而冲泡物51 位于杯具101内较低的位置,亦即冲泡物51是浸泡于盛装于杯具101内的水中的状态,此处,由于两个臂部4在第二端部42的位置是采取上下错开的方式设置,可避免臂部4在位移过程中互相干涉,且有较长的位移距离。而当使用者不希望冲泡物51 继续浸泡时,通过扳动操作件3的操作部31沿槽孔121位移(如图4a的箭头方向)而切换至收绳位置,参阅图4b、图5b,通过两个弧形段32的带动,两个臂部4往相互远离的方向枢转摆动,因而两个臂部4的第二端部42分别往相远离的方向横向位移,同时拉动绳体52,藉此带动位于杯具101内的冲泡物51上升而可脱离浸泡于水中的状态,直到两个臂部4的第二端部42的孔洞421分别靠近其所枢接的弧形段32,如图5b所示,此时,操作件3即处于收绳位置。且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两个臂部4是分别拉动绳体52往相远离的方向位移,当操作件3移到收绳位置时,可达成绳体52接近于底座1基部11两倍直径的长度被拉收于底座1内。
[0036]
而当使用者需要再将冲泡物51浸泡于水中时,通过再度扳动操作部31反向位移,使操作件3回到放绳位置,即可带动臂部4回到孔洞421与底座1基部11的孔洞111以及固定件2的固定部21的孔洞22相对齐,使冲泡组件5的绳体52呈直线垂放的状态。
[0037]
因此,本案通过多臂部4的设置,以及将臂部4配置为位在底座1相对侧并且可往相互远离的方向位移的方式,通过单一操作件3的操作,即可同时致动多个臂部4,将绳体52 往不同方向拉动,藉此让绳体52有最大量的拉动,增加冲泡物 51的拉升高度,并且在底座1有限的空间下,有较大的拉升量。较大的拉升量除了有助于确保冲泡物51可被完全拉出水面以外,配合本案的冲泡组件5的结构,也可以让冲泡物51在被拉出水面之余,还能继续被拉升到碰触底座1底部,并且继续被往上拉升一段距离进而压缩冲泡物51,藉此将冲泡物51中的水与空气挤出,除了减轻冲泡物51的重量进而减轻操作件5处于收绳位置时这些臂部4的重力负荷以外,也便于当冲泡物51需要进行二次回冲时,空气已被充分挤出的冲泡物51可较顺利再次沉入水中。
[0038]
除此之外,由于冲泡组件5在浸泡于水中之后,其重量通常会增加,在使操作件3位移至收绳位置的过程中,为了让操作件3与臂部4的连动机构在操作上更省力以及结构更稳固,本案臂部4除了枢接于弧形段32的位置以外,更通过凸轴14穿设于臂部4的滑槽43,作为臂部4位移的支点,藉此可解决由于臂部4受力的力臂过长以及冲泡组件重量过重的关系而使得收绳的操作较为费力的问题,换言之,本案收放机构具有操作省力的效果。
[0039]
再一提的是,由于其中一臂部4的延伸臂44末端设置有止水阀45,当操作件3被操作至收绳位置时,止水阀45 恰可位移至基部11的孔洞111上而堵住基部11的孔洞111,藉此可避免冲泡完成后杯具101中的水往上渗至底座1内。
[0040]
除前述结构以外,由于操作件3是可被操作于收绳位置与放绳位置,为了确保操作件3在两个位置的定位,以及提升使用者的操作手感,参阅图6,为本实施例操作件3’的另一种变化方式,在此方式中,两个弧形段32’末端均形成有一第一卡合部34,本实施例的第一卡合部34为形成于弧形段32 末端的卡槽,而底座1于这些弧形段32位移的路径上亦形成有两个第二卡合部15,本实施例的第二卡合部15为形成于弧形凹槽13靠近两末端位置的卡块15,因此,两个第二卡合部15分别靠近对应两个弧形段32末端的第一卡合部34。通过当操作件’位移至收绳位置或放绳位置时,其中一个第一卡合部34卡入其所对应的第二卡合部15,可使操作件3被暂时定位于所在的收绳位置或放绳位置。
[0041]
参阅图7至图9,为本实用新型冲泡组件收放机构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操作件3”的方式,在第二实施例中,操作件3”的操作部31’包括一由两个弧形段32 之间往上直向突出的连接段33以及固定件2,且连接段33与固定件2连接,而固定件2是可旋转的设置于底座1,藉此,通过转动固定件2,经由连接段33,即可使操作件3”位移于收绳位置与放绳位置,进而带动臂部4位移。换言之,在第二实施例中,固定件2亦可视为是操作件3”的一部分。
[0042]
参阅图3、图10至图11,为本实用新型冲泡组件收放机构的第三实施例。相较于第一实施例,第三实施例的底座1’省略了围绕壁,底座1’的基部11同样呈平板状并且形成有弧形凹槽13。操作件3
”’
则更包括一围绕壁34,而操作件3
”’
的弧形段32是连接于围绕壁34的内壁面,操作部31则突出围绕壁34外壁面而可供扳动。换言之,第三实施例也可以视为是第一实施例的围绕壁12形成于操作件3而非形成于底座1。
[0043]
通过第三实施例的操作件3
”’
的结构设计,使用者可通过扳动操作部31而连动整个操作件3
”’
于该收绳位置与该放绳位置之间位移。
[0044]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冲泡组件收放机构100通过多臂部4的设置,相较于前案,可大大增加冲泡组件5被往上拉升的高度,增加拉升的高度除了确保冲泡物51可被完全拉出水面以外,配合本案的冲泡组件5的结构,也可以让冲泡物51 继续被拉升进而压缩冲泡物51,藉此将冲泡物51中的水与空气挤出,减轻冲泡物51的重量进而减轻操作件5处于收绳位置时这些臂部4的重力负荷,其次,通过多臂部4的设置以及凸轴14 作为支点的辅助,也可让使用者在操作上更省力,再者,通过操作件3的结构设计以及臂部4相向配置的方式,亦可在不增加底座1体积与内部空间的情况,达到提高冲泡组件5拉升高度的效果,因此,确实可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0045]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专利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0046]
【符号说明】
[0047]
100
ꢀꢀꢀ
冲泡组件收放机构
[0048]
101
ꢀꢀꢀ
杯具
[0049]1ꢀꢀꢀꢀꢀ
底座
[0050]
11
ꢀꢀꢀꢀ
基部
[0051]
111
ꢀꢀꢀ
孔洞
[0052]
12
ꢀꢀꢀꢀ
围绕壁
[0053]
121
ꢀꢀꢀ
槽孔
[0054]
13
ꢀꢀꢀꢀ
弧形凹槽
[0055]
14
ꢀꢀꢀꢀ
凸轴
[0056]
15
ꢀꢀꢀꢀ
第二卡合部
[0057]2ꢀꢀꢀꢀꢀ
固定件
[0058]
21
ꢀꢀꢀꢀ
固定部
[0059]
22
ꢀꢀꢀꢀ
孔洞
[0060]
3、3’、3
”ꢀ
操作件
[0061]3”’ꢀ
操作件
[0062]
31
ꢀꢀꢀꢀ
操作部
[0063]
32、32
’ꢀꢀ
弧形段
[0064]
33
ꢀꢀꢀ
连接段
[0065]
34
ꢀꢀꢀꢀ
第一卡合部
[0066]4ꢀꢀꢀꢀꢀ
臂部
[0067]
41
ꢀꢀꢀꢀ
第一端部
[0068]
42
ꢀꢀꢀꢀ
第二端部
[0069]
421
ꢀꢀꢀ
孔洞
[0070]
43
ꢀꢀꢀꢀ
滑槽
[0071]
44
ꢀꢀꢀꢀ
延伸臂
[0072]
45
ꢀꢀꢀ
止水阀
[0073]5ꢀꢀꢀꢀ
冲泡组件
[0074]
51
ꢀꢀꢀ
冲泡物
[0075]
511
ꢀꢀ
顶壁
[0076]
512
ꢀꢀ
底壁
[0077]
513
ꢀꢀ
周壁
[0078]
52
ꢀꢀꢀ
绳体
[0079]
53
ꢀꢀꢀ
杆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