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生儿科用清洗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46055发布日期:2020-10-09 18:17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生儿科用清洗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生儿科用清洗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医院在新生儿出生后一段时间,医务人员都会给新生儿进行洗澡,但现有的洗澡装置大都是由洗澡池和操作台依次排列放置,占用空间较大,并且由于在医院,尤其在产科区,新生儿较多,加之洗澡装置有限,经常导致医护人员对新生儿的清洗护理不够细致,同时也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概率;其次,当再给洗完澡的新生儿进行护理时,需要将新生儿放置在操作台上,由于操作台的台面温度和水浴温度之间会有差异,易使新生儿感到不适;当需要给新生儿测量体重和身高时,医护人员还需要再次将新生儿抱到其他地方,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新生儿科用清洗护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生儿科用清洗护理装置,包括外浴桶和内浴桶。所述内浴桶可上下移动的设于外浴桶内。所述内浴桶的底部设置有漏水孔。

所述外浴桶两端分别设置有立柱,两立柱顶端之间设置有顶梁。所述顶梁上方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上设置有齿轮。

所述内浴桶两端分别设置有悬挂柱,所述两悬挂柱顶端之间设置有悬挂梁,所述悬挂梁上方设置有齿轨和导向柱。

所述齿轨和导向柱可上下移动的设置在顶梁上。所述齿轨和齿轮相啮合,所述电机通过齿轮和齿轨能够带动内浴桶上下移动。

所述立柱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与电机相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机的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内浴桶内可拆卸的设置有颈枕,颈枕为柔性硅胶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颈枕的两侧分别为头部垫板和躯体洗澡区,所述头部垫板的截面为弧形。所述头部垫板比躯体洗澡区的底面高。

进一步的,所述外浴桶的侧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设置有储物柜,所述储物柜内设有若干隔板,从而将储物柜内部空间分割为若干物品储存箱,所述物品储存箱内分别用于放置棉球、润肤油、防水耳罩、医用防水胶带、毛巾和衣服等清洗护理的物品。

进一步的,所述外浴桶下方设置有废水收集箱和垃圾箱。所述废水收集箱与溢水孔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外浴桶上设置有水喷头。所述水喷头位于内浴桶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储物柜设置有推拉门。

进一步的,所述内浴桶的外部尺寸与外浴桶的内部尺寸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外浴桶侧壁上设置有溢水孔。所述溢水孔上可拆卸的设置有溢水孔密封塞。

进一步的,所述外浴桶底部设置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上可拆卸的设置有密封塞。

进一步的,所述外浴桶上设置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优选东莞市星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mf53-52温度传感器。所述立柱上设置有警报器,所述警报器通过导线与温度感应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可以一人在本装置上对新生儿进行洗澡、擦拭、护理和穿衣服等操作,节约空间。

2)为新生儿洗澡的过程中可以对新生儿的头部进行防护,防止新生儿的耳朵等部位进水。

3)设置有自动溢水防护的溢水孔,防止洗澡桶内的水位过高,从而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4)可以自动调节洗澡桶内的水温,使新生儿有一个舒适的洗澡和护理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浴桶升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外浴桶结构示意图;

图4为内浴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外浴桶,2-内浴桶,3-废水收集箱,4-垃圾箱,5-立柱,6-顶梁,7-电机,8-齿轮,9-悬挂柱,10-悬挂梁,11-齿轨,12-导向柱,13-支撑板,14-储物柜,15-推拉门,16-隔板,17-警报器,18-控制器,19-水喷头,20-温度感应器,21-颈枕,22-头部垫板,23-躯体洗澡区,24-长漏水孔,25-短漏水孔,26-上溢水孔,27-下溢水孔,28-溢水孔密封塞,29-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描述:

如图1-图4所示,一种新生儿科用清洗护理装置,包括外浴桶1和内浴桶2。

内浴桶2的外部尺寸与外浴桶1的内部尺寸一致,内浴桶2可上下移动的设置在外浴桶1内。

外浴桶1的两端设置有立柱5,两立柱5顶端之间设置有顶梁6。

顶梁6上方设置有电机7,电机7上设置有齿轮8。

内浴桶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悬挂柱9,两悬挂柱9顶端之间设置有悬挂梁10,悬挂梁10上方设置有齿轨11和两个导向柱12。齿轨11位于两个导向柱12之间。

齿轨11和导向柱12可上下移动的设置在顶梁6上。齿轨11和齿轮8相啮合,从而使电机7通过齿轮8和齿轨11带动内浴桶2上下移动。

内浴桶2内可拆卸的设置有颈枕21,颈枕21的尺寸形状与新生儿的颈部尺寸一致。颈枕21为柔性硅胶材料制成。

颈枕21的两侧分别为头部垫板22和躯体洗澡区23,头部垫板22的截面为弧形。头部垫板22比躯体洗澡区23的底面高。

内浴桶2的底部躯体洗澡区2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长漏水孔24。头部垫板2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短漏水孔25。

外浴桶1的侧部设置有支撑板13,支撑板13的顶部设置有储物柜14,储物柜14内设有若干隔板16,从而将储物柜14内部空间分割为若干物品储存箱,物品储存箱内分别用于放置棉球、润肤油、防水耳罩、医用防水胶带、毛巾和衣服等清洗护理的物品。

储物柜14设置有推拉门15。

外浴桶1上设置有水喷头19。

外浴桶1的下方设置有废水收集箱3和垃圾箱4。

外浴桶1上设置有温度感应器20;立柱5上设置有警报器17,警报器17通过导线与温度感应器20相连。

外浴桶1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孔29,排水孔29上可拆卸的设置有密封塞。

外浴桶1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上溢水孔26和两个下溢水孔27,两个上溢水孔26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两个下溢水孔27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上溢水孔26和下溢水孔27上均可拆卸的设置有溢水孔密封塞28。上溢水孔26和下溢水孔27均与废水收集箱3相连通。

立柱5上设置有控制器18,控制器18通过导线与电机7相连接,通过控制器18可以控制电机7的工作。

初始状态,内浴桶2放置在外浴桶1内的底部,储物柜14内放入棉球、润肤油、防水耳罩、医用防水胶带、毛巾和衣服等清洗护理的物品。给新生儿洗澡时,可根据新生儿体型,选择打开上溢水孔26或下溢水孔27,通过水喷头19向内浴桶2内放水,温度感应器20随时感应外浴桶1内水的温度,当感应到外浴桶1内的水温大于最高值或小于最低值时,连通警报器17向医护人员发出警报。护理人员可将新生儿放入内浴桶2内,颈部放到颈枕21上,将头部放到头部垫板22上,身体放到躯体洗澡区23处。当内浴桶2内的水到达上溢水孔26或下溢水孔27位置时,则可以通过上溢水孔26和下溢水孔27自动流入到废水收集箱3内,防止内浴桶2内的水位过高,对新生儿造成伤害。头部垫板22的位置高于躯体洗澡区23的底部,防止新生儿的耳朵进水,对新生儿的头部起到保护作用。可根据需要从储物柜14内取出棉球、防水耳罩、医用防水胶带等物品对新生儿进行洗澡。洗澡完毕,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控制器18启动电机7,电机7通过齿轮8、齿轨11带动内浴桶2向上慢慢升起,内浴桶2内的水全部通过长漏水孔24和短漏水孔25自动流入到外浴桶1内;护理人员可以从储物柜14内取出毛巾、润肤油等物品对新生儿进行擦拭和抹润肤油等操作,然后穿好干净的衣服,完成新生儿的清洗护理工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