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用餐具放置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13434发布日期:2020-10-17 00:42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酒店用餐具放置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务业特别是餐饮服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酒店用餐具放置盘。



背景技术:

在中式餐饮中,通常对应每个餐位,都需要按序拜访骨碟、口汤碗、调味碟、勺子、筷子、饮料杯、葡萄酒杯、烈性酒杯等。通常在就餐前,按照每桌预计人数均匀摆放整齐。但是在实际餐饮服务中,经常存在预计人数与实际人数不符的情况,此时则需要服务人员增撤餐具。比如原来为10人位的餐桌,桌上对应摆放有10套餐具。但是实际有11人,则需要挪动原来的10套餐具,并添加1套新的餐具,每1套餐具都需要重新摆放,费事费力,影响服务质量。因此,有必要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一种可便于成套摆放增撤餐具的酒店用餐具放置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可标准化放置成套餐具,确保餐具摆放,增撤餐具方便的酒店用餐具放置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酒店用餐具放置盘,用于成套标准化放置杯类餐具、碗盘类餐具、勺子、牙签、筷子,包括餐盘本体,所述的餐盘本体对应杯类餐具放置处具有可夹持杯类餐具的夹持件;所述的餐盘本体对应碗盘类餐具放置处具有与碗盘类餐具的碗底配合下凹的凹陷承托部;所述的餐盘本体对应勺子的勺头位置出向上凸出具有上端面与勺头底面相配合的搁置弧形部,所述的餐盘本体对应勺子的勺柄位置处下凹具有供勺柄嵌入放置的搁置柄部;所述的餐盘本体对应牙签的放置位置处下凹具有供牙签嵌入放置的牙签存放部;所述的餐盘本体对应筷子的放置位置处下凹具有供筷子嵌入放置的筷子存放部,所述筷子存放部对应筷子头部位置处还上凸具有筷架,所述的筷架上转动连接有限位部,所述的筷子头部压接在筷架与限位部之间;所述的餐盘本体对应搁置柄部、牙签存放部、筷子存放部侧方分别下凹具供拿取勺柄、牙签和筷子的取用槽。

在上述方案中,巧妙地根据成套餐具的摆放设计了餐盘本体,杯类餐具、碗盘类餐具、勺子、牙签、筷子可对应放置在餐盘本体上,同时对应了各类餐具的形状特性设计了不同的夹持件和下凹的部位,不仅便于餐具对位放置,同时在端动餐盘增加或者撤去餐具时,能防止各个餐具滑落或者倾倒,同时也可便于用餐者在用餐时正常取用或者放置餐具。

优选的,所述的夹持件包括固定杆和夹持部,所述的固定杆底部与餐盘本体固定,所述的夹持部则固定在固定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杯类餐具包括饮料杯、葡萄酒杯和烈性酒杯;所述的饮料杯位置处对应的夹持部为与饮料杯外壁形状直径相配合的环形件;所述的烈性酒杯位置处对应的夹持部也为与烈性酒杯外壁形状直径配合的环形件;所述的葡萄酒杯位置处对应的夹持部为可夹持葡萄酒杯的杯梗的开口件,所述的开口件呈c型开口设置,且开口件内壁与杯梗接触端面固定有硅胶条。

更进一步的,饮料杯对应的环形件高度最高位置不超过饮料杯高度的2/3,烈性酒杯对应的环形件高度最高位置不超过烈性酒杯高度的2/3。

优选的,为了便于碗盘类餐具定位摆放且在增撤过程中不易滑落,并且便于用餐者取用碗盘,所述的凹陷承托部的下凹深度在对应碗盘类餐具高度的1/3至2/3。

优选的,所述的餐盘本体还具有供宴会餐单卡入放置的餐单位。

进一步的,所述的餐单位为供宴会餐单插接的餐单槽。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服务人员端起餐盘本体,所述的餐盘本体两侧底部具有供服务员手指伸入端起餐盘本体的手柄卡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酒店用餐具放置盘,结构设计合理,可方便快捷的摆放餐具,且餐具摆放标准化,餐具不易倾倒滑落,成套增撤餐具方便,只需对应挪动并添加餐盘,无需重新一一摆放各个餐具,可有效简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中1、餐盘本体2、固定杆3、环形件4、开口件5、硅胶条6、凹陷承托部7、搁置弧形部8、搁置柄部9、牙签存放部10、筷子存放部11、筷架12、限位部13、取用槽14、餐单位15、手柄槽。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酒店用餐具放置盘,是本实用新型最优实施例,用于成套标准化放置杯类餐具、碗盘类餐具、勺子、牙签、筷子。所述的酒店用餐具放置盘包括餐盘本体1。为了便于服务人员端起餐盘本体1,所述的餐盘本体1两侧底部具有供服务员手指伸入端起餐盘本体1的手柄卡槽15。

餐盘本体1对应杯类餐具放置处具有可夹持杯类餐具的夹持件。所述的夹持件包括固定杆2和夹持部,所述的固定杆2底部与餐盘本体1固定,所述的夹持部则固定在固定杆2上。在实际设计中,夹持部则根据杯类餐具的形制对应设计成不同的结构。在中式餐饮酒席上,杯类餐具包括饮料杯、葡萄酒杯和烈性酒杯。所述的饮料杯位置处对应的夹持部为与饮料杯外壁形状直径相配合的环形件3;所述的烈性酒杯位置处对应的夹持部也为与烈性酒杯外壁形状直径配合的环形件3。在实际设计中,饮料杯对应的环形件3高度最高位置不超过饮料杯高度的2/3,烈性酒杯对应的环形件3高度最高位置不超过烈性酒杯高度的2/3。在放置上述两种杯型时,可直接手抓上端杯沿,对准环形件3的位置,从中插入杯体,杯体被良好的限位在环形件3内,在餐盘端起增撤时,不易发生滑脱。同时由于环形件3最高高度不超过杯体高度的2/3,上方的位置仍可便于服务员和用餐者抓取,取放方便。

葡萄酒杯位置处对应的夹持部为可夹持葡萄酒杯的杯梗的开口件4,所述的开口件4呈c型开口设置,且开口件4内壁与杯梗接触端面固定有硅胶条5。在放置葡萄酒杯时,可将杯梗对应开口件4的开口位置卡入开口内,由于硅胶条5的存在,材质相对较软,一方面能起到缓冲卡接的作用,一方面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范围,便于适应一定范围内不同粗细的杯梗,避免玻璃的杯梗过度受压发生断裂的情况。

餐盘本体1对应碗盘类餐具放置处具有与碗盘类餐具的碗底配合下凹的凹陷承托部6。为了便于碗盘类餐具定位摆放且在增撤过程中不易滑落,并且便于用餐者取用碗盘,所述的凹陷承托部6的下凹深度在对应碗盘类餐具高度的1/3至2/3。

餐盘本体1对应勺子的勺头位置出向上凸出具有上端面与勺头底面相配合的搁置弧形部7,所述的餐盘本体1对应勺子的勺柄位置处下凹具有供勺柄嵌入放置的搁置柄部8。餐盘本体1对应牙签的放置位置处下凹具有供牙签嵌入放置的牙签存放部9。餐盘本体1对应筷子的放置位置处下凹具有供筷子嵌入放置的筷子存放部10。筷子存放部10对应筷子头部位置处还上凸具有筷架11,所述的筷架11上转动连接有限位部12,所述的筷子头部压接在筷架11与限位部12之间。

向下凹陷的部位,可便于对应的餐具配合嵌入放置,并在餐盘移动时,不会发生餐具滑脱的情况。同时,在实际设计中,为了便于用餐者能从餐盘本体1中方便快捷地取出勺子、牙签和筷子,餐盘本体1对应搁置柄部8、牙签存放部9、筷子存放部10侧方分别下凹具供拿取勺柄、牙签和筷子的取用槽13。

在部分餐饮宴席上,还需要对应放置宴会餐单。针对这一需求,也可在餐盘本体1上设计供宴会餐单卡入放置的餐单位14。优选的,餐单位14可以是在餐盘本体1表面设计的供宴会餐单插接的插接槽。

如此设计的酒店用餐具放置盘,结构设计合理,可方便快捷的摆放餐具,且餐具摆放标准化,成套增撤餐具方便,只需对应挪动并添加餐盘,无需重新一一摆放各个餐具,可有效简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同时本方案巧妙地根据成套餐具的摆放设计了餐盘本体1,杯类餐具、碗盘类餐具、勺子、牙签、筷子可对应放置在餐盘本体1上,同时对应了各类餐具的形状特性设计了不同的夹持件和下凹的部位,不仅便于餐具对位放置,同时在端动餐盘增加或者撤去餐具时,能防止各个餐具滑落或者倾倒,便于用餐者在用餐时正常取用或者放置餐具。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