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擦地机用的自动补水清洗水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14289发布日期:2020-10-17 00:44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擦地机用的自动补水清洗水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洁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擦地机用的自动补水清洗水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家用擦地机以智能方便的优势逐渐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可对地砖或地板进行除尘、拖地、打蜡、抛光等,帮助人们摆脱用拖把费力清洁地面的情况,节约了人们打扫地面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擦地机通常包括主机、设置在主机内部的驱动电机以及支承在主机上的手柄,所述的主机在下方安装转盘式抹布,使用者拿持手柄末端来控制主机移动,同时驱动电机控制转盘式抹布旋转来对地面进行清洁。擦地机使用过后需要对抹布进行清洗,将其上粘附的脏物去除后拧干才可以再次使用。然而,擦地机抹布的清洗问题让用户感到十分头疼,同时体验感也在降低,主要的问题在于:抹布不能自动清洗,需要从主机上拆下后进行洗涤,比较费力,而且十分不便;尽管现在市面上出现了不少专用于擦地机抹布清洗的清洗桶,但都不具备挤干功能,使得抹布洗后再用时会在地面形成大片水渍,不仅对地板造成损害,而且也容易引发打滑、摔倒等事件;此外,现有清洗桶在工作过程中还需要不断补水,因无法自动调节桶内水量而容易出现清洗桶中水位过低或过高的情况,水位过低时若不手动加水会导致清洗工作无法进行,而水位过高时稍不注意就有可能使清洗液进入主机内腔,造成主机损坏。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对现有擦地机的清洗桶结构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擦地机用的自动补水清洗水桶,解决了现有擦地机转盘式抹布不容易定位而导致清洁效果欠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擦地机用的自动补水清洗水桶,所述的擦地机包括主机和支承在主机上的手柄,所述的主机在底部设有转盘,所述的转盘的下方设有抹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洗水桶包括内桶、升降支架、水箱以及液位传感器,所述的内桶放置在水箱内,用于盛放清洗液,所述的升降支架包括支撑柱、升降弹簧、托盘、清洗盘以及限位板,所述的支撑柱立设在内桶的底部,所述的升降弹簧套设在支撑柱上,下端由内桶的底部支撑,所述的托盘在中间向下延伸形成套筒,所述的套筒套设在升降弹簧外,所述的清洗盘设置在托盘上,所述的限位板嵌设在清洗盘的中央,位置与支撑柱相对应,当升降弹簧处于自然伸展状态下时,其上端高出支撑柱的顶部且与套筒的顶壁抵触,此时的套筒的顶壁与支撑柱的顶端之间的间隙高度小于抹布的厚度,所述的清洗盘的上表面间隔形成有若干刮洗条,所述的水箱在内腔设置电动水泵,所述的电动水泵在下端连接吸水管,在上端连接进水管,水箱在顶部开设出水口,所述的进水管通过出水口延伸至水箱外并从内桶的桶口延伸进内桶内,为内桶补给清洗液,所述的液位传感器安装在内桶的位于清洗盘下方的内侧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外桶,所述的外桶套在内桶外,并随内桶一起放置在水箱内,内桶的桶壁上开设有用于限定清洗液的液面高度的溢水口,内桶在桶体底部间隔设置若干支撑肋板,外桶的内底壁和内桶的外底壁之间通过所述的支撑肋板形成储水腔,外桶的内侧壁和内桶的外侧壁之间的缝隙形成连通溢水口和储水腔的溢水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限位板在四周边沿形成若干卡脚,所述的清洗盘在中央形成一通孔,所述的通孔在上端口四周且对应卡脚设置若干固定脚,所述的限位板通过卡脚与固定脚的配合安装而固定在通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刮洗条在清洗盘上以间隔状态平行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外桶在桶口的内侧壁上形成一圈台阶,所述的内桶的桶口向外翻折形成桶沿,当内桶放置在外桶内时所述的桶沿搁置在所述的台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外桶的桶口向外翻折形成翻边,外桶通过该翻边搁置在水箱的内腔中。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市面上水桶清洗抹布后无法挤干抹布的问题,改善了擦地机的使用便利性和安全性;采用内外桶的结构,能有效防止抹布清洗过程中的溢水问题;在清洗液过少时,能进行自动补水;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未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内桶、11.溢水口、12.支撑肋板、13.桶沿;2.外桶、21.储水腔、22.溢水通道、23.台阶、24.翻边;3.升降支架、31.支撑柱、32.升降弹簧、33.托盘、331.套筒、34.清洗盘、341.通孔、342.刮洗条、35.限位板、351.卡脚;4.主机、41.转盘、42.抹布;5.手柄;6.水箱、61.电动水泵、611.吸水管、612.进水管、62.出水口;7.液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擦地机用的自动补水清洗水桶,所述的擦地机包括主机4和支承在主机4上的手柄5,所述的主机4在底部设有转盘41,所述的转盘41的下方设有抹布42。所述的清洗水桶包括内桶1、外桶2、升降支架3、水箱6以及液位传感器7。所述的内桶1置于外桶2内,用于盛放清洗液,外桶2套在内桶1外,并随内桶1一起放置在水箱6内。外桶2在桶口的内侧壁上形成一圈台阶23,所述的内桶1的桶口向外翻折形成桶沿13,当内桶1放置在外桶2内时所述的桶沿13搁置在所述的台阶23上。内桶1的桶壁上开设有用于限定清洗液的液面高度的溢水口11,内桶1在桶体底部间隔设置若干支撑肋板12,外桶2的内底壁和内桶1的外底壁之间通过所述的支撑肋板12形成储水腔21,外桶2的内侧壁和内桶1的外侧壁之间的缝隙形成连通溢水口11和储水腔21的溢水通道22。所述的升降支架3包括支撑柱31、升降弹簧32、托盘33、清洗盘34以及限位板35。所述的支撑柱31立设在内桶1的底部,所述的升降弹簧32套设在支撑柱31上,下端由内桶1的底部支撑。所述的托盘33在中间向下延伸形成套筒331,所述的套筒331套设在升降弹簧32外。所述的清洗盘34设置在托盘33上,所述的限位板35嵌设在清洗盘34的中央,位置与支撑柱31相对应,具体的,所述的清洗盘34在中央形成一通孔341,所述的限位板35在四周边沿形成若干卡脚351,限位板35通过卡脚351嵌入通孔341内。当升降弹簧32处于自然伸展状态下时,其上端高出支撑柱31的顶部且与套筒331的顶壁抵触,此时的套筒331的顶壁与支撑柱31的顶端之间的间隙高度小于抹布42的厚度,而清洗盘34的高度则与溢水口11的底部相齐平。请参阅图3,所述的清洗盘34的上表面间隔形成有若干刮洗条342,若干刮洗条342在清洗盘34上以间隔状态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外桶2的桶口向外翻折形成翻边24,外桶2通过该翻边24搁置在水箱6的内腔中。所述的水箱6在内腔设置电动水泵61,所述的电动水泵61在下端连接吸水管611,在上端连接进水管612,水箱6在顶部开设出水口62,所述的进水管612通过出水口62延伸至水箱6外并从内桶1的桶口延伸进内桶1内。所述的液位传感器7安装在内桶1的位于清洗盘34下方的内侧壁上。液位传感器7通过无线通信与控制器(未图示)连接,控制器控制电动水泵61的启动和停止。液位传感器结合控制器与电动水泵61配合,通过液位高低来进行启动或停止电动水泵61的操作,在现有技术中已有诸多公开,此处省略赘述。

请参阅图2并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进行详细说明。使用时,先往内桶1内注入适量清洗液,清洗液的高度与清洗盘34齐平。接着将抹布42连同主机4放置在清洗盘34上,此时升降弹簧32会有一定的压缩形变,但在不受其他外力的情况下所述的抹布42仍将处在清洗液液面之上,用手按压手柄5,所述的升降弹簧32受力而向下压缩,抹布42随之下移并开始浸入清洗液中。当套筒331随着升降弹簧32的压缩而抵靠至支撑柱31上时,抹布42的下移达到最大垂直距离。由于升降弹簧32在自然伸展状态下的套筒331的顶壁与支撑柱31的顶端之间的间隙高度小于抹布42的厚度,因此当抹布42的下移达到最大垂直距离时,抹布42也只是大部分浸入了清洗液中,这样可避免抹布42完全浸入清洗液中所导致的主机4内腔进水的可能。然后启动主机4使抹布42旋转,抹布42与刮洗条342发生摩擦以去除粘附在其上的脏污。如果需要挤干抹布中的水时,轻轻提起手柄5,使升降弹簧32恢复至自然伸展状态,清洗盘34将抹布42托举出液面,此时拖动抹布42按圆周方向在清洗盘34上进行挤压,通过抹布42与刮洗条342之间的刮擦可去除抹布42中的多余水分。再次清理地面时,抹布42不再会有过多水分残留地面,使得地面清理比较方便、安全。在清洗盘34上下升降的过程中,当清洗液的液面上升至溢水口11时,多余的清洗液会通过溢水口11及溢水通道22流入到外桶2的储水腔21中。在上述过程中,若液位传感器7检测到内桶1中清洗液过少时,控制器控制电动水泵61启动,由电动水泵61将水箱6中的清洗液补充给内桶1,当内桶1中的液面恢复到正常高度时,再由控制器控制电动水泵61停止抽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