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喷淋系统及应用有该喷淋系统的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95675发布日期:2021-04-16 11:48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层喷淋系统及应用有该喷淋系统的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层喷淋系统及应用有该喷淋系统的清洗机。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洗碗机作为一种厨房用家电产品,越来越多的进入家庭。目前市场上的洗碗机一般分为台式、柜式、槽式三种,其中,台式洗碗机即为整体式独立结构,一般放置在台面上使用;柜式洗碗机也是一种独立结构,但需要嵌入到厨柜中使用;槽式洗碗机则是与水槽结合在一起,一般安装在厨房橱柜中使用。
3.上述各种形式的洗碗机一般均是通过水泵将水提起并喷向清洗空间中的碗碟、果蔬从而达到清洗作用,采用的是单层喷淋系统,其叶轮也仅仅是满足于单层喷淋系统所需的流量和压力。工作时,餐具在喷淋臂上方,喷淋臂喷出水流从下至上冲洗餐具。由于清洗的水流只在有限方向具有冲击力,所以现水槽洗碗机对用户的餐具摆放和餐具外形要求很高,餐具摆放不正确或餐具形状不匹配会导致洗净度不理想,且当餐具摆放正确的情景下,部分形状的餐具顶部也可能会有杂质残留,影响洗净效果和用户体验。
4.上下同时喷淋的双层喷淋系统能有效提高清洗效果,因此,提供一种能满足双层喷淋系统所需流量和压力的结构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提供上下层稳定水流量从而提高清洗效果的双层喷淋系统。
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喷淋系统的清洗机,该清洗机能有效消除清洗死角、提高清洗效果。
7.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层喷淋系统,包括第一喷臂及叶轮组件,所述第一喷臂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本体,该本体内部中空形成自中间沿长度方向分别向两端延伸的第一流道、第二流道,所述本体中部形成分别与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的进水端相连通的集水腔,所述叶轮组件用于向第一喷臂中泵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第一喷臂上方的第二喷臂,该第二喷臂通过输水通道与第一喷臂的集水腔流体连通。
8.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喷臂底壁的中央部位开有对应集水腔的第一进水口,所述叶轮组件的至少局部能转动地穿过第一进水口位于集水腔中。所述集水腔的侧壁处大致自与其相切的位置向第一流道入水端倾斜延伸形成第一加压段,对应的,所述集水腔的另一侧壁处与第二流道的入水端之间形成有第二加压段,该第二加压段与所述第一加压段相对于集水腔的中央部位中心对称。
9.优选地,所述集水腔的侧壁处大致自与其相切的位置向外倾斜延伸形成第三加压段、第四加压段,该第三加压段与第四加压段均位于所述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的入水端之间且相对于集水腔的中央部位中心对称,所述输水通道的进水端与第三加压段、第四加压
段的出水端相连接。设置该第三加压段、第四加压段,以提高向第二喷臂输水的压力,进而保持位于上方的第二喷臂中也具有较大的水流量。
10.优选地,所述输水通道包括位于上部且竖向延伸的第一部分及位于该第一部分下方的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对应第一喷臂集水腔的上方布置,所述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均为c形结构且呈螺旋状连接在第一部分下端与第一喷臂的两侧,所述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的螺旋方向一致,所述第二部分的下端与第三加压段的出水端相连接,所述第三部分的下端与第四加压段的出水端相连接。采用上述结构,c形的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的螺旋方向恰好与相应加压段的轨迹相同,从而避免能量损失,保持第二喷臂中较大的水流量。
11.为了便于连接,所述第二喷臂底壁的中央部位开有第二进水口、顶壁上开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喷水口,该第二进水口与所述输水通道第一部分的上端相连接。
12.作为改进,所述输水通道的侧壁上连接有能在水流流通状态下向输水通道中加气的加气结构。设置该加气结构,可使第二喷臂中喷出的水中携带有起泡,从而通过空化效应加大对污物的剥离力,提高清洗效果,以弥足第二喷臂位于上方其水压不足的缺点。
13.优选地,所述加气结构包括壳体及弹性软垫,所述壳体中部具有中空的圆柱状内腔,所述弹性软垫为与该内腔相匹配的圆柱状且设于该内腔中,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具有将该内腔与外界大气相连通的第一通道,所述壳体的第二端具有将该内腔与输水通道内部相连通的第二通道;所述弹性软垫上开有沿轴向延伸的透气口,该透气口的第一端对应第一通道外围的壳体内壁布置,该透气口的第二端对应第二通道布置。采用该结构,当输水通道中有水流过时,会在通道内壁形成负压,从而对弹性软垫进行挤压,使透气口的第一端脱离壳体内壁而位于内腔中,此时,空气可经第一通道、内腔、透气口、第二通道进入输水管道中。
14.一种应用有上述双层喷淋系统的清洗机,包括箱体,该箱体内部中部形成洗涤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喷淋系统设于洗涤腔中,所述箱体底部外侧设置有用于驱动叶轮组件旋转的驱动件,该驱动件的输出端穿过箱体底壁伸入洗涤腔中与叶轮组件相连接。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叶轮组件向第一喷臂的集水腔中汲水,水流经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分散后喷出,进行下层喷淋;同时,集水腔中的水还通过输出通道进入其上方的第二喷臂中,进行上层喷淋,从而实现双层喷淋。应用有上述双层喷淋系统的清洗机扩大了喷淋范围,有利于消除清洗死角,提高清洗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层喷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的剖视图;
18.图3为图1中第一喷臂的剖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气结构的剖视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清洗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2.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双层喷淋系统包括第一喷臂1、叶轮组件3及第二喷臂2,第一喷臂1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本体,该本体内部中空形成自中间沿长度方向分别向两端延伸的第一流道11、第二流道12,本体中部形成分别与第一流道11、第二流道12的进水端相连通的圆形集水腔10,叶轮组件3用于向第一喷臂1中泵水。第二喷臂2间隔布置在第一喷臂1的上方,第二喷臂2通过输水通道4与第一喷臂1的集水腔10流体连通。
23.上述第一喷臂1底壁的中央部位开有对应集水腔10的第一进水口13、顶壁上开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喷水孔,叶轮组件3包括位于上部的离心叶轮31及下部的轴流叶轮32,离心叶轮31能转动地设于集水腔10中,用于将集水腔10中的水沿周向分散,从而使水流保持较高的水压进入流道中,轴流叶轮32位于第一进水口13的下方,用于将第一喷臂1下方的水向上汲取入集水腔10中。
24.本实施例集水腔10的侧壁处大致自与其相切的位置向第一流道11入水端倾斜延伸形成第一加压段100,对应的,集水腔10的另一侧壁处与第二流道12的入水端之间形成有第二加压段200,该第二加压段200与第一加压段100相对于集水腔10的中央部位中心对称。集水腔10的侧壁处大致自与其相切的位置向外倾斜延伸形成第三加压段300、第四加压段400,该第三加压段300与第四加压段400均位于第一流道11与第二流道12的入水端之间且相对于集水腔10的中央部位中心对称,输水通道4的进水端与第三加压段300、第四加压段400的出水端相连接。设置该第三加压段300、第四加压段400,以提高向第二喷臂2输水的压力,进而保持位于上方的第二喷臂2中也具有较大的水流量。
25.上述输水通道4包括位于上部且竖向延伸的第一部分41及位于该第一部分41下方的第二部分42、第三部分43,第一部分41对应第一喷臂1集水腔10的上方布置,第二部分42、第三部分43均为c形结构且呈螺旋状连接在第一部分41下端与第一喷臂1的两侧,第二部分42与第三部分43的螺旋方向一致,第二部分42的下端与第三加压段300的出水端相连接,第三部分43的下端与第四加压段400的出水端相连接。采用上述结构,c形的第二部分42、第三部分43的螺旋方向恰好与相应加压段的轨迹相同,从而避免能量损失,保持第二喷臂2中较大的水流量。
26.为了便于连接,第二喷臂2底壁的中央部位开有第二进水口21、顶壁上开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喷水口,该第二进水口21与输水通道4第一部分41的上端相连接。
27.在本实施例中,输水通道4的侧壁上连接有能在水流流通状态下向输水通道4中加气的加气结构5。设置该加气结构5,可使第二喷臂2中喷出的水中携带有起泡,从而通过空化效应加大对污物的剥离力,提高清洗效果,以弥足第二喷臂位于上方其水压不足的缺点。上述加气结构5包括壳体51及弹性软垫52,壳体51中部具有中空的圆柱状内腔511,弹性软垫52为与该内腔511相匹配的圆柱状且设于该内腔511中,壳体51的第一端具有将该内腔511与外界大气相连通的第一通道510,壳体51的第二端具有将该内腔511与输水通道4内部相连通的第二通道520;弹性软垫52采用橡胶材料制作,弹性软垫52上开有沿轴向延伸的透气口521,该透气口521的第一端对应第一通道510外围的壳体51内壁布置,该透气口521的第二端对应第二通道520布置。采用该结构,当输水通道4中有水流过时,会在通道内壁形成负压,从而对弹性软垫52进行挤压,使透气口521的第一端脱离壳体51内壁而位于内腔511中,此时,空气可经第一通道510、内腔511、透气口521、第二通道520进入输水管道4中。
28.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应用有上述双层喷淋系统的清洗机包括箱体6,该箱体6内
部中部形成洗涤腔61,双层喷淋系统a设于洗涤腔61中,第一喷臂1通过导流座能转动地支撑在箱体6的内底壁上,箱体6底部外侧设置有用于驱动叶轮组件3旋转的驱动件7,该驱动件7为电机,驱动件7的输出轴71穿过箱体6底壁伸入洗涤腔51中与叶轮组件3相连接,从而驱动叶轮组件3旋转。
29.使用时,叶轮组件3向第一喷臂1的集水腔10中汲水,水流经第一流道11、第二流道12分散后喷出,进行下层喷淋;同时,集水腔10中的水还通过输出通道4进入其上方的第二喷臂2中,进行上层喷淋,从而实现双层喷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