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框与开口边缘调节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83784发布日期:2020-11-27 10:32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框与开口边缘调节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框与开口边缘的固接,尤指一种框与开口边缘调节件。



背景技术:

在门窗的安装中通常都是预留出门窗安装洞口,后安装门窗,而预先留出的洞口做工比较粗糙,平整度与垂直度都达不到要求,后期安装的门窗框,通常尺寸都会做得比洞口尺寸小,所以当安装门窗框时是用垫块不断垫整调节才能垫平,安装过程麻烦,工作效率低。对此,中国专利201520637713.9公开了《一种调节窗框与钢副框安装间隙的调节件》,用于调节窗框与钢副框的安装间隙。该调节件包括卡头和卡扣两个部件,其卡扣为两个半环形结构,加工过程较繁锁,使用中在型材开孔过大时,两个半环形卡扣会跟着拧动的螺丝一起转,而螺丝不伸缩,达不到调节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可靠的框与开口边缘调节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框与开口边缘调节件,包括螺合连接的螺丝和螺母,螺丝上有外螺纹和旋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上有与螺丝的外螺纹相配的内螺纹,并有安装孔。

进一步地:

所述螺母呈∟形,内螺纹和安装孔分别布置于∟形的两边上。

螺母中内螺纹的外壁上有楔形倒刺。

所述旋动结构是内六角孔。

所述螺母使用塑胶制成。塑胶制品可使楔形倒刺更有弹性且成本比金属制品低。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可靠。应用广泛,适用于不同的型材系统。安装简便,用内六角扳手即可进行间隙的调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4-1、4-2、4-3是本实用新型安装过程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调节示意图,l是调节间隔。

图中:1为螺丝、11为旋动结构、12为外螺纹、2为螺母、21为楔形倒刺、22为安装孔、23为内螺纹、3为窗框、4为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一种框与开口边缘调节件,包括螺合连接的螺丝1和螺母2,螺丝1上有外螺纹12和旋动结构11,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2上有与螺丝1的外螺纹12相配的内螺纹23,并有安装孔22。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

所述螺母2呈∟形,内螺纹23和安装孔22分别布置于∟形的两边上。

螺母2中内螺纹23的外壁上有楔形倒刺21。

所述旋动结构11是内六角孔。

所述螺母2使用塑胶制成。

螺丝1设有旋动结构11,可以使用旋动工具进行旋转。螺母2与螺丝1通过螺纹连接,螺丝1旋转后与螺母2之间可产生延轴线方向的相对位移。

使用时,先在窗框3的四周按照一定间隔,预先钻取合适直径的安装孔,将螺母2扣入窗框3的预制圆孔内,螺母2的楔形倒刺21卡住窗框3,使螺母2不松脱。将螺丝1拧入螺母2内。将窗框3放入墙体4(或钢副框)内后,使螺丝1端面对准墙体4(或钢副框)内口平面,并起支撑窗框3的作用。用工具扳动螺丝1,在螺纹的作用下,螺丝1绕螺母2旋转,并延其轴线方向产生位移,从而带动窗框3产生位移,以此来调节窗框3与墙体4(或钢副框)的间隙,最终使窗框横平竖直。



技术特征:

1.一种框与开口边缘调节件,包括螺合连接的螺丝(1)和螺母(2),螺丝(1)上有外螺纹(12)和旋动结构(11),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2)上有与螺丝(1)的外螺纹(12)相配的内螺纹(23),并有安装孔(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与开口边缘调节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2)呈∟形,内螺纹(23)和安装孔(22)分别布置于∟形的两边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与开口边缘调节件,其特征在于:螺母(2)中内螺纹(23)的外壁上有楔形倒刺(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与开口边缘调节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动结构(11)是内六角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与开口边缘调节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2)使用塑胶制成。


技术总结
一种框与开口边缘调节件,包括螺合连接的螺丝(1)和螺母(2),螺丝(1)上有外螺纹(12)和旋动结构(11),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2)上有与螺丝(1)的外螺纹(12)相配的内螺纹(23),并有安装孔(22)。其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可靠。应用广泛,适用于不同的型材系统。安装简便,用内六角扳手即可进行间隙的调节。

技术研发人员:黄少为;黄静;刘祥;孙大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孙大秀
技术研发日:2020.03.17
技术公布日:2020.11.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