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床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28069发布日期:2020-11-06 12:58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滑床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滑床架。



背景技术:

床架是用来安放床垫的一种常用家居用具,现有的床架大多包括床框和间隔设置于床框上的床杆,床垫直接放置于床框和床杆上,为避免床杆刮伤床垫,其顶部一般比较光滑,使得床垫使用时容易沿着床杆滑移,影响床垫的正常使用。同时,为了提高床杆的受力性能,一般会在床杆的下方安装用于支撑各个床杆的纵梁,床杆与纵梁直接接触,由于纵梁和床杆大部分都是采用金属杆件,在床杆承重时,床杆与纵梁之间会发生刮擦,从而产生刺耳的噪音,也会使得床杆与纵梁的磨损加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滑床架,其既能防止安放的床垫发生滑移,又能防止床杆因直接接触而发生刮擦产生噪音和磨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滑床架,包括床框和多个床杆,所述床框包括上框架和用于支撑所述上框架的下框架,所述床杆沿着所述上框架的长度方向设置,还包括中纵梁、软质隔片及防滑件,所述中纵梁的两端分别固设于所述上框架中,用于支撑所述床杆,并在所述中纵梁和床杆之间设置有所述软质隔片,所述防滑件的底面粘附于所述床杆的顶部、顶面与放置于所述上框架中的床垫相粘连。

进一步地,所述软质隔片为长条状,其沿着所述中纵梁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软质隔片采用eva材料或者橡胶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软质隔片包括隔片本体和下防滑部,所述隔片本体的底面向上凹陷形成所述下防滑部,所述下防滑部呈槽状,并与所述中纵梁的宽度相适应。

更进一步地,所述软质隔片还包括若干个上防滑部,所述隔片本体的顶面向上凸伸形成所述上防滑部,所述上防滑部呈槽状,并与所述床杆的宽度相适应。

进一步地,所述上防滑部沿着所述软质隔片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其数量与所述床杆的数量相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件呈片状结构,其沿着所述床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防滑件上下两个面均具有粘性,每一所述床杆的顶部均粘附有所述防滑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在床杆和床垫之间设有防滑件,通过防滑件将床杆和床垫粘连在一起,防止安放的床垫发生滑移;同时,在中纵梁和床杆之间设置有软质隔片,以避免床杆和中纵梁直接接触,防止纵梁和床杆之间因直接接触而发生刮擦产生噪音和磨损。

2、本实用新型中软质隔片包括与中纵梁宽度相适应的下防滑部,通过下防滑部与中纵梁的配合,可以防止软质隔片在使用时脱离中纵梁,可以确保软质隔片的正常使用。

3、本实用新型中软质隔片还包括与床杆宽度相适应的上防滑部,通过上防滑部与床杆的配合,可以防止软质隔片在使用时脱离床杆,可以进一步确保软质隔片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中软质隔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床框100、上框架110、下框架120;

床杆200;

中纵梁300;

软质隔片400、隔片本体410、下防滑部420、上防滑部430;

防滑件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配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滑床架,包括床框100和多个床杆200,所述床框100包括上框架110和用于支撑所述上框架110的下框架120,所述床杆200沿着所述上框架110的长度方向设置,还包括中纵梁300、软质隔片400及防滑件500。

所述中纵梁300的两端分别固设于所述上框架110中,用于支撑所述床杆200,并在所述中纵梁300和床杆200之间设置有所述软质隔片400,所述防滑件500的底面粘附于所述床杆200的顶部、顶面与放置于所述上框架110中的床垫(图中未示出)相粘连。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软质隔片400为长条状,其沿着所述中纵梁300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软质隔片400采用eva材料或者橡胶材料制成,通过所述软质隔片400可以避免所述床杆200和中纵梁300直接接触,防止所述中纵梁300和床杆200之间因直接接触而发生刮擦产生噪音和磨损。

所述防滑件500呈片状结构,其沿着所述床杆200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防滑件500上下两个面均具有粘性,每一所述床杆200的顶部均粘附有所述防滑件500,通过所述防滑件500将所述床杆200和床垫粘连在一起,防止安放的所述床垫发生滑移,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滑件500采用双面胶或者类似双面胶的结构,能够实现双面粘连的作用。

实施例二

配合图1、图3及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所述软质隔片400包括隔片本体410和下防滑部420,所述隔片本体410的底面向上凹陷形成所述下防滑部420,所述下防滑部420呈槽状,并与所述中纵梁300的宽度相适应。通过所述下防滑部420与中纵梁300的配合,可以防止所述软质隔片400在使用时脱离中纵梁300,可以确保所述软质隔片400的正常使用。

此外,还可以在所述软质隔片400的顶部设置若干个所述上防滑部430,所述上防滑部430由所述隔片本体410的顶面向上凸伸而形成。所述上防滑部430呈槽状,并与所述床杆200的宽度相适应。在本实施例中,上防滑部430沿着所述软质隔片400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其数量与所述床杆200的数量相一致。通过所述上防滑部430与床杆200的配合,可以防止所述软质隔片400在使用时脱离所述床杆200,可以进一步确保所述软质隔片400的正常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滑床架,包括床框和多个床杆,所述床框包括上框架和用于支撑所述上框架的下框架,所述床杆沿着所述上框架的长度方向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纵梁、软质隔片及防滑件,所述中纵梁的两端分别固设于所述上框架中,用于支撑所述床杆,并在所述中纵梁和床杆之间设置有所述软质隔片,所述防滑件的底面粘附于所述床杆的顶部、顶面与放置于所述上框架中的床垫相粘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隔片为长条状,其沿着所述中纵梁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软质隔片采用eva材料或者橡胶材料制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滑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隔片包括隔片本体和下防滑部,所述隔片本体的底面向上凹陷形成所述下防滑部,所述下防滑部呈槽状,并与所述中纵梁的宽度相适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滑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隔片还包括若干个上防滑部,所述隔片本体的顶面向上凸伸形成所述上防滑部,所述上防滑部呈槽状,并与所述床杆的宽度相适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滑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防滑部沿着所述软质隔片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其数量与所述床杆的数量相一致。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滑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件呈片状结构,其沿着所述床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防滑件上下两个面均具有粘性,每一所述床杆的顶部均粘附有所述防滑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滑床架,其包括床框和多个床杆,所述床框包括上框架和用于支撑所述上框架的下框架,所述床杆沿着所述上框架的长度方向设置,还包括中纵梁、软质隔片及防滑件,所述中纵梁的两端分别固设于所述上框架中,用于支撑所述床杆,并在所述中纵梁和床杆之间设置有所述软质隔片,所述防滑件的底面粘附于所述床杆的顶部、顶面与放置于所述上框架中的床垫相粘连。本实用新型在床杆和床垫之间设有防滑件,通过防滑件将床杆和床垫粘连在一起,防止安放的床垫发生滑移;同时,在中纵梁和床杆之间设置有软质隔片,以避免床杆和中纵梁直接接触,防止纵梁和床杆之间因直接接触而发生刮擦产生噪音和磨损。

技术研发人员:陈景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馨天达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03
技术公布日:2020.11.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