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触电卫生水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16635发布日期:2021-03-12 10:49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触电卫生水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触电卫生水壶。



背景技术: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人们日常的出行、住酒店需求日益旺盛,各酒店现有传统烧水壶因各种卫生问题,已无法满足人们对于健康、安全、卫生的需求。据了解,绝大多数酒店房间配置的烧水壶为市场常见的,带电源底座,不锈钢材质的烧水壶,传统烧水壶;此类型烧水壶优势:结构简单、价格便宜、经久耐用;但此类型烧水壶比较适合家用,在类似于酒店这类型流动人群入住的场所,它的缺陷也比较明显:不美观、噪声较大、难以清洁、由之前入住客人导致的卫生隐患。特别是近年来多番见诸报端的恶性卫生事件,导致大多数入住酒店的人士产生了一种天然的抗拒心理:“酒店的烧水壶不干净,不能烧水喝”。此类事情不绝于耳,在令人恶心、气愤之余,更多的是无奈。中国人历来爱喝开水,特别是舟车劳顿之后,回到酒店,沏一杯热茶,可以一扫旅途的疲惫。而诸如上述的事件,让人们彻底对酒店里这种传统的烧水壶产生了抗拒心理,即便是水壶本身是干净的,很多人也无法逾越内心的鸿沟,宁可喝一杯冷水也不“以身试法”。这不竟让我们深思:酒店客房是私密空间,住客的行为又不可能被监视。那么,究竟该如何解决酒店住客一杯开水的问题呢?

现有技术中,针对于此类问题涉及不多,大多数还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不能根本性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特别是针对于酒店行业中的烧水安全性问题得不到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鉴于此,针对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清洁卫生好,安全美观环保,成本低廉的新型烧水壶是很有必要的,特此发明新型烧水壶,用以淘汰原有的产品。不仅提升酒店的服务质量,更是为广大出行入住酒店的朋友们提供健康、安全、卫生的旅行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触电卫生水壶,其具有清洁卫生,安全美观环保,成本低廉的特点,适用于酒店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防触电卫生水壶,包含加热座、壶身、导热内胆和防漏结构;上述壶身上设有壶口;上述导热内胆上设有与上述壶口对应的内胆口;上述导热内胆可替换地设置于上述壶身内部;上述壶身内部通过上述加热座通电加热;上述壶身上设有的漏水孔;上述防漏结构可调节地设于上述漏水孔上以打开或关闭上述漏水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壶身上设有导水口;上述内胆上设有与上述导水口对应的出水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漏水孔位于上述壶身底部;上述防漏结构可拆卸地连接在上述壶身上以打开或关闭上述漏水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防漏结构位于上述壶身外部;上述加热座设有用于容纳上述防漏结构的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壶身底部与上述加热座对应匹配以将上述壶身安装到上述加热座上,从而实现上述壶身内部通过上述加热座通电加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防漏结构可拆卸地设于上述壶身上;上述防漏结构与上述壶身之间设有密封结构;上述密封结构位于上述漏水孔一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防漏结构连接在上述加热座上,以通过上述壶身安装在上述加热座上实现上述防漏结构可调节地设于上述漏水孔上。

清洁卫生,安全美观环保,成本低廉的特点,适用于生活用具的技术领域,特别适合酒店用具领域。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通过导热内胆放入壶身内部,并且导热内胆上的内胆口通过壶身上的壶口加水以加热。通过导热内胆可替换地设置在壶身内部,便于更换和对导热内胆消毒,实现了清洁卫生和成本低的目的,满足于酒店使用。通过加热座通电加热壶身内部,从而对导热内胆内盛的水加热。通过在壶身上设置漏水孔,防止壶身在不放入导热内胆时使用造成不卫生的问题。通过防漏结构打开或关闭漏水孔,从而在通过导热内胆加热水时关闭漏水孔,达到防止导热内胆损坏而漏水,提高了水壶使用的安全性。通过更换和消毒导热内胆,防止壶身内部产生水垢,起到美观和环保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防触电卫生水壶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防触电卫生水壶的倒立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防触电卫生水壶的防漏结构安装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防触电卫生水壶的防漏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防触电卫生水壶的倒立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防触电卫生水壶的倒立示意图。

图标:1-壶身,2-导热内胆,3-加热座,4-漏水孔,5-壶盖,6-导水口,7-手把,8-连接座,9-防漏结构,10-密封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实施例1请参照图1~图3,图1~图3所示为防触电卫生水壶。本实施例提供防触电卫生水壶,包含加热座3、壶身1、导热内胆2和防漏结构9。

详细的,壶身1上设有可进水和出水的壶口。壶口位于壶身1的上部。导热内胆2上设有与壶口对应的内胆口。导热内胆2可替换地设置于壶身1内部以通过内胆口盛水。可选的,导热内胆2的形状和壶身1匹配,从而使得导热内胆2的盛水空间充足,并且导热内胆2与壶身1接触面积大使得受热更均匀,加快了水的加热速度。壶身1内部通过加热座3通电加热,以通过壶身1内部加热导热内胆2中的水。可选的,加热座3可以通过钨丝线圈、涡流加热和发热盘中的一种,从而对壶身1内部进行加热。其中,钨丝线圈常常使用在电陶炉领域,涡流加热常常使用在电磁炉领域,发热盘常常使用在电饭锅领域。并且,现有的壶身1内部通过加热座3加热也属于现有技术,因此在此不必详细描述。壶身1上设有漏水孔4,其中漏水孔4是通孔,使得壶身1在不使用导热内胆2时壶身1内部不能盛水,防止人们在没放入导热内胆2时使用壶身1烧水。防漏结构9可调节地设于漏水孔4上以打开或关闭漏水孔4。可选的,防漏结构9设于漏水孔4上。可选的,防漏结构9可以设置在壶身1内部或者外部。可选的,防漏结构9可调节的方式可以通过螺母、螺栓或其他方式实现。通过调节防漏结构9关闭漏水孔4,从而防止导热内胆2中的水从漏水孔4漏出壶身1而造成用电事故。其中,导热内胆2由于使用不当、损坏或者其他问题,导致导热内胆2中的水通过漏水孔4漏出,导致被烫、饮用不卫生和用电等安全问题产生。可选的,导热内胆2通过壶口进行更换。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壶身1上设有导水口6;内胆上设有与导水口6对应的出水口。

详细的,导水口6通过在壶身1上设置导水槽将导水口6流出的水倒出饮用。导热内胆2放入时出水口与导水口6对应,可选的,导热内胆2通过与导水槽匹配的出水槽将出水口流出的水倒出导水口6饮用。可选的,壶身1通过较大的壶口加水,较小的导水口6放水,便于人们加水和饮用。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水壶还包含壶盖5;壶盖5可调节地连接在壶身1上以打开或关闭壶口和内胆口。加热时通过壶盖5关闭壶口,使得加热时更安全和卫生。其中,壶盖5通过铰接调节以打开或关闭壶口和内胆口。壶盖5位于壶身1上部。可选的,壶盖5设置在壶身1顶部,导水口6设置在壶盖5上以通过与壶口连通的出水,以使得壶盖5关闭时通过导水口6加水或倒水。可选的,水壶设有手把7,手把7可以设置在壶身1的侧部。

可选的,导热内胆2的材料为锡、不锈钢等食品级材料。可选的,导热内胆2制作时通过一次冲压成型成与壶身1内部匹配的形状。当导热内胆2的材料为锡时,伸出壶口部分通过壶盖5压合,以实现壶身1和导热内胆2之间密封,从而加热时水不能进入壶身1和导热内胆2之间。

可选的,导热内胆2挂设在壶身1上。导热内胆2可以设置挂钩结构以伸出壶口挂在壶身1端部或内部。导热内胆2可以通过通孔挂在壶身1上设有的挂钩结构。并且,当导热内胆2伸出壶口时,为了防止破坏导热内胆2,在壶盖5上设置对应的容纳空间或弹性较软材料。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漏水孔4位于壶身1底部;防漏结构9可拆卸地连接在壶身1上以打开或关闭漏水孔4。

详细的,通过防漏结构9可拆卸地连接在壶身1上从而实现加热时防止漏水的目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以包含螺纹连接等多种连接方式。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防漏结构9位于壶身1外部;加热座3设有用于容纳防漏结构9的空间。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壶身1底部与加热座3对应匹配以将壶身1安装到加热座3上,从而实现壶身1内部通过加热座3通电加热。

其中,壶身1底部一周设置连接座8,可以通过连接座8与加热座3利用钨丝线圈加热的方式烧水。漏水孔4和防漏结构9位于中部,以通过壶身1外部安装防漏结构9。可选的,壶身1底部通过连接座8与加热座3匹配,且连接座8中部的平面用于接触加热座3以通过涡流加热的方式烧水。且加热底座设有用于容纳防漏结构9的空间。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防漏结构9可拆卸地设于壶身1上;防漏结构9与壶身1之间设有密封结构10;密封结构10位于漏水孔4一周以通过防漏结构9打开或关闭上述漏水孔4。

详细的,防漏结构9内侧和壶身1底部之间分别设置螺纹以可拆卸安装。密封结构10可以是任意形状的密封圈,通过密封圈设置在朝向壶身1的漏水孔4一面并且围绕漏水孔4一周,从而关闭漏水孔4。

本实施例中防触电卫生水壶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替换式导热内胆2放入水壶,使用水壶烧水清洁、卫生,使得人们放心使用;通过壶身1上设置漏水孔4,防止人们在不使用导热内胆2时使用水壶,进一步保证在公共使用水壶的卫生;通过设置防漏结构9,在烧水时防止由于导热内胆2使用不当或者破损造成壶身1漏水,进而发生烫伤、触电等安全事故。

实施例2

实施例2请参照图4,图4所示为防触电卫生水壶的加热座3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防触电卫生水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防漏结构9连接在加热座3上,以通过壶身1安装在加热座3上实现防漏结构9可调节地设于漏水孔4上,进而打开或关闭漏水孔4。

其中,防漏结构9与加热座3连接方式可以是可拆卸或一体式的。可选的,防漏结构9远离加热座3的一端即朝向壶身1底部的一端上设置密封结构10,密封结构10围绕漏水孔4一周设置。并且防漏结构9与壶身1之间不设置螺纹连接,仅靠挤压密封结构10实现漏水孔4的关闭。

本实施例防触电卫生水壶与实施例1不同的工作原理是:由放置水壶烧水的操作通过加热座3上的防漏结构9关闭漏水孔4,更便于使用,提高了水壶使用的安全性。

实施例3

实施例3请参照图5,图5所示为防触电卫生水壶的倒立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防触电卫生水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连接座8位于壶身1底部的中部以保护防漏结构9。根据不同加热方式,连接座8通过与加热座3匹配以加热壶身1内部,或者连接座8外周、连接座8外周及内周通过与加热座3匹配以加热壶身1内部。

本实施例防触电卫生水壶与实施例1不同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连接座8在壶身1底部的不同设置方式,适应于不同款式或加热方式水壶的制作。

实施例4

实施例4请参照图6,图6所示为防触电卫生水壶的加热座3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防触电卫生水壶,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漏水孔4和防漏结构9分别包含多个,且各漏水孔4和各防漏结构9一一对应。多个漏水孔4围绕圆周均匀分布。其中,漏水孔4位于壶身1底部的中心,因此多个漏水孔4可以围绕漏水孔4圆周均匀分布。

其中,防漏结构9与加热座3连接方式可以是可拆卸或一体式的。可选的,防漏结构9远离加热座3的一端即朝向壶身1底部的一端上设置密封结构10,密封结构10围绕漏水孔4一周设置。

本实施例防触电卫生水壶与实施例1不同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漏水孔4设置成多个,便于提醒人们不能脱离导热内胆2加水使用,提高了实用性和安全性。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4提供防触电卫生水壶,通过可替换的导热内胆2进行烧水,提高了卫生和安全性;通过导热内胆2的内胆口和壶身1上的壶口进行加水,便于使用;通过漏水孔4防止人们使用不当对饮用水造成污染;通过防漏结构9防止由于导热内胆2损坏或使用不当等原因造成水壶漏水,从而防止发生烫伤、触电等一系列安全问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