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计算机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33182发布日期:2021-02-23 13:57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计算机桌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用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计算机桌。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计算机的应用涉及到诸多领域,与人们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
[0003]
目前,现有的计算机在使用时,都需要使用计算机桌来放置计算机,方便人们的使用,但是现有的计算机桌大都是将计算机主机放置的桌面上,或放置在桌子下的面的地板上,而计算机主机放置在桌面上较为占用桌面位置,而放置在桌子下面由于空间有限,可能使用者的腿部会经常与计算机主机发生碰撞,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并且现有的计算机桌也不能对计算机主机进行辅助散热和防止震动力影响到计算机主机的正常运行,降低了计算机桌的实用性,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计算机桌,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计算机桌,该新型计算机桌设置的托座可以使计算机主机不用放置在桌面上占用位置,也不用计算机主机放置在地板上妨碍使用者的腿部,大大的提高了计算机桌的使用舒适性,并且设置的风扇和搁物板具有辅助散热和缓冲减震的功能,大大的提高了计算机桌的实用性。
[0005]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
一种新型计算机桌,包括桌面,所述桌面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托座,所述托座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托座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开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套接有风扇,所述安装槽的内壁接触连接有搁物板,所述搁物板的表面开有通风孔,所述搁物板的表面接触连接有计算机主机,所述搁物板的另一表面固定连接有套杆,所述套杆的另一端开有套孔,所述套孔内滑动套接有支撑杆,所述套杆的外侧套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搁物板的一表面接触连接,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与安装槽的底部接触连接,该新型计算机桌设置的托座可以使计算机主机不用放置在桌面上占用位置,也不用计算机主机放置在地板上妨碍使用者的腿部,大大的提高了计算机桌的使用舒适性,并且设置的风扇和搁物板具有辅助散热和缓冲减震的功能,大大的提高了计算机桌的实用性。
[0007]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块,所述弹性块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弹性块的材质为弹性耐磨橡胶,所述弹性块的侧面与套孔的内壁接触连接,设置的弹性块具有压缩弹力的作用,可以避免套杆随意上下移动。
[0008]
进一步的,所述托座的一端侧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脱帽,所述定位杆的表面转动套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表面开有连接孔,设置的挡板具有旋转的功能,便于计算机主机的装拆。
[0009]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孔的内壁与定位杆的表面接触连接,所述挡板的表面开有卡
槽,所述卡槽的内壁与卡杆的表面接触连接,所述卡杆的一端与托座的表面固定连接,设置的卡杆和卡槽便于快速的固定挡板的阻拦位置。
[0010]
进一步的,所述卡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挡板的一表面固定连接有防磨垫,所述防磨垫的材质为耐磨橡胶,所述防磨垫的另一表面与托座的表面接触连接,设置的防磨垫可以避免挡板与托座以及计算机主机产生摩擦。
[0011]
进一步的,所述托座的底部开有螺孔,所述支撑杆的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支撑杆通过螺纹与螺孔螺纹连接,设置的支撑杆便于装拆,提高了托座的组装效率。
[0012]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开口的深度大于第二开口的深度,设置的第一开口便于计算机主机的放置和取出。
[0013]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4]
(1)本方案设置的托座可以使计算机主机不用放置在桌面上占用位置,也不用计算机主机放置在地板上妨碍使用者的腿部,大大的提高了计算机桌的使用舒适性,并且设置的风扇和搁物板具有辅助散热和缓冲减震的功能,大大的提高了计算机桌的实用性。
[0015]
(2)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块,弹性块的形状为圆柱形,弹性块的材质为弹性耐磨橡胶,弹性块的侧面与套孔的内壁接触连接,设置的弹性块具有压缩弹力的作用,可以避免套杆随意上下移动。
[0016]
(3)托座的一端侧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杆,定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脱帽,定位杆的表面转动套接有挡板,挡板的表面开有连接孔,设置的挡板具有旋转的功能,便于计算机主机的装拆。
[0017]
(4)连接孔的内壁与定位杆的表面接触连接,挡板的表面开有卡槽,卡槽的内壁与卡杆的表面接触连接,卡杆的一端与托座的表面固定连接,设置的卡杆和卡槽便于快速的固定挡板的阻拦位置。
[0018]
(5)卡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挡板的一表面固定连接有防磨垫,防磨垫的材质为耐磨橡胶,防磨垫的另一表面与托座的表面接触连接,设置的防磨垫可以避免挡板与托座以及计算机主机产生摩擦。
[0019]
(6)托座的底部开有螺孔,支撑杆的表面设有外螺纹,支撑杆通过螺纹与螺孔螺纹连接,设置的支撑杆便于装拆,提高了托座的组装效率。
[0020]
(7)第一开口的深度大于第二开口的深度,设置的第一开口便于计算机主机的放置和取出。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0022]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托座结构侧视图;
[0023]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0024]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挡板与托座安装结构仰视图;
[0025]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搁物板结构俯视图。
[0026]
图中标号说明:
[0027]
1桌面、11支撑板、2托座、21第一开口、22第二开口、23安装槽、24 通孔、25螺孔、3风扇、4搁物板、41通风孔、42套杆、43缓冲弹簧、44套孔、5支撑杆、51弹性块、6挡板、61连接
孔、62定位杆、63防脱帽、64卡槽、65防磨垫、7卡杆、71限位块、8计算机主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9]
请参阅图1-5,一种新型计算机桌,包括桌面1,请参阅图1-5,桌面1 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托座2,托座2用来固定计算机主机8的位置,托座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开口21和第二开口 22,托座2设有安装槽23,安装槽23用来收纳计算机主机8,安装槽23的底部开有通孔24,通孔24内套接有风扇3,风扇3为静音型,型号为 yf1-bpt10-11a1,属于现有技术,用来对计算机主机8进行吹风,辅助散热,风扇3的插头与外接电源插接,安装槽23的内壁接触连接有搁物板4,搁物板4设置的缓冲弹簧43在计算机桌受到撞击时,具有缓冲减震的作用,避免震动力对计算机主机8造成影响,提高了计算机主机8的使用稳定性,搁物板4的表面开有通风孔41,搁物板4的表面接触连接有计算机主机8,搁物板4的另一表面固定连接有套杆42,套杆42具有上下移动的功能,使得搁物板4也具有上下移动的功能,套杆42的另一端开有套孔44,套孔44内滑动套接有支撑杆5,支撑杆5用来固定套杆42的位置,从而固定搁物板4的安装位置,便于搁物板4的装拆,套杆42的外侧套接有缓冲弹簧43,缓冲弹簧 43的一端与搁物板4的一表面接触连接,缓冲弹簧43的另一端与安装槽23 的底部接触连接。
[0030]
请参阅图3和4,支撑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块51,弹性块51的形状为圆柱形,弹性块51的材质为弹性耐磨橡胶,弹性块51的侧面与套孔44 的内壁接触连接,设置的弹性块51具有压缩弹力的作用,可以避免套杆42 随意上下移动,托座2的一端侧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杆62,定位杆6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脱帽63,定位杆62的表面转动套接有挡板6,挡板6的表面开有连接孔61,设置的挡板6具有旋转的功能,便于计算机主机8的装拆。
[0031]
请参阅图4,连接孔61的内壁与定位杆62的表面接触连接,挡板6的表面开有卡槽64,卡槽64的内壁与卡杆7的表面接触连接,卡杆7的一端与托座2的表面固定连接,设置的卡杆7和卡槽64便于快速的固定挡板6的阻拦位置,卡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71,挡板6的一表面固定连接有防磨垫65,防磨垫65的材质为耐磨橡胶,防磨垫65的另一表面与托座2的表面接触连接,设置的防磨垫65可以避免挡板6与托座2以及计算机主机8产生摩擦。
[0032]
请参阅图2和3,托座2的底部开有螺孔25,支撑杆5的表面设有外螺纹,支撑杆5通过螺纹与螺孔25螺纹连接,设置的支撑杆5便于装拆,提高了托座2的组装效率,第一开口21的深度大于第二开口22的深度,设置的第一开口21便于计算机主机8的放置和取出。
[0033]
该新型计算机桌在使用时,先将计算机主机8从第一开口21处放置进安装槽23内,并使计算机主机8的下端全部放置在搁物板4的表面,然后逆时针旋转挡板6,挡板6逆时针旋转向下移动使得卡槽64卡在卡杆7的表面,防止计算机桌受到剧烈撞击而使计算机主机8脱离出托座2造成损坏,然后插接风扇3的外接电源插头,风扇3工作对计算机主机8进行吹风散热,在计算机桌受到碰撞时,或托座2受到碰撞时,设置的缓冲弹簧43会对震动力进行缓冲减震,设置的托座2可以使计算机主机8不用放置在桌面1上占用位置,增加了使用者的
使用空间,也不用计算机主机8放置在地板上妨碍使用者的腿部,大大的提高了计算机桌的使用舒适性,并且设置的风扇3和搁物板4具有辅助散热和缓冲减震的功能,提高了计算机主机8的使用稳定性,也大大的提高了计算机桌的实用性。
[003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