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97955发布日期:2021-04-23 15:32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身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风的干身器,尤其一种用于脚部的干身器。


背景技术:

2.目前现有技术,一种干身器,一是体积大,二是用于脚部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身器,它具有体积小,使用方便的特点。
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干身器,它包括主体、风机、电发热体、进风罩、底盖板、控制盒和设在控制盒内的主控板,
5.主体包括水平部和与水平部相通的风机腔部,水平部的顶板上设有若干个顶热风出风孔,水平部的两侧板上设有侧热风出风孔;风机腔部的顶板上设有进风孔;
6.进风罩包括上开口的上筒形部和下开口的筒形座部,上筒形部一侧设有进风孔组,筒形座部设有卡槽;
7.电发热体设在水平部与风机腔相邻的一端内,风机设在风机腔内,风机的出风侧与水平部相对;风机腔部位于进风罩内,水平部与筒形座部的卡槽嵌合,底盖板覆盖风机腔底部并与筒形座部的下端固定连接。
8.所述的一种干身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主体的水平部上设有前支撑柱座,风机腔部的底部设有后支撑柱座,风机腔部的后支撑柱座穿过底盖板伸出。
9.所述的一种干身器,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固定套,固定套的上端内设有内扣板;
10.所述风机包括离心风轮、电机和蜗壳,蜗壳包括上开口、设在周向面上出风孔组和设在底板上贯通孔;
11.所述风机腔部的底板上设有电机固定位;
12.电机的后端穿过蜗壳上的贯通孔与电机固定位固定,蜗壳与电机的后端固定;风机上端与固定套固定,固定套与风机腔部顶部固定连接。
13.所述的一种干身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主体包括上体部和下体部,
14.上体部包括下开口的上半水平部和风机腔体部,下体部包括上开口的下半水平部和底盖部,
15.上体部和下体部扣合并固定连接在一起。
16.本实用新型一种干身器,水平部和风腔腔部设置,缩小了体积,主体与支撑面支撑配合,脚可以直接入放置有水平部上方,也可以放在主体的两侧,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之一。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之二。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之三。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之四。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4.如图1所示,一种干身器,它包括主体1、风机2、电发热体3、进风罩4、底盖板5、控制盒6和设在控制盒内的主控板7,
25.主体1包括水平部11和与水平部相通的风机腔部12,水平部11的顶板上设有若干个顶热风出风孔111,水平部11的两侧壁板上设有侧热风出风孔112;风机腔部12的顶板上设有进风孔121;
26.进风罩4包括上开口的上筒形部41和下开口的筒形座部42,上筒形部41一侧设有进风孔组411,筒形座部42设有卡槽421;
27.电发热体3设在水平部11与风机腔12相邻的一端内,风机2设在风机腔12内,风机2的出风侧与水平部11相对;风机腔部12位于进风罩4内,水平部11与筒形座部42的卡槽421嵌合,底盖板5覆盖风机腔12底部并与筒形座部42的下端固定连接。
28.所述主体1的水平部11上设有前支撑柱座13,风机腔部12的底部设有后支撑柱座14,后支撑柱座14有三个呈圆形均分布;风机腔部12的后支撑柱座14穿过底盖板5伸出。
29.作为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固定套8,固定套8的上端内设有内扣板;
30.所述风机2包括离心风轮21、电机22和蜗壳23,蜗壳23包括上开口、设在周向面上出风孔组231和设在底板上贯通孔232;
31.所述风机腔部12的底板上设有电机固定位;
32.电机22的后端穿过蜗壳23上的贯通孔232与电机固定位固定,蜗壳23与电机22的后端固定;风机2上端与固定套8固定,固定套8与风机腔部12顶部固定连接。
33.所述主体1包括上体部15和下体部16,
34.上体部15包括下开口的上半水平部151和风机腔体部152,下体部16包括上开口的下半水平部161和底盖部162,
35.上体部15和下体部16扣合并固定连接在一起,上半水平部151和下半水平部161构成水平部11,风机腔体部151和底盖部162构成风机腔部12。
36.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