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分区控温的防闷烧、耐揉搓电热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13195发布日期:2021-06-04 16:00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分区控温的防闷烧、耐揉搓电热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分区控温的防闷烧、耐揉搓电热毯。


背景技术:

2.电热毯是一种常见的接触式电暖器具,其通过置于电热毯内部的电热元件在通电时发出热量并对外界辐射热量来达到加热目的。由于电热毯具有适用场景普遍、功耗相对较低、经济节能等优点,其在秋冬季节非常畅销,也是家中常见的电暖器具。
3.考虑到不同的使用者在床上的取暖习惯的不同及人体固有的各部位对温度需求不同的身体特性,把一张电热毯分成几个独立的发热区是比较人性化也比较常见的设计。但是,现有的分区独立控制的电热毯常见为两种类型,一种为上部与下部独立控制发热,另一种为左部与右部独立控制发热。此类发热设置通常具有局部温差过大,使用者体感不舒适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分区控温的防闷烧、耐揉搓电热毯。该可分区控温的防闷烧、耐揉搓电热毯具有适用场景广泛、灵活多变、经济适用、安全可靠、温度可均匀变化、体感舒适且市场应用潜力巨大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5.本申请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可分区控温的防闷烧、耐揉搓电热毯,电热毯包括:主加热区和辅助加热区,主加热区设置于电热毯的主体部分,辅助加热区设置于电热毯的局部,至少部分的辅助加热区与主加热区重叠设置。电热毯进一步包括:温度传感器、主发热元件、主发热控制器、辅助发热元件和辅助发热控制器。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电热毯的主体部分上,用于测量其所在区域的温度。主发热元件用于加热主加热区,主发热控制器用于控制主发热元件。辅助发热元件用于加热辅助加热区,辅助发热控制器基于温度传感器测量得到的区域温度控制辅助发热元件,其中,当区域温度高于预设的温度上限阈值时,辅助发热控制器控制辅助发热元件停止发热;当区域温度低于预设的温度下限阈值时,辅助发热控制器控制辅助发热元件发热。
6.在一些实施例中,电热毯进一步包括用户控制组件,用户控制组件包括:中央控制模块、显示模块、温度设置模块、总开关模块、主发热开关模块和辅助发热开关模块,显示模块、温度设置模块、总开关模块、主发热开关模块和辅助发热开关模块分别与中央控制模块相连;显示模块用于显示用户指令和/ 或电热毯的实际温度值,温度设置模块用于设置主加热区和/或辅助加热区的目标温度值,总开关模块用于控制主发热元件和辅助发热元件的工作状态,主发热开关模块用于控制主发热元件的工作状态,辅助发热开关模块用于控制辅助发热元件的工作状态。
7.在一些实施例中,电热毯进一步包括主负载检测模块,主负载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主发热元件的负载,主负载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相连。
8.在一些实施例中,电热毯进一步包括辅助负载检测模块,辅助负载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辅助发热元件的负载,辅助负载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相连。
9.在一些实施例中,电热毯进一步包括:插头和电源适配器,电源适配器用于将交流电电压输入转换成直流电电压输入,电源适配器的输入端与插头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电源适配器的输出端与主发热元件和/或辅助发热元件电性连接。
10.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适配器进一步包括短路保护装置。
11.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发热元件和/或辅助发热元件包括加热线,加热线包括:芯线、卷绕在芯线外侧的发热线和用于包裹芯线和发热线的绝缘层,芯线的材料为高强度纤维,发热线由合金线制成,绝缘层的材料为pvc层、聚四氟乙烯层、etfe层或硅橡胶绝缘层。
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热线为同时具有ptc效应感温和发热功能且相互绝缘的至少两根合金发热丝。
13.在一些实施例中,电热毯进一步包括均热层,均热层设置于主发热元件和辅助发热元件上方。
14.在一些实施例中,均热层由阻燃材料制成。
15.在一些实施例中,均热层由硅胶制成。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特定结构的主加热区和辅助加热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毯具有防闷烧的功能。此外,因为所用发热丝为缠绕在纤维上的合金线且总直径较小,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毯具有耐揉搓性能,且即使触摸也完全没有线感。
附图说明
17.通过结合附图对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可以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在附图中:
18.图1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一种可分区控温的防闷烧、耐揉搓电热毯的平面布局示意图。
19.附图标号说明:
20.100:电热毯;
21.101:主加热区;
22.102:辅助加热区;
23.110:温度传感器;
24.120:主发热元件;
25.121:主发热控制器;
26.130:辅助发热元件;
27.131:辅助发热控制器;
28.140:用户控制组件;
29.150:插头;
30.160:电源适配器。
具体实施方式
31.除非另作定义,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32.本文中列举的所有的从最低值到最高值之间的数值,是指当最低值和最高值之间相差两个单位以上时,最低值与最高值之间以一个单位为增量得到的所有数值。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6.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些实施方式的具体描述过程中,为了进行简明扼要的描述,本说明书不可能对实际的实施方式的所有特征均作详尽的描述。
37.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一种可分区控温的防闷烧、耐揉搓电热毯100。电热毯100包括:主加热区101和辅助加热区102,主加热区101设置于电热毯100 的主体部分,辅助加热区102设置于电热毯100的局部,至少部分的辅助加热区102与主加热区101重叠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加热区101覆盖了电热毯100的50%以上的区域。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主加热区101覆盖电热毯100 的60%、65%、70%、75%、80%、85%、90%或95%以上的区域。主加热区101覆盖的实际比例可以是50

100%之间的任意数。
38.电热毯100进一步包括:温度传感器110、主发热元件120、主发热控制器121、辅助发热元件130和辅助发热控制器131。
39.温度传感器110设置于电热毯100的主体部分上,用于测量其所在区域的温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电热毯100上设置有多个温度传感器110,例如,在电热毯100的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和/或中间区域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10,用于测量电热毯100不同区域的温度。也可以在辅助加热区域设置温度传感器 110,用于测量辅助加热区域的温度。
40.主发热元件120用于加热主加热区,主发热控制器121用于控制主发热元件120。
41.辅助发热元件130用于加热辅助加热区,辅助发热控制器131基于温度传感器110测量得到的区域温度控制辅助发热元件130。一般而言,当区域温度高于预设的温度上限阈值时,辅助发热控制器131控制辅助发热元件130停止发热。而当区域温度低于预设的温度下限阈值时,辅助发热控制器131控制辅助发热元件130发热。
42.在一些实施例中,辅助发热元件130可以用于作为主发热元件120的补充,可以使电热毯100在主发热元件120的发热功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辅助加热区域局部升温的技术效果。同时,由于至少部分的辅助加热区102 与所述主加热区101重叠设置,主加热区与辅助加热区之间的发热效果均匀渐变,使用者体感更为舒适。
43.辅助发热元件130也可以脱离主发热元件120单独工作,可以使电热毯 100在主发热元件120不发热的情况下,实现辅助加热区局部发热的技术效果。电热毯100可以满足使用者不同的使用需求,在更为省电环保的模式下实现多种局部发热效果。例如,在使用者的肩颈部位设置辅助发热元件130,可以实现使用者肩颈部位局部加热效果;在腰背部位设置辅助发热元件130,可以实现使用者腰背部位的局部加热效果,在使用者的足部设置辅助发热元件130,可以实现使用者足部的局部加热效果。生产厂商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灵活设置一个或多个形状相同或不同的辅助发热元件130,以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
44.在一些实施例中,电热毯100进一步包括用户控制组件140。用户控制组件140包括:中央控制模块、显示模块、温度设置模块、总开关模块、主发热开关模块和辅助发热开关模块。显示模块、温度设置模块、总开关模块、主发热开关模块和辅助发热开关模块分别与中央控制模块相连。
45.显示模块用于显示用户指令和/或电热毯100的实际温度值。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显示模块可以用来显示电热毯100不同的参数,例如,主加热区 101的用户指令或实际温度值、辅助加热区102的用户指令或实际温度值和其他相关参数。
46.温度设置模块用于设置主加热区101和/或辅助加热区102的目标温度值。所述目标温度值由用户设置。目标温度值可以是具体的温度值,也可以通过不同档位来表示。
47.总开关模块用于输入使用者的指令,并控制主发热元件120和辅助发热元件130的工作状态。当总开关位于关闭位置时,主发热控制器121控制主发热元件120关闭,且辅助发热控制器131控制辅助发热元件130关闭。
48.主发热开关模块用于输入使用者的指令,并用于控制主发热元件120的工作状态。当主发热开关模块位于开启位置时,主发热控制器121控制主发热元件120开启,而当主发热开关模块位于关闭位置时,主发热控制器121控制主发热元件120关闭。需要注意的是,当总开关模块关闭时,主发热开关模块自动关闭。
49.辅助发热开关模块用于输入使用者的指令,并用于控制辅助发热元件130 的工作状态。当辅助发热开关模块位于开启位置时,辅助发热控制器131控制辅助发热元件130开启,而当辅助发热开关模块位于关闭位置时,辅助发热控制器131控制辅助发热元件130关闭。需要注意的是,当总开关模块关闭时,辅助发热开关模块自动关闭。
50.中央控制模块用于接收不同模块或组件的信息,并发送相关的控制信息。例如,中央控制模块可以接收温度传感器110发送的区域温度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电热毯100中设置的温度传感器110为无线温度传感器110,其可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将温度信号传输到控制器。在该种实施方式中,中央控制模块可配备相应的无线信号接收模块。
51.在一些实施例中,电热毯100进一步包括主负载检测模块,主负载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主发热元件120的负载,主负载检测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相连。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当主负载检测模块检测到主发热元件120无负载时,表示主发热元件120存在故障。此时,主负载检测模块将无负载信号传输至中央控制模块,中央控制模块控制主发热开关模块,并
使主发热元件120停止受电,同时停止工作。
52.在一些实施例中,电热毯100进一步包括辅助负载检测模块,辅助负载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辅助发热元件130的负载,辅助负载检测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相连。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当辅助负载检测模块检测到辅助发热元件130 无负载时,表示辅助发热元件130存在故障。此时,辅助负载检测模块将无负载信号传输至中央控制模块,中央控制模块控制辅助发热开关模块,并使辅助发热元件130停止受电,同时停止工作。
53.在一些实施例中,电热毯100进一步包括:插头150和电源适配器160,电源适配器160用于将交流电电压输入转换成直流电电压输入,电源适配器160的输入端与插头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电源适配器160的输出端与主发热元件120和/或辅助发热元件130电性连接。所述插头150和电源适配器160用于给电热毯100供电。
54.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适配器160进一步包括短路保护装置。短路保护装置用于当电热毯100的任何位置发生短路时,及时切断电源,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55.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发热元件120和/或辅助发热元件130包括加热线,加热线包括:芯线、卷绕在芯线外侧的发热线和用于包裹芯线和发热线的绝缘层,芯线的材料为高强度纤维,发热线由合金线制成,绝缘层的材料为pvc层、聚四氟乙烯层、etfe层或硅橡胶绝缘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线可以是漆包铜合金线。
56.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热线为同时具有ptc效应感温和发热功能且相互绝缘的至少两根合金发热丝。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热线可为18根相互绝缘的、ptc效应感温+发热二合一的合金发热丝,并且这18根发热丝总的直径只有0.8mm,这种细度的发热线在电热毯里从来没有出现过,可以做到即使触摸也完全没有线感,通常市面上的发热线直径都是在2.5mm到3mm之间。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合金发热丝的规格如下:芯线为高强度纤维,直径0.25mm。发热线材质为漆包铜合金线,单支导体尺寸直径 0.055mm,合卷的漆包铜合金线为15

21根,标准卷绕螺距为4.2mm,25℃下导电电阻位0.5
±
5%(ω/m),卷绕方向为s形。外被材质为etfe,绝缘层肉厚为0.18mm,外径为直径0.74

0.76mm,色调为透明色。
57.在一些实施例中,电热毯100进一步包括均热层,均热层设置于主发热元件120和辅助发热元件130上方。均热层可以用于使主发热元件120和辅助发热元件130所散发的热量均匀的改变,换言之,可以使电热毯100不同区域的温度逐步、均匀的改变,由此,使使用者的体感更为舒适。在一些实施例中,均热层可以由阻燃材料制成。具体地说,均热层可以由硅胶制成。
58.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