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取向灯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25411发布日期:2021-02-23 21:20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取向灯镜的制作方法

[0001]
本申请涉及家居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取向灯镜。


背景技术:

[0002]
灯镜是将灯与镜子结合起来得到的美观实用的新家居产品。灯镜在发挥镜子的基本功能时,同时能够为使用者提供足够的光线,在使用灯镜时,使用者无需再设置镜前灯或其它灯光,因此更为方便并且可以减少房间布置,使房间更加简洁。另外,灯镜本身具备良好的观赏性,可以提升房间的整体美观度。现有技术的常规设置中,灯镜主要包括镜门和镜框,在镜门前后分别设有镜片与背板,在镜片和背板之间还设置有灯带,同时,镜片上设有透光区,灯带发出的光线可以从透光区中射出以起到照明和装饰作用。在实际使用中,一般设置灯带需要规避照射到镜门后侧,影响使用者的使用感受,因此,需要在镜门后侧设置背光遮光。背板可以起到遮光作用,但是考虑到美观性以及产品品质,背板的成本通常较高,再加上背板与灯镜的固定连接,设置背板的方式会明显提升灯镜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取向灯镜,所述自取向灯镜包括镜门与镜架,所述镜门与镜架活动式连接,所述镜门设有镜片,所述镜片设有透光区,特别的,所述镜片后侧设有自取向灯条;所述自取向灯条包括灯带、遮光底座和透光框架,所述灯带与遮光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灯带和遮光底座设于透光框架内部;所述灯带设于遮光底座靠透光区一侧。
[0004]
可选的,所述自取向灯条通过胶粘剂胶粘接于镜片或镜门边框。
[0005]
可选的,所述镜门和镜架设有导线孔,其内部设有通道,自取向灯条的导线穿过导线孔和通道连接灯带和电源;所述导线设有护线套。
[0006]
可选的,所述遮光底座为金属材质,所述透光框架为透光率不低于90%的高分子材料。
[0007]
可选的,所述透光框架为有机玻璃。
[0008]
可选的,所述透光框架为内部中空的长条形结构;所述灯带与遮光底座通过胶粘剂粘接;所述透光框架与遮光底座通过胶粘剂粘接。
[0009]
可选的,所述透光框架内部设有两个径向的条形缺口,所述遮光底座两侧分别设于两条形缺口内。
[0010]
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取向灯镜包括镜门与镜架,所述镜门与镜架为现有常规设置,镜门与镜架活动式连接,所述镜门设有镜片,镜片上设有透光区,所述透光区用于透出光线,本申请所述自取向灯镜的特别之处在于,所述自取向灯镜设有自取向灯条,通过该设置,所述自取向灯镜可以在不设置背板的情况下实现光照取向的功能。具体的,所述自取向灯条包括灯带、遮光底座和透光框架,所述灯带与遮光底座固定连接,并且置于透光框架内部,其中,所述灯带设于遮光底座靠透光区一侧。通过上述设置,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取向灯镜至少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0011]
1)通过自取向灯条的设定可以对灯带的光照进行自定取向,避免光线照射到需要规避的位置;
[0012]
2)自取向灯条的设定取代了背板的效果,考虑到背板材料成本更高,装配操作量较大且重量更高,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取向灯镜的装配效率更高、生产成本更低且重量更为轻便。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所述自取向灯镜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15]
图3为所述自取向灯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6]
图4为所述透光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为便于表示,将其作不透明处理)。
[0017]
图中箭头为光线照射方向。
[0018]
图中标号说明:
[0019]
1-镜门、11-镜片、111-透光区、2-镜架、3-护线套、4-自取向灯条、41-灯带、42-遮光底座、43-透光框架、44-条形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2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取向灯镜,其中,自取向指的是该灯镜的灯条可以对照射方向进行自行取向,而无需在灯条后方设置其他的类似背板的遮光部件,因此,在组装所述自取向灯镜时,可以相对节省装配工艺,提升装配效率。另外由于背板的重量和成本较高,本申请所述自取向灯镜的生产成本更低,并且整体重量和品质都可以得到优化。
[0022]
所述自取向灯镜主要包括镜门1和镜架2,所述镜门1和镜架2均为现有技术的常规设置,所述镜门1可以打开,因此,所述镜门1和镜架2为活动式连接,其具体连接方式参考普通门窗的活动连接方式即可,此处不做展开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其实施方式。
[0023]
所述镜门1设有镜片11,镜片11上设有透光区111,所述透光区111可以透过光线。其中,镜片11在镜门1上的固定方式以及透光区111的设置均为现有技术的常规设置,此处不再赘述。
[0024]
特殊的,本申请所述自取向灯镜在镜片11的后侧设有自取向灯条4,所述自取向灯条4包括灯带41、遮光底座42和透光框架43。所述灯带41即现有常规灯镜直接采用的灯带,所述灯带41与遮光底座42固定连接,遮光底座42的形状即决定了灯带41的光线照射方向。为了便于固定遮光底座42与灯带41,所述灯带41和遮光底座42设于透光框架43内部,所述透光框架43为透光结构。为了保证灯带41发出的光线从透光区111照出,我们设定灯带41设置于遮光底座42靠透光区111一侧,可以想到,遮光底座42另一侧即镜片11的背侧不会有光线直接照出。通过上述设置,所述自取向灯镜在不需要设置背板的情况下,可以整合光线照射方向和范围,并且设置未采用背板,本申请所述自取向灯镜的装配工艺更为简单,提高整体品质的同时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0025]
所述自取向灯镜的自取向灯条优选通过胶粘剂粘接于镜片11或者镜门1的边框上。或者也可以是通过胶条、卡扣等连接部件固定在镜片后侧,我们优选采用胶粘剂粘接的方式,该方式装配更为方便,成本也较低。
[0026]
背板可以遮挡并保护线路,考虑到美观和易于收纳的目的,作为优选的,所述镜门1和镜架2设有导线孔,其内部还设有供导线穿过的通道,所述自取向灯条4的导线穿过上述导线孔和通道,通过该方式,可以将杂乱的线路隐藏在镜门1和镜架2内部,显得更为美观,便于收纳。另外,所述导线设有护线套3,护线套3可以对导线起到整理和保护的作用。
[0027]
所述自取向灯条4的遮光底座42应选用不透光的材料,并且具备一定的支撑性和强度,作为优选的,所述遮光底座42为金属材料。所述透光框架43为透光结构,考虑到透光性、材料成本和易于加工的因素,优选采用透光率不低于90%的高分子材料成型制得。进一步的,所述透光框架43可采用有机玻璃或者说亚克力材料制得,该材料透光率较高且可以加工为各种形状,总体生产成本较低。
[0028]
所述自取向灯条4在组装时应将灯带41和遮光底座42置于透光框架43内部,所述透光框架43为内部中空的长条形结构。为便于装配,所述灯带41与遮光底座42优选通过胶粘剂粘接;所述透光框架43与遮光底座42优选通过胶粘剂粘接。在装配时,易于想到的,技术人员应先将灯带41与遮光底座42胶接,然后在遮光底座42两侧涂抹胶粘剂,再插入到透光框架43中,即完成了所述自取向灯条4的装配,该装配方式较为简单,装配速度快,效率高。为进一步提升装配效率,在上述基础上,所述透光框架43在成型加工时,可以通过模具在其内部设置两条条形缺口44,所述条形缺口44径向设置,其中径向指的是透光框架43的长度方向,或者说遮光底座42插入到透光框架43内部的方向,即条形缺口44平行于透光框架43长度方向,所述遮光底座42设置其两侧分别位于两条形缺口44内。所述条形缺口44设置的意义在于:在将设有灯带41的遮光底座42插入到透光框架43时,可以方便地将遮光底座42插入到条形缺口44,并通过胶粘剂将遮光底座42固定在条形缺口44中,通过该方式,不仅可以大幅提升装配效率,而且可以保持产品的一致性,提升整体品质。所述条形缺口44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模具设计或者后期加工完成,比如,所述透光框架43为有机玻璃,则可以通过模具设计得到形状一致的带有条形缺口44的透光框架43,该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易于想到的,此处不再赘述。
[0029]
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取向灯镜包括镜门1与镜架2,所述镜门1与镜架2活动式连接,所述镜门1设有镜片11,镜片11上设有透光区111,特别的是,所述自取向灯镜通过设置特殊的自取向灯条4可以在不设置背板的情况下实现光照取向的功能。具体的,所述自取向灯条包括灯带41、遮光底座42和透光框架43,所述灯带41与遮光底座42固定连接,并且置于透光框架43内部,其中,所述灯带41设于遮光底座42靠透光区111一侧。通过该设置,所述自取向灯条4可以自主实现光照取向功能,在装配灯镜时,可以省去装配背板的操作,从而降低装配工作量和材料成本,并且所述自取向灯条4还可以做成各种形状用以增加自取向灯镜的整体美观度。
[0030]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