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擦地功能的扫地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53240发布日期:2021-06-22 15:15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擦地功能的扫地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擦地功能的扫地机器人。



背景技术:

为增加扫地机器人的功能,方便用户对地面进行彻底清理,扫地机器人一般增设擦地功能,传统的具有擦地功能的扫地机器人是在机体内设置水箱,水箱底部设置渗水孔,水箱中的液体通过渗水孔将抹布打湿进行擦拭,但抹布打湿不够均匀;为解决上述问题,市场上提供了一种扫地机器人,机体的底壁设置吸入口、喷头和抹布,喷头向抹布或底面均匀喷水,用于收集垃圾的垃圾箱和用于储水的水箱分开放置,即扫地机器人进行清扫时,将垃圾箱安装至机体上,当扫地机器人进行擦地时,将垃圾箱取下,然后将水箱安装至机体,从而可以先进行整屋清扫,再切换为擦地模式,但无法满足用户同时进行吸尘清扫和擦地的功能,清洁耗时长且费电。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提供了清洁机器人,包括主体、水箱、擦拭装置、清扫装置和垃圾收集装置,还包括水泵、水管和喷头,水泵用于将水箱中的水抽出,所述水管连接水泵和喷头,喷头位于主体边缘,用于将水喷洒至清洁机器人行进方向的地面上。由于喷头位于主体边缘,水箱和垃圾收集装置的安装不易受限,可以同时进行清扫和擦地,但喷头将水直接喷在清洁机器人行进方向的前方的地面上,从而将已经浸润的垃圾再通过清扫装置清扫,但浸润后的垃圾和灰尘与地面吸附更紧,清扫效果和擦拭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具有擦地功能的扫地机器人,扫地机器人在箱体安装到位后可以同时进行吸尘和擦地,不仅清洁效率高,节省电能,而且清理效果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擦地功能的扫地机器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底壁设有吸入口、向地面喷水的喷头和用于擦地的抹布,吸入口位于抹布的前方,喷头在扫地机器人的移动方向上位于吸入口与抹布之间,机体上设有与机体可拆卸连接的箱体,箱体内设有垃圾收集腔和为喷头供水的储水腔,储水腔与喷头连通,垃圾收集腔与吸入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垃圾收集腔和储水腔在高度方向上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垃圾收集腔位于储水腔之上。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内还设有为垃圾收集腔吸入垃圾提供吸入动力的吸风电机和为喷头供水提供动力的抽水泵,吸风电机和抽水泵位于箱体的同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前端设有向前凸出的凸台,凸台的下表面面向并且靠近吸入口,凸台的下表面设有吸尘口,垃圾收集腔通过吸尘口与吸入口连通;和/或,所述机体内设有为垃圾收集腔吸入垃圾提供吸入动力的吸风电机,箱体的后端设有吸风口,垃圾收集腔通过吸风口与吸风电机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垃圾收集腔位于储水腔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在吸入口的前方设有横向设置的回转刷,回转刷靠近吸入口,垃圾收集腔和储水腔沿回转刷的轴向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连接头,储水腔通过连接头与喷头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喷头位于箱体的一侧,机体内部还固定有与喷头连通的过水管,过水管在箱体安装到位时与连接头配合以连通储水腔和喷头。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的上表面设有安装口,箱体从上至下穿过安装口安装于机体上;或者,所述箱体包括箱本体和盖合于箱本体上的箱盖,储水腔和垃圾收集腔中的一个位于箱本体内、另一个由箱盖和箱本体配合形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一方面,箱体具有垃圾收集腔和储水腔,故扫地机器人在箱体安装到位后可以同时进行吸尘和擦地,清洁效率高,节省电能,同时,具有垃圾收集功能和供水功能的箱体将现有技术中的水箱和垃圾箱集成为一体,避免在切换吸尘和擦地模式时手动更换水箱和垃圾箱,另外,箱体整体与机体可拆卸连接,即一次拆卸即可实现垃圾的倾倒和为储水腔注水,进一步减少了拆装的次数,简化用户的操作。另一方面,喷头与储水腔连通将水喷在地面,从而抹布打湿更加均匀,而喷头位于抹布的前方,地面先打湿浸润后,抹布再将已经打湿的地面擦拭干净,利于将地面粘合更紧的垃圾和灰尘擦拭干净,擦拭效果好,同时,喷头设于机体的底壁并位于吸入口和抹布之间,从而喷洒出的水不再四处飞溅,避免将扫地机器人外侧的地板和家居物品喷湿,用户使用体验好。最后,吸入口位于抹布的前方,喷头在扫地机器人的移动方向上位于吸入口与抹布之间,从而在扫地机器人的行进方向上,先通过吸入口吸入垃圾以完成吸尘清扫,然后喷头将刚刚清扫完成的地面喷洒水,最后抹布将刚刚打湿的地面擦拭干净,即单位面积的地面的清理过程是先清扫后擦拭,避免地面打湿后不易将垃圾和灰尘吸入垃圾收集腔内,也避免垃圾收集腔内存在大量湿垃圾而不易倾倒,同时,整个清理过程更加连贯,喷头可以迅速将边刷和回转刷扬起的灰尘包裹,有效避免灰尘扬起,对应地,抹布迅速将喷洒在地面上的水擦干,减少喷洒水在地面的停留时间,可适用于地板的清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一中扫地机器人的结构图(一);

图2为本实施例一中扫地机器人的结构图(二);

图3为本实施例一中扫地机器人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一中扫地机器人的箱体、吸风电机和抽水泵的连接结构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一中扫地机器人的箱体的结构图(一);

图6为本实施例一中扫地机器人的箱体的结构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前”“后”是指用户顺着扫地机器人的移动方向上,远离用户的一端为“前”,靠近用户的一端为“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擦地功能的扫地机器人,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的底壁设有吸入口11、向地面喷水的喷头2和用于擦地的抹布3,吸入口11位于抹布3的前方,喷头2在扫地机器人的移动方向上位于吸入口11与抹布3之间,机体1上设有与机体1可拆卸连接的箱体4,箱体4内设有垃圾收集腔和为喷头2供水的储水腔,储水腔与喷头2连通,垃圾收集腔与吸入口11连通。

一方面,箱体4具有垃圾收集腔和储水腔,故扫地机器人在箱体4安装到位后可以同时进行吸尘和擦地,清洁效率高,节省电能,同时,具有垃圾收集功能和供水功能的箱体4将现有技术中的水箱和垃圾箱集成为一体,避免在切换吸尘和擦地模式时手动更换水箱和垃圾箱,另外,箱体4整体与机体1可拆卸连接,即一次拆卸即可实现垃圾的倾倒和为储水腔注水,进一步减少了拆装的次数,简化用户的操作。另一方面,喷头2与储水腔连通将水喷在地面,从而抹布3打湿更加均匀,而喷头2位于抹布3的前方,地面先打湿浸润后,抹布3再将已经打湿的地面擦拭干净,利于将地面粘合更紧的垃圾和灰尘擦拭干净,擦拭效果好,同时,喷头2设于机体1的底壁并位于吸入口11和抹布3之间,从而喷洒出的水不再四处飞溅,避免将扫地机器人外侧的地板和家居物品喷湿,用户使用体验好。最后,吸入口11位于抹布3的前方,喷头2在扫地机器人的移动方向上位于吸入口11与抹布3之间,从而在扫地机器人的行进方向上,先通过吸入口11吸入垃圾以完成吸尘清扫,然后喷头2将刚刚清扫完成的地面喷洒水,最后抹布3将刚刚打湿的地面擦拭干净,即单位面积的地面的清理过程是先清扫后擦拭,避免地面打湿后不易将垃圾和灰尘吸入垃圾收集腔内,也避免垃圾收集腔内存在大量湿垃圾而不易倾倒,同时,整个清理过程更加连贯,喷头2可以迅速将边刷9和回转刷8扬起的灰尘包裹,有效避免灰尘扬起,对应地,抹布3迅速将喷洒在地面上的水擦干,减少喷洒水在地面的停留时间,可适用于地板的清理。

本实施例中,为节省箱体4在机体1内的安装空间,所述垃圾收集腔和储水腔在高度方向上分布。避免箱体4与电池等其他零部件发生干涉,减少其他零部件的安装位置和结构的变更,降低产品升级的成本。

具体地,所述垃圾收集腔位于储水腔之上。储水腔内注水后的重量大于垃圾收集腔,利于降低箱体4的重心,促进扫地机器人的重心下移,提高了扫地机器人移动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体1内还设有为垃圾收集腔吸入垃圾提供吸入动力的吸风电机5和为喷头2供水提供动力的抽水泵6,为进一步节省安装空间,吸风电机5和抽水泵6位于箱体4的同一侧。同时,吸风电机5和抽水泵6都需要与电池和控制器电连接,两者位于箱体4的同一侧,利于简化电路。本实施例中,为避免吸风电机5和抽水泵6与回转刷8和左右移动轮12发生干涉,吸风电机5和抽水泵6设于箱体4的后侧。

结合图5,所述箱体4的前端设有向前凸出的凸台41,凸台41的下表面面向并且靠近吸入口11,凸台41的下表面设有吸尘口411,垃圾收集腔通过吸尘口411与吸入口11连通。凸台41的设置不仅方便吸尘口411与吸入口11对准和连通,而且实现了箱体4在机体1高度方向上的定位,提高了安装精度。

结合图6,箱体4的后端设有吸风口42,垃圾收集腔通过吸风口42与吸风电机5连通。吸风口42和吸尘口411分别设有箱体4的前后两端,利于在垃圾收集腔内放置位于吸风口42和吸尘口411之间的过滤网,保证过滤效果。另外,凸台41的下表面与机体1内壁相抵,也利于箱体4在安装时吸风口42与吸风电机5对准连通。

本实施例中,为保证储水腔的水可以排尽,所述箱体4的底部设有连接头43,储水腔通过连接头43与喷头2连通。

具体地,所述喷头2位于箱体4的后方,利于喷头2靠近抹布3,也避免横向设置的喷头2与箱体4发生干涉,为保证喷头2和储水腔连通,机体1内部还固定有与喷头2连通的过水管7,过水管7在箱体4安装到位时与连接头43配合以连通储水腔和喷头2。从而箱体4在安装过程中连接头43和过水管7配合,不仅实现了喷头2和储水腔的有效连通,而且利于箱体4在高度方向上的安装定位,进一步促进吸风口42和吸风电机5对准,以及吸入口11和吸尘口411对准。可以理解地,抽水泵6设有过水管7上,为储水腔内的水流入喷头2提供动力,保证喷头2的喷水水压。

本实施例中,为方便箱体4的加工成型,箱体4包括箱本体和盖合于箱本体上的箱盖,储水腔位于箱本体内,垃圾收集腔由箱盖和箱本体配合形成,吸风口42设于箱盖的后端,连接头43设于箱本体的底部,吸尘口411设于箱本体的下表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体1的顶部具有上盖10,上盖10设有上下贯通的安装口101,箱体4从上至下穿过安装口101安装于机体1上。从而机体1支撑整个箱体4,箱体4安装稳定可靠,同时整个箱体4通过安装口101拆装,用户无需翻动整个机体1进行拆装,操作简单方便。

可以理解地,储水腔也可位于垃圾收集腔之上,从而垃圾收集腔在高度方向上相对于储水腔更加靠近吸入口11,利于简化箱体4的结构和造型,方便模具的加工。

本实施例中,用户除了可以选择上述吸尘和擦地同时进行的吸擦模式,而且用户可以根据自我需求选择单独的吸尘模式或擦地模式,当选择吸尘模式时,控制器控制吸风电机5和用于控制回转刷8和边刷9的刷头电机转动,并且抽水泵6停止工作,从而回转刷8和边刷9带动垃圾至吸入口11处,最后在吸风电机5的吸力作用下吸入垃圾收集腔内。可以理解地,擦地模式又分为干擦模式和湿擦模式,当用户选择干擦模式时,控制器控制抽水泵6、吸风电机5和刷头电机停止工作,从而抹布3随扫地机器人的移动对地面进行干擦,对应地,当用户选择湿擦模式时,控制器控制抽水泵6工作,并控制吸风电机5和刷头电机停止工作,抽水泵6抽取储水腔内的水至喷头2,喷头2将水喷洒至地面上,抹布3随扫地机器人移动将地面的水擦干以完成湿擦,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两种擦地模式中的一种。

实施例二

可以理解地,根据扫地机器人内部结构的不同,所述垃圾收集腔也可以位于储水腔的一侧。利于降低整个扫地机器人的高度,方便清扫床底和柜底。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体1在吸入口11的前方设有横向设置的回转刷8,回转刷8靠近吸入口11,为保证垃圾收集腔和储水腔的容量足够大,垃圾收集腔和储水腔可以沿回转刷8的轴向分布。由于回转刷8和用于驱动回转刷8转动的电机的占用面积大,同时,供回转刷8安装的回转空间大,故机体1在前后方向上结构紧凑,垃圾收集腔和储水腔沿回转刷8的轴向分布,充分利用机体1的横向空间,整个机体1的空间利用率高,也利于保证垃圾收集腔和储水腔的容量。可以理解地,垃圾收集腔和储水腔也可以沿前后方向分布。

本实施例中其它未描述的内容参考实施例一。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