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勺公筷架和公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98438发布日期:2021-08-17 13:44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勺公筷架和公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具,尤其涉及一种公勺公筷架和公筷。



背景技术:

由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是每个人用筷子、勺将菜肴运送嘴里。这种习惯很不卫生容易互相传染疾病。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并且预防传染性病毒的交叉传播,提倡使用公筷公勺。但是,现在的公筷公勺是放在个人使用的勺子筷子旁边的,或者放在对应的菜品的餐具上方或者旁边,这样占桌面面积很大,而且需要筷枕,很不方便。此外,由于多年的习惯,而且很容易被人将公筷公勺当成个人筷子和勺子而误用,失去了公筷公勺的作用。

因此,急需一种新型的装置以解决放置公筷公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优选实施例的目的是解决一些上述缺点。附加或替代目的是至少向公众提供有用的选择。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公勺公筷架,所述公勺公筷架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位于公勺公筷架的底部,所述底座为圆形,所述底座重0.3-2kg、其直径为7-15cm、高1-1.5cm;

支柱,所述支柱从所述底座的中央向上延伸,并且与底座一体形成或者与底座连接,所述支柱为实心或空心的

至少两个顶部挂钩,所述至少两个顶部挂钩位于所述支柱的顶部,与支柱一体形成或者连接到所述支柱。

在一方面,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为水平的。

在一方面,所述支柱是空心的时,支柱上包括多个开口。

在一方面,所述支柱是可伸缩的。

在一方面,还包括中部挂钩,所述中部挂钩位于支柱的中间部位,所述中部挂钩与支柱一体形成或者连接到所述支柱。

在一方面,所述中部挂钩与顶部挂钩间隔设置,以使得顶部挂钩所悬挂的悬挂物与中部挂钩悬挂的悬挂物隔开。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公筷,所述公筷包括公筷前部、公筷后部和公筷悬挂部,公筷前部比公筷后部细,公筷后部具有空心状的公筷悬挂部或者公筷后部与独立的、具有空心部的公筷悬挂部连接。

在一方面,所述公筷后部沿着公筷悬挂部的方向比垂直于公筷悬挂部的方向更薄。

在一方面,两个公筷的公筷后部连接到一起形成具有连接部的镊子状,从而所述连接部形成为公筷悬挂部。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应用也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其提出的公勺公筷架干净卫生,占桌面的面积比较小,无需筷枕等,便于使用,避免饭桌上的交叉感染。并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公筷不但针对新的筷子或者已有的筷子、勺子,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现在将仅通过示例的方式,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公勺公筷架;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公勺公筷架。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公勺公筷架。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公筷。

附图标记说明

1-公勺公筷架、12-底座、14-支柱、16-顶部挂钩、18-中部挂钩、4-公筷、42-公筷前部、44-公筷后部、46-公筷悬挂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以通过公勺公筷架来放置公勺公筷,以避免对餐桌面积的过大使用,干净卫生。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一种公勺公筷架1,包括底座12、支柱14以及顶部挂钩16。底座可以是圆盘形、三角形或者其他合适的形状。由于该公勺公筷架需要承受勺子或者筷子的重量,因此该底座的重量较重,例如重0.3-2kg,优选为0.4、0.5、0.6、0.7、0.8、0.9、1、1.1、1.2、1.3、14、1.5kg,并且可以是具有一定宽度/直径和高度,例如宽度/直径为7-15cm,优选为9-10cm,例如高0.5-3cm,优选为高1-1.5cm,以避免公勺公筷架倾倒。底座的宽度/直径和重量与支柱的高度相关联,如果支柱较高,则底座直径就需要大一些,如果支柱较低,则底座直径就可以小一些。该底座可以是金属的或者其他合适的硬质材料制成。底座可以是外围高而中间较低,也可以是上表面几乎水平的。外围高而中间低的底座可以避免悬挂的公勺和公筷所滴下的菜、汤等落入桌子上,从而使桌面整洁。底座的底部还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吸盘部(未示出),以便于吸附在桌子上,在底座具有吸盘部的情况下,所述底座的重量可以不需要那么重的。

支柱12位于底座的中央,其从底座中央处向上延伸,从而形成竖直状的部件,该支柱可以与底座一体形成或者是通过焊接、卡扣连接、螺纹连接等方式连接。支柱12也可以是金属、硬性树脂或其他合适的硬质材料制成。支柱的高度可以是25-40cm,优选为27-35cm,从而便于公筷的悬挂。支柱可以是实心或者空心形状的。支柱是实心的时,其直径可以为0.5cm-2cm,优选为0.8-1.2cm,以使公勺公筷架稳定。支柱为空心的时,如图2所示,其中空部分141可以被用于盛放公筷,其内径可以为2-4.5cm。此外,支柱为空心的时,开口可以是圆形、心形、椭圆形等等,以便于减轻公勺公筷架的整体重量,以及使得支柱更美观等。支柱还可以是可收缩的,也就是支柱分为两段或三段或四段或更多段,各段为嵌套结构,前段部分可以位于后段部分中,从而可以根据公筷的长度调整支柱的高度,便于支柱在对应于不同的公筷的使用。例如在涮火锅时,公筷较长,则可以对将支柱伸长;而当吃普通菜品时,公筷正常长度,则可以将支柱缩短;当仅适用公勺时,可以将支柱进一步缩短,以适合公勺的长度,适合悬挂。在嵌套结构中,每段可以具有凸起的阻挡件和用于接收另一端的阻挡件的一个或多个开孔,以使得支柱可以在合适的位置卡住,从而使得支柱高度能够调整。

顶部挂钩16位于支柱的顶部,可以与支柱一体形成或者是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顶部挂钩至少为两个,其也可以是四个或者六个,不限于此。顶部挂钩16为向下弯曲的钩形,以便于将公勺和公筷挂到顶部挂钩。顶部挂钩也可以与支柱的顶部间隔一段距离,例如1-5cm,以便于支柱顶部设置装饰物。顶部挂钩优选地为4个或者6个,从而还可以悬挂公用的餐刀、餐叉等餐具。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的一种公勺公筷架1,包括底座12、支柱14、顶部挂钩16和中部挂钩18。该公勺公筷架的底座、支柱和顶部挂钩与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底座、支柱和顶部挂钩类似。中部挂钩18可以位于支柱的中间部位,可以与支柱一体形成或者是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中部挂钩18至少为两个,其也可以是四个或者六个,不限于此。中部挂钩18为向下弯曲的钩形,主要用于悬挂公勺。中部挂钩18与顶部挂钩可以是间隔开来的,从而使得顶部挂钩所悬挂的餐具(例如公筷、公用餐刀、公用餐叉)和中部挂钩悬挂的餐具(例如公勺)隔开。中部挂钩也可以为4个或者6个。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一种公筷4,包括公筷前部42、公筷后部44和公筷悬挂部46。公筷可以是由竹子、木头、不锈钢等材料制成的。公筷前部42比公筷后部44细,公筷后部44具有空心状的公筷悬挂部46,公筷悬挂部贯穿后部,形成孔状,以悬挂于顶部挂钩。为了便于悬挂,还可以使得公筷后部44沿着公筷悬挂部的方向比垂直于公筷悬挂部的方向更薄,从而使得公筷悬挂部薄而易于悬挂。此外,公筷悬挂部46也可以是独立的、可与公筷尾部分开的,公筷悬挂部可以是挂钩、孔状部、圆环等具有空心部位的部件,分离的公筷悬挂部通过卡扣连接、螺旋连接、摩擦适配连接等方式连接到公筷的尾部,从而使得公筷可以挂到顶部挂钩。当公筷悬挂部为独立的时,公筷后部可以具有或者不具有公筷悬挂部。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两个公筷的公筷后部连接到一起形成具有连接部的镊子状,从而所述连接部形成为公筷悬挂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一种公勺(未示出),包括勺子部和勺柄部,其中勺柄部具有悬挂孔或者可以连接独立的悬挂部,以便于悬挂到顶部挂钩或者中间挂钩。

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一种餐刀(未示出),包括刀柄和刀身,其中刀柄具有悬挂孔或者可以连接独立的悬挂部,以便于悬挂到顶部挂钩或者中间挂钩。

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一种叉子(未示出),包括叉子柄和叉子头部,其中叉子柄具有悬挂孔或者可以连接独立的悬挂部,以便于悬挂到顶部挂钩或者中间挂钩。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包含″一词是指″至少部分包含″。在解释本说明书中包含″包括″一词的每条陈述时,也可能存在除此以外或以该词开头的特征。诸如″包含″和″包含″等相关术语应以相同的方式解释。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的许多变化以及本实用新型的广泛不同的实施方式和应用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的公开内容和描述纯粹是说明性的,并且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旨在进行限制。在本文中提及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领域中的已知等同物的特定整数时,这些已知等同物被视为结合在本文中,如同单独阐述一样。

如本文所用,术语″和/或″是指″和″或″或″或两者。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可以参考不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主题。该主题应被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地识别,并且可以有助于将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定义的本实用新型付诸实践。

尽管本实用新型大致上如上所定义,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并且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实施例给出示例的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前述描述包括其优选形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