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把脱水机构及清洁工具套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54660发布日期:2021-08-31 13:41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拖把脱水机构及清洁工具套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洁用品领域,具体涉及带有脱水机构的拖把桶结构。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cn111110129a公开了一种胶棉工作头脱水机构,包括基座,基座上安装有能沿竖直方向移动的挤压板和限位件,限位件位于挤压板的上方,胶棉工作头脱水机构还包括与基座、挤压板和限位件均相连接的杠杆组件,当胶棉工作头放置在挤压板和限位件之间且将胶棉工作头向下推时杠杆组件能使限位件与挤压板之间间距缩小。本胶棉工作头脱水机构中杠杆组件为省力杠杆,人们能轻松地将胶棉工作头挤压变形,实现挤水作业。挤压板和限位件竖直移动使得对胶棉工作头进行挤水作业下降胶棉工作头向下推动,这样有利于人们对胶棉工作头施加作用力。

上述文献的方案提供了一种拖把省力挤水的方案,但该种脱水机构具有多个活动部件,且这些活动部件均位于拖把桶内,在清洗拖把时拖把携带的污物会存留于拖把桶中,这些污物容易堵塞在脱水机构的活动部件之间,一方面不利于拖把桶的清洁,即存在卫生问题,另一方面则是污物会导致活动部件的运动受到阻碍,影响产品的正常使用、使用寿命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更为精简,方便清洁,活动部件不易夹杂污物的拖把脱水机构。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拖把脱水机构,包括有拖把和挤水架,所述拖把包括有拖把杆以及连接在拖把杆下端的拖把头组件;所述拖把头组件包括有拖把板以及连接在拖把板下端的擦拭物;

所述挤水架包括有适于承接所述拖把头组件的挤水板,以及位于挤水板上方的定位部;

所述拖把杆包括有与拖把头组件连接的第一杆体,以及与第一杆体滑动连接的第二杆体;

所述第一杆体转动连接有省力杠杆,所述省力杠杆的一端为驱动端,另一端为从动端;所述第二杆体转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下端与省力杠杆的驱动端转动连接;

挤水时,所述拖把头组件置于所述挤水板上,所述省力杠杆的从动端处于定位部的下方,所述第二杆体相对第一杆体向下滑动时,驱动杆带动省力杠杆的驱动端向下转动,使得省力杠杆的从动端向上转动至与定位部下端相抵,第二杆体相对第一杆体继续向下滑动时,省力杠杆以从动端与定位部相抵位置为轴整体向下转动,使得第一杆体连同拖把头组件一并向下移动挤压擦拭物。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省力杠杆与第一杆体之间,和/或所述驱动杆与第二杆体之间,和/或第二杆体与第一杆体之间连接有复位弹性件。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复位弹性件为连接在所述第一杆体和省力杠杆之间的扭簧。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省力杠杆上设有由定位部驱动的解锁部,所述解锁部受到定位部的向上作用力时使得省力杠杆转动脱离初始状态。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部上设有定位口,所述解锁部的下端外侧设有能够在省力杠杆处于初始状态时与所述定位口配合定位的第二定位卡头;所述从动端的侧壁设有能够在省力杠杆相对第一杆体转动时与所述定位口配合定位的第一定位卡头。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省力杠杆与第一杆体之间通过第一转轴连接,所述驱动杆与第二杆体之间通过第二转轴连接,所述驱动杆下端与省力杠杆的驱动端之间通过第三转轴连接;

所述省力杠杆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的距离为l1,所述第二杆体相对第一杆体向下滑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的距离为l2,所述第二杆体相对第一杆体向上滑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的距离为l3;

所述l2、l2、l3满足以下条件:l3>=l1>l2。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杆体上设有侧面开口的用于容纳所述省力杠杆的杠杆安装口。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杆下端设有朝向第一杆体弯曲的下弯折部,所述驱动杆通过下弯折部的端部与省力杠杆的驱动端转动连接;所述省力杠杆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下弯折部与驱动端的连接位置处于所述杠杆安装口范围内。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挤水板整体呈长条矩形,所述挤水板的一长边中间位置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部设于所述定位板上端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清洁工具套装,包括有拖把桶,以及前述的拖把脱水机构,所述挤水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拖把桶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所述挤水架均为固定部件,挤水架安装在拖把桶内使用一方面方便清洗,一方面由于没有活动部件,不会出现由于污物堵塞造成传动故障。

2、由驱动杆和省力杠杆构成的省力机构安装于拖把杆上,当拖把处于拖地状态时省力机构不对拖把的使用造成影响。当拖把在拖把桶内清洗时,仅有拖把桶组件及拖把杆下部的少部分会伸入水面下,这样拖把桶内水中的污物不会进入省力机构的各个部件内,避免了污物对省力机构的活动产生阻碍而导致故障,同时保证了拖把的卫生。

3、所述省力杠杆集成了三项功能,第一,当省力杠杆处于初始状态时,与之连接的驱动杆抵接于第一杆体或第二杆体的侧壁,结合复位弹性件的作用,使得省力杠杆和驱动杆保持在稳定状态,此时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不会相对产生滑动,利于使用拖把进行拖地作业;第二,当拖把清洗后需要进行挤水时,通过省力杠杆上的解锁部与挤水架上的定位部相互作用,使得定位部带动省力杠杆转动,使得省力杠杆由初始状态切换为挤水状态;第三,当省力杠杆处于挤水状态后,省力杠杆的从动端处于定位部的下方,所述第二杆体相对第一杆体向下滑动时,驱动杆带动省力杠杆的驱动端向下转动,使得省力杠杆的从动端向上转动至与定位部下端相抵,第二杆体相对第一杆体继续向下滑动时,省力杠杆以从动端与定位部相抵位置为支点,整体向下运动,使得第一杆体连同拖把头组件一并向下移动挤压擦拭物,从而将擦拭物中的水分挤出实现脱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拖把挤水初始状态时的结构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拖把挤水时的结构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拖把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拖把的省力机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拖把的省力杠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安装有挤水架的拖把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安装有挤水架的拖把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拖把杆;11、第二杆体;111,驱动杆连接部;12、第一杆体;121、杠杆安装口;

2、省力机构;21、驱动杆;211、下弯折部;22、省力杠杆;221、铰接部;222、从动端;222a、第一定位卡头;222b、第二定位卡头;223、驱动端;

3、拖把头组件;31、拖把板;32、擦拭物;

4、挤水板;40、定位部;400、定位口;401、定位板;41、支撑架;42、侧挡部;

5、拖把桶;50、定位座;51、盖体;52、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根据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拖把脱水机构,包括有拖把和挤水架,所述拖把包括有拖把杆1以及连接在拖把杆下端的拖把头组件3;所述拖把头组件包括有拖把板31以及连接在拖把板下端的擦拭物32。所述擦拭物通常为胶棉,也可以是由海绵及绒布等粘接或缝接而成的复合拖布。

所述挤水架包括有适于承接所述拖把头组件的挤水板4,以及位于挤水板上方的定位部40。所述挤水板的大小与擦拭物的大小相当,通常设计成略大于擦拭物的长条矩形结构。所述挤水板的一长边中间位置设有定位板401,所述定位部40设于所述定位板上端位置。所述定位部可以是与定位板一体成型。

所述挤水板异于定位板的一侧设有侧挡部42,使得拖把置于挤水板上挤水时方便定位在合适位置。

所述拖把杆包括有与拖把头组件连接的第一杆体12,以及与第一杆体滑动连接的第二杆体11。

所述第一杆体转动连接有省力杠杆22,所述省力杠杆的一端为驱动端223,另一端为从动端222;所述第二杆体转动连接有驱动杆21,第二杆体侧壁设有与驱动杆转动连接的驱动杆连接部111;所述驱动杆下端与省力杠杆的驱动端转动连接。所述省力杠杆及驱动杆构成的省力机构2。

如图5所示,所述省力杠杆上设有与第一杆体转动连接的铰接部221,从动端222(实际为从动端与定位部接触位置)与驱动端223之间的距离为驱动臂,铰接部221与从动端222(实际为从动端与定位部接触位置)之间的距离为从动臂,所述驱动臂的长度大于从动臂,故省力杠杆能够起到省力的效果,所述驱动臂越长则越省力。

所述第一杆体上设有侧面开口的用于容纳所述省力杠杆的杠杆安装口121。

由于第一杆体上需要设计杠杆安装口,故一般将第一杆体设计为塑料件,第二杆体可以是常规的不锈钢管,不锈钢管滑动套设于第一杆体外壁。所述第二杆体可以是多段不锈钢管首尾连接构成。

所述驱动杆下端设有朝向第一杆体弯曲的下弯折部211,所述驱动杆通过下弯折部的端部与省力杠杆的驱动端转动连接;所述省力杠杆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下弯折部与驱动端的连接位置处于所述杠杆安装口范围内。这样拖把在拖地时省力杠杆及驱动杆不会轻易与外物接触导致省力机构脱离初始位置导致拖把杆产生伸缩。

所述省力杠杆与第一杆体之间,和/或所述驱动杆与第二杆体之间,和/或第二杆体与第一杆体之间连接有复位弹性件。优选地,所述复位弹性件为连接在所述第一杆体和省力杠杆之间的扭簧。当然,复位弹性件还有其他容易实现的方式,只需要保证其能够驱动省力杠杆及驱动杆构成的省力机构2能够复位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省力杠杆与第一杆体之间通过第一转轴连接,所述驱动杆与第二杆体之间通过第二转轴连接,所述驱动杆下端与省力杠杆的驱动端之间通过第三转轴连接。

所述省力杠杆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的距离为l1,所述第二杆体相对第一杆体向下滑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的距离为l2,所述第二杆体相对第一杆体向上滑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的距离为l3。

所述l2、l2、l3满足以下条件:l3>=l1>l2。

即省力杠杆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处于同一平面,或者第三转轴位于第一转轴、第二转轴所处平面的一侧,使得省力杠杆不受外力作用时,或者仅受到第一杆体、第二杆体之间沿拖把杆方向的推拉力时不会相对第一杆体产生转动,该省力杠杆的初始位置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死点位置。

所述省力杠杆上设有由定位部驱动的解锁部220,所述解锁部受到定位部的向上作用力时使得省力杠杆转动脱离初始状态。初始状态时,所述解锁部露出所述第一杆体的外侧壁,且处于第一杆体远离所述驱动杆的一侧。

所述定位部上设有定位口400,所述解锁部的下端外侧设有能够在省力杠杆处于初始状态时与所述定位口配合定位的第二定位卡头222b;所述从动端的侧壁设有能够在省力杠杆相对第一杆体转动时与所述定位口配合定位的第一定位卡头222a。

使用拖把正常拖地时,所述省力机构处于初始状态,由第一杆体、第二杆体构成的拖把杆处于不伸缩的稳定状态。

挤水时,将拖把头组件置于挤水板上方,使得省力杠杆上的解锁部与挤水架上的定位部上端相抵,此时拖把头组件下端与挤水板上端仍有一段距离,向下推第二杆体时,定位部通过与之接触的解锁部带动省力杠杆转动,使得省力杠杆由初始状态切换为挤水状态;接着,省力杠杆的从动端会转动至处于定位部的下方,所述第二杆体相对第一杆体向下滑动时,驱动杆带动省力杠杆的驱动端向下转动,使得省力杠杆的从动端向上转动至与定位部下端相抵,第二杆体相对第一杆体继续向下滑动时,省力杠杆以从动端与定位部相抵位置为轴整体向下转动,使得第一杆体连同拖把头组件一并向下移动挤压擦拭物,从而将擦拭物中的水分挤出实现脱水。

实施例2

结合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清洁工具套装,包括有拖把桶,以及实施例1所述的拖把脱水机构,所述挤水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拖把桶内。

所述挤水架的挤水板连接有向下延伸的支撑架41,所述拖把桶5内底部设有与支撑架41配合插接的定位座50,所述拖把桶的上端连接有盖体51,盖体51下端压紧在定位板401上端,所述拖把桶连接有两个提手,提手的两端一体成型有销轴,所述销轴穿过拖把桶和盖子,将拖把桶、盖子及挤水架固定在一起。

所述拖把桶的宽度大于挤水架宽度的两倍,拖把桶内位于挤水板的下方为可以盛水的清洗区。拖把在挤水板上实施挤水时,挤下来的水落入拖把桶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