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入口防淹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38776发布日期:2021-02-03 20:05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出入口防淹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区域防淹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出入口防淹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地下空间的使用越来越多。对于地下空间的防水淹,传统做法是单独设置防淹板,再发生洪涝时需要人工搬运防淹板放置于出入口防淹板闸槽内。该防淹方式存在安装速度慢、使用难度大、易丢失及储存不便等问题,在发生洪涝时,易造成雨水灌入地下建筑。
[0003]
现有的设备有的通过设置卷帘门能够在卷帘门插入u形槽内时起到防盗的作用,在将挡板插入u形槽是能起到防洪的作用,将卷帘门和挡板闸槽“合二为一”,为防淹板与卷帘共用闸槽;而另外的设计有独立的防淹系统,只解决了防淹问题,仍需单独设置防盗卷帘,在使用过程中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出入口防淹系统,尤其适合使用者解决传统防淹板存在的安装速度慢、使用难度大、管理储存不便的问题。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出入口防淹系统,包括防水闸板、固定导轨、钢卷帘片、卷帘箱、控制箱和截水沟,截水沟设置在地面上且位于防水闸板靠近防淹闸板室内的一侧,卷帘箱安装在屋顶处,且卷帘箱内设置有电机和卷轴,钢卷帘片一端与卷帘箱内的卷轴连接并缠绕在卷轴的侧壁上,控制箱安装在墙壁上,且控制箱与卷帘箱的输入端电连接,固定导轨安装在屋门两侧墙壁上,且固定导轨顶部与卷帘箱的输出端连接,钢卷帘片自由端两侧滑动安装与两侧的固定导轨内,钢卷帘片自由端底部安装有防水闸板,防水闸板两侧设置于固定导轨内,且防水闸板两侧设置有紧固装置,防水闸板通过紧固装置与两侧的固定导轨紧固连接。防水闸板包括压型钢板、第一防水胶条、保护罩、固定钩、连接槽、连接锁件和第一固定拉扣,压型钢板底部设置有第一防水胶条,压型钢板朝向室内的侧壁上设置斜向下的钢板,且在该钢板上设置有固定钩,压型钢板顶部设置有连接槽,压型钢板顶部的连接槽内等距设置有若干连接锁件,且连接锁件与压型钢板转动连接,连接锁件包括一c字型半环和一拨片,钢卷帘片底部自由端与连接锁件的c字型半环连接,压型钢板朝向室内一侧的侧壁底部设置有若干第一固定拉扣;固定导轨包括窄导轨和宽导轨,窄导轨设置在宽导轨顶部,宽导轨内侧壁上竖直安装有第二防水胶条,第二防水胶条抵在防水闸板侧壁上。宽导轨底部地面上设置有不锈钢条,且不锈钢条上表面设置有保护罩,保护罩将第一防水胶条包裹在内,两侧的墙壁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拉扣,第二固定拉扣勾在对应的固定钩上,地面上设置有一埋地固定钩,第一固定拉扣勾在所述埋地固定钩上。单侧的固定钩有两个且上下设置,同侧的两个固定钩倾斜角度相同。截水沟与防淹闸板室外侧连通。
[0006]
在发生洪涝灾害时,使用者通过控制控制箱启动卷帘箱,将钢卷帘片连同防水闸
板同时放下,此时使用者将连接锁件转动,使得连接锁件开启,进而使得防水闸板与钢卷帘片分离;而后使用者控制控制箱启动卷帘箱,将钢卷帘片收起,此时防水闸板与固定导轨紧固,作为防淹板使用。
[0007]
防淹闸板主体由压型钢板构成,压型钢板室内侧设置钢板,钢板的斜下面设置固定钩,防淹闸板下端设置第一防水胶条,第一防水胶条外侧设置保护罩,保护罩为可拆卸构件,用于保护第一防水胶条,防止第一防水胶条磨损,地面埋设不锈钢条,在防水时候,固定钩与第二固定拉扣拉紧,埋地固定钩与第一固定拉扣拉紧,利用固定钩与固定拉扣的拉力以及水的侧向压力,将防淹闸板向内压紧在第二防水胶条上,向下压紧第一防水胶条在不锈钢条上,实现防水的目的,对于少量的渗漏水,可通过地面的截水沟排至室外。
[0008]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防淹闸板与传统的防盗卷帘相结合,不同于传统的防盗卷帘与防淹板单独设置,构件一体化程度高,具有使用便捷、可靠性强、节省造价等优点,有效解决了地下建筑出入口因防淹板的搬运转换速度慢、不易操作、易丢失等引起的洪水倒灌等问题,避免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该卷帘门可应用于地铁车站、地下车库、地下商业等地下空间的出入口,作为建筑出入口的防盗、防淹卷帘门使用。
附图说明
[0009]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卷帘关闭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
[0010]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卷帘开启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
[0011]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水闸板使用时的剖面示意图;
[0012]
图4是本实用新型卷帘关闭状态下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0013]
图5是本实用新型防水闸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4]
图6是图5中的a-a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5]
图7是图5中的b-b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6]
图8是图5中的c-c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7]
图9是图5中的d-d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
[0019]
1、防水闸板
ꢀꢀꢀꢀꢀꢀꢀꢀꢀꢀꢀꢀ
2、固定导轨
ꢀꢀꢀꢀꢀꢀꢀꢀꢀ
3、钢卷帘片
[0020]
4、卷帘箱
ꢀꢀꢀꢀꢀꢀꢀꢀꢀꢀꢀꢀꢀꢀ
5、控制箱
ꢀꢀꢀꢀꢀꢀꢀꢀꢀꢀꢀ
6、截水沟
[0021]
11、压型钢板
ꢀꢀꢀꢀꢀꢀꢀꢀꢀꢀꢀ
12、第一防水胶条
ꢀꢀꢀꢀ
13、保护罩
[0022]
14、固定钩
ꢀꢀꢀꢀꢀꢀꢀꢀꢀꢀꢀꢀꢀ
15、连接槽
ꢀꢀꢀꢀꢀꢀꢀꢀꢀꢀ
16、连接锁件
[0023]
17、第一固定拉扣
ꢀꢀꢀꢀꢀꢀꢀ
21、窄导轨
ꢀꢀꢀꢀꢀꢀꢀꢀꢀꢀ
22、宽导轨
[0024]
23、第二防水胶条
ꢀꢀꢀꢀꢀꢀꢀ
24、不锈钢条
ꢀꢀꢀꢀꢀꢀꢀꢀ
25、第二固定拉扣
[0025]
26、埋地固定钩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如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出入口防淹系统,包括防水闸板1、固定导轨2、钢卷帘片3、卷帘箱4、控制箱5和截水沟6,截水沟6设置在地面上且位于防水闸板1靠近防淹闸板室内的一侧,卷帘箱4安装在屋顶处,且卷帘箱4内设置有电机和卷轴,钢卷帘片3一端与
卷帘箱4内的卷轴连接并缠绕在卷轴的侧壁上,控制箱5安装在墙壁上,且控制箱5与卷帘箱4的输入端电连接,固定导轨2安装在屋门两侧墙壁上,且固定导轨2顶部与卷帘箱4的输出端连接,钢卷帘片3自由端两侧滑动安装与两侧的固定导轨2内,钢卷帘片3自由端底部安装有防水闸板1,防水闸板1两侧设置于固定导轨2内,且防水闸板1两侧设置有紧固装置,防水闸板1通过紧固装置与两侧的固定导轨2紧固连接。防水闸板1包括压型钢板11、第一防水胶条12、保护罩13、固定钩14、连接槽15、连接锁件16和第一固定拉扣17,压型钢板11底部设置有第一防水胶条12,压型钢板11朝向室内的侧壁上设置斜向下的钢板,且在该钢板上设置有固定钩14,压型钢板11顶部设置有连接槽15,压型钢板11顶部的连接槽15内等距设置有若干连接锁件16,且连接锁件16与压型钢板11转动连接,连接锁件16包括一c字型半环和一拨片,钢卷帘片3底部自由端与连接锁件16的c字型半环连接,压型钢板11朝向室内一侧的侧壁底部设置有若干第一固定拉扣17;固定导轨2包括窄导轨21和宽导轨22,窄导轨21设置在宽导轨22顶部,宽导轨22内侧壁上竖直安装有第二防水胶条23,第二防水胶条23抵在防水闸板1侧壁上。宽导轨22底部地面上设置有不锈钢条24,且不锈钢条24上表面设置有保护罩13,保护罩13将第一防水胶条12包裹在内,两侧的墙壁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拉扣25,第二固定拉扣25勾在对应的固定钩14上,地面上设置有一埋地固定钩26,第一固定拉扣17勾在所述埋地固定钩26上。单侧的固定钩14有两个且上下设置,同侧的两个固定钩14倾斜角度相同。截水沟6与防淹闸板室外侧连通。
[0027]
在发生洪涝灾害时,使用者通过控制控制箱5启动卷帘箱4,将钢卷帘片3连同防水闸板1同时放下,此时使用者将连接锁件16转动,使得连接锁件16开启,进而使得防水闸板1与钢卷帘片3分离;而后使用者控制控制箱5启动卷帘箱4,将钢卷帘片3收起,此时防水闸板1与固定导轨2紧固,作为防淹板使用。
[0028]
防淹闸板1主体由压型钢板构成,压型钢板室内侧设置钢板,钢板的斜下面设置固定钩14,防淹闸板下端设置第一防水胶条12,第一防水胶条12外侧设置保护罩13,保护罩13为可拆卸构件,用于保护第一防水胶条12,防止第一防水胶条12磨损,地面埋设不锈钢条24,在防水时候,固定钩14与第二固定拉扣25拉紧,埋地固定钩26与第一固定拉扣17拉紧,利用固定钩与固定拉扣的拉力以及水的侧向压力,将防淹闸板1向内压紧在第二防水胶条23上,向下压紧第一防水胶条12在不锈钢条24上,实现防水的目的,对于少量的渗漏水,可通过地面的截水沟6排至室外。
[0029]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