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拆装挡粉板的定量下粉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29566发布日期:2021-08-20 16:42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拆装挡粉板的定量下粉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奶粉盒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方便拆装挡粉板的定量下粉盒。



背景技术:

传统的奶粉冲泡一般采用人工冲泡,是将奶粉倒入奶瓶中,然后人工往奶瓶中冲入热水以充兑出适当量的奶粉和水配比而成的奶液,这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首先,就是水温不好掌握,温度过高容易烫到婴儿,温度过低则奶瓶内的奶液没有喝完就凉了;其次,就是人工冲制的奶液往往调配不均匀,会因为奶粉有局部没有冲开而结块,影响婴儿食用;再者,奶粉和水的比例不易控制,有可能的调配出来的奶液浓度过稀或者过稠,造成婴儿食用后不易消化或着容易饿肚。

于是,市面上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冲奶粉机,目前的冲奶粉机一般都会包含一个定量下粉盒,定量下粉盒包括粉仓及粉盖,粉盖覆盖粉仓上方,粉仓及粉盖之间设有送粉组件,送粉组件位于粉仓内;送粉组件工作时旋转实现定量出粉,然后在送粉组件上设置一块固定在粉仓内的挡粉板,然后在挡粉板上设置一个位于出粉口正上方的挡板,实现对位于出粉口上方的送粉组件上的定量槽上部进行盖合,以达到定量出粉的作用,但是目前的挡粉板一般是直接固定在粉仓内,而且后期需要安装送粉组件,导致安装相对不方便,而且后期无法进行拆卸更换,导致后期清理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拆装的一种方便拆装挡粉板的定量下粉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方便拆装挡粉板的定量下粉盒,包括粉仓及粉盖,粉盖覆盖粉仓上方,粉仓及粉盖之间设有送粉组件,送粉组件位于粉仓内,在粉仓的底部设有出粉口,所述的送粉组件包括送粉盒以及与送粉盒进行拆卸连接的搅拌叶轮,在送粉盒与搅拌叶轮之间设置有挡粉板,在粉仓的内壁设有第一凸条,在第一凸条的对面设置有位于粉仓内壁的l型滑槽,在挡粉板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凸条配合的第一凹槽,在挡粉板的另一侧设有能够插接到l型滑槽内的第一插条。

为了避免侧边漏粉而影响定粉精度,所述挡粉板的两侧与粉仓内壁贴合。

作为优选,避免送粉组件底部卡住,在送粉盒上环形分布有一个以上的定量槽,每一个定量槽与粉仓底部配合构成奶粉定量仓,所述出粉口位于定量槽活动轨迹的正下方,所述挡粉板上设有位于出粉口正上方的挡板,在送粉盒的底部设有与粉仓内底部相抵的第一软性硅胶条。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更加精准出粉,在挡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二软性硅胶条,所述的第二软性硅胶条能够插入到定量槽内。

进一步,为了方便安装,所述的送粉盒的中心设有向上延伸的延伸台,在延伸台的上半部设有外螺纹部,在搅拌叶轮的中心设有向上延伸的中空锥形台,所述中空锥形台的内壁设有外螺纹部配合的内螺纹,所述送粉盒的底部与粉仓外部的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挡粉板的中心套接在延伸台的下半部外。

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对挡粉板的快速安装以及拆卸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1中一种方便拆装挡粉板的定量下粉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1中一种带挡粉板安装结构的定量下粉盒的结构爆炸图;

图3是本实施例1中送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1中搅拌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1中送粉盒与第一软性硅胶条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1中送粉盒与挡粉板的组合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1中挡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1中粉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9是实施例1中粉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其中:粉仓1、粉盖2、送粉组件3、送粉盒4、搅拌叶轮5、定量槽6、出粉口7、挡粉板8、挡板8-1、第一凸条9、l型滑槽10、第一凹槽11、第一插条12、第一软性硅胶条13、第二软性硅胶条14、延伸台15、外螺纹部16、中空锥形台17、内螺纹1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实施例1:

如图1-图9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方便拆装挡粉板的定量下粉盒,包括粉仓1及粉盖2,粉盖2覆盖粉仓1上方,粉仓1及粉盖2之间设有送粉组件3,送粉组件3位于粉仓1内,在粉仓1的底部设有出粉口7,所述的送粉组件3包括送粉盒4以及与送粉盒4进行拆卸连接的搅拌叶轮5,在送粉盒4与搅拌叶轮5之间设置有挡粉板8,在粉仓1的内壁设有第一凸条9,在第一凸条9的对面设置有位于粉仓1内壁的l型滑槽10,在挡粉板8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凸条9配合的第一凹槽11,在挡粉板8的另一侧设有能够插接到l型滑槽10内的第一插条12,

安装时,先将送粉盒4放入到粉仓1内,并将送粉盒4下方的中心安装部与粉仓1内的中心通孔贯通,方便后期外部的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伸入到粉仓1的中心通孔后与送粉盒4下方的中心安装部连接,然后将挡粉板8进行安装套于送粉盒4上方,并将挡粉板8带有第一凹槽11的一侧与粉仓1内壁的第一凸条9配合,让第一凸条9卡于第一凹槽11内,然后将挡粉板8的另一侧的第一插条12先从l型滑槽10的垂直槽的上槽口插入并移动到l型滑槽10的底部,然后往l型滑槽10的横槽内水平动移动,最终将第一插条12限位在l型滑槽10的横槽内,最终实现安装,然后将搅拌叶轮5与送粉盒4进行连接实现安装的过程,因此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实现对挡粉板8的快速安装过程,而且后期需要拆卸时,只需要先将第一插条12在l型滑槽10的横槽内水平移动到l型滑槽10的垂直槽下开口,然后让第一插条12沿着l型滑槽10的垂直槽向上移动最终从l型滑槽10的垂直槽的上开口脱出,然后将挡粉板8另一侧的第一凹槽11与第一凸条9进行脱离实现快速拆卸的作用,因此本结构实现快速安装挡粉板8。

为了避免侧边漏粉而影响定粉精度,所述挡粉板8的两侧与粉仓1内壁贴合。

作为优选,避免送粉组件底部卡住,在送粉盒4上环形分布有一个以上的定量槽6,每一个定量槽6与粉仓1底部配合构成奶粉定量仓,所述出粉口7位于定量槽6活动轨迹的正下方,所述挡粉板8上设有位于出粉口7正上方的挡板8-1,在送粉盒4的底部设有与粉仓1内底部相抵的第一软性硅胶条13,在本结构中,由于送粉盒4上方设置搅拌叶轮5与送粉盒4同步旋转,实现对上方奶粉进行搅拌,避免奶粉结块;同时在送粉盒4底部设置与粉仓1内底部相抵的第一软性硅胶条13,随着送粉盒4旋转,然后始终保证第一软性硅胶条13与粉仓1底部相抵,最终作为一个类似刷子的作用,将残留在粉仓1内底部的奶粉进行刮出,避免粉仓1内底部残留奶粉,长时间堆积,而导致奶粉容易变质的问题,这样也能够进一步避免由于奶粉堆积而导致送粉盒4卡住的问题发生。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更加精准出粉,在挡板8-1的下表面设有第二软性硅胶条14,所述的第二软性硅胶条14能够插入到定量槽6内,通过设置第二软性硅胶条14,实现当送粉盒4旋转到其中一个定量槽6慢慢靠近挡板8-1下方时,此时第二软性硅胶条14弹向定量槽6,将定量槽6上表面的奶粉刮平,提高对奶粉定量的精度,同时在送粉盒4旋转的过程中,还可以始终与送粉盒4上表面贴合,避免奶粉残留在送粉盒4上表面。

进一步,为了方便安装,所述的送粉盒4的中心设有向上延伸的延伸台15,在延伸台15的上半部设有外螺纹部16,在搅拌叶轮5的中心设有向上延伸的中空锥形台17,所述中空锥形台17的内壁设有外螺纹部16配合的内螺纹18,所述送粉盒4的底部与粉仓1外部的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挡粉板8的中心套接在延伸台15的下半部外,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在送粉盒4的上方设置延伸台15,延伸台15的上半部设置外螺纹部16,在搅拌叶轮5的中心设有向上延伸的中空锥形台17,在中空锥形台17的内壁设置内螺纹18,使得安装时,先将送粉盒4放入到粉仓1内,并将送粉盒4下方的中心安装部与粉仓1内的中心通孔贯通,方便后期外部的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伸入到粉仓1的中心通孔后与送粉盒4下方的中心安装部连接,然后先将挡粉板8套在延伸台15的下半部外,然后将搅拌叶轮5的内螺纹18与外螺纹部16螺纹连接,实现对送粉组件3以及挡粉板8的安装,后期通过驱动机构旋转带动送粉组件3旋转,此时的挡粉板8始终是固定在粉仓1内不动的,利用送粉盒4的旋转,让下落的奶粉进入送粉盒4的定量槽6内,并与粉仓1底部贴合构成用于储存奶粉的奶粉定量仓,然后随着送粉盒4的旋转当其中一个定量槽6与出粉口7对齐时,此时该定量槽6的奶粉由于底部未被粉仓1遮挡,通过出粉口7出粉的过程,而上方的挡粉板8的挡板8-1位于出粉口7上方,可以进一步实现对到达出粉口7上方的奶粉定量仓进行上方盖合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对奶粉的定量作用。

当然,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