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顺利下米的洗米机构及煮饭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89325发布日期:2021-05-28 10:45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顺利下米的洗米机构及煮饭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煮饭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能顺利下米的洗米机构及煮饭设备。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cn105662110a公开了一种智能全自动电饭锅,其设有洗米桶,在洗米桶洗米完成后,注水喷口先向洗米桶注入一半煮饭用水,使得已洗好的米在水的带动下流入煮饭锅,然后注水喷口喷出剩下的一半煮饭用水,从而带动可能粘附住的米进入煮饭锅。但是,如果所洗的米份量非常大,最初的一半煮饭用水可能不足以带动已洗好的米流入煮饭锅,从而导致已洗好的米不能顺利下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令已洗好的米能顺利下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顺利下米的洗米机构,包括洗米腔和安装在洗米腔中的搅拌件,所述洗米腔开有下米口,所述搅拌件形状为末端部拐往搅拌反方向从而形成把米拨往搅拌件末端部的斜导结构,所述下米口设于搅拌件末端部的搅拌路径上。

优选地,包括围成所述洗米腔的底壁和侧壁,搅拌件底侧贴住所述底壁,末端部贴住所述侧壁。

优选地,所述下米口开在所述底壁上。

优选地,所述搅拌件横置在洗米腔中。

优选地,所述搅拌件横向旋转搅拌。

优选地,所述斜导结构呈弧形。

优选地,所述下米口配有开关阀,具体地:包括下米通道,所述下米通道始端连通下米口,开关阀关闭下米通道则下米口关闭,开关阀打开下米通道则下米口打开。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煮饭设备,包括洗米机构和对装有米的烹饪器具进行煮饭工序的煮饭器具放置位,洗米机构如上所述,洗米机构的下米口通往煮饭器具放置位。

优选地,所述洗米机构开有通往洗米腔的进水口,所述进水口配有进水阀,包括连通进水口以提供煮饭用水的供水装置。

优选地,包括放置在煮饭器具放置位上的煮饭器具。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因为搅拌件形状为末端部拐往搅拌反方向从而形成斜导结构,所以在洗米完成后,搅拌件继续搅拌则能令已洗好的米沿着斜导结构被拨往搅拌件末端部;又因为下米口设于搅拌件末端部的搅拌路径上,所以已洗好的米会被搅拌件末端部拨往下米口下米,从而令已洗好的米能顺利下米。

附图说明

图1是煮饭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煮饭炉的示意图;

图3是洗米机构的内部示意图;

图4是齿轮齿条式自动阀门关闭后的示意图;

图5是齿轮齿条式自动阀门打开后的示意图;

图6是连杆式自动阀门关闭后的示意图;

图7是连杆式自动阀门打开后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煮饭炉;2-洗米机构;3-煮饭碗;4-通孔;5-进米口;6-进水口;7-洗米盘;8-搅拌件的驱动电机;9-电动排水阀;10-自动阀门;11-搅拌件;12-下米口;13-排水口;14-下米通道;15-开关阀;16-齿轮;17-齿条;18-自动阀门的驱动电机;19-套圈;20-转轮;21-连杆;22-煮饭器具放置位;23-搅拌件的末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提及的控制器包括相互连接的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控制器的功能。

实施例1

煮饭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煮饭炉1、洗米机构2和两个用作煮饭器具的煮饭碗3。如图2所示,煮饭炉1底部设有两个煮饭器具放置位22,图1所示的两个煮饭碗3分别放在两个煮饭器具放置位22上,洗米机构2位于两个煮饭碗3的上方。煮饭器具放置位22中设有加热器件(图中未示出),加热器件可对放在煮饭器具放置位22上的煮饭碗3进行加热以进行煮饭工序。

煮饭设备设有储米装置(图中未示出)和供水装置(图中未示出),如图2和图3所示,煮饭炉1顶部开有两个通孔4,洗米机构2顶部开有进米口5和进水口6,储米装置经第一个通孔4连通进米口5,供水装置经第二个通孔4连通进水口6。煮饭炉1在第一个通孔4的位置设有进米阀以控制储米装置向洗米机构2进米,在第二个通孔4的位置设有进水阀以控制供水装置向洗米机构2注水。

如图3所示,洗米机构2内部设有洗米盘7,洗米盘7位于进米口5和进水口6的下方,洗米盘7的下方设有驱动电机8、电动排水阀9和两个自动阀门10。洗米盘7的底壁、侧壁和洗米机构2的顶部围成洗米腔,驱动电机8的转头朝上穿过洗米盘7的中心进入到洗米腔中,且在驱动电机8的转头上安装有横置于洗米腔中的搅拌件11,搅拌件11被驱动电机8驱动后如图3的箭头所示横向旋转搅拌,搅拌件11的两个末端部23拐往搅拌反方向从而形成弧形的斜导结构,故搅拌件11在旋转搅拌时能令洗米腔中的米沿着斜导结构被拨往搅拌件11的两个末端部23。搅拌件11底侧贴住洗米盘7的底壁,两个末端部23贴住洗米盘7的侧壁,如此则搅拌件11与洗米盘7之间没有空隙,故搅拌件11在把洗米腔中的米拨往搅拌件11的两个末端部23的过程中,洗米腔中所有的米都会被拨动。

洗米盘7的底壁上开有两个下米口12和一个排水口13,两个下米口12设于搅拌件11的两个末端部23的搅拌路径上,故被搅拌件11的斜导结构拨往搅拌件11的两个末端部23的米会落入到下米口12中。两个自动阀门10分别安装在两个下米口12的下方,电动排水阀9安装在排水口13的下方。

两个自动阀门10结构相同,都是齿轮齿条式自动阀门。以其中一个自动阀门10为例,如图4所示,自动阀门10包括下米通道14、开关阀15、齿轮16、齿条17和驱动电机18。下米通道14竖向设置,上述的两个下米口12分别连通两个自动阀门10的下米通道14始端。单个自动阀门10中,开关阀15铰接在下米通道14内,开关阀15的铰接端从下米通道14的侧壁穿出后与齿轮16同轴安装,齿轮16与齿条17啮合,齿条17上设有套圈19,驱动电机18的转头与套圈19内侧螺纹连接。

图4示出的是自动阀门10处于关闭状态下的示意图,此时齿条17上的套圈19套在驱动电机18的转头末端,齿轮16与齿条17中端啮合,开关阀15处于横封状态从而关闭下米通道14,使得图3所示的洗米盘7上对应的下米口12被关闭起来。在需要打开下米口12时,驱动电机18的转头正向转动,在转头与套圈19之间的螺纹配合下,驱动齿条17移向驱动电机18,则齿条17驱使齿轮16带动开关阀15在下米通道14中转动,直至开关阀15转至非横封状态从而打开下米通道14,使得自动阀门10处于图5所示的打开状态,从而令图3所示的洗米盘7上对应的下米口12打开。在需要关闭下米口12时,驱动电机18的转头反向转动,在转头与套圈19之间的螺纹配合下,驱动齿条17移离驱动电机18,则齿条17驱使齿轮16带动开关阀15在下米通道14中转动,直至开关阀15转至横封状态从而重新关闭下米通道14,使得自动阀门10恢复至图4所示的关闭状态,从而令图3所示的洗米盘7上对应的下米口12重新关闭。

需要说明的是,上文所述的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并不具体限定转动方向,只是用于表示两次转动方向是相反的。

本实施例中,煮饭炉1的第一个通孔4中的进米阀结构参照开关阀15,煮饭炉1的第二个通孔4中的进水阀结构参照电动排水阀9,在此不再赘述。

在初始状态下,煮饭设备的电动排水阀9和两个自动阀门10都处于关闭状态,即洗米腔的排水口13和两个下米口12都处于关闭状态。在需要煮饭时,先运行洗米工序:进米阀打开从而令储米装置向洗米腔下适量的米,进水阀打开从而令供水装置向洗米腔注入洗米水,然后进米阀和进水阀关闭,驱动电机8驱动搅拌件11按图3中的箭头方向横向旋转,从而对洗米腔中的米进行搅拌清洗。在洗米工序完成后,运行对第一个煮饭碗3的下米工序:电动排水阀9打开,从而将洗米腔中的洗米水排出,然后令第一个自动阀门10打开,第二个自动阀门10保持关闭,并令搅拌件11再次转动,因为两个下米口12设于搅拌件11的两个末端部23的搅拌路径上,所以搅拌件11会把洗米腔中已洗好的米沿着弧形的斜导结构拨向两个下米口12,又因为第一个自动阀门10打开,第二个自动阀门10保持关闭,即意味着第一个下米口12打开,第二个下米口12关闭,所以已洗好的米就经第一个下米口12和第一个自动阀门10的下米通道14下落到第一个煮饭碗3中,但不能经第二个下米口12和第二个自动阀门10落下。

在对第一个煮饭碗3的下米工序完成后,重复上述洗米工序,在第二次洗米工序完成后,运行对第二个煮饭碗3的洗米工序:电动排水阀9打开,从而将洗米腔中的洗米水排出,然后令第二个自动阀门10打开,第一个自动阀门10关闭,并令搅拌件11再次转动从而把洗米腔中已洗好的米拨向两个下米口12,因为第二个自动阀门10打开,第一个自动阀门10关闭,即意味着第二个下米口12打开,第一个下米口12关闭,所以已洗好的米就经第二个下米口12和第二个自动阀门10的下米通道14下落到第二个煮饭碗3中,但不能经第一个下米口12和第一个自动阀门10落下。

在对两个煮饭碗3的下米工序都完成后,第二个自动阀门10无需关闭,保持打开状态,第一个自动阀门10保持关闭状态,即第二个下米口12无需关闭,保持打开状态,第一个下米口12保持关闭状态,然后运行对第二个煮饭碗3的加水工序:进水阀打开从而令供水装置向洗米腔注入煮饭用水,然后进水阀关闭,洗米腔中的煮饭用水就经第二个下米口12和第二个自动阀门10的下米通道14流入到第二个煮饭碗3中以备运行煮饭工序,在流入过程中,煮饭用水会把粘附在第二个下米口12和第二个自动阀门10上的米冲进第二个煮饭碗3中。然后运行对第一个煮饭碗3的加水工序:令第二个自动阀门10关闭,第一个自动阀门10打开,进水阀再次打开从而令供水装置再次向洗米腔注入煮饭用水,然后进水阀再次关闭,洗米腔中的煮饭用水就经第一个下米口12和第一个自动阀门10的下米通道14流入到第一个煮饭碗3中以备运行煮饭工序,在流入过程中,煮饭用水会把粘附在第一个下米口12和第一个自动阀门10上的米冲进第一个煮饭碗3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运行对第一个煮饭碗3的下米工序时,搅拌件11会把洗米腔中已洗好的米拨向两个下米口12,但此时只有第一个自动阀门10打开下米,而第二个自动阀门10关闭,故被拨向第二个下米口12的米会留在第二个下米口12和第二个自动阀门10的下米通道14中;在运行对第二个煮饭碗3的下米工序时,第二个自动阀门10打开后,留在第二个下米口12和第二个自动阀门10的下米通道14中的米就会下到第二个煮饭碗3中,然后搅拌件11也会把洗米腔中已洗好的米拨向两个下米口12,但只有第二个自动阀门10打开下米,而第一个自动阀门10关闭,故被拨向第一个下米口12的米会留在第一个下米口12和第一个自动阀门10的下米通道14中,直至运行对第一个煮饭碗3的加水工序时,留在第一个下米口12和第一个自动阀门10的下米通道14中的米才被冲进第一个煮饭碗3中。这样,虽然每次运行下米工序时,都会有部分米留在关闭的自动阀门10及对应的下米口12中,但在运行完对各个煮饭碗3的下米工序及加水工序之后,留在各个下米口12和自动阀门10中的米最终会下到对应的煮饭碗3中,从而使得各个煮饭碗3中的米量精确地相等。

煮饭设备设有控制器(图中未示出),该控制器电连接进米阀、进水阀、煮饭炉1底部的加热器件、驱动电机8、电动排水阀9和驱动电机18。煮饭设备在工作时,进米阀、进水阀、驱动电机8、电动排水阀9和驱动电机18受该控制器控制以运行上述的洗米工序、下米工序和加水工序,并在完成这些工序之后,煮饭炉1底部的加热器件受该控制器控制以运行煮饭工序。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只叙述相关部件的工作过程,而不赘述控制器的控制过程。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煮饭设备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自动阀门10采用连杆型自动阀门。如图6所示,连杆型自动阀门包括下米通道14、开关阀15、驱动电机18、转轮20和连杆21,下米通道14竖向设置,开关阀15位于下米通道14的顶部,转轮20同轴安装在驱动电机18的转头上,连杆21一端铰接在转轮20的非圆心处,另一端铰接开关阀15上,且连杆21垂直于转轮20的转轴。

图6示出的是连杆型自动阀门处于关闭状态下的示意图,此时转轮20与连杆21之间的铰接处靠近下米通道14,使得开关阀15盖在下米通道14的顶部从而关闭下米通道14。在需要打开连杆型自动阀门时,驱动电机18的转头驱动转轮20转动,从而带动连杆21运动,直至转轮20与连杆21之间的铰接处远离下米通道14,此时开关阀15被转杆21拉动侧移从而打开下米通道14,使得连杆型自动阀门处于图7所示的打开状态。在需要关闭连杆型自动阀门时,驱动电机18的转头继续转动,从而带动连杆21运动,直至转轮20与连杆21之间的铰接处回到靠近下米通道14的位置,此时开关阀15被连杆21推动侧移复位从而重新关闭下米通道14,使得连杆型自动阀门恢复至图6所示的关闭状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