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式坐便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12908发布日期:2021-08-03 12:54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升降式坐便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与坐便器一起配套使用的椅子,特别是一种坐便椅。



背景技术:

如厕是维持人体生理平衡的一种生理代谢过程,一个身体健康正常的人无论是蹲便如厕还是坐便如厕,厕后起身对其而言都是一件非常简单容易的事,而对那些腿部受伤不能用力、腿有残疾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的腿无知觉的人来说,厕后起身则是十分困难又无法独自做到的事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的能帮助人如厕后起身的升降式坐便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升降式坐便椅,包括底架和位于底架上方带有坐便孔的座板,座板上左右两侧向上设有侧扶手、向下设有前支腿和后支腿,后支腿由两端分别铰接在座板和底架上的气缸或电动推杆形成,后支腿由下至上向前倾斜,前支腿为采用铰链四杆机构结构形式的折叠式支撑腿,铰链四杆机构的连杆臂向上的延长端固定在座板上形成折叠式支撑腿的活动支腿;前、后支腿通过座板联动,当后支腿伸长推动座板升高时带动活动支腿运动打开铰链四杆机构,座板产生翻转呈前低后高的倾斜姿态;所述侧扶手的前端上设有在使用时可横挡在使用者前方的安全扶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气缸或电动推杆做后支腿、采用铰链四杆机构形式的折叠式支撑腿做前支腿,前、后支腿通过座板形成了联动结构,在使用时,通过操动控制端使气缸或者电动推杆的推杆伸出,推动座板升高,在座板升高的同时,座板带动活动支腿打开铰链四杆机构,在该机构的作用下,座板又会产生翻转动作,呈现出前低后高的倾斜姿态,因此在气缸推杆推出的过程中,座板是一边升高一边翻转,从而向前向上推动坐在座板上的人,使其逐渐呈站立姿势,实现了帮助使用者如厕后起身,给无法独立起身的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另外,通过设置侧扶手和安全扶手,不仅能供使用者抓握借力,更是形成了一个将坐在座板上的人围挡在其中的安全护栏,防止其侧倒和向前栽倒,防护性和安全性更高。

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侧扶手具有两个呈前后间隔设置的支撑臂,侧扶手通过该两个支撑臂固定连接在座板上。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与单支撑臂侧扶手相比,两个支撑臂的侧扶手可以承载更大的向上拉力、向下压力以及侧向力和扭转力,而不容易发生压弯、拉弯、侧弯变形和扭转变形,综合支撑强度更高,抗变形能力更强。

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座板上还安装有马桶坐垫和马桶盖。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感,减少异味也更加卫生。

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安全扶手与侧扶手为可拆的插拔式连接。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时安装操作方便快捷。

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侧扶手的前端设有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圆形连接轴,连接轴的圆周面上设有由端面延伸的l形槽,安全扶手的连接端具有轴线垂直于安全扶手臂的圆形连接套,在使用时,安全扶手通过连接套插装在连接轴上,连接套内壁上设有在插拔连接时在l形槽中移动的连接销。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置了l形槽和连接销结构,安全扶手通过直插和旋转两个动作安装到侧扶手上后,通过l形槽与连接销的配合,对安全扶手形成了周向旋转定位和轴向移动限位,在使用时,当安全扶手受到向前的推力时不会发生掉落风险,因此不存在使用者因安全扶手意外掉落而发生前倾甚至栽倒受伤的可能性,安全性更高。

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侧扶手的前端设有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连接轴,安全扶手的连接端具有轴线垂直于安全扶手臂的连接套,安全扶手通过连接套插装在连接轴上,连接套与连接轴之间设有单向轴承,在连接套前端还设有防止连接套脱落的轴向挡止件,左安全扶手的单向轴承为逆时针旋向,右安全扶手的单向轴承为顺时针旋向。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安全扶手能始终连在侧扶手上,需要拦挡时,将安全扶手臂旋转到拦挡位置即可,用完再将其旋转移到安全的位置比如朝下的位置上,没有插接和拔掉的操作,使用更加方便;此连接结构的安全扶手不会从侧扶手上掉落下来,因此不存在使用者因安全扶手意外掉落而发生前倾甚至栽倒受伤的可能性,安全性更高。

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后支腿的上端铰接在座板侧边的中部。

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折叠式支撑腿的固定支腿立设在底架上、位于活动支腿的前方,固定支腿与活动支腿通过上下两个摇臂连接,两个摇臂的倾斜方向一致,固定支腿、活动支腿和两个摇臂共同构成所述的铰链四杆机构。有益效果是:该铰链四杆机构具有可合拢收缩和打开伸长的折叠特性,合拢后活动支腿靠拢固定支腿并在高度方向上交错重叠,打开后,活动支腿远离固定支腿并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从而实现前支腿的可折叠功能,与后支腿一起完成座板的升高翻转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左侧扶手前端的连接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与配套安全扶手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底架,2是座板,3是侧扶手,4是摇臂,5是活动支腿,6是后支腿,7是安全扶手,8是马桶盖,9是马桶座垫,10是可调支脚,11是固定支腿,12是连接销。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2,升降式坐便椅包括底架1和设于底架上方的座板2;座板的中间部位开有坐便孔,在座板2上安装有马桶坐垫9和马桶盖8。座板2的左右两侧边上向上固定装有侧扶手3、向下装有前支腿和后支腿6;底架的主体为u形框架,u形的开口端与座板2的后端对应,u形的封闭端的两角处向前延伸设有支脚架,左、右支脚架构成八字形,两支脚架上和u形开口的两端上均装有可调支脚10。

侧扶手3有一前一后间隔设置的两个支撑臂,侧扶手通过该两个支撑臂固定安装在座板2的侧边上;在侧扶手3的前端上还设有在使用时通过操作可横挡在使用者前方的安全扶手7,防止使用者向前倾倒。

安全扶手7与侧扶手3之间的连接为可拆的插拔式连接结构。具体结构是,侧扶手3的前端上设有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连接轴,安全扶手7的连接端具有轴线垂直于安全扶手臂的连接套,使用时,安全扶手通过连接套采用直插的方式装在连接轴上,用完拔掉即可。本实施例中,连接轴采用圆轴,连接套采用圆形套,为了使安全扶手在插装连接后能保持在横向的拦挡位置上,在圆轴与圆形套之间设置止转键结构。

后支腿6由气缸形成,气缸的下端铰接在底架1的后端、上端铰接在座板2侧边的中部位置上,气缸由下至上向前倾斜设置。

前支腿为折叠式支撑腿,其采用铰链四杆机构的结构形式,具体包括刚性的固定支腿11和刚性的活动支腿5,固定支腿11在底架u形封闭端的拐角处向上直立设置,活动支腿5位于固定支腿11的后方,活动支腿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座板2的前端部、下端通过上下两个间隔设置的摇臂4连接在固定支腿11上,固定支腿、活动支腿和两个摇臂构成铰链四杆机构。活动支腿5作为铰链四杆机构的连杆臂,其静止和在运动过程中的空间姿态呈大致的竖直姿态或者呈上端向前倾斜一定角度的倾斜姿态,两个摇臂4的倾斜方向一致,从而该铰链四杆机构具有可折叠可打开的特性,使前支腿成为折叠式支撑腿结构。

前、后支腿通过座板2产生联动,后支腿气缸为原动件,前支腿中的活动支腿5为从动件。初始位置时,座板2静止处在低位,可供使用者坐在其上,此时,气缸推杆缩回在原位,前支腿中的两个摇臂4与活动支腿5的铰接点处在低位、其高度低于所对应摇臂与固定支腿的铰接点,铰链四杆机构处于合拢折叠状态,活动支腿5靠近固定支腿11并在竖直方向上与固定支腿产生部分交错重叠。当启动气缸、推杆向前推出时,后支腿6伸长推动座板2升高,座板带动活动支腿5做空间运动,打开铰链四杆机构,在固定支腿4和双摇臂4的约束下,座板2一边升高一边产生翻转,最终停在高处呈前低后高的倾斜姿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侧扶手前端的连接轴采用方轴结构,连接套采用与之匹配的方形套,连接轴与连接套之间的周向定位止转由方轴和方形套完成,将安全扶手臂定位在横向的拦挡位,此时不必再专门设置独立的止转键结构。

实施例3:

参见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取消了在圆轴与圆形套之间所设的止转键结构,增设的结构是,在连接轴的圆周面上设有由端面延伸的l形槽,在连接套内壁上设有在插拔连接时在l形槽中移动的连接销12;在连接安全扶手时,通过连接套先直插然后再旋转的操作即可将安全扶手7连接到侧扶手上,拆卸时,先反向旋转安全扶手再将其直线拔出即可。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安全扶手7与侧扶手3之间采用了不同的插拔式连接结构,具体是,连接轴设置在侧扶手的内侧上,并且其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连接套的轴线与安全扶手臂的轴线重合,安全扶手采用横向直插的方式插装在连接轴上,采用此连接结构,连接轴和连接套的形状可以不受限制,方形、圆形均可,并且采用圆形时还可以省去圆轴与圆形套之间的止转键结构,此安全扶手在受到向前的推力时不会掉落。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安全扶手7与侧扶手3之间采用的不是可拆插拔式连接结构,而是旋转连接结构,具体是,取消了圆轴与圆形套之间的止转键结构,而在连接套与连接轴之间增设单向轴承,并在连接套的前端设置轴向挡止件以防止连接套从连接轴上脱落,该轴向挡止件可以采用挡圈或者端盖结构,左安全扶手单向轴承为逆时针旋向,右安全扶手单向轴承为顺时针旋向,此安全扶手始终连接在侧扶手上。

其他实施例:

其他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1、气缸可以由电动推杆替代。2、侧扶手可以由单臂扶手替代。3、座板上的马桶坐垫和马桶盖可以省略,此时将座板上坐便孔部位设为适宜人坐的结构和大小即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