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陶瓷蒸汽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13295发布日期:2021-05-19 01:11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层陶瓷蒸汽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陶瓷蒸汽锅。


背景技术:

2.为保持食物的色、形和鲜的较佳状态,人们常用蒸汽锅烹饪食物。特别是双层蒸汽锅由于可以较好地利用锅内空间而被广泛使用,但双层蒸汽锅的上蒸格需要架空在下蒸格上面,底部的蒸汽需要穿透下蒸格的摆放的食物后再传递到上蒸格的食物上,上下蒸格上的食物在汽蒸过程中会产生受热不均和早熟晚熟的时间差,特别是下蒸格上摆放的食物过密时更为明显。为满足上蒸格上的食物蒸熟时间,下蒸格上的食物容易过熟,影响食物口感和形色且浪费能源和降低烹饪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层陶瓷蒸汽锅,包括蒸汽炉体、蒸锅组件、蒸格合件和锅盖。本实用新型是在蒸锅组件的锅体的中部设置上下贯通的导汽管,将底部蒸汽炉体产生的蒸汽通过导汽管直接输送到上蒸格的汽水分离器并由第一排汽孔扩散到上蒸格周边,并在导汽管的中部设置第二排汽孔将部分蒸汽扩散到下蒸格周边,使上下蒸格上的食物同步接收底部提供的蒸汽进行同步汽蒸,即可避免上下层食物受热不均和早熟晚熟的时间差;另外利用陶瓷制作锅体,既有较好的保温效果又可延长断电后的闷蒸时间。本实用新型利用导汽管同步输送蒸汽给上下蒸格,可避免上下层食物受热不均和早熟晚熟的时间差,减少对食物口感和形色的影响,提高烹饪效率。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双层陶瓷蒸汽锅,包括蒸汽炉体和锅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蒸锅组件和蒸格合件,所述的蒸格合件包括下蒸格和可独立接收底部蒸汽的上蒸格,所述的蒸锅组件包括用于收储蒸汽及置放蒸格合件的锅体和输送蒸汽的导汽管,蒸锅组件置于蒸汽炉体的上口部,蒸汽炉体产生的蒸汽可由导汽管分别送至上蒸格和下蒸格,所述的锅盖扣合在蒸锅组件的上口部。
6.所述的锅体为由底壁和侧壁合围的倒圆台状的陶瓷空腔体,其侧壁的上半部和下半部分别设有向腔内凸起的上台阶和下台阶并分别用于置放上蒸格和下蒸格,其上口部设有用于扣合锅盖的阶沿,其底部中心设有用于固接导汽管的安装孔。
7.所述的导汽管为由顶壁和侧壁合围的空腔圆管,其顶壁上设有贯通的顶孔,其侧壁的上半段和下半段分别沿圆周均布地设有若干个第二排汽孔,导汽管的底口为圆喇叭形的进汽口且固接在锅体底部中心的安装孔中,进汽口开口向外且其外壁与锅体的底壁密封。
8.所述的蒸锅组件的底部置放在蒸汽炉体的上口部,蒸汽炉体的上口部中心设有出汽嘴,蒸锅组件的导汽管的进汽口与蒸汽炉体的出汽嘴对接,蒸汽炉体所产生的蒸汽可通过出汽嘴送入导汽管。
9.所述的上蒸格包括多孔的上蒸格板和穿过并固接在上蒸格板中心的汽水分离器,所述的汽水分离器为由顶壁和侧壁合围的空腔圆管,其侧壁上部沿圆周均布地设有若干个第一排汽孔,其圆管内径与蒸锅组件的导汽管的外径匹配,汽水分离器的下端口可套入导汽管的上端且可自由拔插,导汽管内的蒸汽可通过顶部的顶孔送入汽水分离器。
10.所述的下蒸格为多孔的蒸格板,其中部设有可让蒸锅组件的导汽管穿过的通孔。
11.进一步,所述的上蒸格板和下蒸格均由铝材或不锈钢制备。
12.所述的蒸汽炉体可在其储水腔内注水和通电时产生蒸汽,并可预设及控制启停时间和蒸汽强度等级。
13.由以上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层陶瓷蒸汽锅的优点在于:一是将底部蒸汽炉体产生的蒸汽通过导汽管直接输送到上蒸格,并在导汽管的中部设置排汽孔将部分蒸汽扩散到下蒸格,使上下蒸格上的食物同步接收蒸汽炉体产生的蒸汽进行同步汽蒸,即可避免上下层食物受热不均和早熟晚熟的时间差;二是利用陶瓷制作锅体,既有较好的保温效果又可延长断电后的闷蒸时间。本实用新型可避免上下层食物受热不均和早熟晚熟的时间差,可减少对食物口感和形色的影响,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烹饪效率。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层陶瓷蒸汽锅的总体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层陶瓷蒸汽锅的分解示意图
16.图3为蒸锅组件放大示意图
17.图4为蒸锅组件与蒸格合件组装后的剖切放大示意图
18.图5为导汽管剖切放大示意图
19.图6为上蒸格放大示意图
20.附图标记:
21.1蒸汽炉体;11出汽嘴;2蒸锅组件;21锅体;211上台阶;212下台阶;
22.22导汽管;221顶孔;222第二排汽孔;223进汽口;3蒸格合件;31上蒸格;
23.311汽水分离器;312上蒸格板;313第一排汽孔;32下蒸格;4锅盖。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25.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层陶瓷蒸汽锅包括蒸汽炉体1、蒸锅组件2、蒸格合件3和锅盖4。所述的蒸格合件3包括上蒸格31和下蒸格 32;所述的蒸锅组件2包括锅体21和穿过锅体21底部并固定在其底部中心的导汽管22;所述的锅体21为由底壁和侧壁合围的倒圆台状的陶瓷空腔体,其侧壁的上半部和下半部分别设有向腔内凸起的上台阶211和下台阶212,其上口部设有用于扣合锅盖4的阶沿,其底部中心设有用于固接导汽管22的安装孔;所述的蒸锅组件2的底部置放在蒸汽炉体1的上口部,蒸汽炉体1的上口部中心设有出汽嘴11,蒸锅组件2的导汽管22的进汽端与蒸汽炉体1的出汽嘴11对接;所述的下蒸格32的中部设有通孔,下蒸格32穿过导汽管22并置放在锅体 21的下台阶212上;所述的上蒸格31置放在锅体21的上台阶211上;所述的锅盖4扣合在锅体21的上口部阶沿上。
26.如图4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汽管22为由顶壁和侧壁合围的空腔圆管,其顶壁上设有贯通的顶孔221,其侧壁的上半段和下半段分别沿圆周均布地设有若干个第二排汽孔222,导汽管22的底口为圆喇叭形的进汽口223且固接在锅体21底部中心的安装孔中,进汽口223开口向外且其外壁与锅体21 的底壁密封;所述的下蒸格32的中部设有通孔,下蒸格32穿过导汽管22并置放在锅体21的下台阶212上;所述的上蒸格31包括上蒸格板312和穿过并固定在上蒸格板312中心的汽水分离器311,所述的汽水分离器311为由顶壁和侧壁合围的空腔圆管,其侧壁上部沿圆周均布地设有若干个第一排汽孔313,其圆管内径与蒸锅组件2的导汽管22的外径匹配,汽水分离器311的下端口可套入导汽管22的上端且可自由拔插,导汽管22内的蒸汽可通过顶部的顶孔221送入汽水分离器311;所述的上蒸格31置放在锅体21的上台阶211上。
2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层陶瓷蒸汽锅使用方法如下:
28.先在蒸汽炉体1的储水腔内注满水,将蒸锅组件2的底部置放在蒸汽炉体1 的上口部,蒸锅组件2的导汽管22的进汽口223与蒸汽炉体1的出汽嘴11对接。
29.将下蒸格32穿过导汽管22后放置在锅体21的下台阶212上,并将食物放置在下蒸格32上;再将上蒸格31放置在锅体21的上台阶211上,使汽水分离器311的下口套入在导汽管22的上端,再将食物放置在上蒸格31上,盖上锅盖4。
30.启动蒸汽炉体1的电源开关,预设启停时间和蒸汽强度等级。到达预约开启时间后,蒸汽炉体1开始工作,所产生的蒸汽通过其上部的出汽嘴11送入导汽管22,导汽管22通过顶孔221将蒸汽送入上蒸格31的汽水分离器311,汽水分离器311的第一排汽孔313将水汽分离后的蒸汽扩散到上蒸格31的四周,对上蒸格31上的食物进行汽蒸;同时由于导汽管22在其侧壁的上半段和下半段分别设有若干个第二排汽孔222,导汽管22内的蒸汽通过第二排汽孔222扩散到下蒸格32的四周,同时对下蒸格32上的食物进行汽蒸,使上下蒸格上的食物同步接收蒸汽炉体1产生的蒸汽进行同步烹饪,即可避免上下层食物受热不均和早熟晚熟的时间差。
31.本实用新型利用导汽管同步输送蒸汽给上下蒸格,可避免上下层食物受热不均和早熟晚熟的时间差,减少对食物口感和形色的影响,提高烹饪效率。
32.在本实用新型的阐述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位置。“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方便简化描述,无先后的特定含义,除非对“第一”、“第二”进行了特别声明。
33.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