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连续折叠限位的扫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54956发布日期:2021-08-06 12:47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连续折叠限位的扫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连续折叠限位的扫把。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扫把一般具备扫把柄和扫把头,扫把头是固定在柄部的底部,相互之间不能转动,这就无法适用一些卧式高处墙体或低矮的家具夹缝内空间的打扫。

基于上述的问题,公告号为cn200970202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可转动的扫把头,包括扫柄座和扫毛座,扫柄座和扫毛座铰接相连。

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实现扫毛座相对扫柄座角度的变化,但是连着的铰接处缺乏限位的结构,这就导致在使用过程中,手部需要一直使用巧劲维持扫毛座与扫柄座之间的角度,导致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始终集中注意力,并且手部既要手持扫柄座还要维持扫毛座与扫柄座之间的夹角,这就导致劳动强度的增加,手部在使用后极易出现酸胀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扫把的扫把柄和扫把头之间铰接设置,在改变扫把头与扫把柄的夹角时需要使用者的手一直保持巧劲才能维持,导致劳动强度的增加以及手部的酸胀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可连续折叠限位的扫把,可快速且连续改变扫把柄和扫把头之间的角度且角度改变后可实现限位,从而无需使用者保持巧劲维持,显著降低操作难度和劳动强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可连续折叠限位的扫把,包括扫把柄、扫把头、位于扫把头上端的配合块以及位于扫把柄下端与配合块铰接可供扫把头相对扫把柄上下翻转的铰接块,配合块和铰接块之间设置有限位扫把头相对扫把柄翻转的弹性限位结构,弹性转动限位结构包括于配合块上端凸设的弧形面、于弧形面的弧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弧形卡槽以及于铰接块上设置的可弹性卡入到弧形卡槽内的弹性卡件。

采用上述方案,增设弹性转动限位结构后,转动扫把头时,只需很小的力,弹性卡件就可通过弹性形变自现有的弧形卡槽内滑出并沿着配合块的弧形面滑移至下一弧形卡槽内进行卡接限位,由于弹性卡件具备弹性形变能力,故,只需使用很小的力就能进行扫把头角度的调节以及限位,调节便捷、省力却能有效降低使用者在使用时的劳动强度。

作为优选,铰接块底部凹陷有供配合块插入的凹槽,弹性卡件包括一固定在凹槽底部的弹性块,弹性块的底部呈外凸的弧形。

采用上述方案,弹性块底部的弧形设置,能够降低弹性块与配合块的弧形面以及弧形卡槽之间的摩擦力,降低磨损程度,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使用的流畅性。

作为优选,在凹槽底部凹陷有第一嵌入槽,弹性块的上端嵌入固定在第一嵌入槽内且下端局部伸出第一嵌入槽后与弧形卡槽弹性卡接配合。

采用上述方案,增加弹性块固定的牢固性,延长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弹性卡件包括一弹力球,在凹槽底部凹陷可容置弹力球且可供弹力球局部伸出后与弧形卡槽弹性卡接的第二嵌入槽。

采用上述方案,弹力球过盈卡入到第二嵌入槽内后,其局部伸出的部位能够与弧形卡槽进行弹性卡和,并随着弹力球自身形变脱离现有的弧形卡槽,在进入到下一弧形卡槽时在其自身复位力作用下卡入到下一弧形卡槽内。

作为优选,弹性卡件包括凹槽底部凹陷的容置槽、伸缩设置于容置槽内的硬质卡件以及固定在硬质卡件和容置槽底部之间的弹簧。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弹簧的伸缩实现硬质卡件的伸缩,从而实现硬质卡件与弧形卡槽的卡接或滑出。

作为优选,硬质卡件为一硬质球形件或底部呈外凸的弧形的块状件。

采用上述方案,上述两种设计均能实现硬质卡件与弧形卡槽的流畅卡接配合。

作为优选,弧形卡槽沿配合块的弧形面周向均匀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增设弹性转动限位结构后,转动扫把头时,只需很小的力,弹性卡件就可通过弹性形变自现有的弧形卡槽内滑出并沿着配合块和弧形面滑移至下一弧形卡槽内进行卡接限位,由于弹性卡件具备弹性形变能力,故,只需使用很小的力就能进行扫把头角度的调节以及限位,调节便捷、省力却能有效降低使用者在使用时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一种可连续折叠限位的扫把的轴测图;

图2是实施例1中一种可连续折叠限位的扫把的左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的放大图;

图5是实施例2中弹性卡件与弧形卡槽配合时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3中弹性卡件与弧形卡槽配合时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扫把头;2、配合块;21、弧形卡槽;3、扫把柄;4、铰接块;41、容置槽;5、轴套;6、硬质卡件;7、弹簧;8、第一嵌入槽;9、弹性块;10、第二嵌入槽;11、弹力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一种可连续折叠限位的扫把,参照图1-4所示,包括扫把柄3和扫把头1,扫把头1通过铰接结构与扫把柄3转动连接,铰接结构包括扫把头1上端或扫把柄下端凸设的两侧带通孔的配合块2、在扫把柄3底部或扫把头上端凸设的端部带凹槽且凹槽两侧设置有过孔的铰接座以及当配合块2插入到凹槽后依次插入过孔和通孔的轴套5或转轴,配合块2靠近凹槽的一端呈外凸的弧形且在配合块2和凹槽底部之间设置有弹性转动限位结构,弹性转动限位结构包括于配合块2的弧形面上周向均匀间隔设置的若干个弧形卡槽21以及于凹槽底部设置的在配合块2转动过程中可弹性卡入的弹性卡件。

相邻的弧形卡槽21之间呈外凸的弧形,这样当弹性卡件自弧形卡槽21中滑出时自沿外凸的弧形自动卡入到下一个弧形卡槽21,调节省力且磨损少。

弹性卡件包括凹槽底部凹陷的容置槽41、伸缩设置于容置槽41内的硬质卡件6以及固定在硬质卡件6和容置槽41底部之间的弹簧7。上述内的硬质卡件6可采用底部呈外凸的弧形或整体呈球形的卡块,卡块由塑料制成。

硬质卡件6通过弹簧7的伸缩实现伸缩,从而实现硬质卡件6与弧形卡槽21的卡接或滑出,当弹簧7收缩时,硬质卡件6自现有的弧形卡槽21滑出,待其进入下一弧形卡槽21时,弹簧7复位,硬质卡件6卡入到当前的弧形卡槽21内实现限位。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参照图5所示,弹性卡件包括一固定在凹槽底部的弹性块9,弹性块9由弹性材料制成,优选橡胶,弹性块9的底部呈外凸的弧形,具体固定方式为,在凹槽设置第一嵌入槽8,弹性块9的底部过盈插入到第一嵌入槽8后用胶水粘在第一嵌入槽8的底部固定。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弹性卡件底部的弧形与弧形卡槽21卡接配合,在外力作用下,弹性卡件底部形变收缩后滑出现有弧形卡槽21,并在进入下一弧形卡槽21时复位卡入实现二次限位,并随着相同原理实现多个弧形卡槽21、不动角度的限位。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参照图6所示,弹性卡件包括一弹力球11,弹力球11由弹性材料制成,优选橡胶,在凹槽底部凹陷可容置弹力球11且可供弹力球11局部伸出后与弧形卡槽21弹性卡接的第二嵌入槽10。

弹力球11过盈卡入到第二嵌入槽10内后,其局部伸出的部位能够与弧形卡槽21进行弹性卡和,并随着弹力球11自身形变脱离现有的弧形卡槽21,并在进入到下一弧形卡槽21时在其自身复位力作用下卡入到下一弧形卡槽21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