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存放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57764发布日期:2021-04-30 09:22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粮食存放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用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容器,特别是一种粮食存放容器。



背景技术:

粮食存放容器主要用于存放大米,兼顾存放小米、豆类、花生等杂粮。关于粮食存放容器的相关文献较多,如一种可分离储米装置(申请号201820048134.4),米桶的底部设有出米孔,出米孔的下方设有移动门,移动门设有孔洞;移动门移动使得孔洞移动到出米孔的下方,从而使米桶中的大米通过出米孔和孔洞掉落到出米机构中。

近期人们提出了多种悬挂安装在墙壁上使用的粮食存放容器,如粮食存放桶(申请号201930346892.4),其宽度相对较窄,容器内导向面的倾斜角度显著增加。当粮食存放容器存放豆类、花生等杂粮时,豆类或花生相互挤压,容易卡死在容器内,进而无法顺畅地将豆类或花生排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粮食存放容器,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粮食存放容器能更顺畅地排出豆类或花生。

本实用新型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粮食存放容器,包括具有容腔的容器本体和滑动设置在容器本体内的闸板,容腔的底部为倒锥状的排粮通道,移动闸板能使排粮通道处于连通或截止状态;其特征在于,排粮通道内设有搅动件,搅动件与闸板固定连接。

当移动闸板使排粮通道由截止状态切换至连通状态时,搅动件迫使容腔内存放的豆类或花生等粮食移动;若粮食卡死现象,则在此动作过程中粮食卡死现象被消除,使得粮食存放容器在连通初期具有粮食排出顺畅的优点。当排粮通道保持连通状态时,搅动件具有分流作用,降低粮食相互挤压产生卡死可能性。当排粮通道处于连通状态时,粮食产生卡死现象时,往复移动闸板,闸板带动搅动件移动,搅动件迫使粮食移动,进而消除粮食卡死现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粮食存放容器存放米等小颗粒粮食时,搅动件并不影响粮食排出顺畅性;本粮食存放容器存放豆类或花生等大颗粒粮食时能显著提高粮食排出顺畅性。

在上述的粮食存放容器中,所述闸板上具有过粮孔,搅动件位于过粮孔的边缘处。

在上述的粮食存放容器中,所述搅动件的数量为一件或两件。

在上述的粮食存放容器中,所述搅动件呈杆状,搅动件竖直设置。

在上述的粮食存放容器中,所述杆状的搅动件横截面呈圆形或矩形或菱形。

在上述的粮食存放容器中,所述搅动件呈板状,搅动件的板面与闸板移动方向平行设置。

在上述的粮食存放容器中,所述板状的搅动件顶部开设凹槽。

在上述的粮食存放容器中,所述排粮通道的侧壁上开设有避让槽,搅动件能嵌入避让槽内。

在上述的粮食存放容器中,所述排粮通道内设有遮挡帽,遮挡帽与上本体固定连接;遮挡帽位于避让槽的正上方。

在上述的粮食存放容器中,当所述排粮通道处于截止状态时搅动件位于遮挡帽的端口处。

在上述的粮食存放容器中,所述闸板上还固定连接有前挡板,当排粮通道处于连通状态时前挡板位于遮挡帽的端口处。

在上述的粮食存放容器中,所述排粮通道的前后侧壁上均安装有遮挡帽;闸板上还固定连接有后挡板,当排粮通道处于截止状态时,后挡板位于安装在排粮通道后侧壁上的遮挡帽端口处。

附图说明

图1是粮食存放容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粮食存放容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粮食存放容器处于截止状态且图2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粮食存放容器处于连通状态且图2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粮食存放容器处于截止状态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粮食存放容器处于连通状态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二中粮食存放容器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二中粮食存放容器处于截止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二中粮食存放容器处于连通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三中粮食存放容器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容器本体;1a、上本体;1b、下本体;1c、排粮通道;1d、避让槽;2、闸板;2a、过粮孔;3、弹簧;4、按钮;5、搅动件;5a、凹槽;6、遮挡帽;7、前挡板;8、后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粮食存放容器包括容器本体1)和闸板2。容器本体1包括具有容腔的上本体1a和与上本体1a底部固定连接的下本体1b。容腔的底部为倒锥状的排粮通道1c,下本体1b的底部具有排粮口。闸板2滑动设置在容器本体1内,闸板2水平设置,闸板2的后端与下本体1b之间设有弹簧3,下本体1b的前侧壁上穿设有按钮4,按钮4与闸板2固定连接。闸板2上具有过粮孔2a,在弹簧3的弹力作用下,闸板2保持常态,此时过粮孔2a与排粮通道1c处于错位状态,排粮通道1c与排粮口处于截止状态;向后侧推压按钮4,按钮4带动闸板2向后侧移动,当过粮孔2a与排粮通道1c相连通时,排粮通道1c与排粮口处于连通状态;在此过程中,弹簧3逐渐被压缩。当释放按钮4后,闸板2在弹簧3的弹力作用下,自动复位。

排粮通道1c内设有搅动件5,搅动件5与闸板2固定连接。搅动件5呈杆状,搅动件5竖直设置。如图5和图6所示,搅动件5的数量通常为一根或两根,当搅动件5的数量为一根时,搅动件5位于闸板2的中心线上;当搅动件5的数量为两根时,搅动件5位于闸板2中心线的两侧。

在闸板2移动方向上排粮通道1c的前后侧壁上均开设有避让槽1d,搅动件5能嵌入避让槽1d内,这样能延长搅动件5的行程,使搅动件5能带动更多粮食移动;同时也延长了闸板2的移动行程,提高过粮孔2a与排粮通道1c重合面积,增大过粮面积,进而提高豆类或花生等大颗粒粮食排出顺畅性。

排粮通道1c内设有遮挡帽6,遮挡帽6与上本体1a固定连接。在闸板2移动方向上排粮通道1c的后侧壁上避让槽1d深度较浅,该避让槽1d正上方没有设置遮挡帽6;排粮通道1c的前侧壁上避让槽1d深度较深,该避让槽1d正上方设有遮挡帽6。设置遮挡帽6不仅阻止粮食直接落入避让槽1d内,进而消除粮食对闸板2移动行程的影响;还使上本体1a可采用薄壁结构,由此上本体1a采用树脂制成,遮挡帽6与上本体1a连为一体。当粮食存放容器处于截止状态时搅动件5位于避让槽1d和遮挡帽6内,搅动件5能阻止粮食落入避让槽1d内。遮挡帽6还具有分流作用,进而提高粮食排出流动顺畅性。

搅动件5位于过粮孔2a的边缘处,这样不仅提高结构紧凑性,使粮食存放容器的截止状态与连通状态切换更灵敏;还避免粮食囤积在闸板2上。

搅动件5的横截面呈圆形或矩形,该结构降低粮食卡在搅动件5于遮挡帽6内侧面之间可能性,进而提高粮食存放容器的截止状态与连通状态切换更灵敏。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基本相同之处不再累赘描述,仅描述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如图7至图9所示,搅动件5的横截面呈菱形;以及在闸板2移动方向上排粮通道1c的前后侧壁上避让槽1d深度均较深,每个避让槽1d正上方均设有遮挡帽6。

安装在排粮通道1c前侧壁上的遮挡帽6称为前遮挡帽6,安装在排粮通道1c后侧壁上的遮挡帽6称为后遮挡帽6。闸板2上还固定连接有前挡板7和后挡板8,前挡板7位于前遮挡帽6内,后挡板8位于后遮挡帽6内。如图8所示,粮食存放容器处于截止状态时,后挡板8位于后遮挡帽6的前端口处,搅动件5位于前遮挡帽6的后端口处,这样避免粮食落入避让槽1d内。在由连通状态切换至截止状态过程中,后挡板8能将落入避让槽1d内的粮食推出。

如图9所示,粮食存放容器处于连通状态时,前挡板7位于前遮挡帽6的后端口处,搅动件5位于后遮挡帽6的前端口处,这样避免粮食落入避让槽1d内。

实施例三: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基本相同之处不再累赘描述,仅描述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如图10所示,搅动件5呈板状,板状的板面与闸板2移动方向平行设置。根据实现情况,搅动件5的顶部可开设凹槽5a,这样能提高粮食上下移动,进而更易消除卡死现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