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开门式空气炸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03711发布日期:2021-07-16 21:00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斜开门式空气炸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炸锅领域,尤其是一种斜开门式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2.空气炸锅是一种利用高速空气循环技术来制作食物的烤具,其主要原理是使空气通过顶部的发热丝快速加热,然后通过大功率风扇在食物篮内部形成急速循环的热流,最后使食物表面形成酥脆的表层,同时锁住食物内部的水分,最终达到普通油炸食品又香又脆的口感,并且其制备过程由于没有油炸,故油脂率明显较低,较为适合目前提倡的健康饮食环境。
3.现有的空气炸锅基本为筒状或是柜体状结构,内部的锅体是正对人体设置的,并且一般锅体的末端是与壳体的外表面齐平以保证整体的密封,当加热完毕后,向外拉动该锅体而打开以便于取出内部食物或是对食物进行翻面以便于再次对食物进行烘炸,而由于正对人体设置,故锅体打开时不好发力,并且需要人体需要侧着才能完全打开锅体,使用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斜开门式空气炸锅。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斜开门式空气炸锅,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的加热室,所述的加热室内设有第一锅体和第二锅体,所述的壳体呈菱形结构,所述的壳体上设有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分别设置在该菱形结构任意两条相邻的棱边上,所述的第一锅体正对该第一面板并超该第一面板向外打开,同时所述的第二锅体正对该第二面板并超该第二面板向外打开。
6.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锅体垂直该第一面板向外平抽式地打开,所述的第二锅体垂直该第二面板向外平抽式地打开。
7.作为优选,该菱形结构向内凹设有一缺口,该缺口形成有分别用于悬挂并打开第一锅体和第二锅体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
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斜面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挂筋,所述第一斜面正对的壳体内壁上设有第二挂筋,所述的第一锅体挂靠在所述的第一挂筋和第二挂筋上;
9.所述第二斜面的内壁上设有第三挂筋,所述第二斜面正对的壳体内壁上设有第四挂筋,所述的第二锅体挂靠在所述的第三挂筋和第四挂筋上。
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锅体的四周延伸形成有第一裙边,所述的第一裙边挂靠在所述的第一挂筋和第二挂筋上;
11.所述的第二锅体的四周延伸形成有第二裙边,所述的第二裙边挂靠在所述的第三挂筋和第四挂筋上。
12.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挂筋、第二挂筋以及壳体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一抽拉轨道,所述的第一锅体滑动设置在该第一抽拉轨道内;
13.所述的第三挂筋、第四挂筋以及壳体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二抽拉轨道,所述的第二锅体滑动设置在该第二抽拉轨道内。
14.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锅体和第二锅体与该壳体的形状相适配。
15.作为优选,所述的加热室内设有一隔板,所述的隔板隔开所述的第一锅体和第二锅体。
16.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锅体上设有第一拉手,所述的第二锅体上设有第二拉手。
17.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锅体和第二锅体靠近该壳体处均设有启动器,所述壳体靠近第一锅体和第二锅体的启动器的位置上均设有安全开关。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斜向外平抽式的第一锅体和第二锅体的设计,保证能更加地省力,同时也不会与第一锅体和第二锅体发生干涉,而不方便打开。同时上述的设计方式还能使第一锅体和第二锅体在相同结构的空气炸锅下具有更大的体积,从而能够容纳更多的食物。2.通过双锅体的设计能够保证分别打开,从而在需要观察内部烘炸情况时,打开单个锅体而减少热量的流失,保证加热效率和加热效果。同时在两个锅体之间设置隔板,还能够防止食物窜味,保证食物口感。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空气炸锅在关闭状态时的剖视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空气炸锅在打开状态时的剖视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锅体或第二锅体的局部剖视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锅体或第二锅体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4.参照图1~图4,一种斜开门式空气炸锅,包括壳体1以及位于壳体内的加热室2,所述的加热室2内设有第一锅体3和第二锅体4,使用时通过加热室2内的加热丝21加热,并通过风扇22将加热丝21的热量吹散至加热室内的第一锅体3和第二锅体4内实现空气炸锅的烘炸功能。
25.其中所述的壳体1呈菱形结构,所述的壳体1上设有第一面板5和第二面板6,所述的第一面板5和第二面板6分别设置在该菱形结构任意两条相邻的棱边上,所述的第一锅体3正对该第一面板5并超该第一面板5向外打开,同时所述的第二锅体4正对该第二面板6并超该第二面板6向外打开。当然第一锅体3和第二锅体4朝第一面板5和第二面板6的打开结构可以不受限制,可以是任意多角度。从而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可以保证第一锅体3和第二锅体4斜向外地打开,打开时更加省力,并且也不会与人体发生干涉而影响锅体打开,同时上述的设计方式还能使第一锅体和第二锅体在相同结构的空气炸锅下具有更大的体积,从而能够容纳更多的食物。
26.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打开角度为:所述的第一锅体3垂直该第一面板5向外平抽式地打开,所述的第二锅体4垂直该第二面板6向外平抽式地打开。从而通过平抽式地垂直打开能够更加省力,具有更好的操作空间,使用更加方便。
27.在本实施例中,该菱形结构向内凹设有一缺口7,该缺口7形成有分别用于悬挂并
打开第一锅体3和第二锅体4的第一斜面8和第二斜面9。
28.并且具体的用于悬挂第一锅体的结构为:所述第一斜面8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挂筋10,所述第一斜面8正对的壳体内壁上设有第二挂筋11,所述的第一锅体3挂靠在所述的第一挂筋10和第二挂筋11上。
29.以及具体的用于悬挂第二锅体的结构为:所述第二斜面9的内壁上设有第三挂筋12,所述第二斜面9正对的壳体1内壁上设有第四挂筋13,所述的第二锅体4挂靠在所述的第三挂筋12和第四挂筋13上。
30.其中,所述第一锅体3的四周延伸形成有第一裙边14,通过第一裙边14的结构来保证挂靠在所述的第一挂筋10和第二挂筋11上,使得第一锅体3挂靠更加稳定,保证第一锅体3的稳定放置。
31.其中,所述的第二锅体4的四周延伸形成有第二裙边15,通过第二裙边15的结构来保证挂靠在所述的第三挂筋12和第四挂筋13上,使得第二锅体4挂靠更加稳定,保证第二锅体4的稳定放置。
32.在本实施例中,其中的第一锅体3的平抽式结构为:所述的第一挂筋10、第二挂筋11以及壳体1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一抽拉轨道16,从而第一锅体3可以沿第一抽拉轨道16前后平移抽动。
33.其中的第二锅体4的平抽式结构为:所述的第三挂筋12、第四挂筋13以及壳体1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二抽拉轨道17,从而第二锅体4可以沿该第二抽拉轨道17前后平移抽动。
34.优选的是,所述的第一锅体3和第二锅体4与该壳体1的形状相适配。从而使第一锅体3和第二锅体4能够基本占满整个壳体1内部,保证体积的最大化,从而使第一锅体3和第二锅体4能够装载更多的食物。当然第一锅体3和第二锅体4的结构也可以是方形或是三角形甚至是其它的多边形结构,只要其能够顺利地抽出,第一锅体3和第二锅体4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
3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加热室2内设有一隔板18,所述的隔板18隔开所述的第一锅体3和第二锅体4。从而通过该隔板18的设置,来尽量隔开加热室2内部的空气流动,以防止第一锅体3和第二锅体4之间出现食物窜味的情况,保证食物口感。
36.在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锅体3上设有第一拉手19,所述的第二锅体4上设有第二拉手20。从而通过拉手结构的设计,使得人手具有一个发力点,能够更加顺畅、省力地抽出第一锅体3和第二锅体4。
3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锅体3和第二锅体4靠近该壳体1处均设有启动器,所述壳体1靠近第一锅体3和第二锅体4的启动器的位置上均设有安全开关。在第一锅体3和第二锅体4闭合时,启动器是与安全开关接触的,此时空气炸锅内部正常工作,而当第一锅体3和第二锅体4中的任意一个锅体打开时,由于启动器与安全开关分离而切断了空气炸锅内部的电路,使得空气炸锅停止加热,从而防止空气炸锅继续加热而烫伤人手,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3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平抽式地斜向外打开锅体,能够更加省力,也不会与人体发生干涉,并且锅体体积较大,可以容纳更多的食物,同时能够防止食物窜味,保证食物口感。
39.以上实施例只是本专利较为优选的方案之一,任何不脱离本技术方案范围内做出
的改变,均在本专利的范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