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拆分的改良型铝型材门窗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14719发布日期:2021-07-27 13:13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拆分的改良型铝型材门窗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框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方便拆分的改良型铝型材门窗框。



背景技术:

铝型材门窗框,是指采用铝合金挤压型材为框、梃、扇料制作的门窗称为铝合金门窗,简称铝门窗,铝合金门窗包括以铝合金作受力杆件(承受并传递自重和荷载的杆件)基材的和木材、塑料复合的门窗,简称铝木复合门窗、铝塑复合门窗,方便拆分的改良型铝型材门窗框是便捷拆装的一种铝型材门窗框。

当进行使用时,铝型材门窗框通常采用框架拼接的形式进行组合安装,为了保证组合安装后的组合连接效果,需要优化相应组合结构,现有技术组合连接效果一般,难以高效弹性实现卡固连接,零件配合紧固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方便拆分的改良型铝型材门窗框。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方便拆分的改良型铝型材门窗框,该装置包括第一基框、预制凹口、内t条、衔接头、侧框、配合槽、对侧框、第二基框和卡合机构,所述第一基框与预制凹口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基框内紧固安装有内t条,所述第一基框侧端嵌入安装有衔接头,所述衔接头与侧框相连接,所述侧框上预制设有配合槽,所述配合槽侧端平行安装有对侧框,所述对侧框与第二基框的安装夹角为九十度,所述卡合机构装设于衔接头内部,所述卡合机构包括配合腔、卡合壳、内嵌块、双向卡头、第二弹力圈、装容槽、第一分杆、条形槽、第二分杆和第一弹力圈,所述配合腔与卡合壳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内嵌块侧端卡接安装于双向卡头上,所述内嵌块右侧紧固安装于侧框上,所述第二弹力圈嵌套于装容槽上,所述第二弹力圈紧固安装于第一分杆侧端,所述第一分杆与第二分杆铰链连接,所述条形槽预制设于内嵌块上,所述第二分杆侧端紧固安装有第一弹力圈。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力圈包括内陷口、螺丝和弹力圈主体,所述内陷口上紧固安装有螺丝,所述弹力圈主体与内陷口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弹力圈主体位于第一基框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基框包括基框主体、内设槽、阻隔条和不规则块,所述基框主体内预制设有内设槽,所述内设槽上紧固安装有阻隔条,所述阻隔条外侧固定安装有不规则块,所述不规则块底面与侧框侧端顶面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阻隔条为t字形结构,并且阻隔条长度与基框主体长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弹力圈主体为柱形结构,并且弹力圈主体的总体厚度为两厘米。

优选的,所述第一分杆与第二分杆结构大小相同,并且两者通过铰杆相铰接。

优选的,所述双向卡头为轴对称结构,所述双向卡头侧端斜面的倾角大于三十度。

优选的,所述条形槽为长方体结构,并且槽体厚度大于8mm。

优选的,所述内嵌块为橡胶制成,弹性好、收缩性好。

优选的,所述侧框为铝合金制成,质量轻、硬度大。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方便拆分的改良型铝型材门窗框,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优点1: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方便拆分的改良型铝型材门窗框,通过优化设置了卡合机构,简易的交叉结构连接效果好,在侧框侧端内嵌块卡入配合腔后,双向卡头进行简易连接,而内嵌块上设有第二分杆、第一弹力圈能够在移动后卡入相应槽口,组合连接效果好,高效弹性实现卡固连接。

优点2: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方便拆分的改良型铝型材门窗框,通过优化设置了第一弹力圈,第一弹力圈利用简易的螺丝螺纹拧在第二分杆上,第一弹力圈弹性材质便于卡入后实现自紧固,零件配合紧固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卡合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弹力圈结构示意图。

其中:第一基框-1、预制凹口-2、内t条-3、衔接头-4、侧框-5、配合槽-6、对侧框-7、第二基框-8、卡合机构-9、基框主体-801、内设槽-802、阻隔条-803、不规则块-804、配合腔-901、卡合壳-902、内嵌块-903、双向卡头-904、第二弹力圈-905、装容槽-906、第一分杆-907、条形槽-908、第二分杆-909、第一弹力圈-910、内陷口-9101、螺丝-9102、弹力圈主体-91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方便拆分的改良型铝型材门窗框,包括第一基框1、预制凹口2、内t条3、衔接头4、侧框5、配合槽6、对侧框7、第二基框8和卡合机构9,第一基框1与预制凹口2一体化结构,第一基框1内紧固安装有内t条3,第一基框1侧端嵌入安装有衔接头4,衔接头4与侧框5相连接,侧框5上预制设有配合槽6,配合槽6侧端平行安装有对侧框7,对侧框7与第二基框8的安装夹角为九十度,卡合机构9装设于衔接头4内部,卡合机构9包括配合腔901、卡合壳902、内嵌块903、双向卡头904、第二弹力圈905、装容槽906、第一分杆907、条形槽908、第二分杆909和第一弹力圈910,配合腔901与卡合壳902为一体化结构,内嵌块903侧端卡接安装于双向卡头904上,内嵌块903右侧紧固安装于侧框5上,第二弹力圈905嵌套于装容槽906上,第二弹力圈905紧固安装于第一分杆907侧端,第一分杆907与第二分杆909铰链连接,便于配合使得第二弹力圈905能够卡入、移出装容槽906,条形槽908预制设于内嵌块903上,第二分杆909侧端紧固安装有第一弹力圈910,便于侧端配合紧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力圈910包括内陷口9101、螺丝9102和弹力圈主体9103,所述内陷口9101上紧固安装有螺丝9102,所述弹力圈主体9103与内陷口910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弹力圈主体9103位于第一基框1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基框8包括基框主体801、内设槽802、阻隔条803和不规则块804,所述基框主体801内预制设有内设槽802,所述内设槽802上紧固安装有阻隔条803,所述阻隔条803外侧固定安装有不规则块804,所述不规则块804底面与侧框5侧端顶面相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阻隔条803为t字形结构,并且阻隔条803长度与基框主体801长度相等,配合使用效果好。

进一步的,所述弹力圈主体9103为柱形结构,并且弹力圈主体9103的总体厚度为两厘米,卡接配合效果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杆907与第二分杆909结构大小相同,并且两者通过铰杆相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双向卡头904为轴对称结构,所述双向卡头904侧端斜面的倾角大于三十度。

进一步的,所述条形槽908为长方体结构,并且槽体厚度大于8mm。

进一步的,所述内嵌块903为橡胶制成,弹性好、收缩性好。

进一步的,所述侧框5为铝合金制成,质量轻、硬度大。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方便拆分的改良型铝型材门窗框,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在第一基框1、侧框5垂直组合连接安装时,将侧框5侧端的内嵌块903先滑动卡入配合腔901,使得内嵌块903上的凸体结构双向卡头904卡入相应槽内;

第二,内嵌块903上的第一分杆907、第二分杆909铰接配合,在内嵌块903卡入相应位置后,第二弹力圈905、第一弹力圈910则会塞入装容槽906中进行连接,完成双重连接;

第三,对侧框7上可安装相应锁体结构进行配合使用,在第一基框1、侧框5、对侧框7和第二基框8组合成方形结构后,检查连接位置是否牢固后即可进行使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方便拆分的改良型铝型材门窗框,通过优化设置了卡合机构9,简易的交叉结构连接效果好,在侧框5侧端内嵌块903卡入配合腔901后,双向卡头904进行简易连接,而内嵌块903上设有第二分杆909、第一弹力圈910能够在移动后卡入相应槽口,组合连接效果好,高效弹性实现卡固连接;通过优化设置了第一弹力圈910,第一弹力圈910利用简易的螺丝9102螺纹拧在第二分杆909上,第一弹力圈910弹性材质便于卡入后实现自紧固,零件配合紧固效果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